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怎麼製作中秋節兔子
1、小兔子頭飾怎麼做
1、首先准備較素凈的純棉布料一塊、白色毛巾布一塊、棉花若干、汽水瓶蓋一個、新的普通的白色橡皮筋一條、小珠子兩顆、白色縫線若干、黑色縫線若干、鉛筆、紙。
2、然後裁剪出20cm長5cm寬的純棉素色碎花布料,沿著長對稱軸對折後,用針線縫合長邊。然後將准備好的白色普通橡皮筋裁剪10cm後穿入其中,再兩頭打結。
3、接著在紙上先畫好兔子頭的模板,用模板在准備好的毛巾布料描繪出兔子頭的形狀,裁剪出兩個同樣大小的兔子頭,然後在其中一個兔子頭中央用剪刀剪出3cm長的小縫,用於塞棉花。
4、緊接著將兔子頭反面對反面縫合,縫合完之後將兔子頭通過小縫例外翻轉。然後往小縫裡面塞大量棉花,塞進汽水瓶蓋。
5、再然後用白色針線穿上兔子的眼睛,用黑色縫線綉上兔子的嘴巴。
6、最後將兔頭背後的小縫用白色針線縫好。然後將素色純棉布製作的橡皮筋開口處縫好,連接兔子頭和橡皮筋,即可。
7、成品圖如下。
2、diy布娃娃的製作(小兔子)
把每個縫補上就可以啦
最好縫完了彈彈兔子
使裡面的棉花都飽滿均勻
3、兔兒爺是中秋節給孩子們玩耍的泥塑玩具,這是怎麼流傳下來的呢?
在中秋節時期關於兔兒爺的流傳始是從北宋時期,我國就已經出現了一些玩具專賣店。其生產量與銷售量都是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因此製作與銷售玩具就成了宋人的謀生手段之一。到南宋時期,大量的玩具藝人向南遷移就形成了以都成臨安為市中心的玩具市場。
他的形狀是人形而且還有兔嘴兔耳。頭上豎兩只長耳朵,嘴是三瓣的兔子嘴,其他地方和人沒什麼區別。環形大眼,三角眉,面色粉白,染著粉紅色的臉蛋,表情不失童稚又透著一股英氣、機靈勁兒,非常可愛。典型的或者說正統的兔兒爺是一身武將打扮:身披金盔金甲、大紅戰袍,大的背插一把傘蓋,小的背插兩面護背旗,手上拿著刀,或左手托臼,右手持杵,或懷中抱杵,或手中什麼也不拿。
泥塑玩具是在2006年5月20日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民間常被稱為彩塑、泥玩。就是用粘土塑製成各種形象的一種民間手工藝。製作方法是在粘土裡摻入少許棉花纖維,搗勻後,捏製成各種人物的泥坯然後再烘乾,塗上底粉,再用顏料用手彩繪。
泥塑是中國一種古老常見的漢族民間藝術,發源於寶雞市鳳翔縣,流行於陝西、天津、江蘇、河南等地。伴隨著道教的興起和佛教的轉入,還有多神化的祭祀活動,也直接促進了泥塑雕像的發展。
關於兔二爺等中秋給孩子們玩耍的泥塑玩具的流傳是從北宋時期,發源於寶雞市鳳翔縣。
4、怎樣製作手指玩偶小兔子
准備的材料:襪子兩雙 不織布一片 娃娃專用棉花 還有和娃娃衣服布料相同顏色的線
把一隻襪子剪開,取圖中左邊部分
襪內塞入棉花,襪口內折
用藏針法將襪口縫合(為了初學者看的明顯,特別用深色線,請你自己做時使用與襪同色的線縫紉)
用線捆綁襪子三分之二處並拉緊
用線捆綁襪子右下腳並拉緊,左下腳相同,小兔的身體部分就完成
「骨架」完成
現在來綉眼睛,從背部入針然後從前面出針,如圖綉上眼睛,左右對稱
特別注意:由於線是從後腦袋穿過來的 所以針一定要選長一些的才不會累 而且眼睛保持自己表緊那線 不然出來的效果很不理想哦!
剪開一隻襪子,取右邊部分
從頭上套入,襪邊內折,上衣就做好了
剩下的襪子剪開,取右邊部分給小兔做褲子
給小兔套上,縫合底邊,襪邊內折
任意取一段襪子,襪內入棉,綁緊開口,製作手
下面製作袖子,剪一段襪子,一邊向上折至三分之二處
再對折,把左邊縫上
把襪子翻過來,用縮針法縫上邊或用線扎緊
用不織布剪出耳朵
用藏針法給小兔縫上耳朵
製作蝴蝶結
給小兔縫上蝴蝶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