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崗集過端午節吃什麼

崗集過端午節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02 03:34:38

1、端午節吃什麼食物比較好

1、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起源於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面臨著亡國之痛,與五月五日投江自盡,岸上的漁夫和百姓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當時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食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免遭傷害。從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劃龍舟。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一天只吃半個或一個,每天吃粽子別超過50克,也就是半個或1個。尤其胃腸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貪多貪涼,最好分小塊多次食用。有些商家賣的迷你粽就是不錯的選擇。
2、黃鱔
過端午不僅僅是吃粽子的時候,也是一年裡鱔魚肉最嫩、最有營養的時候,所以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俗諺。黃鱔由於口感軟滑無刺,一直都是淡水水產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尤其是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是不錯的補養品。黃鱔性溫、味甘,入肝、脾、腎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黃鱔一定要現殺現烹,鱔魚體內組氨酸含量較多,鱔魚死後體內的組氨酸會轉變為有毒物質,故所加工的鱔魚必須是活的。黃鱔用開水焯燙,可以洗去外邊的粘膜,煮出的湯可減少腥味。
3、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先把米放到水裡浸泡一段時間後,撈出來放到鍋里蒸熟,將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極反復捶打。一般多是兩個人面對面地站在槽邊,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動糕團使之捶打均勻。隨後,一份香甜細膩、筋道適口的打糕製作完成。
4、鴨蛋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會為害人間,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徵這五毒的血,吃著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妖怪嚇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6、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7、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8、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9、黃酒
《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也就是說雄黃酒就是用白酒、雄黃勾兌而成的。這么簡單的飲品為何如此有名呢?這大概與白娘娘和許仙的故事有關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這天飲雄黃酒,現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間大概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
但是,現代人發現,雄黃酒含劇毒物質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黃酒了。不過,因雄黃具有抗菌、解毒、燥濕功效,故到了端午節這天,還會有人家會以雄黃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黃熏條的,希望用來避邪和預防蟲蛇傷害。
與五紅類似,江南民間端午節還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及雄黃酒。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都包括鴨蛋在內,所以端午節吃鴨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5、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10、吃面扇子
甘肅省民勤縣一帶,端午節這天都蒸「面扇子」。面扇子用發面蒸制,呈扇形,有5層。每層撒上碾細的熟胡椒粉,表面捏成各種花紋,染上顏色,十分好看。這種食俗據說是由端午節制扇、賣扇、贈扇的風俗演變而來的。
11、吃薄餅
在溫州地區,端午節家家還有吃薄餅的習俗。薄餅是採用精白麵粉調成糊狀,在又大又平的鐵煎鍋中,烤成一張張形似圓月,薄如絹帛的半透明餅,然後用綠豆芽、韭菜、肉絲、蛋絲、香菇等作餡,捲成圓筒狀,一口咬去,可品嘗到多種味道。
12、葉子餑
葉子餑,是玉林人的節日食品尤其在端午和重陽這兩節屬必不可少的美食,特點細軟爽脆不甜膩。關於葉子餑的傳說有很多已不可考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歷史頗久遠.到了後來葉子餑漸漸演變成玉林當地一種大眾化的地方傳統特色小吃
葉子餑以糯梗兩種米磨成粉做成,屬蒸制食品,通常單個餑是一巴掌長左右分為甜和咸兩種口味餡料隨喜好可放可不放不放餡的一般為甜味放餡料的則視各人胃口而制。做葉子餑通常是採用芭蕉業,粽子葉竹葉等具有清香味的葉子包著蒸出來的餑泛著淺青色。葉子餑的特色就是色澤嫩亮口感細軟香糯不粘牙。

2、端午節吃什麼?

