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中秋節為什麼要查雄黃

中秋節為什麼要查雄黃

發布時間: 2023-03-21 09:02:11

1、關於中秋節的知識點

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一切活動均圍繞著月亮這一主題。吃月餅、拜月、供兔兒爺等。在漢代已普遍崇拜悶讓月亮。古代帝王祭祀太陽,也祭祀月亮。北京的月壇為祭月的建築。中秋正直秋高氣爽的季節,是一旅山年中最舒服的季節。中秋節的象徵食物莫過於月餅。月餅還象徵著全家螞鎮局團圓之意。這種象徵明代已經開始。
中秋節在蒙古、回、壯、彝、朝鮮、侗等20多個少數民族中也廣為流行。
中秋節是我國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傳統節日文化的尋根,對繼承中華文化優良傳統、建設和諧社會,乃至營造健康的節日市場氛圍有著一定的啟迪意義。
明清中秋成「大節」
中秋節還要點「中秋花燈」。
農歷八月十五,恰處一年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是夜,月亮圓而亮。東晉時,在隸屬於南京的牛渚(今採石磯),高士謝尚、袁宏於中秋之夜泛舟江上吟詩賞月,故而有了「牛渚玩月」這一佳話典故,且對中秋賞月的形成影響頗大。至宋代,正式定八月十五為中秋節。明清以降至民國時代,中秋節成為盛大節日。解放後,民間仍盛行中秋賞月、吃月餅、吃團圓飯等。
賞月過中秋,在蒙古、回、彝、壯、布依、朝鮮、滿、白、侗、土家、哈尼、黎、拉祜、納西、達斡爾、羌、錫伯、鄂溫克、裕固、京、鄂倫春、赫哲等少數民族中也頗流行,說明中華民族大家庭文化同根、習近俗同。

2、中秋節、春節和端午節的來源是什麼

農歷五月初五日為「端午節」。「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與「午」互為諧音而通用。是我國的一個古老節日。我國古代最早的愛國詩人屈原遭讒言被放逐後,目睹楚畝賀國政治日益腐敗,又不得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力拯救危亡的祖國,於是自投汩羅江以殉國。此後,人們為了不使魚蝦吃掉其屍體,紛紛用糯米和麵粉捏成各種形狀的餅子投入江心,這便成為後來端午節吃粽子、炸糕的來源。這風俗已傳到了國外。
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陰歷八月十五日,這一天正當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到了晚上,月圓桂香,舊俗人們把它看作大團圓的象徵,要備上各埋祥種瓜果和熟食品,是賞月的佳節。中秋節還要吃月餅。據傳說,元朝末年,廣大人民為了推翻殘暴的元朝統治,把發起暴動的日期寫在紙條上,放在月餅餡子里,以便互相秘密傳遞,號召大家在八月十五日起義。終於在這一天烘發了全國規模的農民大起義,推翻了腐朽透頂的元朝迅液派統治。此後,中秋吃月餅的風俗就更加廣泛地流傳開來。

3、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春節、清明、中秋、端午),並且說一下這些習俗有什麼含義

