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的故事

端午節為什麼吃粽的故事

發布時間: 2023-03-22 18:37:05

1、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故事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京都,屈原的政治思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心中悲憤不已,於五月五日,懷抱大石投汩羅江自盡,人們為了不讓魚蝦損傷屈原的軀體,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

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糵」,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西漢把粽子做為最早出現的端午時食,應屬「梟羹」。

《史記》「孝武本紀」注引如淳言:「漢使東郡送梟,五月五日為梟羹以賜百官。以惡鳥,故食之」。大約因為梟不易捕捉,所以吃梟羹的習俗並沒有持續下來。銼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東漢就已出現。一直要到晉朝,粽子才成為端午的應節食品。粽子應該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了。

2、端午節為什麼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一般認為,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實際上據專家考證,粽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節吃粽子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只是反映民眾的心裡願望而已。 

實際上,為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粽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粽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粽的民間風俗。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

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2)端午節為什麼吃粽的故事擴展資料

購買粽子的注意事項:

1、要選購有QS(食品質量安全許可證)標志的商品;其次,查看標簽:商品標簽上應標明商品名稱、凈含量、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廠名、廠址、產品執行標准號;食用時查驗主要原料及配料與標簽是否相符,不要購買無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三無」產品。  

2、警惕「返青粽葉」。為保持粽葉新鮮誘人,一些商家採用化學染色手段,在浸泡粽葉時加入工業硫酸銅和工業氯化銅,讓已經失去原色的粽葉返青,使其表面光鮮、色澤鮮綠。而人體過量或長期攝入銅,會使大量銅元素積蓄於肝臟,引起銅中毒。  

3、最好到正規商場、大型超市購買粽子,同時留存有效購物憑證,以備日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消費者千萬不要為了貪便宜或者方便,在一些流動的小攤販手中購買,因為其流動性較大,即使發現有質量問題,也難以維權。  

4、吃粽子時若感到有發酸、發苦或餡口味不對時,千萬不要食用。細心的消費者可以發現,市場上的粽子有的是新鮮的,有的是冷凍的,還有的是真空包裝的。新鮮的粽子在現在的室溫條件中只能保存幾個小時,因此,買回家後最好當天食用,否則就可能變質。  

5、消費者如果有時間,最好自己購買優質的粽葉、糯米、紅棗等材料,自己動手包粽子,吃得更放心。

3、為何端午節要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要紀念屈原。

端午節也叫重午節,一般說來是為了紀念屈原,還有一種說法是紀念吳國宰相伍子胥。端午的民俗活動很多,采草葯、佩香囊、鑄陽燧、懸菖艾、劃龍舟、端午浴、放紙鳶、拴五色絲線、食五黃、給小孩額頭塗寫雄黃字、吃五毒餅……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包粽子。 

包粽子的習俗大約是在東晉形成的,當時,很多人在汨羅江畔祭祀屈原,往河裡投食物。身穿白袍、披頭散發的屈原現形後告訴人們,河裡有惡龍,可以把米飯包在蘆葉里再投下去。

這當然是一種傳說,傳說背後有著相應的時代背景。東晉時期,中國的文化重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南方有大量平原、水田,當北方的農業技術傳到南方,促進了南方的農業生產,老百姓有了余糧,才可能做粽子。

吃粽子要注意的事

1、粽子要趁熱吃

粽子本身就不好消化,變冷之後的粽子會變硬更難消化,如果煮熟了的粽子沒有及時吃掉,那最好重新加熱蒸熟再吃,一方面放時間久了有細菌,另一方面重新蒸熟有利於消化。

2、粽子不能多吃

以前吃的粽子都是糯米做的,雖然好吃,但是不能多吃,因為糯米的黏性大不易消化,如果吃多了容易引起腹脹,胃受不了。

還有一些特定人群最好少吃甚至不吃粽子,比如高血壓、高血脂和冠心病患者等,很多老年人多少都有點這些毛病。

以上內容參考 上觀新聞-端午節為何要吃粽子?節令美食背後有中國人的文化密碼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