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揚州哪裡有賽龍舟

端午節揚州哪裡有賽龍舟

發布時間: 2023-03-16 04:29:20

1、2021年端午節哪裡能劃龍舟

端午作為我國最為古老的節日之一,每每該節日來臨時大家都會以自己的方式進行慶祝,像我文中提到的賽龍舟便是其中的一個,但由於該活動並未普及全國,所以很多人不知道哪裡能參加,下面我就推薦大家一些能劃龍舟的地方,一起看看吧。

一、2021年端午節哪裡能劃龍舟 1、濟南大明湖景區

端午節賽龍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活動之一,在濟南,每年大明湖景區都會有龍舟文化節來慶祝端午節的到來。

2、江西景德鎮

每到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茶葉蛋外,江西人那必須會進行的特殊運動就是——賽龍舟。

3、湖南汨羅

端午節賽龍舟是我們這里的傳統活動,每一年都有舉辦劃龍舟賽,而且都相當隆重。

4、武漢漢江

漢江, 武漢的龍舟賽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因為屈原在被流放期間在漢江四處游盪。因此,鬧江市,下午那天的龍舟,也是在這里流傳的,而且據說是掛屈原的楚俗。

5、雲南洱海

像端午節這樣的傳統大節,自古留傳了許多風俗習慣,劃龍舟就是一個這些習慣有的體現了古代人的美好願望,有的形成特有的地方文化。個人更希望能夠很好的繼承發揚這些傳統的風俗習慣。

二、端午節劃龍舟要多少人

對於端午劃龍舟的人數當下並沒有什麼確定的規定,畢竟龍舟與普通船隻不太相同,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等。賽龍舟起源於中國戰國時代,相傳楚國大夫屈原因對國事失望,而投水汨羅江,後百姓為打撈屈子的進行的一場活動,演變而來的。

三、端午節為什麼賽龍舟

端午節劃龍舟,是傳統最優秀的民俗之一。它的偉大含義在於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是千百年來民間崇尚的對自己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情感;象徵著中華民族團結一心、奮發圖強,人人爭當愛國者、爭先恐後地追求愛國精神、弘揚愛國精神的崇高美德,也是國家富強昌盛的一種表現。同時,劃龍舟又是鍛煉身體的好機會。這種優秀的民俗一定要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讓子子孫孫都知道。

2、賽龍舟在哪裡舉行

端午節龍舟賽在各地都會有的,不過最大型的還是廈門集美區的龍舟池的國際龍舟邀請賽,是國際的賽事,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有的,場面的確壯觀,比人作為大學生志願者曾經為龍舟賽服務過!
希望你能在假期來看!

3、明年端午節,如果揚州舉行賽龍舟活動,你認為該選擇什麼地點為宜?

舉辦賽龍舟活動 這在揚州個人觀點是 有些地方合適 你參考看看
首先賽龍舟要有十分寬闊的水面 古運河的水面普遍比較狹窄 最多三艘差不多了 而且沒有很直的航道~~~ 總不能讓龍舟打彎吧 呵呵~~~更何況是水上交通 很多船要來往 不合適的 可以排除 大運河

不過瘦西湖可以考慮一下~~~ 就是在熙春台前的那水面 還是比較寬闊的 也很直 適合短距離比賽~~~

我覺得最好的地方是西區京華城的那個人工糊 很合適~~~ 夠寬 夠長 ~~
十條同時比賽也沒問題 而且是直道~~

我很認真的回答哦 給加分哦 呵呵

4、上海端午節哪裡有賽龍舟

不是每年都有的吧 很少有 應該沒有的 如果真的有 電視或報紙上會有消息的

5、端午節哪些地方賽龍舟

1、湖南汨羅

湖南汨羅的賽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形成的風俗。在公元前278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屈原含恨自投汨羅江,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屈原的紀念日,這里的龍舟是最正宗的龍舟,也是有著歷史意蘊的。