中國傳統節日習俗
1.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俗稱「過年」。按照我國農歷,正月初一是「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是一年的開始。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到除夕,家家戶戶闔家歡聚,一起吃年夜飯,稱「團年」。然後一起守歲,敘舊話新,互相祝賀鼓勵。當新年來臨時,爆竹煙花將節日的喜慶氣氛推向高潮。我國北方地區在此時有吃餃子的習俗,取「更歲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習慣,象徵生活步步高。守歲達旦,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送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另外,各地還有互相登門拜年,舞獅子,耍龍燈,演社火,逛花市,賞燈會等習俗。
2.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夜,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元宵節,又稱上元節,燈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
3.二月二: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4.清明節:清明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又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清明寒食期間,民間有禁火寒食、祭祖掃墓、踏青郊遊等習俗。另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拔河、斗雞、戴柳、鬥草、打球等傳統活動。
5.端午節: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南方各地舉行龍舟大賽,都與悼念屈原有關。同時,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清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我們民族的優良傳統。
6.七夕節:每年七月初七,天下的喜鵲在銀河上搭成一座鵲橋,牛郎和織女才能相見。這個美好的傳說始於漢朝,經過千餘年的代代相傳,深入人心。這一天,民間有向織女乞巧的習俗。一般是比賽穿針引線,看誰更心靈手巧。因此,七夕又叫乞巧節或女兒節。每到七夕將至,牽牛和織女二星都竟夜經天,直至太陽升起才隱退,因而又被喻為人間離別的夫妻相會。
7.中秋節:農歷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間,因此稱中秋節。中秋之夜,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此夜,人們仰望如玉如盤的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8.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的重陽佳節活動極為豐富,有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重陽節又是「老人節」,老人們在這一天或賞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鍛煉體魄,給桑榆晚景增添了無限樂趣。
9.冬至節:冬至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很隆重的節日。至今我國台灣還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以示不忘更本,祝福闔家團圓。北方地區冬至有宰羊,吃餃子的習俗,南方的傳統食品有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等等。
10.臘八節:臘八節是佛教的節日。這一天是釋迦牟尼成佛的日子,又稱「成道節」。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是吃臘八粥。最早的臘八粥只是在米粥中加入紅小豆,後來演變的極為復雜考究,主料有白米、黃米、江米、小米、菱角米等數十種,添加核桃、杏仁、瓜子、花生、松仁、葡萄乾、桂圓肉、百合、蓮子等,通宵熬煮,香飄十里。
11.除夕:除夕是一年中最後一天,這一天,普通人家盡量爭取團圓,全家圍
爐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辭舊歲,迎新年之意,而戶外則是爆竹聲聲。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過一個溫馨的一年中最後一個夜晚

4、八月十五中秋節的上供忌諱是什麼?

八月十五上供忌諱:

可在自家選擇清靜處,橫著擺放一張桌子,桌上左側立三乳媽的神位,右側立土地爺神位,神位前擺放九層米糕一籠,米粉做成的冥齋、壽桃各五枚,水果四盤,全雞一隻,魚一條,肉、紫菜、香菇、木耳、紅棗各一盆,酒一杯、茶三杯,還要在九層米糕上擺放數束五色絲線和數個特意製作的香囊。

祭品可多可少,但九層米糕和五色絲線、香囊不可缺少。

香囊用綢、緞布做成人身、蒜頭、五毒、老虎、葫蘆等形制,外綉有福、祿、壽等吉祥文字或魚樣圖案,內裝硃砂,雄迅睜黃、香葯等,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讓小孩佩帶於身,寓意可以拒百毒、辟邪和圖吉祥,香袋和五色絲線,每年中秋節換一次,直至孩子十六歲成年。

(4)中秋節為什麼要查雄黃擴展資料:

中國人多承襲了祭祖的傳統。祭盯昌襪祖是基於很復雜的心理作用。其心態有以下三種:

一、由於凱激對亡靈的懼怕,惟恐若沒有好好祭祀祖先,他們就會小氣並懲罰子孫。

二、為著向祖先求福,希望祖先蔭庇子孫,並為子孫解決難處。

三、受儒家影響,飲水思源,因孝敬而祭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秋擺祭祈平安

5、中秋節喝桂花酒的寓意 中秋節喝雄黃酒嗎

中秋節我們都知道是要吃螃蟹、月餅等等食物的了,除了這些聽說在中秋節的時候還要和桂花酒這裡面的寓意是什麼?中秋節的時候要喝雄黃酒嗎?
中秋節喝桂花酒的寓意
中秋節喝桂花酒有家庭甜蜜,富貴吉祥的寓意。桂花是富貴吉祥、子孫昌盛的象徵。自然也倍受人們喜歡。

