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吃什麼最簡單
1、中秋節吃什麼傳統美食
中秋節吃的傳統食物有桂花糕、月餅、田螺、大閘蟹、桂花酒、芋頭等等。
1、桂花糕
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有吃桂花糕的習俗,桂花糕是一種非常美味的食物,散發著桂花獨有的香氣,非常受人歡迎。
2、月餅
月餅也是中秋節的傳統小吃之一,可以說已經成為中秋節的代表。每年中秋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准備許多月餅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月餅的種類非常的多,所有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口味來食用。月餅通常是圓圓的,一家人可以分著吃,代表著團圓和睦,有著良好的寓意。
3、田螺
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後,田螺的肉質肥美,口感極佳,而且田螺還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
4、大閘蟹
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雖然這個時候的大閘蟹價格非常昂貴,但是也阻擋不了人們對它的喜愛。
5、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是一種觀賞性的植物,還有食用的價值,我國用桂花釀酒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桂花酒也是一種十分受人歡迎的酒,有許多女孩子很喜歡喝。
6、芋頭
在江浙一帶,芋頭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頭,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芋頭是一種粗糧,對人的身體很有好處。
2、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吃月餅。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中國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贊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
(2)中秋節吃什麼最簡單擴展資料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月餅
3、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吃的食物:
1、月餅
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直到明朝才盛行,至今已是約定俗成。月餅圓又圓,又是闔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是中秋節必食之品。
2、之柚子
柚子也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柚」因同「佑」,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
3、板栗
板栗,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最適合秋天食用。
4、菱角
中秋節吃菱角,據說能讓孩子長得聰明伶俐。菱角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幼嫩時的菱角可當水果生食。
5、糍粑
中秋吃糍粑據說是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為紀念楚國大將軍伍子胥而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
6、桂花糕
桂花酒,八月桂花香,的確,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無一例外地散發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4、中秋節吃什麼傳統食物?
中秋節吃什麼
1、桂花糕
中秋之際正是桂花飄香的時候。中秋節時許多人家都會用桂花最桂花糕或者浸桂花酒。無論是桂花糕還是桂花酒都無一例外地散發出桂花特有的香味。
2、月餅
月餅也是中秋節的傳統小吃之一,可以說已經成為中秋節的代表。別看都是月餅,種類可是繁多,單單就月餅的種類,就有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區分,不同地區的人口味不同,也讓月餅變得更加豐富。月餅通常是圓圓的,一家人可以分著吃,代表著團圓和睦,有著良好的寓意,所以是中秋必吃的一樣。
3、田螺
在廣東許多地方,中秋節還會有吃螺螄的習慣。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而且螺肉營養豐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
4、鴨肉
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制嚴厲,不能明著組織斗爭,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中秋節吃鴨子,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而且,八月份的鴨子整好肥瘦適宜,口感很好,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5、南瓜
中秋宴全家團圓,少不了大魚大肉,吃些南瓜可增強飽腹感,減少脂肪的攝入。南瓜在秋季成熟,富含膳食纖維、β-胡蘿卜素,有減緩血糖升高、降低血脂、防止便秘的功效。此外,秋季乾燥,多吃南瓜,還可滋潤肌膚。
6、石榴
中秋節也是石榴成熟的時候。因為石榴紅紅的樣子形似瑪瑙,果實像水晶,晶瑩剔透,所以在古代的時候就成為桌上的供品之一,意味著長壽、團圓吉祥。所以在中秋節這一天選擇吃石榴,也有著不錯的寓意。
7、烤肉
在我國台灣,中秋節幾乎家家戶戶都要吃烤肉。其實多年前兩家醬油廠商在電視上大展廣告攻勢加上許多商場在中秋前夕搞起了烤肉相關產品的特賣會,所以很多人光顧。在不知不覺中,中秋節吃烤肉也變成了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菜餚。
8、芋頭
用清水煮一大鍋小芋頭粘了糖吃,是過去窮人家的實在日子。在江浙一帶,芋頭的發音與「運來」相近。所以中秋節吃芋頭,不僅僅只是享口福同樣也表示希望能夠好運連連。
9、大閘蟹
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中秋正是「蟹膏肥,稻花香」的季節。一輪滿月,一壺清酒,幾個老友,一盤大閘蟹,個中滋味讓神往的。回到世俗的生活:不過今天的大閘蟹一定夠貴,不妨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留到明天吃也罷。
10、飲桂花酒
飲桂花酒每逢中秋之夜,人們仰望著月中丹桂,聞著陣陣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歡慶合家甜甜蜜蜜,歡聚一堂,已成為節日的一種美的享受。桂花不僅可供觀賞,而且還有食物價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酒兮椒漿」的詩句。可見我國飲桂花釀酒的年代,已是相當久遠了。
中秋飲食注意
中秋佳節,難免會親朋好友一起聚會,這個時候,吃好喝好就是自然的事情,但是,在吃喝的同時,你是否關注到了自己的飲食是否合理呢?即使在中秋節這一天,我們的飲食也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的哦!