2、浙江杭州

錢塘江的賽龍舟風俗歷史悠久,古書《杭州府志》中就有記載,這個活動是為了紀念吳國的大將伍子胥所設立的。

3、雲南洱海

關於雲南洱海的賽龍舟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在南詔時期,洱海突然出現了一條蟒蛇,專吃人畜,後來有一個勇士段赤城身帶12把鋼刀為民除害,無奈被蟒蛇吞入腹中,於是他就在蟒蛇的肚子里用鋼刀猛刺,後來蟒蛇被刺死了,而他也消失在洱海,於是當地的人們就駕舟紛紛打撈,於是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賽龍舟習俗。

4、武漢漢江

武漢漢江的龍舟比賽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因為當時屈原被流放的時候曾經徘徊於漢江,因此也在這里流傳著午日龍舟鬧江市,楚俗相傳吊屈原子。

5、四川萬縣

位於長江萬縣的賽龍舟也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一條龍舟容納七八十人,龍舟比賽開始搖鼓吶喊,劃槳幅度隨著鼓聲而動,一鼓一槳,熱鬧非凡,每年來此觀看賽龍舟者蜂擁而至。

6、雲南德宏

這里的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當地的一個英雄,據說,雲南傣族的英雄岩紅窩生性剛正不阿,專為窮苦人家打抱不平,後來因為不滿強權專制就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而死,當地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五月初五舉辦了龍舟比賽,以此來紀念這位英雄。

(5)端午節揚州哪裡有賽龍舟擴展資料:

端午節賽龍舟起源故事: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在湖南汨羅市,競渡前必先往屈子祠朝廟,將龍頭供在祠中神翁祭拜,披紅布於龍頭上,再安龍頭於船上競渡,既拜龍神,又紀念屈原。而在湖北的屈原家鄉秭歸,也有祭拜屈原的儀式流傳。