桂花胡源桐酒的歷史好比中秋節一樣悠久,早在屈原的《九歌》中,就有「援驥斗兮酌桂漿」、「奠桂兮椒漿」之說。到了清代,中秋節飲桂花酒變成既定習俗。據清代潘榮裂尺陛著的《帝京歲時記勝》記載,八月中秋,「時品」飲「桂花東酒」。

桂花酒是選用秋天盛開的金桂作為原料,將金桂與優質米酒陳釀而成。具有色澤好、香味濃、甜酸適口的特點,而且它是宴會的不可缺少的美酒,也是自享和送給朋友的好東西。

中秋節喝雄黃酒嗎
中秋節並沒有飲用雄黃酒的傳統,因為雄黃酒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飲品,並且古時候在長江流域等地區極為盛行。但在中秋節也可適量的飲用雄黃酒。

雄黃酒,即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褲坦,是端午節的飲品。雄黃酒需在太陽下曬,有的從五月初一曬到初五。作為一種中葯葯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葯劑、殺蟲劑。

中秋節吃蟹是有什麼寓意
中秋節吃螃蟹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有「西風響蟹腳癢」,說的就是每年中秋之時,螃蟹黃滿膏肥,是最佳的品嘗時機。「蟹」與「謝」同音,而所謂「中秋月圓人圓」,中秋佳節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恰好是一個充滿著濃情厚誼的節日。遊子歸來、走親訪友、好友小聚、表達心意。這一個「謝」字再合適不過了,而「謝」要怎麼說出口送出手?作為諧音字的「蟹」就再也合適不過了。

中秋節吃蟹吃公還是母
螃蟹 在野生環境中,陰歷九月,雌蟹的蟹黃最飽滿;在十月,雄蟹的螃蟹醬最厚。因此,過去吃螃蟹被稱為「九雌十雄」。這意味著:在陰歷的第九個月要吃雌蟹,在陰歷的第十個月要吃雄蟹。中秋節是在九月之前,所以吃母蟹是最好的時間。

6、天水地區的中秋節的習俗

鴻盛社除在固定的劇場演出外,還要赴各鄉演出廟會戲,春台戲廟會多,而且日期都是幾乎在同一時間,這樣鴻盛社就不得不分成三班下鄉演出。

天水廟會文化十分深厚,演戲尤為突出。古老的秦州,由於廟宇多,因而廟會戲也就多,從正月初一直演到秋天才結束,即所謂的春台戲和秋台戲。廟會要舉行祭祀活動,因而必須演大戲秦腔,這是農村中農民一年間的主要文化活動。廟會文化內容豐富,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組配喊成部分,傳統至今的演出習俗,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千百年來發揮了傳承傳播中華文明的重要作用。天水的廟會文化,在甘肅各地、州市都是少有的,春台會從正月初九玉泉觀開始,直到七月底秀培銷野錦山、七貞觀秋台會止,歷時7個多月,這在全國也是很少有的文化廟會。

鴻盛社演出廟會的名稱和時間:

