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中秋節切西瓜牙是單數是怎麼回事

中秋節切西瓜牙是單數是怎麼回事

發布時間: 2023-03-23 05:40:49

1、中秋節人們為什麼要把西瓜切成月牙形狀?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後,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2、求~~中秋習俗「供月」~~的詳細過程介紹

富察敦崇在清末出版的《燕京歲時記》中記載:「每屆中秋,府第朱門皆以月餅果品相饋贈。至十五月圓時,陳瓜果於庭以供月,並祀以毛豆、雞冠花。是時皓月當空,彩雲初散,傳杯洗盞,兒女喧嘩,真所謂佳節也。」可見先人們過中秋,並不是月餅一枝獨秀。「這一兩年,眼瞅著中國人對月餅的消化能力越來越低了。大概和現在大家過中秋都在外面吃飯有關系。」沈宏非說,「酒足飯飽之後,再吃吃甜膩油重的月餅顯然不合適。為什麼哈根達斯月餅受歡迎?因為可以當飯後甜品吃」。可能也和這市場「只比貴,不比好」有關,被賦予了太多文化附加值的食物,畢竟不如螃蟹那樣的天然時令尤物來得令人想念。

老話說「八月十五,菊黃蟹肥」,《紅樓夢》第38回就寫到一場中秋螃蟹宴。史湘雲在「藕香榭」大擺螃蟹宴,賈寶玉和眾姐妹用「桂花蕊熏的綠豆面子」洗手,坐在山坡桂花蔭下的氈子上,持蟹賞花,以「菊」和「蟹」為題賽詩行酒令。「賈母那邊一迭聲問:『見了什麼這樣樂,告訴我們也笑笑。』鴛鴦等忙高聲笑回道:『二奶奶來搶螃蟹吃,平兒惱了,抹了他主子一臉的螃蟹黃子。主子奴才打架呢。』」黛玉因不大吃酒,又不吃螃蟹,自令人掇了一個綉墩倚欄桿坐著,拿著釣竿釣魚。別人給她拿來黃酒,她說:「我吃了一點子螃蟹,覺得心口微微的疼,須得熱熱的喝口燒酒。」寶玉就給她端來合歡花浸的燒酒,喝high了,做了首詠菊的詩:「毫端蘊秀臨霜寫,口吃噙香對月吟。」襯得其他人沒了顏色。寶釵不甘下風,就做了首詩詠蟹:「眼前道路無經緯,皮裡春秋空黑黃。」老辣的句子,顯出了她與黛玉之間的區別。《紅樓夢》中鋪陳的美食很多,但場面最大的就是這次蟹宴了。可見食蟹對古代大戶人家來說也是個事兒,不過吃蟹的細節著墨不多,只是用來為環境和氣氛做個烘托罷了。

王敦煌在《吃主兒》里用了8頁紙寫他怎麼吃完一隻蟹。螃蟹身上每個部位都有吃主兒專用的名詞,他們家吃的蟹只分肥蟹和極肥蟹。「只憑手和口剝蟹,借用蟹身上的爪尖做工具,速度之快令人驚奇。剝出的螃蟹皮乾乾凈凈,整整齊齊,絕對不會再帶著吃不幹凈的地方,也不可能再有殘留在皮里的肉絲。」但是,「中秋並不是北方吃蟹最好的季節。」王敦煌接受電話采訪時說,「應該是在公歷11月底12月初時候。從前北方吃蟹講究七尖八團,因為北方水冷,蟹繁殖期早,說的是白洋淀來的『勝芳大蟹』,早斷檔多年了,現在都成了九尖十團了。」王敦煌說一口老北京土話,與北京大院話和北京胡同話都不太一樣,因為小時候他爸、媽下放,他是由家裡的老僕玉爺帶大的。王敦煌的爸爸是旗人王世襄,除了研究明式傢具,更是有名的「吃主兒」。王敦煌最津津樂道的他剝蟹的本事,是在他八九歲上爸爸手把手教給他的。「我很反對使用那『蟹八件』,我現在牙口不好了,需要藉助其中的一件工具,蟹鉗子,不過也就質量特別好的值得用用。我給我爸爸剝蟹,嘿,5分鍾剝兩只。全國許多螃蟹產區早就沒野生蟹了,『大閘蟹』已經成為河蟹的代名詞,而且價格不菲,要是會剝蟹,剝得干凈,也對得起自己呀。」

蘇州畫家葉放在他的朋友眼中,就是個生活在現代的古人。每年中秋節他都是和好朋友們辦雅集。前幾年,他買了艘古船,停在三山島附近,一到中秋都帶朋友坐「百年船」喝「百年茶」,聽「千年琴」賞「萬古月」。有一年中秋,他做了一個叫做「花事」的雅集。那天的菜單很養眼:「天香引(丁香花,鴨肉)、尋瑤草(代代花,猴頭菇)、點絳唇(玫瑰花,豬肉)、沉醉東風(茶花,芥藍)、梅花引(梅花,蝦仁,蝦排)、疏影(梅花,荸薺)、澡蘭香(蘭花、花,豬肉)、望湘人(竹蓀,蘆筍)、霜天小角(菊花,蟹黃,蟹膏)、杏花天影(杏花,蛋清,干貝)解語花(百合花,藕,豬肉)、摸魚兒(玉蘭花,塘鯉魚)」
和同好一起賞花,詠花,食花。來自葉放童年食花的記憶。葉放生在蘇州一個名門望族,對他來說,花事雅集是發思古之幽情,也是營造新的文化意境。他說:「我們現在的很多文化活動都有符號化的問題。我就想重新思考,營造一種文化情境來提供文化想像,太符號化的東西很容易產生審美疲勞。當一種文化形式或行為,被某種審美習慣所包裝的時候,情感只能停留在經驗里,而體驗的空間也隨之被埋沒了。可偏偏這體驗能使你在過程中獲得感悟,在快樂中慰藉情愛,這是我們現代生活不可忽視的問題。你看,傳統文化想像的體驗不是也可以在現代生活中進行么?創造情境就是很好的途徑,不同的情境構成不同的文化體驗。」

「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還吃各種時鮮的瓜果,鮮藕、熟菱、柿子、石榴、糖芋頭等。不過現在我們過中秋,就是一幫好朋友一起吃一頓飯。隨便吃什麼,可能全國各地的菜。」南京作家韓東說,「我還不知道今年中秋節是幾號,以前還會想著吃桂花鴨。桂花鴨正好在桂子飄香之時應市,肥而不膩,但現在隨時都能吃到,也就不一定非中秋節的時候吃了。」南京人酒後還喜歡食一小糖芋頭,澆以桂漿,也就是糖桂花。」「桂漿」,取名自屈原《楚辭·少司命》「援北方閉兮酌桂漿」,中秋前後採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