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過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有什麼

過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有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04 20:23:41

1、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吃什麼的?

中秋最重要的食物就是月餅了,吃幾塊應應景也是很不錯的。

中秋各地的習俗:賞月,拜月,玩花燈,舞火龍等。

中秋吃月餅是大家都知道的習俗,除了吃月餅,許多地方都會依據當地生活習俗吃一些特產和時令水果。如廣東人過中秋,在吃月餅的同時,還有吃芋頭、柚子的傳統習俗,雖然這些傳統食品不同,吃的含義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辟邪消災的美好意思。


中秋節吃菱角,代表聰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數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煮熟,然後剝殼當零食吃;也可以將剝了殼的菱角加米煮成 白粥,來中和一下甜膩的月餅。

因全國各地的飲食習俗不同,中秋除了吃月餅還有其它美食。陝西 中秋夜男子泛舟登崖,吃西瓜。如南京人中秋必吃桂花鴨。桂花鴨於桂子飄香之時,肥而不膩,味美可口;南京人酒後必食一個糖芋頭,澆以桂漿,美味不待言。四川人過中秋要打粑、吃麻餅等。

還有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合家甜甜蜜蜜 ,已成為節日的一種 。

蒸南瓜,每年八月十五,江南家家戶戶流傳著「八月半,吃老南瓜燒糯米飯」的風俗。

至於中秋食田螺, 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之所以要在中秋節食之,是因為中秋前後,肉質特別肥美。在廣州民間,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間,都還有炒田螺的習慣。

在中秋,各地的飲食風俗各有不同,也是豐富多彩的,但是中秋對於中國人的含義卻是相同的,在中秋的圓月下面,能夠讓家人團圓,是從古至今中國人的美好願望,在中秋時節,對於離家在外的人們,和家人打個電話,一個問候也是讓中秋減少思念的方式,心裡有期盼,就有溫暖。

2、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和賞月還有哪些習俗?

中秋節又稱女兒節、團圓節、八月會等,時為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常見的中秋習俗有祭月、吃月餅和猜燈謎等,在不同的地區還有不同的傳統。

一、祭月賞月 

早在《禮記》中就有記載「秋暮夕月」,即拜祭月神,時至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等祭品,全家人在月下依次拜祭月亮,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有多少人切多少份,連大小都要一樣。賞月的習俗盛行於唐代,至宋代,賞月之風更盛,並有「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之景,而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全國各地至今遺存相當多的「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該時期,中國多地則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時至今日,中秋賞月之風也沒有絕跡。

二、吃月餅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源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此後也日益演變為中秋送禮的首選。月餅最初是在家庭製作的,清袁枚在《隋園食單》中就記載有月餅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越越來越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在月餅的外面還印有各種精美的圖案。此外,在福建廈門、泉州等地區的中秋節還有博餅的習俗,且博餅已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三、觀潮

在古代,浙江一帶除中秋賞月外,觀潮可謂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觀潮的風俗由來已久,早在漢代枚乘的《七發》賦中就有了相當詳盡的記述。漢以後,中秋觀潮之風更盛。明朱廷煥《增補武林舊事》和宋吳自牧《夢粱錄》也有觀潮記載。

四、燃燈

中秋之夜,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如今湖廣一帶仍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今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豎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桿,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

五、猜謎與玩花燈

中秋月圓夜在公共場所掛著許多燈籠,人們都聚集在一起,猜燈籠身上寫的謎語,因為是大多數年輕男女喜愛的活動,同時在這些活動上也傳出愛情佳話,因此中秋猜燈謎也被衍生了一種男女相戀的形式。中秋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北宋《武林舊事》中就有記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玩花燈,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會上,就有各種各式的彩燈:芝麻燈、蛋殼燈、刨花燈、稻草燈、魚鱗燈、谷殼燈、瓜籽燈及鳥獸花樹燈等。

