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今日中秋節登山出了什麼事

今日中秋節登山出了什麼事

發布時間: 2023-03-11 18:23:55

1、中秋節民間習俗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作為中國的民俗節日之一,經過千百年的文化沉澱,形成了獨具風格的文化特色,除過賞月、吃月餅以外,還有很多民間習俗:

1-賞桂花

中秋節賞桂花,不僅僅是因為桂花在中秋節時盛開,還因為桂花寄託著人們對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贊美。古稱農歷八月為桂月,此月是賞桂的最佳時期。中國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國人民的文化生活聯系在一起,許多詩人吟詩填詞來描繪它、頌揚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正是桂花把它們聯系在一起。

桂花有「九里香」之譽,是我國人民十分喜愛的一種傳統名貴花木。自古以來,人們把桂花及其果實視為「天降靈實」,作為崇高、美好、吉祥的象徵。因此人們稱譽好的兒孫為「桂子蘭孫」;把「進士及第」或考上了狀元,稱之為「蟾宮折桂」;把月宮稱為「桂宮」,以「桂魄」比喻月亮。我國勞動人民還以桂花和月亮為題材,創造了許許多多優美動聽的神話故事。在中秋節賞桂花更是別有滋味,因為桂花寄託著人們對甜蜜生活的追求和贊美。

2-飲桂花酒

入秋後,桂花盛開,在中秋來臨之際開始掉落。人們會將桂花拾起,釀造成桂花酒。由桂花釀造而成的桂花酒,味道醇香,酸甜可口。喝過之後,余香會存留很久。吃過月餅,喝一些桂花酒起到解膩的作用,而且,桂花酒對睡眠有一定的幫助。

除此之外,中秋喝桂花酒,其實是有寓意的。桂花是富貴、吉祥的象徵。「桂」與「貴」同音,是一種富裕的象徵。因此,桂花酒很受人們的歡迎。

3-吃月餅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據說唐朝時期已經有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但是月餅作為食品名稱並同中秋賞月聯系在一起,則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南宋文學家周密在《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的名稱。傳說元末,人們還利用月餅來傳遞反元信息,說明當時月餅已經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長期以來,我國人民對製作月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明清時期,餅師已經把嫦娥奔月等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和現在的月餅已頗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專門製作月餅的作坊,月餅的製作更加精細,餡料考究,外型美觀,還分成平式、蘇式、廣式、台式等不同風味。月餅作為吉祥、團圓的象徵,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而吃月餅和送月餅的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4-祭月

在我國民間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即祭拜月神。每到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設香案,擺上月餅、蘋果、花生、西瓜、石榴等祭品,其中各式月餅以及西瓜是絕對不可缺少的,西瓜還需要切成蓮花形,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出來的方向,然後點燃紅燭、高香,在長輩的率領下全家依次拜祭月亮神,然後由家庭主婦切開團圓月餅。

家庭主婦在切月餅時一定要預先按照家庭人數來分切,在家的和不在家的,都要算在一起,切的時候不能多切,也不能少切,而且大小、形狀要一樣。此後再由家庭主婦向在場的家庭成員分發,先長輩、後晚輩,出門在外的留一份。這象徵著家庭團圓,幸福美滿。

5-吃桂花糕

中秋節吃桂花糕的原因有很多。首先也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秋節大多是在農歷十月份,而十月份正是桂花飄香的時節,此時的桂花香氣濃郁,很適合用來做成香甜軟糯的桂花糕,而且有些人家還會釀制一些桂花酒,具有獨特的桂花香。

其次,桂花爛漫之際,也是秋收之際,此時人們喜歡采一些桂花來做糕點,並且以品嘗桂花糕來表達對秋天的感謝,感謝秋天的豐收,分享豐收的喜悅和美好。而且桂花的花瓣是十分緊湊且外形優雅,寓意著收獲和美好,所以中秋節吃桂花糕也象徵著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總的來說,中秋節吃桂花糕有兩個原因,一是此時桂花香氣正盛,做成桂花糕口感好;二是桂花寓意著收獲和美好,所以人們會在此時吃桂花糕,表達心中的追求。