正月初九的玉泉觀。正月十六的伏羲廟。二月二的張家溝。二月十三的老君廟。二月十五的掛台山,楊王家、雷神廟。二月十八的香山觀、草窪、渭南鎮。二月十九的夏家庵、蒲家店子、豐都廟、張家園。三月初三的導流山、大門鎮、寬川鎮、清蓮寺、田家川、郭家川、峪口庄。三月初八的演營寺、緱家莊、雷王集、黃家莊、石佛鎮、黑爺廟、韓家灣。三月初十的杜家坪、南舞台、北舞台、王皇廟、澗蔭寺、牛花庄、大柳樹、東泉鎮、白石峪。三月十五的會應山。三月廿的新洞寺、稍子坡、娘娘壩、佛公橋、鄭集寨、三十店子、四十鋪、關子鎮。三月廿八日的泰山廟、鳳凰山、川口、鐵爐、六十鋪、七十鋪。三月底的四嘴、五龍山、張家寺、石家坡、胡家大庄、溫集寨、何家廟、楊家河。四月初一的仙人崖。四月初八的南郭寺、麥積山、四方堡、張家山、雲霧山、大門。四月初十的牧家灘、潘家集、蘭埠。四月底的店鎮、牡丹、虎頭山、王家堡、關家店、賈家寺、小天水、龍頭寺、姚家莊、龍樹灣、花牛、東泉、甘泉、大柳樹、廟門溝、蛟龍寺,龍槐寺。六月底的劉家莊。七月十七日的宋家坪、街子、溫家莊。七月底的楊家山、聖九山、五龍、元龍、白家莊、呂家村、柴家坪、莫家寺、七貞觀、北陽北、北陽南、南家集、馮家莊、麻家寺、竇家溝、井兒下、桑渠里、青崖、渭灘、社棠、下曲灣、白家莊。至此才算演完了春台戲和秋台戲。另外還有個別村莊廟會也有演冬台的,如象石碼坪等。這僅是秦州區和北道區附近的台口,還沒有標各縣的台口,可見天水廟會文化之豐富,因而講在全國、全省少見,一點也不過分。

鴻盛社廟會戲演出習俗:

時令戲:時令戲劇目,有著多年不變的傳統,成為每個廟會必演的規程,盡管每個廟會演,每年都演,但廣大觀眾還是有百看不厭的感覺。如象正月初一必演:《回荊州》、《大陞官》之類的戲,因為這些為喜慶的戲,是陞官、婚慶的戲,沒有殺、斬之類的情節,為文吉祥。二月二的《綵樓配》即名劇經典戲《五典坡》的前本,該戲中有王寶釧、二月二漂彩招親的情節。五月五的《雄黃陣》,因為天水民間民俗中有五月五端陽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傳說喝了雄黃酒可免得百病和中邪毒。七月七的《天河配》,因為7月7日系牛郎織女在相會之日,演此戲,以示懷念這對夫妻。八月十五的《唐明皇游月宮》,因為八月十五為中秋節,中國人有賞月吃月餅的習俗,故演此劇。

每個廟會必演的劇目:整個廟會一般是演出五天,有的多達六天。第一天還是演些吉祥喜慶的戲,團圓熱鬧的戲,一般不演殺斬之類的戲,以演喜戲為主,如象演《龍鳳呈祥》、《陞官圖》等。在正會日子的一天,要給爺上壽,這天要演《天拜壽》,意思是拜壽的心願。在會戲演出的過程中,還有還願戲,也就是某個人為求某件事情,給神許了願,等來年廟會時還願唱戲。這天還願戲必演《香山寺還願》,由還願人出資戲錢外,還得給有關斗渣演員獎勵現金及煙、糖等物。這天還要演《五福堂》、《上壽》等戲,演員分別扮演福、祿、壽三星,天官、財神、葯王等,在唱詞和道白中加入念還願人的姓名,向神靈乞求,講些吉慶喜語,弟子還願過後,確保福地來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事業有成,金榜提名,招財進寶,消災免難,闔家歡樂,幸福無邊等語。這時由一扮演劉海的演員上台向台下觀眾撒金錢,過去是銅錢,現在改為硬幣,台下的觀眾爭先恐後的搶拾金錢,拿回家去,據說這種戲台上搶下來的金錢能避邪。在廟會結束的時候一般要上演《黑虎坐台》,此劇系封神戲《黃河陣》中的一折,目的是打掃舞台。另外還要上演《全家福》、《大登殿》的戲,這些戲的結局都比較好,也象徵著這次廟會後,人們都有一個比較好的結局。