廣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亦作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小孩子們在家長協助下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高技起來,彩光閃耀,為中秋再添一景。另外還有放天燈的,即孔明燈,用紙紮成大形的燈,燈下燃燭,熱氣上騰,使燈飛揚在空中。另外還有兒童手提的各式花燈在月下游嬉玩賞。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柚子燈、南瓜燈、桔子燈。所謂柚子燈,是將柚子掏空,刻出簡單圖案,穿上繩子,內點蠟燭即成。廣西有簡單的戶秋燈,是以六個竹篾圓圈紮成燈,外糊白紗紙,內插蠟燭即成。掛於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給孩子們玩。

六、燒塔

南方廣泛流傳著燒瓦子燈(或稱燒花塔、燒瓦塔、燒番塔)的游戲。如《中華全國風俗志》卷五記: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於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圓塔形,有多孔。黃昏時於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燒之。俟瓦片燒紅,再潑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時四野火紅,照耀如晝。直至夜深,無人觀看,始行潑息,是名燒瓦子燈」。廣東潮州的燒瓦塔,也是以磚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樹枝燒起火來。同時還燃煙堆,就是將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結束後燒燃。而在廣西邊疆一帶的燒番塔,亦類似這種活動,但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清代抗法名將劉永福將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國侵略者)燒死的英勇戰斗。福建晉江亦有「燒塔仔」的活動。 

傳說這種習俗與反抗元兵的義舉有關。元朝確立後,對漢人進行了血腥的統治,於是漢人便進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約中秋節起事,在寶塔的頂層點火為號。類似於峰火台點火起事,這種反抗雖被鎮壓下去,卻遺存了燒寶塔這一習俗。

七、少數民族特色

蒙古族人愛做「追月」的游戲。人們跨上駿馬,在銀白色月光下,賓士在草原上。他們朝西放馬賓士,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西方。執著的蒙古騎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西藏一些地區的藏族同胞歡度中秋的習俗是「尋月」。男女青年和娃娃們,沿著河流,跟著倒映水中的明月,把周圍河塘中的月影措遍,然後回家團圓吃月餅。

廣西侗族有「行月」的習俗。中秋夜臨,各山寨的蘆笙歌舞隊,踏著一路月光,行至臨近山寨,和那兒的寨民相聚賞月,賽歌賽舞,徹夜長歡。 

雲南德昂族「串月」。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月明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塞尾,不時傳來一陣悠揚動聽的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傾訴衷情。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檳榔、送茶訂下婚約。

雲南彝族過中秋的傳統習俗是「跳月」。入夜,該族各個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開闊地,一個個束腰披紗的姑娘們和頭纏布帶的小夥子們以及老頭、老太太、小娃子們都激情地載歌載舞,還有青年男女表達愛慕之情的對歌。 

仡佬族在節前的「虎日」,全寨合宰一頭公牛,將牛心留到中秋夜祭祖靈、迎新谷,他們稱為「八月節」。

朝鮮族則用木桿和松枝高搭「望月架」。當明月升空時,請數位被推選出來的老人攀上望月架。待老人望月之後,再點燃望月架,敲長鼓、吹洞簫,一起合跳《農家樂舞》。

廣西西部壯族的「祭月請神」活動更典型,每年夏歷八月中旬,有的就在中秋夜,人們在村頭村尾露天處,設一供桌,供放祭品和香爐,桌子右邊樹一高約一尺的樹枝或竹枝,象徵樹,亦作月神下凡與上天的梯子,這里保存了古老的月亮神話因素。整個活動分為:請月神下凡,由一名或兩名婦女作為月神的代言人;神人對歌;月神卜卦算命;歌手唱送神咒歌,送月神回天四個階段。

黎族稱中秋節為「八月會」或「調聲節」。屆時各集鎮舉行歌舞聚會,每村由一「調聲頭」(即領隊)率領男女青年參加,互贈月餅、香糕、甜粑、花巾、彩扇和背心,成群結隊,川流不息。入夜便聚集在火旁,烤食野味,痛飲米酒,開展對歌演唱,未婚青年趁機挑尋未來的伴侶。

