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為什麼端午節要懸鍾馗像

為什麼端午節要懸鍾馗像

發布時間: 2023-03-15 04:07:06

1、蘇州端午習俗的蘇州吳地端午習俗-鍾馗像

蘇州端午習俗中一項內容是家裡懸掛鍾馗像,而且在五月要掛整整一月之期。
《清嘉錄 掛鍾馗圖》:
堂中掛鍾馗畫圖一月,以祛邪魅。李福《鍾馗圖》詩雲:「面目猙獰膽氣粗,榴紅蒲碧座懸圖。仗君掃盪么魔技,免使人間鬼畫符。」又處毓嵩有詩雲:「榴花吐焰菖蒲碧,畫圖一幅生虛白。綠袍烏帽吉莫靴,知是終南山裡客。眼如點漆髲如虯。唇如腥紅髯如戟。看徹人間索索徒,不食煙霞食鬼伯。何年留影在人間,處處端陽驅病疫。嗚呼世上罔兩不勝計,靈光一睹難逃匿。仗君百千億萬身,卻鬼直教褫鬼魄。」 從唐宋時期起鍾馗就成為門神中的重要一員,而鍾馗的來歷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色彩,《唐逸史》稱:「明皇因疾,畫夢藍袍鬼徒一小鬼,擘而啖之。自稱終南山進士,誓除天下虛耗之業。乃詔吳道子如夢圖之,批其後曰:「靈祗應夢,厥疾全廖。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邪魅,兼靖妖氛。」
《五代史·吳越世家》:「歲除,畫工獻鍾馗擊鬼圖。」 《夢溪筆談》記載這個傳說更詳細,唐玄宗在宮中得了瘧疾,久不愈,一日做得一夢,有大小二鬼,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命畫工摹拓鐫版,印賜兩府輔臣,並傳告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
北宋高承《事物紀原》記載也大致一樣:唐明皇夢小鬼喧擾,有大鬼捉小鬼食之。問為誰,對曰臣終南進士鍾馗也。因應舉不捷,觸殿階而死,誓除天下虛耗妖孽。明皇乃召吳道子畫鍾馗像供之。
窮秀才鍾馗於是成了專門除魔降妖、名揚天下的捉鬼大神。敦煌藏經洞發現唐代古寫本中有《除夕鍾馗驅儺文》,其中描述「捉取江湖浪鬼」的鍾馗「親主歲領十萬熊羆。爪硬鋼頭銀額,魂(渾)身總著豹皮,盡使硃砂染赤。」威風凜凜,的確是驅邪大神的氣度。敦煌地處西北邊陲,已盛行鍾馗驅儺,掛鍾馗像的風俗必風行於全國各地。 蘇州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發祥地。《事物原始》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漢代趙曄《吳越春秋》也認為,龍舟的起源「起於勾踐,蓋憫子胥之忠作」。
蘇州龍舟競渡的最早起源當為「胥門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詩人邵長蘅有 「五月胥江怒,水嬉歡競渡」的詠嘆。到清朝,蘇州端午龍舟競渡盛極一時,地點眾多,「龍船,閶、胥兩門,南、北兩濠及楓橋西路水濱皆有之。」
端午風俗無論南北,都有龍事,只是北方用以祈雨,而南方模擬競渡。南北朝時,競渡習俗廣泛傳播,唐敬宗曾下詔命地方官修造龍舟二十艘,宋太宗淳化三年到開封金明池觀看競渡。明清兩代,宮廷中端午龍舟表演。清代自順治康熙起,每年端午,大都要在西苑以龍舟競渡酬節。
進入二十一世紀,古城蘇州的端午龍舟競渡依然延續,農歷五月初五,古老胥門城牆下,在蘇州人為紀念伍子胥而命名的胥江河上,彩旗飄揚,龍舟待發,吸引眾多蘇州百姓搖旗吶喊,為健兒們加油鼓勁。逝者已去,追思慕遠,古老的民俗能延續在網路時代,令人感嘆傳統的魅力。
每年一度的龍舟賽,船大都是隔年留下來的,但不放置水中,這樣船身容易腐爛,而是有專門房間存放。端午前二周,龍船出屋,倒放露天,在陰濕天上油漆。還要准備用豬皮做鼓面的傳統鼓,在比賽時使用。端午節日當天,胥江兩岸人潮湧動,家家戶戶扶老攜幼看龍舟競渡。蘇州人把龍舟下水稱為出龍,事先要迎神演戲,稱為「下水」。江邊搭建五米高的彩台,用做舉行舞龍祭龍儀式,拜過濤神伍子胥,比賽就開始了。(上岸時也要舉行送神儀式,叫做「拔龍頭。」) 還有更輕松可喜的,《吳縣志》:「端午為龍舟競渡,遊船聚集,男女喧嘩,管弦雜沓。投鴨於河,龍舟之人爭入水相奪,以為娛樂。」清代嘉道年間蘇州人袁景瀾在《吳郡歲華紀麗》里也說,「畫舫遊客爭買瓦罐擲諸河,視龍舟中人入水泅取,以為娛樂」,搶到的有獎勵,可以到商家換獎品。清未民初,蘇州龍舟競渡尚保留類似的「放標」,將鵝鴨放在河裡,眾人在水中追逐為戲,這其實是有來歷的,早在宋代,宮廷就有擲銀瓶於水中令人爭奪的作法,後遂相沿成俗。區別只是有的擲土罐、有的擲鴨子、豬脬。