打台戲:農村中蓋起了新戲台,往往要在新戲台使用前,進行打台,這件打台的事情必須由職業劇團來做。打台也叫鎮台、祭台、破台。先用五色線把台口封住,用黃裱製成小旗貼在線上,舞台四周分別貼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前台按八卦方位擺好八塊瓦,全體演員上台後,由會上給每人一塊銀元唅在口裡封口。這時黑虎趙公明上台,用鞭打斷各處的五色線,在嗩吶伴奏中劉海亮相,黑虎趙公明繞場一周,踏碎八塊瓦片後下場,然後馬靈官在大鼓聲中上場,跳架子後下場。這時天官在庄嚴的面牌中出場,招乎讓台下准備好的整豬整羊、斗米斗面、銅錢、五色布等拿上台來,並由土地神率領眾人獻在天官面前燒香化表後齊呼「請天官開金口露玉牙」,這時天官先講四句詩,之後再講某村某地新修戲台一座,吾奉玉帝旨意,前來打台降福。接著喚上黑虎趙公明,用五雷碗打舞台四角。再讓咬雞仙上場,咬去一隻雞的雞頭,將雞血輪到前後台,並把雞血抹在各台柱之上。再由土地神指揮眾人架好長梯,請咬雞仙將雞頭釘在舞台中間的大梁之上,把死雞報至台下。這時天官把銅錢、五穀糧食向台下四周拋撒,祝願當地財源茂盛,五穀豐登。接著天官高喊「魁星點元」,魁星跳架子後,表明在當地一點狀元、二點榜眼、三點探花。最後天官講當地功德無量,新戲台開始演戲,一切如意吉祥,他四天官交旨。在曲牌中全體人員下場,打台也就結束了,在最早時,嚴格的打台扮演的演員的象屬都要和當地測算的需要的象屬一致,才能扮演打台的演員。

打嘉官:由演員扮做福、祿、壽三星,由文武揚面配合,在年關之際到各商行恭賀新禧,以祝願商行來年發財、順利、平安。演員手持「天官賜福」「福祿壽喜」的條幅在樂器中舞蹈。得到大商行的獎勵,此節目每年進行,已成為必演的節目了。

反串戲:每年農歷臘月廿五、六,接近年關。這時由於人們都忙於辦置年貨,准備春節過年的事宜,很少前去劇場看戲,劇社一時就出現了蕭條的景象。這時為了增加收入,吸引觀眾來看戲。另一種原因,也是藝人們辛苦了一年,借反串戲來松馳情緒,自娛自樂的一種形式。一般反串戲只演三天,由於觀眾的好奇心裡,到也勇躍前往戲場觀看演出。這種演出是角色全部反串,如旦角扮花臉,花旦扮生角,生角扮花旦,丑角扮毛凈等。他們的演出仍按嚴格的傳統程式和角色的聲腔嚴格表演,故能讓觀眾耳目一新。鴻盛社的反串戲,效果很好,因為他們的劇目行當齊全,程序不變,但其行當的身、法、步、唱不拘一格。自由靈活,各有千秋。反串戲只所以受到觀眾的歡迎是因為多數演員所扮演的角色在觀眾心目中已成為固定的不變的形象,而反串戲使觀眾一反往常,耳目一新,更為重要的是,有一些名角雖然在所扮演的反串戲中板眼准確,但時而也會露出行當中一兩個步法或唱法,出現差錯,這就更加激發起觀眾的更大興味,起著具有喜劇的效果。如他們在扮演中,謝鴻民本來是須生的演員,卻要演小旦,馬小雲本來是演小旦的演員,卻要演小生,靳佛生是丑角演員,卻要演花臉,白新國是花臉演員,卻要演須生。這樣的反串演出,無疑增加了他們演出的趣味性和觀眾的好奇性,這種演出目前已經再看不到了。目前能看到的反串演出,在中央電視台「梨園擂台」欄目中,有演員參加大獎賽,唱完清唱後,在才藝表演時,許多演員也演反串角色,以顯示自己的戲曲藝術才能。

