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中國人會在端午節干什麼

中國人會在端午節干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3-10 18:42:58

1、端午節要干什麼?

1.吃粽子: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2.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3.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5.懸鍾馗像: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2、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感謝您的邀請,以下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中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再加上受氣候,歷史因素,環境影響,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一樣的特色,即便過同樣的節日,不同的地區也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就拿端午節來舉例,南方和北方有著完全不一樣的風俗習慣。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飲食: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原本是上古先民祭祀龍祖的節日,現在人們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因此,也有了吃粽子的習慣。


南方愛吃咸粽子,一般會用鹹蛋黃,香菇,排骨,肥豬肉包粽子,而北方喜歡吃甜餡,比如,紅棗,蜜棗,豆沙,果脯等甜食作為包粽子的餡料。

除了餡料不一樣之外,南北方包粽子的方式也不一樣。南方包粽子包法豐富多樣,比較常見的是三角形,還有火炬形,方形,而北方的包法相對來說比較單一,比較統一。


熱帶地區的海南喜歡用芭蕉葉包粽子,廣東地區愛養生,因此做出來的粽子餡料也是豐富多樣的。


而北方地區包粽子的包法比較傳統,以糯米和各種甜食為主。


戶外活動:

端午節的時候,南方有賽龍舟的習慣,這其實是一種原始的祭祀活動,目的在於保健,消災,辟邪。而北方以打馬球和馳馬射為主。不過現在已經很少見了,有些地區會舉行大規模的端午愛國詩文活動,以此來紀念屈原。

習俗:

端午節當天,南方的人們會把菖蒲,艾條插在門楣,旨在辟邪。以前還有搶龍水的風俗,當地居民會跑到汨羅江搶第一桶水。這個「第一桶水」可以用來洗臉洗頭,還能辟邪。而北方,主要是以佩戴五毒銅錢來辟邪。





3、端午節一般人們都會做什麼

端午節一般人們都會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
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參加賽龍舟等活動。
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4、端午節人們要干什麼

具體習俗活動主要有:

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端午浴、放紙鳶、盪鞦韆、系百索子、贈香扇、曬百日姜、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食粽子、采葯制茶、立蛋、佩豆娘、貼五毒圖、游旱龍、劃喜船、打午時水、浸龍舟水、九獅拜象、放紙龍、點艾條、薰蒼術、搶青、馬拉溜、掛鍾馗像、品花宴等等。

端午節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扒龍舟(隱寓蒼龍)與食粽子(隱寓主星心宿二)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4)中國人會在端午節干什麼擴展資料: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等。

5、端午節人們要干什麼

端午節人們要包粽子、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系五彩繩、拜神祭祖、采草葯等。其中,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最初是當作拜祭祖先和神靈的貢品。後來,端午節包粽子和吃粽子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端午節人們要干什麼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采草葯、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葯水、打午時水等。

其中,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粽,即「粽籺」,俗稱「粽子」,屬「籺」的其中一種。「籺」是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祭祖的貢品,籺有很多品種,不同的節日會做不同的籺,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習俗。粽的主要材料是稻米、餡料和箬葉(或柊葉)等,其花樣繁多。

6、端午節人們干什麼?

1、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古時盛行於吳、越、楚,現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十分流行 。扒龍舟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游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2、掛艾草與菖蒲

艾草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菖蒲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

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子,屬籺的一種,籺是人們在逢年過節時用來拜神的貢品,逢年過節做籺拜神是古老的傳統習俗。

(6)中國人會在端午節干什麼擴展資料:

1、節日由來

端午祭龍禮俗的形成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歷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2、端午文化的意義

端午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祗敬感德神祖的人文精神以及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端午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