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有什麼傳說故事30字

端午節有什麼傳說故事30字

發布時間: 2023-02-28 22:35:09

1、端午節的故事傳說

<

2、關於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關於端午節的傳說主要有屈原抱石投江自盡、伍子胥被陷害而死、孝女曹娥救父投江這三個。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說法是,端午節為紀念抱石投江自盡的愛國詩人——屈原。當秦國軍隊踏破楚國都城的時候,無力救國的屈原痛心不已,在寫下絕筆《懷沙》之後選擇抱石投了汨羅江。百姓聽聞此事,紛紛劃船江上打撈屈原屍體,卻一無所獲。

關於端午節有哪些傳說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關於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3、端午節的來歷簡短30字怎麼寫?

端午節的來歷簡短30字如下:

1、楚國詩人屈原聞知國家被破,極度絕望中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因遭貴族排擠誹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楚國郢都被秦軍攻破後,在極度苦悶、完全絕望的心情下,屈原於農歷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時年六十二歲左右。隋唐一統後,端午節紀念屈原的習俗從荊楚地區變為全國性的節日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2、伍子胥受奸人所害,自殺後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

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

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3、孝女曹娥的父親沉江後找不到屍體,曹娥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年-公元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4、介子推在重耳落難時相助,富貴時躲入山林火燒而死。

介子推是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說的主角,也有認為端午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說,端午節系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重耳流亡時飢餓難耐,介子推割下自己的肉與野菜做湯送給他吃。重耳當上晉文公後,誤解了介子推,而介子推也看不慣一些人的作法,閉門回家不受官司職。後來晉文公想到介子推的好想獎賞重用他,而介子推卻寧願帶母進山被燒死也沒有同意。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