粽籺:端午節食粽是我國的傳統習俗,粽的形狀很多,品種各異,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由於中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

 在《易經·乾卦》的爻辭中有闡發,仲夏端午蒼龍運行至正南中天,對應乾卦第五爻「飛龍在天」。在《易經》中,以八卦為基礎又兩兩重合而構成六十四重卦。

紀念屈原說: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約公元前339年—約公元前278年),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秭歸)人,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屈原,名平,字原,但實際上他姓「羋」,並不姓「屈」。

相傳,屈原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讒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詩篇。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端午節

3、端午節吃什麼傳統食品,端午節吃啥,端午節吃什麼東西

端午節傳統食品:吃粽子、黃鱔、茶蛋、大蒜、打糕

1、端午節吃粽子:「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是舊時流行甚廣的一首描寫過端午節的民謠。總體上說,各地人民過端午節的習俗大同小異,而端午節吃粽子,古往今來,中國各地都一樣。

2、端午節吃黃鱔:我國江漢平原每逢端午節時,還必食黃鱔。黃鱔又名鱔魚、長魚等。端午時節的黃鱔,圓肥豐滿,肉嫩鮮美,營養豐富,不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補功能。因此,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3、端午節吃茶蛋: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4、端午節吃大蒜: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5、端午節吃打糕: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4、端午節要吃什麼呢?

要說端午節吃什麼,最重要的是吃粽子,端午節也稱粽子節,各式美味粽子在這個節日吃更顯美味。其次,不同地區有不同的風俗,北方地區還要吃面條,因為這時蔬菜品種最多,吃面條除了打鹵,就為了多吃蔬菜,這時可以吃到全菜碼,再配上三鮮打鹵美味爽口。再有就是根據個人生活習慣,隨意做些可口飯菜也很愜意。

5、端午節要吃什麼喝什麼???

端午節應該吃:粽子、打糕、喝葯根湯、五黃餐。

1、粽子:吃粽子是一項流傳很久的習俗,傳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祭奠投江的屈原。吃粽子的時候,千萬不要小看外面這一層厚厚的外皮,無論是用荷葉還是竹葉,都具有非常優秀的清熱解毒功效。在端午節吃粽子,不但可以起到滋補養生的效果,還可以起到清熱解毒的效果,對身體有很好的養生價值。

2、打糕:在我國吉林省延邊地區,有很多少數民族的同胞。延邊朝鮮族的朋友,很喜歡吃的一種食物就是打糕。在端午節的時候,他們會選擇用艾蒿與糯米飯放置在大木槽中;

用長柄的木槌反復敲打製成一種具有強力彈性的米糕,這樣做成的打糕,可以蘸紅豆沙,也可以在外麵包裹一層炒好的黃豆面,口感非常的筋道,而且還帶有濃濃的豆香味,非常的好吃。

3、葯根湯:在我國的雲南地區,當地的人民非常擅長用各種中葯來做料理的。即便是普通家庭,在燉煮的時候,也會選擇一些葯材放入水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滋補效果。在端午節的時候,雲南人過端午節,會選擇喝一些葯根湯。

尤其是在雲南普洱,端午節的時候,市場上會彌漫草葯的香味。每家每戶都要做葯根湯,將十數種草根搭配到一起,用來燉排骨和雞肉,這樣製作成的肉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還可以起到滋補身體的效果。

4、五黃餐:在我國的某些地區,端午節的時候會吃五黃餐。端午節的桌上一定少不了黃鱔,黃魚,黃瓜,鹹蛋黃和雄黃酒的身影。中醫認為端午節是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在這一天的中午吃這些食物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驅除邪氣,提升自己的精力。

(5)崗集過端午節吃什麼擴展資料:

粽子的主料糯米富含B族維生素,能溫暖脾胃,補中益氣。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有一定緩解作用。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自汗也有一定的食療效果。

粽葉中含有多酚類物質和鉀元素,通過蒸制時可滲入米內,有利於提高人體的抗熱機能。近年來有研究表明,粽葉的提取物還具有抗癌作用。

由於糯米所需消化時間較長,胃腸排空需時較久,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或肚子悶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狀,若主料能以部分的雜糧米、紅豆、薏仁、山葯等取代,不僅可增加纖維質含量,減少腸胃負擔,還更有益於健康。

6、端午節是農歷那天?吃什麼?

端午節是農歷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不過不用當天吃了,每個端午節前夕,前半個月都有開始吃粽子的了,你如果愛吃,那個時候早就有賣的了。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