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人為什麼中秋節月亮
1、廣東人過中秋節的民風民俗是什麼?
中秋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廣東人過中秋節的民風民俗,如:吃月餅、拜月娘、燒瓦塔、燃煙堆、剝鬼皮、舞火狗、樹中秋、掛燈賞月。
2、廣東人在中秋節有啥習俗呀、越詳細越好,
1、樹中秋:在廣州,有「樹中秋」的習俗,樹亦作樹,即將彩燈高掛起來。「樹中秋」離不開扎燈籠,孩子們在大人們的幫助下,用竹紙或水果皮扎燈籠,最簡單的是柚皮燈。
2、燒塔:在廣東尤其是潮汕地區,中秋有燒塔祈福的民俗。它是稻穀節節飽滿,家裡紅紅火火,親朋平平安安的象徵。
3、舞火狗:在惠州龍門藍田瑤族鄉,每年中秋佳節都要舉行「舞火狗」活動,以感謝狗對瑤族人的貢獻。據說已有三百年歷史了,相傳瑤族峒主年幼喪母,他的父親是用狗奶將他喂大的。所以每逢農歷八月十五,村寨會舉行舞火狗活動來感謝狗的養育之恩。
4、照月:古時在東莞流傳「月老為媒」的說法,家中如有男未婚女未嫁,便會在中秋三更夜時,於月下焚香燃燭,乞求月老為其撮合。
5、舞火龍:在佛山南庄,流傳了上百年的舞火龍習俗,寓意年年都好,身體健康,這一夜比過年還要熱鬧。村民將近百米的龍身,高高舉起,金龍直欲騰雲沖天。而後醒獅壓陣,搖頭晃腦、閃撲騰挪,栩栩如生,極具當地特色。出遊時,炮竹和鑼鼓為火龍開路,近百米的龍身被眾人舉起,翻騰起舞,場面熱鬧非凡。
3、中秋節除了賞月吃月餅還有什麼習俗??
中秋節應該算是我們國內比較重要的一個節日了,在中秋節的這一天,除了賞月和吃月餅以外,各地其實都有一些不同的習俗,你比如說在江浙地區,到了中秋節以後很多地方會有觀潮的習俗。另外很多地區在中秋節的這一天也會有拜月或者是燃燈的習俗,小孩子還會有玩兔爺的習俗,像香港、台灣這些地區還會有舞火龍的習俗。
在中秋節這一天賞月和吃月餅應該是各地比較通用的一種習俗,在唐宋時期這種習俗是比較流行的,後來到了清朝以後中秋節吃月餅賞月亮,就變成了每年必做的一件事情了。每每到了中秋節的時候,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吃月餅,這其實也是代表了人們一種美好的願望。另外就是在浙江這一帶,到了中秋節的那一天,很多人會去觀潮,蘇軾曾經在自己的詩中就有過這樣的描寫:夜潮留向月中看。
另外在廣東地區到了中秋節的這一天,很多人會拜月亮,因為廣東人認為在月亮裡面住了很多的大神,所以到了中秋節的這一天,廣東人會祭祀月亮,其實這也代表了廣東人的一種美好願望,希望在來年的時候,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順順利利家人可以平平安安。另外在這一天他們還會燃燈,顧名思義,就是懸掛很多好看的燈籠,還有一些人會直接點亮一些類似於孔明燈的燈具。
最後在中秋節期間,很多小孩子也會有自己的玩具,就是玩兔爺。最早的時候這種兔爺是用泥巴製作而成的,外形就像是一個端坐著的兔子,主要就是用來給孩子們玩耍的。不過後來經過發展,兔爺的外觀也是變得千奇百怪,而且造型也是各異,現在在北京地區依舊會有這樣子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