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節日端午節的結尾怎麼寫
1、關於端午節的優美開頭結尾
關於端午節的優美開頭結尾:
1、開頭:時值晚春,繁密的枝葉已被春風吹成深綠,再過不久,便是屈原為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為了魚蝦不撕咬他的身體,向河裡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為了中國的節日——端午節。
結尾: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願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2、開頭:小小的粽子有四個尖尖的角,外麵包裹著一層嫩葦葉,就像一個小孩兒穿著一件嫩綠的衣服似的。為了不讓葉子散開,人們包好粽子後,還在外面纏上一根細線。細細的線,像根腰帶似的,真有趣!
結尾:後來,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人們把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每年端午節,人們都以吃粽子和賽龍舟來悼念屈原。
3、開頭: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想起它,內心一種油然而生的興奮,至今都仍然回味無窮,歷歷在目。
結尾:從今年開始,讓我們重新記憶端午節吧,讓它成為一個別人「搶不走、奪不去」的民族節日。
4、開頭:又快到粽葉飄香的端午節了,這勾起了我對端午節習俗的回憶。
結尾:端午節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是我國歷史文化的瑰寶、璀璨的明珠,我們一定不能讓它丟失,要將它好好的流傳,發揚光大!
5、開頭: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傳統節日更是充滿了民族特色,而端午節就是其中的一個。
結尾:端午節,彌漫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充滿了民族特色。端午節,透露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熱愛之情。我愛端午節。
2、端午節作文結尾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端午節作文結尾(通用11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1吃粽子是飽了口福,而劃龍船則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每到端午劃龍船的比賽可精彩了!舵手把舵,掌握方向,眾人劃槳,百舸爭流,萬船飛渡,鑼鼓喧天,喊聲陣陣,那種場面真是叫人熱血沸騰!
啊!多麼快樂的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2這時媽媽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粽葉,裡面就是香噴噴的粽子,真像一個粽子精靈披著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裡,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粽子呀!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3緊接著,我們又去玩了漂流,我們上了打水仗的船,剛「啟航」不久,無數個「水炮彈」便向我們「射」來,不到半分鍾,我就成了「落湯雞」!不過,沒過多久,我們又打了一場「烈戰」,這一次,我們終於贏了!快樂的時光很快過去了,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水山好像在跟我告別:「再見!再見!」我也在心底默默地與它們告別。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啊!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4我看見岸上看熱鬧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雞蛋,我非常奇怪地問:「爸爸,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進水裡呢?」爸爸說:「賽龍舟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到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以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紀念他。借劃龍舟趕走江中之魚,同時丟粽子等食物喂給魚吃,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我們家鄉的愛國詩人屈原值得我們永遠懷念。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5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6到了晚上,爺爺把飯上完了,爺爺從櫃子里拿來一個瓶子像是葯酒的什麼東西,還要我們每個人喝一口。我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笑著說:「這是雄黃酒,喝了能避邪。」我端過雄黃酒,喝了一口,感覺辣辣的,但心裡想著:這樣我就可以避邪了,辣算什麼。
端午節過去了,但它留給我許多美好的回憶。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7這時,媽媽邊說邊包地說:「在我們老家過端午節要插艾葉草、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等習俗。」包好了粽子,我們就煮起來了。過了半個多鍾粽子也煮熟了,媽媽就拿給我吃,哇!真香,好好吃哦,這是我們包的粽子,不由也不膩。」幾分鍾過去了,一弔粽子被我們吃完了。
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8下午,我們去曲江樓參觀。門前的宣傳欄對端午節作了詳細說明,不過沒有爺爺給我講的這個故事。而它讓我明白了在我的家鄉龍舟比賽已經移到四月去了,是為了紀念北宋抗金的英雄。成就了遠近聞名的溱潼會船節。在曲江樓聽到服務人員的解說:「現在正是菜籽和麥子收獲的時間,鄉農開心地忙著收獲豐收的喜悅。節日的氣氛不是很濃,平淡祥和的'生活就是真正的幸福」。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9旌旗,浪花,赤裸的黝黑的臂膀,破浪的龍舟讓你目眩神移。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沒有親眼目睹的人是沒有辦法體味當中的激動和振奮的。」
在這天,人們可以放肆地歡笑,小孩可以放肆地玩耍,不用像過年一樣擔心明年,也不用考慮明天的打算,它就是一個平民的節日,一個沒有約束的日子。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10端午節承載著我們中華民族千年的文化積淀,如今我們傳統文化日漸式微,這有待於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來強化它。總之端午節對於社會各階層的人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放鬆和調整的時間,這三天我們一定要玩的盡興,三天之後更加努力的學習工作。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至,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今年端午節正值上海世博會舉辦,又逢高考結束、南非世界盃開賽。所以可以說,今年的端午節較之往年是更加的出彩和好玩。
端午節作文結尾 篇11到了下午,人們也早已滿頭大汗,該洗個舒服的澡了。按著傳統的習慣,人們把早已准備好的艾葉、菖莆、魚腥草等燒上一大鍋水。全家人都要洗,說是避邪氣,其實按中葯原理是殺菌除濕氣。洗了以後,不會生痱子。
朋友們,歡迎你們到我的家鄉來過端午節,那一定一飽會眼福和口福!