與蘇州不同,明代萬曆時進士、兵部尚書楊嗣昌寫過一部《武陵競渡略》,記載荊楚、楚湘一帶龍舟競渡風俗,分緣由、船式、人數、技術、歌詞、賭賽、祭祀、卜歲等, 那裡「舊制四月八日揭篷打船,五月一日新船下水,五月十日、十五日劃船賭賽,十八日送標訖,便拖船上岸。」更詳細規定,船中不許藏竹竿、鵝卵石,觀看者也不許扔磚瓦,以防引起械鬥。 龍舟本身就是看點。據《金閶民俗史話》,競渡龍舟「一般用質地輕巧的杉木製成,長七至十一米,也有長至十幾米的,寬約一米至數米,前裝木製龍頭,後裝龍尾。大型的龍舟中艙有三層綵樓,高至9米,雕刻或彩繪,十分精細,旗幡綉傘,羅列前後,錦綉滿船。但也有一些貧窮的鄉鎮,因無力置辦龍舟,便用農船或漁船臨時改裝,用紙扎的龍頭龍尾裝於木船前後,再用繪滿鱗甲的布幔圍之,因草草而成,被稱為「草龍」。參賽的龍舟起碼是兩艘以上,一般有五艘,分為青、紅、黃、白、黑五色,代表東西南北中五方,也有六艘或七艘的,至多十幾艘。」
唐朝將軍杜亞做過淮南節度使,對江南的龍舟競渡風俗做過很好的改良。《舊唐書?杜亞傳》「江南風俗有競渡之戲,方舟並進以急趨疾進者為勝。亞乃令以漆塗船底,貴其速進。又為綺羅之服,塗之以油,舟子衣之,入水不濡。」這樣說來,穿綢著錦,不光是光鮮外表,可算最早的體育專用服裝了。油漆船底更高明,減輕阻力,彷彿如今賽場上的高檔球鞋,跑跳成績都靠它。
龍舟會也是一年一度的狂歡,「士女靚妝炫服,傾城出遊。藻川縟野,樓幕盡啟,羅綺雲積。山塘七里,幾無駐足;河中船擠,不見寸瀾。」
奢華固然是奢華,可盛世光景,不過如此。而且這龍舟競渡的日子也是一個大市集,「小飯大歡,筵費萬錢,歡笑遠聞,杯盤狼藉。岸則居奇列肆,搏士為人,劈繒為衣,偃師百變,應指而走。童孩戲耍之具,吳人見慣弗巽,遠客偶觀,張止哆口,移晷弗去。」所謂「商販貿易,所在成市,半月始罷」,蘇州人把這半月統稱為「劃龍船市」。
蘇州自古是絲綢棉布的重要產地,機戶密布,相成了產業鏈,有專門的染坊。這些社會底層的手工業者在平時是低調的,可這一天的龍舟賽會,他們體力出眾、團結一心,用自己的方式引人注目:
郡中踹布坊人群操小舟,鳴金伐鼓,劃漿如飛,錯雜其間,則稱煙囪龍船,嘈聒可厭,而彼自為樂也。
士大夫覺得這些下里巴人在攪局,解構了龍舟會的「意義」, 高濂《遵生八箋》雲:「南方競渡者,治其舟使輕利,謂之『飛鳧』,又曰『水馬』。蓋越人以舟為車,以楫為馬也。」小船雖然沒有龍舟豪華其實也大有來歷,這些手工勞動者的戲謔之舉何嘗不是在對傳統致敬呢。
《清嘉錄》記載,蘇州龍舟賽會奇特之處還在於日夜兼備,「入夜,燃燈萬盞,燭星吐丹,波月搖白,尤為奇觀,俗稱「燈劃龍船」,有燃燈萬盞,燭灰成山的奇觀。 根據《清嘉錄》描述,每條龍舟四角都有彩旗,中艙還有鼓吹手,兩旁劃漿的有十六人之多,俗稱「劃手」。 船頭站立一篙師,名為「擋頭篙」。
競渡時,船上結綵張旗,槳手奮力劃船,鑼鼓喧天,今天在胥江比賽的賽程一般為500——600米,龍舟有20多條,每組4-5條船。而從前蘇州競渡更分 「武賽」 、「文賽」兩種。武賽時龍舟上劃手隨鼓樂大作以整齊劃一的動作拚命劃槳,兩岸鞭炮齊鳴,河邊觀者如雲。沿岸早早就搭建起涼棚供官宦富紳觀看,優勝者到達終點時獲錦標無限風光。較特別的是之後的文賽,比的是龍舟賣相,台閣優勝,清代著名的小說家蒲松齡在《聊齋》有如此描寫:
五月五日,吳越有斗龍舟之戲:刳木為龍,繪鱗甲,飾以金碧;上為雕甍朱檻,帆旌皆以錦綉。舟末為龍尾,高丈余,以布索引木板下垂。有童坐板上,顛倒滾跌,作諸巧劇。下臨江水,險危欲墜。故其購是童也,先以金啖其父母,預調馴之,墮水而死,勿悔也。吳門則載美姬,較不同耳。
《清嘉錄》也有記述:
頭亭之上,選端好小兒,裝扮台閣故事,俗稱「龍頭太子」。尾高丈許,牽彩繩,令小兒水嬉,有獨占鰲頭、童子拜觀音、指日高升、楊妃春睡諸戲。
台閣之戲在蘇州太湖農村鄉村至今流傳,廟會吉日,都有巡街出演,而船尾的水上表演近乎劃水沖浪,驚險異常。

