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不插艾草會怎麼樣
1、端午節插艾有什麼講究 插多少合適
一般是大門一邊掛一根或幾根,這個沒有硬性的規定,隨性就好。艾草要插在家庭中各個門把手、門楣處。插艾草的時候家中的大門門把手以及卧室門把手都需要插上艾草。這是因為門把手這些位置經常觸摸,細菌病毒比較多,這時候需要艾草氣味熏過,以此來消毒防病。
插艾草時 ,不要把艾蒿插得三長兩短 。艾草里的「艾」和「愛」同音,如果農民在家門前插艾草是「三長兩短 」的形狀,看起來不雅觀 ,更有一種不吉祥的寓意 。
插艾草要在端午節當天插,而且要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插。在農村人們認為插艾草要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插,這時候艾草本身之精氣開始得到很好的發揮,以此達到趨利避害、驅逐牛鬼蛇神的效果。
插艾注意事項
1、插艾草需要即摘即插,不適宜用曬乾的艾草插門楣。端午插艾草有講究,在端午節到來的早上,人們早早的就外出尋找艾草,艾草可以長得比較高,高的可以有2-3米高。而新鮮艾草插於門楣是端午節插艾草的要求。這時候的艾草氣味更濃,更能達到應有的效果。
2、端午節出去採摘艾草時,要挑選一些植株高大茁壯艾草 。這樣的艾草才有「勁道」,有濃郁的艾草氣味,在農民看來 ,這樣的艾草才能起到「預期」的作用。
2、艾草不到端午節可以用嗎 艾草不到端午節可用嗎
1
3、端午節為什麼要插艾草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采葯,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葯衛生節,是人民群睜戚眾與疾病、毒蟲做斗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在端午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來源亦久。最早的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葯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將艾扎作虎形,稱為艾虎,《荊楚歲時記》注文雲:「以艾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取戴之。」同時也在門上掛蒲念檔束及葛蒲削的蒲劍,蒲束扎的蒲龍。《帝京歲時紀勝》:「(端午)插蒲龍艾虎。」《清嘉錄》卷五:「戴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頭被認為是象徵武悉高陵器銅錘,與蒲劍、蓬鞭相配,以趕卻鬼祟。另外還焚燒艾蒿等以驅趕蚊蠅。在湖南、浙江等地則采葛藤掛於門相上,傳說葛藤是鎖鬼的鐵鏈子,可驅鬼辟邪。
4、後日是端午,老話說:「端午不戴艾,將來變老鱉」,是啥意思?
<
5、農村老人說:端午節的艾草有兩不掛。你知道是哪兩不掛嗎?為什麼?
農村老人說艾草有兩不掛:第一,被陽光照了的艾草不能掛,據說被太陽照射了的艾草已經失去了辟邪的作用。第二,被蟲子咬破葉子,或者長得太過矮小的艾草不要掛,因為它幫助人類驅邪避惡的能力太差。
端午追念親人,很多網友被艾草勾起了故鄉的回憶:
我們家裡就沒有這么講究,現在菜市場好多賣艾草的,五塊錢三把,這幾天太陽大,都曬蔫了,城裡人還不是買回去掛上了,說到底就是走個形式,至於是什麼時候的草,什麼時候掛上去,都不重要。
傳統節日就是千百年來輩兒輩兒相傳下來的,求個吉祥、健康、平安、和諧、辟邪。不必講那麼多道理,也不要太拘泥細節,具體操作根據條件,達不到的也無所謂。但聽網友們說說老輩兒怎麼講究、怎麼過節的事情,讓人了解較為久遠年代的風俗習慣,回味鄉土氣息,勾起思鄉之情,挺有意思,令人感慨。
端午艾葉真是有講究,它也是中國端午傳統文化的一課,古人能流傳下來的東西必是有它留下來的道理,作為真正的炎黃子孫我們就尊重就是。
又到端午節了,很是思念自己的父母,小時候過端午節時,媽蒸了糖包子,做一盆麥仁酵子,再給每人煮一個雞蛋,就算過節,特別懷念那時的美好時光,每次想起心裡暖暖的甜甜的。轉眼五十多年過去了。時間怎麼流失這么快呢,不知不覺中自己也老了。
小時侯家庭困難,老父親是賣水的,一分錢一擔水長年累月給街四鄰挑水,到了端午這一天凌晨三四點鍾就起身出去挑端午水了,因每家每戶都要送到,我和比我少2歲的妹妹也一起上井台打水或抬水,受到鄰居們的誇獎,到了中午l2點母親就燃起蚊香放在房中在房前屋後灑雄黃,剩餘的雄黃酒就抹在我們兩姐妹頭頂旋上和耳朵眼以作為避邪,回想小時生活多有不堪卻也有溫馨,如今老人早已作古,只有懷念。
想起小時候每年的端午節天不亮就和小姑打著手電筒去割艾草的情景,回來的時候鞋子都被露水打濕了,現在的端午花個幾塊錢買點掛上,總覺得少了什麼,少了被小姑拽著起床的溫暖,少了聞著艾草的清香和小姑踏著露水回家的快樂。
農村人是初五清早去采艾草和昌蒲回來掛的,昌蒲還圍在腰上。可是城裡人初五早晨去買的,大多是頭天採的,自然就沒當天採的那麼有以上的說法,沒那麼有實際意義,俗活說:端午節百草是葯,當天的和其他天可能有點區別。但只要用了心裡就是一樣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