3、端午節作文結尾怎麼寫
篇一:端午節的作文結尾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雖說有些神化,但一位詩人,能夠被人們近兩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一直為人們所傳誦,著實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聞粽香,又見龍舟,又祭屈原。
篇二:端午節的作文結尾
端午節的一大特點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買。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還聽過一個關於粽子來歷的>故事:在古代,有一個人叫屈原,他在戰場上戰死了。人們為了紀念他,做了一個透明棺材,放進了水池裡。為了給屈原敬一些貢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進水池裡。過了幾天,人們才發現水池裡有魚,那些糖棒都被魚吃掉了。人們很生氣。這時,有一個人叫道:「大傢伙們,魚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凈的草葉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後,人們將包好的糖棒扔進水池,魚看到糯米糖棒以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們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
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綠豆味的,有蜜棗味的,有香腸味的等等,我們家通常包的就是這三種。這三種我都喜歡吃。
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
篇三:端午節的作文結尾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
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篇四:端午節的短文
(1)包粽子,首先要把箬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軟。再准備好棗子、雞蛋、肉等做餡,就可以開工了。先把長長的箬葉折疊,圍攏來,做成一個窩的形狀,中間放進調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稜角。然後把餡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勻,最後把箬葉包著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狀。
(2)說起粽子,它不僅妤吃,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過程中,體現著樂趣。每年端午一到,母親在頭一天晚上就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母親一起包,綠綠的粽葉里加上糯米和大棗,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後的粽子要放在大鍋里足足煮上三四個鍾頭,煮熟後母親再把粽子泡在備好的涼水桶內。涼了以後細細地撥開粽葉,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紅的大棗就露出頭來,蘸白糖再吃,那時吃起來是那麼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3)端午節早晨,起床後,母親就在我們的手腕和腳踝上纏上五彩的絲線,讓我們今後一直帶著,據說可以去病除邪。其實在我心裡,這些五考的絲線是那些精美手鐲的替代品。有些人家也會花些錢給自己的小孩買香荷包帶在身上,我的母親是自己親手用些小布頭做的,裡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便是這樣我們也很高興。
(4)端午節這天,小孩子還要掛香囊。這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篇五:端午節的短文
(1)兩千多年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汨羅江邊仰天長嘆一聲,投入了滾滾激流中;兩千多年後,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大家包粽子、劃龍舟、考雞蛋,以各種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2)端午節在中國的民間節曰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雞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節的特色。
(3)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它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
(4)今天是端午節,大家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也許你們還不知道吧!那就讓我來告訴你們吧!你們還記得楚國那位愛國之士屈原嗎?我先來說一說他吧!
(5)今年端午節,我學會了包粽子,品嘗到自己勞動的果實,那感覺不是一般的甜蜜。
(6)從此,每年五月初五的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以此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4、端午節的結尾應該怎麼寫
端午節的結尾可以從習俗、歡慶場面、感謝親人朋友、致敬屈原等方面來寫。
舉例:
1、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2、吃著這香香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深深的愛。我太喜歡端午節了。
3、端午節承載著我們中華民族千年的文化積淀,如今我們傳統文化日漸式微,這有待於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來強化它。
4、你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我記著你,百姓記著你,歷史記著你。屈原我在端午節會向你致敬。
5、端午節的結尾怎麼寫
1、中國的傳統節日真是豐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寶庫,還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等著你去找呢!
2、吃著這香香的粽子,我感受到了媽媽對我深深的愛。
3、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當當,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贊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4、這個開心的端午節真令我難忘。
5、希望端午節能流傳下去,到永遠。
6、哇!今天過得真快,讓我明白了很多知識,也知道了許多民間風俗,讓我感到很開心很快樂地過完這個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