庄王會:庄王,即唐庄宗,由於唐庄王自幼酷愛戲曲,以遭門弟鄙棄,後迫害致死。梨園子弟為了紀念他,便將他尊為戲神,用以朝貢禮拜。鴻盛社的庄王案從祖父李炳南時期就有設置。我在解放初期,還是在上小學時,曾到後台見到過所扮的庄王爺,至今記憶猶新。那時,只不過是扮神而已。到了1935年左右由 李映東先生提出,除上供好,決定每年古歷十月二十四日這天,各路劇社,各個劇種,在一起會聚義演一天,以示慶賀。每年一次,一直延續下來。庄王會的場面宏大,除三道彩門外,人人披紅掛綠,爆竹齊鳴,一派喜氣洋洋的節日景象。還邀前來演出的名劇社都讓自己劇社的頭牌、台柱子演員登台演出最拿手的劇目,盛況空前,大有擺戲劇擂台之勢。庄王會的演出收入,不列入正常的演出收入范圍,而用於招待各路劇社和本班參演人員的演出補助。

劇社後台敬坐的庄王爺,藝人們要對其跪拜、焚香、祭酒。每逢初一、十五要行大禮,演員出場前先要向神象供手,叫「辭駕」入場,供手叫「參駕」,戲演完後供手叫「謝駕」。天水的庄王會,均由鴻盛社做東道主,主持會期間的一切有關演出行政事務。

穩台:即在戲曲開演前,由一生角登場,念引子,詩白,長時間冷場。如口裡念些「同福臨東江,宜原蘇異昌,寧和廣元台,折桂作雲章」等一類的詞,也可以唱些不關緊要的官樣亂彈。等觀眾基本到齊時,文武場面人員各自歸位,本戲演員演出准備齊全時,才結束入場。這里起到了一個穩定觀眾,既不正式演戲又有演員在台上演唱的效果。這個穩台的須生一般身穿紅色或黑蘭道官衣,口帶三須。穩台也叫坐台、座場、開場生。

封台戲:每年劇社到年底都要進行封箱,這意味著在年底要停演一些日子。其目的是為了防邪氣侵台,必要時封箱封台,便在台前貼一條「封台大吉」的封條,以示暫停演出。再次演出時,要打台後,才能復演。

對台戲:這就是在同一場地、同一時間、同一條件下,二個班社同演同一出戲或者不同的戲,稱唱對台戲。這種演出形式,起到了演出班社技藝較量的作用,同時又有藝術交流的性質。我們平時在工作中遇到了某些對著乾的事情,我們也常用「唱對台」來形容,其原源出之戲劇演出中。唱對台戲的二個班社,實力也必需雄厚,行當要齊全,行頭戲箱要新穎整齊。如演《回荊州》一劇,這兩個唱對台戲的班社,必須要有演喬老、孫權、張飛、陳武、潘章的凈角演員,演劉備、孔明的生角演員,演周俞、趙雲的武生演員,演孫尚香的小旦演員,演國太的老旦演員,演蔣秦、周泰的丑角演員,而且以上各行當的演員,必須有過硬的演技方能與對方唱對台、較量一番,否則不敢唱對台戲。

迎神戲:在天水許多廟會戲演出時,都有迎神的習俗。在村裡某家裡擺上供品,全村的有關人員早早的來到此人家裡。這時擔任該村演戲的班社的武場面演奏人員吹著嗩吶曲牌,打著大小鑼鼓銅器、鈸等,一直熱熱鬧鬧地來到某某家中,村民們抬上貢品,在村中行走,這時演奏人員的吹奏一直不停,一路吹打,鼓樂齊鳴,直到廟前的舞台上。

送神戲:有許多廟會,在演完了戲後,要唱送神戲。在廟會戲演完的最後一天舉行的儀式,首先由一須生演員扮天官出場。天官出場後,站在舞台中央曰:「×月×日×地信士弟子,一心向善,還願已畢,眾神同受人間香煙,領了願心各回其位」。在曲牌中,天官下場。