6、2015揚州端午節有哪些民俗活動

你好,揚州人過端午習俗: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這就是舊時揚州人過端午的情形,揚州人俗稱「五月節」,與「春節」、「八月節」(中秋節)並稱三大傳統節日。
一家老小團聚品「十二紅」
中午12時,一桌「紅」色菜餚擺滿了餐桌。揚州人有端午節吃「十二紅」的習慣。也代表一年十二個月里,月月紅火。
如今的「十二紅」並無定數,一般指初夏時鮮食品,或者帶紅色或醬油色的食品,如燒仔雞、紅燒肉、鹽水鵝、燒黃魚、炒鱔魚、炒河蝦、炒莧菜、炒蠶豆瓣、拌黃瓜、拌涼粉、咸鴨蛋……顯得豐富多彩鄭重其事。有四碗八碟之說。「四碗」,多為酒後吃飯燒煮之類的菜餚:如紅燒黃魚,紅燒蹄髈,紅燒牛肉,紅燒雞塊。「八碟」,又有「四冷」、「四熱」之分。四冷如:一鹹蛋、二香腸、三拌黃瓜、四熏魚等菜品。四熱如:一炒莧菜、二炒豬肝、三炒河蝦,四脆炒鱔絲等菜品。
孩子們還要把五色絲網裝著的咸鴨蛋懸掛在胸前,關於吃鴨蛋揚州還有風趣的童謠:「鴨蛋鴨蛋掏掏,里頭蹲個嬌嬌,嬌嬌出來綉花;里頭蹲個媽媽,媽媽出來買菜……」
菖蒲插門
民間認為農歷五月是「五黃毒月」,揚州人是忌諱在五月舉行婚娶喜事的。立夏一過,天氣漸熱,「五毒」就孳生活躍起來。揚州人認定的「五毒」是蛇、蠍、蜈蚣(揚州人叫「百腳」)、蟾蜍(揚州人叫「癩蛤蟆」)、壁虎。民間有用菖蒲、艾草插在門頭上避邪的習俗,據說菖蒲形如劍,「五毒」自然不敢登堂入室了。
戴「百歲索」,背布老虎
端午節揚州的孩子們穿戴上虎衫、虎兜、虎鞋,背著布老虎,鞋底還綉有「五毒」踩在腳下,臉上塗著雄黃酒,額上有大人蘸雄黃、硃砂寫的一個「王」字,藉助虎威來驅邪避惡;頸項和小手腕上戴著紅、黃、青、白、黑五色絲線「百歲索」,傳說代表陰陽五行的五色絲也能避邪驅惡。人們在衣襟上掛上一串五色絲纏繞的香袋,香袋裡一般裝著配製的白芷、蒼術等芳香類中葯。
吃粽子、綠豆糕
粽子是過端午節的標志食品,揚州人還多一項獨特的端午食品綠豆糕。揚州人包的粽子有鮮肉、香腸、紅豆、蠶豆等,形狀有斧頭粽子、小腳粽子、三角粽子等。由於天氣熱了,端午節後父母接女兒、女婿吃飯,就有一句戲說:「到媽媽家吃餿粽子」。而此時女婿送丈人的過節禮物中必定有綠豆糕。
「躲午」
端午節中午時分,在家裡用艾絨放在瓦盆里點火陰燃熏「五毒」,頓時滿屋子煙霧騰騰,達到驅蟲防腐、芳香開竅的功效。人們趁勢走出家門,應「躲午」、「避午」的習俗。民間有句俏皮的俗話:「癩蛤蟆躲端午,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當孩子們到了「六月六,百索子撂上屋」時,就表示人們已經戰勝「五毒」,平安地度過了五月。於是就在農歷六月初六這天包餃子慶賀,這也是一項有寓意寄託的習俗,揚州人叫餃子是「彎彎順」,諧音「萬萬順」。
戴石榴花
過去揚州的女子逢年過節都要戴花,有製作的通草花、絨花。端午節也作興戴應時的鮮花,婦女們戴上艾葉和正在開放的石榴花、「端午花」(就是蜀葵,揚州民間俗稱「端午花」,再叫白了就成了「豆腐花」),紅火悅目,十分喜慶。也在花瓶里插上石榴花、端午花、菖蒲、艾草等,稱為「端五景」。
劃龍船
端午節劃龍船賽龍舟是舊時揚州最熱鬧的風景。清人《望江南百調》中說:「揚州好,午節賽龍舟,蟹足八支爭打漿,豬脬幾個比拋球,奪標鬧中流。」揚州人還有一句俗話:「又吃粽子又劃龍船」,用以調侃那些「魚和熊掌兼得」的人。
洗香草澡
過去揚州的各家老浴室澡堂,每到端午節這一天,就應時推出香草洗浴,將成捆的艾草、菖蒲等「五毒草」泡在大池裡,讓浴客洗香草澡,去污解毒,提神活血,預防在夏天害皮膚病、生瘡生癤子。
喝雄黃酒
把雄黃、硃砂、蒜頭、生薑泡成雄黃酒,在端午的陽光下爆曬。正午時分用蒲艾把子蘸雄黃酒灑在室內戶外的各個角落消毒。「賞午」時家人同飲雄黃酒。因為只有在端午的午時才用雄黃,故揚州人有一句俗話:「過了午時不賣雄黃」,以示時過境遷。

7、端午節賽龍舟可以去哪裡看呢?