6-燒塔

中秋夜燒塔。塔高1—3公尺不等,多用碎瓦片砌成,大的塔還要用磚塊砌成,約占塔高的1/4,然後再用瓦片疊砌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谷殼等,火旺時潑松香粉,引焰助威,極為壯觀。

民間還有賽燒塔規例,誰把瓦塔燒得全座紅透則勝,不及的或在燃燒過程倒塌的則負,勝的由主持人發給彩旗、獎金或獎品。據傳燒塔也是元朝末年,漢族人民反抗殘暴統治者,於中秋起義時舉火為號的由來。

現代人們則以「燒塔」來祈求稻穀節節飽滿,家裡紅紅火火,親朋平平安安。江西、廣州等地仍沿襲這一習俗。

7-賞花燈

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就有中秋舉辦花燈會的習俗。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夜節俗中,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都形成了樹中秋、放天燈等習俗。

花燈不僅種類繁多,而且還常常配有剪紙、書畫、詩詞等裝飾,是我國民間傳統手工工藝的一種展示。在廣州、香港等地,「樹中秋」活動就是將彩燈高豎起來之意,璀璨的彩燈不僅使節日的氣氛更加濃厚,還成為城市獨特的風景線。在廣西南寧一帶,除了以紙竹扎各式花燈讓兒童玩耍外,還有很樸素的袖子燈、南瓜燈、桔子燈。而所謂「放天燈」,即孔明燈,用紙紮成的燈,燈下點燃蠟燭,熱氣上騰便可使燈飛到空中,引人歡笑追逐。

燈象徵著希望。中國傳統節日中賞燈非常流行,正表明中華民族對生活的樂觀、對未來的期盼。

盡管中秋節的習俗多種多樣,但是中華兒女們歡慶中秋,企盼闔家團圓和擁有美好生活的願望卻始終都是一致的。

2、中秋節有什麼故事和傳說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
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3、今年的中秋節旅遊出行會不會有被隔離的風險?

今年的中秋節旅遊出行會不會有被隔離的風險?各地新冠疫情釋放,中秋節假期最好就地過節,最好不必交通出行,由於無症狀感染太多。假如省內游應當做好個人防護,外出情況下正確佩戴口罩,要戴上防護口罩,備好48小時防疫健康碼,也有行程碼,排長隊時時保持安全距離,出門一定要開展上報。

就地過節

新冠疫情洶洶,各地都出現了疫情報告制度,各地都會開展全民核酸檢測,馬上要邁入中秋節假期。盡量在當地逢年過節,然後再去大旅遊景區工作人員較多的地區,千萬不要去有疫情的城市,疫情發生期內,去外地旅遊還是很難的,所以一定要准備充分,不必影響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秋節假期最好不要遠行,能去郊區去玩,這季節不溫不火,能去踏春,能去登山,只需做好個人防護就行了。

省內旅遊要提前准備上報工作中。

各個地方對疫情的要求不一樣,很多地區全是規定,提早24鍾頭需要進行上報。要將你行程安排,搭乘的出行方式等匯報給街道的協管,你出門要度假旅遊,你需要提前准備上報。若是有瞞報謊報那樣的情況出現,便會被追究其義務,不少人都因而得到了懲罰,希望大家可以以此為戒。

省內旅遊有備好行程碼,防疫健康碼。

出行必備防疫健康碼和行程碼,防疫健康碼是48小時,行程碼也很重要,上邊標明著你去過的城市,假如你來過中高風險地區,就要開始集中隔離。你省內旅遊是沒有辦法暢行無阻的,因此趕緊撤銷這個計劃吧。參與省內旅遊最好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區域,排長隊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安全距離,不必集聚,不必溝通交流,一旦發現身體不舒服,就需要趕快聯絡當地醫院防疫部門,確診就要開始應急閉環轉運。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