1、平衡膳食,合理搭配
均衡的飲食強調要有各種營養元素的搭配,動植物蛋白、蔬菜類、菌藻類的合理比例為1∶1∶1,這樣既保證了食物的多樣化,又能滿足口味的需求。節日里,不能只吃大魚大肉,多吃蔬菜以及饅頭、麵包等主食可以讓你的營養攝取更豐富全面。此外,吃得油膩不消化時,可以吃一些泡菜、酸菜、醬豆腐等發酵食品。想要的減肥的人群,可以多吃發酵後的饅頭、花捲等,因為發酵的麵食熱量較低。
2、葷菜多選魚蝦禽,烹飪辦法應清新
節日的餐桌上肯定少不了葷菜,想要減少多餘油脂的攝入,讓自己吃的更健康,葷菜的烹飪方式建議多用蒸、煮、燉、鹵等方法。材料的選擇上也可以多選用脂肪含量少的魚、蝦、禽肉,如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海魚和鵝肉等。在調料的使用上,一定不要太咸、太辣,對腸胃不好。
3、海鮮美味不能多吃
中秋前後,正是海鮮漁貨出產豐富的時期,海鮮品種繁多、味道鮮美,讓人忍不住多吃幾頓。但是,專家表示,海鮮雖美味,但不能多吃。在吃海鮮的時候,啤酒要少喝,否則容易導致血尿酸水平急劇升高,誘發痛風。同時,吃海鮮時不要喝濃茶,茶中含有鞣酸,易跟蝦、蟹中的蛋白質起作用,凝固成塊狀物,影響消化。
4、飲食要有度,忌暴飲暴食
節日總是最熱鬧的時候,你夾一筷,我添一勺,再加上菜餚豐盛、味道香美,一不留神就容易吃的過多。三天假期,連接吃上幾餐,一定會讓腸胃超負荷運轉,引起腸胃不適、胸悶氣急、腹瀉或便秘等不適症狀。因此,節日里飲食一定要節制,暴飲暴食很傷身。
5、餐前不喝酒飲料,合理喝酒控食量
節日少不了喝酒助興,不過主要注意幾點:空腹不要喝酒,不僅容易醉,而且損傷胃黏膜;空腹不要喝碳酸飲料,會阻礙胃腸對食物的消化接收。建議開席時,先不要暢飲,等進食一半時再飲也不遲。而且,喝酒要恰當、適度,最好選用紅葡萄酒和黃酒等。
6、零食搭配合理,可別放開吃
節日期間,家中常備有各式瓜子、花生、堅果、核桃、糖果等等,招待來訪的客人或自己享用。不過,節日里的三餐油膩食品較多,零食的選擇應以開胃、理氣、消脹、降火、祛燥為主,堅果含水少,過多食用會使人口乾舌燥,而糖果類又含有很多糖份,最好選擇話梅、山楂片、薄荷片等零食。此外,雖然零食很誘人,食用起來也要有所節制。
7、控制吃月餅的量,吃月餅配熱茶或白開水
中秋節肯定少不了吃月餅,不過,吃月餅時應該注意控制食用量。建議將月餅與家人分享,切得越小塊越好,想要減肥的朋友吃8分之1或4分之1個月餅應景即可。吃月餅時建議搭配開水、無糖或代糖飲料,可幫助去油膩,少喝酒類或是汽水,易導致惡心、厭食、腹痛等胃腸道症狀。
8、中秋燒烤多,注意才不怕長胖
另外很多朋友都會在中秋一家人或者相約好友去燒烤。在參加烤肉活動的時候,建議可以肉串混合串入筊白筍、香菇、青椒、玉米筍等,一口肉一口菜,多吃蔬菜,味道也爽口,而且容易有飽腹感。另外,烤肉醬加水稀釋,可減少用量,烤肉時不要重復刷醬料,肉製品不要腌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