2、為什麼端午節要掛鍾馗的畫像?

端午節,農歷五月五日,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五月節、天中節、浴蘭節、蒲節、女兒節等。端午節起源於中國,從漢、魏以來就盛行於各地,後傳播至越南、朝鮮、韓國、日本等亞洲多國。

眾所周知,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詩人、政治家和思想家屈原,期間家家戶戶除了包粽子、懸菖蒲、纏掛各種端午索、飲蒲酒或雄黃酒外,還有掛鍾馗畫像的習俗。

那麼,端午時節懸掛鍾馗畫起源於何時?這時節為什麼要掛鍾馗畫,有什麼寄寓?懸掛的鍾馗畫又有何特色?

從「鍾馗樣」到午日鍾馗

開浩如煙海的中國繪畫典籍,我們會驚訝地發現,有關鍾馗的記敘和繪畫竟會如此之多,擅畫鍾馗的名家為數亦非常可觀。而關於鍾馗畫起源,據載最晚始於唐代。

驅邪斬鬼之神在年節裝飾始於唐末,延續至明清不衰。開始懸掛於廳堂,小說《平鬼傳》中謂:「至今元旦令節,家家畫鍾馗神像:目睹蝙蝠,手持寶劍,懸掛中堂」。可見鍾馗畫在民間作為年節裝飾極為盛行,多以「鍾馗樣」為模本,目的不外是驅惡除邪。

五代到宋元時期,鍾馗畫均在歲末進行,但唯吳道子「鍾馗樣」獨尊的情況有所改變,出現大膽革新的局面,拓寬和豐富了鍾馗畫的題材與內容。宋元之後至清代末,鍾馗畫逐漸成為被賦予畫家思想情志的特定圖像,即「並非以描摹悅世為能事,實借筆墨以寫胸中懷抱耳」。

值得注意的是,明代民間鍾馗畫的創作和使用時間從之前的歲末轉變為歲末和端午兩個時期。而到了清代,畫家畫鍾馗則多集中在端午而非除夕。從除夕逐漸轉移向端午,大抵開始於明清之交,而興盛於清代。

目前最早記錄端午懸掛鍾馗畫的是清代康熙十四年修、二十二年繼修的《海寧縣志》:「五月五為『天中節』。……各家貼符於堂,或懸真人、鍾馗像以辟邪。」

3、端午節習俗中,為了避邪,家家戶戶都懸掛誰的畫像?

