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農村過端午節有什麼好吃的

農村過端午節有什麼好吃的

發布時間: 2023-03-02 20:42:30

1、河南端午節吃什麼

河南端午節吃煮大蒜、粽子等食物。
1.煮大蒜。在河南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蒜是地里新收的,透著一股水靈脆嫩,外面的紫皮很打眼,雞蛋是剛從草窩里撿回來的鮮雞蛋,還帶著雞屁股的余溫。把大蒜和雞蛋一起下鍋,順便放進幾片艾葉,煮熟了之後,雞蛋就著蒜瓣一起吃下去,據說這樣吃也能除病消災。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2.粽子。河南人吃粽子為甜粽子,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包的材料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

2、端午節這天有什麼特色的地方美食?

端午節這天有什麼特色的地方美食?

1.綠豆糕,武漢、南靖、蕪湖、西安等地,端午節一定會吃綠豆糕的。「餅」與「高」諧音,意為「我仕途有成」,端午時和粽子一起吃,意為「高中」。對於准備高考的同學來說是個不錯的願望。

2.粽子,嘉興粽子歷史悠久。嘉興粽子呈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雞肉粽子等品種。淳安很多地方除了吃粽子,更多的地方是吃小籠包和饅頭。因為端午節的時候,當地小麥成熟,過去條件不好,孩子多。所以最好用小麥粉做饅頭和小籠包,而且只能在端午節的時候做。

3.大蒜蛋,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因為這些地方有吃大蒜蛋的習俗,大蒜蛋製作起來不復雜,將大蒜和雞蛋同煮,煮好了當早餐吃,據說可以避「五毒」,對身體有益。

4.烤鴨,「五紅」的第一個是烤鴨。關注端午節的人會准備烤鴨。那麼,為什麼又要吃烤鴨呢?因為端午節預示著夏天的到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即將到來,而鴨肉性寒,有清熱解暑、利尿消腫的作用,所以端午節吃鴨肉預示著整個夏天都可以度過。所以夏天可以偶爾吃點鴨肉,消暑利尿。

5.煎堆,煎堆,又稱麻球、麻球等。是將麵粉、糯米粉或紅薯粉和白糖混合成糊狀,放入煎鍋中煎炸而成。有嚼勁,特別甜。晉江地區家家戶戶端午節都要吃煎堆的。相傳在古代,是閩南端午節前後的雨季。人們說上帝打破了一個洞,必須彌補它。吃完煎堆端午節的時候,雨停了,人們都說天更好了,這個吃貨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3、端午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端午節傳統食品有哪些

<

4、九種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

端午節很快就要到了,大家開始准備端午節的傳統食物了嗎?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九種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起源於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屈原面臨著亡國之痛,與五月五日投江自盡,岸上的漁夫和百姓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當時人們為了不讓江里的魚蝦食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雞蛋投入江中,有些郎中還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葯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免遭傷害。從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的五月初五都到江上投粽子、劃龍舟。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

一天只吃半個或一個,每天吃粽子別超過50克,也就是半個或1個。尤其胃腸道疾病和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或不吃,老年人切忌貪多貪涼,最好分小塊多次食用。有些商家賣的'迷你粽就是不錯的選擇。

2、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黃鱔

過端午不僅僅是吃粽子的時候,也是一年裡鱔魚肉最嫩、最有營養的時候,所以有「端午黃鱔賽人參」的俗諺。黃鱔由於口感軟滑無刺,一直都是淡水水產中比較受歡迎的一種,尤其是對於孩子和老人來說,是不錯的補養品。黃鱔性溫、味甘,入肝、脾、腎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固脫、溫陽益脾、強精止血、滋補肝腎、祛風通絡等功效。

不過需要提醒的是,黃鱔一定要現殺現烹,鱔魚體內組氨酸含量較多,鱔魚死後體內的組氨酸會轉變為有毒物質,故所加工的鱔魚必須是活的。黃鱔用開水焯燙,可以洗去外邊的粘膜,煮出的湯可減少腥味。

相關推薦 6種端午節粽子做法大全 端午節傳統食物有哪些 10種端午節時令水果推薦 全國各地端午節「食俗」 6種端午節粽子做法大全 端午節吃什麼菜 10種端午節時令菜


3、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打糕

端午節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人民隆重的節日。這一天最有代表性的食品是清香的打糕。打糕,就是將艾蒿與糯米飯,放置於獨木鑿成的大木槽里,用長柄木棰打制而成的米糕。這種食品很有民族特色,又可增添節日的氣氛。

先把米放到水裡浸泡一段時間後,撈出來放到鍋里蒸熟,將蒸熟的米放到木槽或石槽里,用木極反復捶打。一般多是兩個人面對面地站在槽邊,互相交替捶打,或一人捶打,一人在下面翻動糕團使之捶打均勻。隨後,一份香甜細膩、筋道適口的打糕製作完成。

4、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鴨蛋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就是要避五毒,因為傳說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會為害人間,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蠍子,民間用五種紅色的菜象徵這五毒的血,吃著這些菜的時候,就會把五毒妖怪嚇跑,也就是吃五紅了,分別是烤鴨、莧菜、紅油鴨蛋、龍蝦、雄黃酒,據說端午節吃了這五紅,整個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與五紅類似,江南民間端午節還有吃五黃的食俗。五黃指黃鱔、黃魚、黃瓜、咸鴨蛋及雄黃酒。不管是五紅還是五黃,都包括鴨蛋在內,所以端午節吃鴨蛋有辟邪祛暑的原因。

5、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艾饃饃

不少地方過端午節時還用米粉或麵粉發酵與艾蒿一起蒸饃饃。艾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芳香氣味,可驅蟲殺菌,對多種細菌及某些皮膚真菌有抑製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驅瘟,無論食還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6、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茶蛋

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蛋有雞蛋、鴨蛋、鵝蛋。蛋殼塗上紅色,用五顏六色的網袋裝著,掛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謂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無事。

7、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農村每逢端午節這天,家裡的主婦起得特別早,將事先准備好的大蒜和雞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有的地方,還在煮大蒜和雞蛋時放幾片艾葉。早餐食大蒜、雞蛋、烙油饃,這種食法據說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8、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煎堆

福建晉江地區,端午節家家戶戶還要吃「煎堆」。所謂煎堆,就是用麵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調成濃糊狀,下油鍋煎成一大片。相傳古時閩南一帶在端午節之前是雨季,陰雨連綿不止,民間說天公穿了洞,要「補天」。端午節吃了「煎堆」後雨便止了,人們說把天補好了。這種食俗由此而來。

9、端午節必吃的傳統食物——黃酒

《清嘉錄》記載:「研雄黃末,屑蒲根,和酒飲之,謂之雄黃酒。」也就是說雄黃酒就是用白酒、雄黃勾兌而成的。這么簡單的飲品為何如此有名呢?這大概與白娘娘和許仙的故事有關吧,白娘娘就是在端午這天飲雄黃酒,現出蛇身原形。故而,民間大概便認為蛇蠍蜈蚣等毒蟲可由雄黃酒破解,端午佳節飲雄黃酒可以驅邪解毒。

但是,現代人發現,雄黃酒含劇毒物質砷,所以基本不喝雄黃酒了。不過,因雄黃具有抗菌、解毒、燥濕功效,故到了端午節這天,還會有人家會以雄黃為主,加入白芷、薰衣草等香料做成香袋,也有做成雄黃熏條的,希望用來避邪和預防蟲蛇傷害。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