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花燈怎麼製作漂亮
1、中秋花燈如何製作
<
2、diy中秋燈籠製作方法
中秋節就要到了,不妨自己做個小燈籠吧,你知道diy中秋燈籠製作方法嗎?以下是我為你介紹的diy中秋燈籠製作方法,歡迎閱讀。
diy中秋燈籠製作方法
方法一:材料:卡紙、介紙刀、直尺、鉛筆、雙面膠、線繩。
步驟:
1、准備一張長方形的紅色卡紙(我是用一張過期的舊月歷卡)自己做的漂亮的小燈籠。
2、將卡紙兩邊各留出0.5~1.0cm,按等分劃好若干條平行線,然後用介紙刀切開。
3、卷一下使卡紙呈弧形。
4、對貼,邊角料剪成細條作穗,再貼上線繩自己做的漂亮的小燈籠。
5、啊!漂亮的小燈籠就做好了!
中秋節點燈籠介紹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人周雲錦、何湘妃《閑情試說時節事》一文說:"廣東張燈最盛,各家於節前十幾天,就用竹條扎燈籠。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又一說法是說,民間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財產通通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偷偷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一個聰明人想出個法子,他讓大家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這3天都在家裡張燈結綵、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天兵已經放過火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3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而作罷。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掛燈籠,來紀念這個日子。
各地玩花燈習俗
在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們多互相比賽,看誰豎得高,豎得多,燈彩最精巧。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引人歡笑追逐。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
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燈、桔子燈也是將瓤掏去而成。雖然樸素,但製作簡易,很受歡迎,有些孩子還把柚子燈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戲。
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如今廣西廣東的不少地區,在中秋夜布置燈會,扎制用電燈照亮的大型現代燈彩,還有用塑料製成的各式新型花燈供兒童玩,但卻少了一份舊時燈彩的純朴之美。
另外南方還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在江西、廣東、廣西等地都有流傳。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斗,頗有愛國的思想。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台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這個傳說與中秋吃月餅的傳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成都中秋習俗
成都人把中秋節叫做「月光會」,這大概是源於民間認為八月十五那天是月光的生日。那麼中秋節成都人習俗有哪些呢?下面我為您介紹。
成都人在中秋節要抵攏的時候,一定要完成一項重要「業務」——收賬。對商家而言,在中秋前,把各種來來往往的貨款、尾款、賒賬、爛賬撿平抹光,大家都落得個不虧不欠,這過起中秋節來心頭才踏實、圓滿。
收完賬,各人就趕緊去買月餅、買麻餅、買核桃、柿子、石榴、板栗、梨子、佛手等果木回家,親朋好友之間再送送節禮,就等到十五那天全家大小向月膜拜——開始敬月光了。次日,嫁出去的女兒一定要把丈夫拖到,提起月餅瓜果等趕回娘家去拜節。
中秋期間,古代成都各街舉辦的「月光會」頗負盛名,每條街道幾乎都會籌錢請戲班子演皮影戲酬謝月光神,其中金堂縣的「月光會」最為出名。據載,金堂縣「月光會」始於19世紀90年代初,會期一到,各地商家都會聞訊趕來,金堂張燈結綵,商客來來往往,商品琳琅滿目。
十多年前,成都最常見的`月餅是芝麻餅。成都人喜歡在圓面餅餅上,撒上芝麻烘烤成金黃色,中秋月圓之夜當成祭品擺起,祭完月神後,一家人分而食之。圓圓的金黃色餅餅寓意團圓,上面的芝麻又代表著多子多福、人丁興旺。
中秋節送禮品攻略
一是禮品要引起受禮者足夠的重視。如果受禮者沒有關注你送的禮,那您的禮可能就白送了。試想一下:您的受禮者中秋收到最多的是什麼?當然是月餅。如果您再送上一盒普通的月餅,能引起對方足夠的重視嗎?
二是要有新意和特色。禮品如人。禮品的選擇代表了送禮者的品位和眼光。受禮者會從您所送的禮品來判斷您的人品和素質。如果在眾多的禮品中能夠鶴立雞群,讓他眼前一亮,您的送禮目的肯定就達到了。什麼樣的禮品會讓您准備送禮的對象眼前一亮呢?
三是要有中秋節的特色。與其他節日不同的是,中秋節有其獨有的傳統禮品-月餅。但是現在月餅又不怎麼受歡迎,而且太多太普通了。中秋送禮,要送出中秋節的特色和新意,送出中秋節的傳統和文化,這樣的禮才有意義,才能讓對方再眾多的送禮者中記住你的禮品,甚至下次見到您時還會主動提起來。
3、中秋花燈製作方法簡單
中秋花燈製作簡單方法:
所需材料:
1、粉色花籃燈籠:7x14cm紙1張,手柄:自定義。
2、玫紅色燈籠:黃色紙:6x15cm紙1張,玫紅色:9x15cm紙1張,手柄:自定義。
3、多色迷你燈籠:直徑3cm圓形20-24張,長方形:5x15cm紙1張,手柄:自定義。
其他材料:剪刀,雙面膠或膠棒,直尺,鉛筆,美工刀或刻刀等。
選擇好的長方形彩紙橫向對折,然後在開口處留出0.8-1cm左右的距離,用直尺和鉛筆畫出一條線做分割線,避免剪刀剪的不整齊。
然後用剪刀剪每隔0.2-0.3cm剪齊,如上圖所示。
剪好之後,將紙張打開鋪平,然後將首尾相連,加一個手柄,一個花籃式的燈籠就做好了。喜歡流蘇的小朋友,還可以用同樣長度製作剪穗狀粘於燈籠底邊。
4、中秋小燈籠製作方法 幼兒園
中秋節到處都會懸掛漂亮的燈籠,其實我們可以手動製作個性的燈籠。
1、 大家需要提前准備彩紙,紅繩子,膠水和剪刀,這些材料和工具都需要提前好
2、使用折紙扇子的方式折疊紅顏色彩紙,折疊好之後對折一下。
3、這樣都會粘貼在一起組成圓形,把圓形扇面粘貼好。
4、然後再製作小燈籠的面,使用紅色繩子把扇子面從中間串過去,打一個小結就可以把它固定住
5、隨後使用彩紙製作漂亮的流蘇,剪切之後用筆捲起來,粘貼之後固定,這樣燈籠上面的穗子就可以製作好了
6、穗子的製作根本不像人們想的那樣復雜,只需要拿出來提前准備好的紅色折紙簡單折疊一下就可以了。
5、中秋節花燈怎麼製作
工具/原料:紙、流蘇繩。
中秋節花燈製作方法:
1. 首先把圓形的紙對折
2. 再次對折,並沿著中心線兩側往中間對折,同樣的方式折疊12個
3. 然後用膠水把12個折疊後的粘貼起來,如下圖所示;
4. 最後用膠水把流蘇繩子粘貼在中間,並把圓形燈籠用膠水粘合起來,中秋小花燈就製作好了。
中秋節習俗眾多,有著許多的游戲活動,其中就有玩花燈。早在北宋《武林舊事》中,就記載了中秋夜節習俗,其中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雖然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但是中秋節的花燈會並不像元宵節燈會那樣的大型,而且中秋玩燈的活動也主要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