亮箱戲:演出班社新到某一地方,或者新辦置到了戲箱和接來了新演員,就要演亮箱戲。在演出前,提前公布演員名單陣容,按行當詳細出牌,告知觀眾。亮箱戲一般演出《大回荊州》和《昊天塔》等戲。這是因為,這些戲生、旦、凈、丑、未演員齊全,而且穿蟒靠的演員多,舞台上的服裝顯得好看花捎,使人一看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就拿《回荊州》一戲來看,這本戲有須生,劉備、喬老穿的是蟒袍,趙雲、周俞和東吳上八員戰將,陳武、潘章、蔣秦、周泰、韓丹、基寧、丁奉、徐盛都穿的靠和箭衣,頭戴各式帥盔和金冠,再加上旦角孫尚香的女式服飾,舞台上花臉也多,因而顯得全台氣氛熱烈,再加上這些戲衣都是新的服飾,這樣就顯得某班社的演員實力和戲箱新穎,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影響,以討得觀眾的歡心,為提高劇團的知名度,為今後的演出打下良好的基礎。

壓台戲:是指把戲班裡,最好最精彩的劇目,由著名演員演的戲,放在了整個演出的最後演,意思是為了讓觀眾不要中途退場,為了要看最好的一出戲,而等到最後,這是指在演摺子戲時,演本戲時,不存在這個問題。如鴻盛社演摺子戲時,會把董化蘭的《十道本》或者謝鴻民的《醉寫》等戲放在最後一折演出,以吸引觀眾

選錄自黃慶誠《李映東與鴻盛社》一書,我在未徵得作者同意的情況下將他的文章進行了轉載,在此道謙,因為我看到這些文章,不由得產生想把這些好東西介紹給網友們的沖動。本文通過鴻盛社的演出經歷,詳細地介紹了天水地區各種廟會時間及地點,廟會中秦腔劇團的各種演出習俗。作為知識介紹給大家,希望大家喜歡。

7、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為什麼那天要喝雄黃酒?

傳說屈原投江之後,屈原家鄉的人們為了不讓蛟龍吃掉屈原的遺體,紛紛把粽子、鹹蛋拋入江中。一位老醫生拿來一壇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可以葯暈蛟龍,保護屈原。一會兒,水面果真浮起一條蛟龍。於是,人們把這條蛟龍扯上岸,抽其筋,剝其皮,之後又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黃酒抹七竅,以為這樣便可以使孩子們免受蟲蛇傷害。據說這就是端午節飲雄黃酒的來歷。至今,我國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黃酒的習慣。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俗稱「雞冠石」,其中主要的成分是硫化砷,並且含有汞,屬於有毒物質。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的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雖然有毒的,但是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會用雄黃酒來治療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是可以祛毒解癢的。

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所以喝雄黃酒使必須要慎用。

端午節其他風俗:吃粽子 

全國人民都有一個共同的習俗,就是要在端午節吃粽子,這個習俗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狀有稜有角,內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貯米燒煮而成。

端午節其他風俗: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節其他風俗:躲端午 

時端午節習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節。簡稱「躲午」,亦稱「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歸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陸游《豐歲》詩有「羊腔酒擔爭迎婦,遣鼓龍船共賽神」之句。《嘉靖隆慶志》亦記雲:「已嫁之女召還過節」。又,《灤州志》:「女之新嫁者,於是月俱迎以歸,謂之『躲端午』」。

8、中秋節喝雄黃酒嗎

1、中秋節並沒有飲用雄黃酒的傳統,因為雄黃酒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飲品,並且古時候在長江流域等地區極為盛行。但在中秋搜禪亮節也可適量的飲用雄黃酒。
2、雄黃酒,即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是端午節的飲品。雄黃酒需在太陽襲鎮下曬,有的從五月世寬初一曬到初五。作為一種中葯葯材,雄黃可以用做解毒葯劑、殺蟲劑。
更多關於中秋節喝雄黃酒嗎,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c967161615998929.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