八、中秋博餅

博餅(跋餅),是閩南人幾百年來獨有的中秋傳統活動,是一種獨特的月餅文化,也是閩南人對歷史的一種傳承。相傳,中秋博餅,是鄭成功屯兵時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勵鼓舞士氣,命部將洪旭(時泉州府同安縣人,今屬廈門市同安區境內)發明的。於是,一代一代傳下來,就成了如今閩南地區獨具特色的民間習俗。

3、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能吃什麼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能吃:桂花酒、桂花糕、菱角、芋頭、糍粑等。
1、桂花酒
香醇濃郁,非常適合八月份喝,特別是配著月餅吃,既解膩又有一絲古代人月下飲酒作詩的逸致。所以在一些地方生活的村民會喜歡自己釀制桂花酒,存到中秋節這一天啟用,分享給鄰居或者親戚,一起聚到月亮下,一邊欣賞月亮,一邊品嘗美食。
2、桂花糕
吃桂花糕,這主要是因為每年農歷的8月份都是桂花盛開的時節,並且桂花樹在南方地區是非常常見的,桂花開出的花味道非常的香,摘下花朵之後製作成各種各樣的桂花甜品,慢慢地也就成為了一種當地的習俗。
3、菱角
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俐。菱角的大多數吃法是將菱角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後剝殼當零食吃。
4、芋頭
中秋吃芋頭,寓意美好。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剝芋頭食之,謂之剝鬼皮」。
5、糍粑
中秋吃糍粑起源於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是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

4、中秋節除了月餅,還有什麼特色食物可以代表這個節日的?

還有湯圓,水餃,棕子,八寶粥。中秋佳節的確不僅得吃月餅,還能夠中秋賞月。中秋節是在我國傳統節日之一,算得上是最溫情的一個節日,一般來說中秋節時期的月亮是最大最圓的,我們還會一家人在一起吃頓團圓宴,一起中秋賞月閑談,假如我背井離鄉不太遠,中秋節時基本上都是要回去一趟的。

除開月餅,大家節日傳統特色美食較為最典型的應該是最開始說的四種了。湯圓在我們這里別名湯團,一般是元宵佳節的時候吃,大家家鄉之前吃的東西湯圓不太注重,記得最初就是一個偌大的湯圓,煮好了拿筷子一戳,隨後蘸著白砂糖吃,一般吃湯圓時氣溫都還沒轉暖,因此吃著感覺格外溫馨舒適。現今湯圓很有可能要稍微好一些,湯圓裡面也包起各種各樣的包餡,我本人最喜歡的是芝麻餡兒,十分的香醇可口。

餃子是過年的時候吃,也有很多包餡。大家家鄉包的餃子一般是豬肉白菜餡兒的,近些年花式多了些,我媽媽喜愛弄些鮮蝦,平菇,紅蘿卜剁碎,隨後打個雞蛋製成餃子餡兒,營養成分甚是全方位。實際上水餃日常也能吃,非常適合工薪族,有時間了包起一盤放到冷凍里,沒空做飯時就煮上幾個也是極好的。

棕子日常吃的比較多,都是我最喜歡的特色美食。懷念小時候家中是本人包粽子的,綠油油的葉子擺放,放入檽米,大棗,花生仁,小紅豆,做完後入鍋煮,隨後蘸著老紅糖吃,我小時候一次能吃上個兩三個。現今棕子花式大量,有肉粽子,蛋黃粽,蜜棗粽這些,愛吃的話還可以在超市裡就能買到了。

最終再講個八寶粥,八寶粥應該是比較健康的一個。里邊由許多粗糧構成,一般是臘八節時喝,但是有些養生的日常也會煮著喝,口味帶上當然的香甜,對身體也是極好的。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