端午節習俗中,為了避邪,家家戶戶都懸掛誰的畫像?鍾馗。

1.在民間傳說中,鍾馗可以辟邪,所以端午節時人們經常在家裡懸掛鍾馗的塑像。而這個源頭就是和唐有關的。根據很多史書,我們可以知道一個與之相關的故事。據說鍾馗雕像可以辟邪,嚇跑惡靈,保平安。沒有鍾馗,鍾馗的形象來源於李隆基的一個夢,裡面一個身材魁梧的大鬼幫自己吃了一個一直在害自己的小鬼,於是命人把畫像畫下來貼在門上,後來就流行到了家家戶戶。

2.據說鍾馗能在鎮宅驅邪,所以掛他的畫像,鍾馗其實應該沒有這個人。古鍾馗寫鍾馗或鍾馗,是古山東「椎」字的方言讀音。古人相信鍾馗能追鬼,所以晉宋人常以此為名。鍾馗其實是鍾馗或者鍾馗傳下來的。鍾馗的存在無疑給了百姓一些安心,讓他們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們在家裡不用擔心鬼神,因為鍾馗掛像會默默保護他們。端午節掛鍾馗就像在家裡驅邪一樣,但歷史上並沒有鍾馗這個人,這都是因為伸椎。

3.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的習俗。家家戶戶掛鍾敲鍾驅邪,求家人平安。鍾馗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鎮宅驅邪之神,冥界鬼神,也是道教諸神中唯一全能的神,他要什麼就給什麼。鍾馗是初唐鍾南山的一位學者。他看起來很奇怪,但他聰明正直。他因其醜陋的外表而被皇帝拒絕。一氣之下,他撞到台階上死了。死後成為法官,從事捉鬼工作。春節時是門神,端午節時是五毒宗師。鍾馗因為相貌醜陋,被皇帝撤下了狀元的位置。一怒之下,他撞上樓梯,死了。和他一起參加考試的杜平,把他隆重安葬了。做了鍾馗的鬼王後,為了報答杜平生前的恩情,他親自帶領鬼王在除夕夜返鄉,並把妹妹許配給了杜平。這就是著名的「鍾馗娶妹」。「鍾馗娶妹」已成為繪畫、戲劇、電影等的重要題材。,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

4、在江淮地區,端午節家家都懸鍾馗像,這是為什麼?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鍾馗是唐代一位儒生,因貌丑被皇帝除名,鍾馗一怒之下力碰殿堂階梯而死。後鍾馗被附會成專門捉鬼的鬼王,並且成為人們在歲末時張掛的門神。由於五月瘟疫易於流行,死者眾多,人們想起專門捉鬼的鍾馗,於是就在端午節懸掛鍾馗象了。

5、端午節的習俗

具體習俗活動主要有:
扒龍舟、掛艾草與菖蒲、聚午宴、洗草葯水、放紙鳶、盪鞦韆、貼「午時符」、系百索子、打午時水、浸龍舟水、放紙龍、龍船飯、睇龍船、點艾條、薰蒼術、贈香扇、曬百日姜、曬葯、掛黃葛藤、畫額、佩香囊、佩長命縷、拴五色線、食粽、采葯制茶、立蛋、佩豆娘、貼五毒圖、游旱龍、劃喜船、九獅拜象、搶青、馬拉溜、掛鍾馗像、品花宴等等。

6、端午節為何要懸掛鍾馗像?真的有鍾馗這個人嗎?

端午節要懸掛鍾馗像是為了辟邪,是真的沒有鍾馗這個人。

01.  掛鍾馗像的原因

在民間傳說中,鍾馗是可以驅鬼辟邪,所以人們常常在端午節的時候在家中懸掛鍾馗像而這一來源是與唐明皇有關。根據不少歷史書籍中,我們可以知道一個與之有關的故事。

唐明皇受瘧疾鬼的影響,醫生們用盡了許許多多的方法都無法讓唐明皇痊癒。一次晚上,唐明皇做了一個很神奇的夢,夢中看見了兩個不同的鬼。其中小鬼就是影響自己的瘧疾鬼,大鬼就是鍾馗。鍾馗很快便把小鬼抓起來了,並把自己的身份告訴了唐明皇。唐明皇夢醒後,折磨他許久的病莫名其妙就好了,他認為與夢中的鍾馗有關。於是,他把自己看到鍾馗的樣子告訴了吳道子,讓吳道子畫出來,並讓家家戶戶都張貼鍾馗的畫像。這樣一來,就不會再有鬼去騷擾百姓了。久而久之,人們就形成了,要在端午節掛鍾馗像的傳統。

02.  沒有鍾馗這個人

鍾馗又被稱為是鍾葵,這在我們民間的方言中,被認為是椎字的發音。而你若仔細看不少鍾馗的畫像,都會發現鍾馗手中無一不拿著一個椎子,這個椎子就是鍾馗降妖除魔的法寶。由此更是可以推測出來,鍾馗其實就是由椎子引申出來的,並不是真的在現實世界有這個人。但是鍾馗的存在,無疑是給了百姓一定的安心,讓百姓能夠自由生活,不用再擔心家中會有鬼神作怪,因為懸掛的鍾馗像會在默默之中保護著他們。

綜上所述,在端午節懸掛鍾馗像是為了家中驅鬼辟邪,但是在歷史上並沒有鍾馗這個人,這都是源於引申椎子。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