1、龍勝地之一:湖南汨羅:汩羅江龍舟競渡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開展的—項活動。相傳在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屈原含恨懷沙自沉於汩羅江,人們便把這一天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見《荊楚歲時記》、《續齊諧記》)。每逢競渡時節,參賽者們點著香燭抬著龍舟頭到屈子祠祭祀後,龍舟才被披紅下水,在一聲炮響中,眾舟爭先競渡,岸上成千上萬觀眾為之搖旗吶喊、助威加油,其飛舟競渡之壯觀,令人為之振奮。 2、龍舟勝地之二:武漢漢江:漢江龍舟競渡是為了追思屈原而設。相傳屈原流放途中曾徘徊於漢江之濱,「乘鄂渚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涉江》),因而漢江地區很早就有「午日龍舟鬧江市,楚俗相傳吊屈原子」的民俗。其精采歡騰的場面有清代著名詩人范鍺《夢江南》詞可以為證:「空江闊,競渡吊沉湘。片片彩旗翻浪出,咚咚晝鼓曳長風,看奪錦標強。」 3、龍舟勝地之三:湖北秭歸:屈原故鄉龍舟競渡從長江南岸開始到北岸屈原廟結束,象徵著把汩羅江愛國詩人屈原英魂迎歸故里。 4、龍舟勝地之四:浙江杭州:錢塘江龍舟競渡習俗歷史悠久,在《杭州府志》中就有「每逢五月端午,各至江湖上以至觀競渡,龍舟至數十艘,岸上人蟻」的記載,此項活動是為了憑吊遙祭吳國大將伍子胥而設的。據《曹娥碑》記載:吳王夫差打敗越國,吳國大將伍子胥反對越國求和,遭太宰誣陷,被吳王夫差賜劍自盡,棄屍於錢塘江,從此此江常起怒潮,逢五月五日,潮勢更大,撲向越國境內,其女曹娥駕舟迎潮,拜見父親,後遂成錢塘龍舟競渡習俗。 5、龍舟勝地之五:四川萬縣:在長江萬縣地區的龍舟競渡亦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的。其龍舟尖底狹長,大的可容七八十人,競賽者身著衣服顏色與龍舟顏色渾然一體,執令旗者站在舟頭,領呼號子,還有鑼鼓助威,一鼓一漿,飛掠水面,競渡終點以奪旗或搶鴨子告捷,熱鬧非凡,別開生面。 6、龍舟勝地之六:貴州黔東南:貴州黔東南清水江一帶苗族百姓每逢農歷5月16日至18日,有開展龍舟競渡的習俗活動。龍舟是由一艘母舟和兩艘子舟組成,分青龍、赤龍、黃龍三種。龍頭用兩米多長的柳木雕刻而成,並裝有一對龍角,龍舟製作精巧,栩栩如生,突出了苗家的藝術特色。參賽者為苗族水手,身著短衣,頭戴鳳尾斗笠,腰系綉花帶,一手握船漿,一聲令下,眾舟齊發,鑼鼓喧天,鞭炮齊鳴,岸上水上組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 7、龍舟勝地之七:雲南洱海:居住在雲南洱海附近的白族百姓,在每年農歷7月23日至8月23日之間,流行龍舟競渡的習俗。相傳南昭時期,洱海出一蟒蛇,吞食人畜,義士段赤誠身攜十二把鋼刀,下洱海為民除害,被蟒蛇一口吞入腹中,段赤誠在蟒蛇腹中拚命打滾,用鋼刀猛刺,終於殺死了巨解,自己也因此獻出了生命。人們聞訊紛紛駕舟下洱海四處撈救,後來就逐漸形成了一年一度的龍舟競渡習俗。其龍舟系用大型木船裝飾而成,分為黃龍、黑龍兩種,每艘龍舟載水手60人,競渡時,岸上的鑼鼓聲、鞭炮聲、觀眾的助威吶喊聲此起彼伏,交織成一支雄壯的龍舟競渡交響樂。 8、龍舟勝地之八:雲南德宏:據《唐書中宗紀》載:雲南傣族英雄岩紅窩秉性剛直,專為窮人打抱不平,因不滿強權專制,於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而死。德宏州地區傣族百姓為祭祀他,於每年五月五日那天,劃龍舟游弋龍川江上,以示與英雄岩紅窩在一起的立場,後遂成為傣族群眾龍舟競渡的習俗。 菖蒲節,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邢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求採納

8、端午節哪裡有賽龍舟活動


端午節有賽龍舟的地方有:湖南汨羅、浙江杭州、雲南洱海、武漢漢江、四川萬縣、雲南德宏等等。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天中節等,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活動。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