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系五彩繩有什麼作用

端午節系五彩繩有什麼作用

發布時間: 2023-03-27 23:27:43

1、端午節時,系在手腕上的五彩繩有何用處?

端午節都有祭拜龍船、采葯草、掛艾葉草、蒼蒲、祭神、吃粽子、放紙鳶等。也有系五彩繩的習俗,端午為何要系五彩繩?這個是什麼喻意?

五彩繩系在端午有哪些喻意呢?

五彩繩,也叫五彩絲、五色絲等,是端午的吉祥物設計,具備驅邪驅邪、祈願納吉之作用。五彩繩始於我國古代的五行意識,代表著「青、紅、白、黑、黃」五個五行,是吉祥如意色。從紋身的歷史悠久習俗演變而成。端午節日,天地全陽浩然正氣頂峰,借天地心陽浩然正氣,是端午的關鍵習俗,在諸多的驅邪習俗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是十分時興的。傳到後人,五色絲即發展趨勢為多種多樣漂亮飾品,製做也日趨細致,變成端午獨有的民間工藝品。

這類習俗,從漢朝逐漸廣為流傳至北方地區中部地區,漢朝應應著《風俗通義》記述,將五方神鬼系在臂上可避病除鬼、一塵不染疫情;在漢朝時,此習俗已廣為流傳至北方地區中部地區。在荊楚歲時記中有:「五彩絲系臂,名叫辟兵,使人無病疫。」

這一天,端午的情況下,小朋友們要將五色絲線系在手腕子和腳踝上去驅邪。傳統式之俗,用綠紅白黃灰黑色粗絲線揉成彩繩,系於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部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到七娘媽生日截止,才解出來,再連著黃金一起焚燒處理。又有一種叫法是,端午後的第一天雨天時,剪下來五綵線,扔雨中,意思是讓河流將疫情、病症沖跑,此謂可去淫邪、禍異,會產生一年的好運氣。

五色絲具備驅邪避瘟的寓意遠超於具體的作用,由於迄今未有有關這幾類色調為什麼能免災祛病的實際表明。能夠看得出,它是俗信中的魔法和代表,與節慶日時常用的艾草葉、蒼蒲、雄黃顯著不一樣,顯而易見是俗信求吉的必須。殊不知,另一方面,節日的五色絲又集中體現了慶賀的實際意義。

小孩頸部、纏手腳腕常見五色絲系頸頸,別名長壽縷、復活縷、100歲索、健索。遼代北方民族女性胳膊上的五色絲線,別名合歡結,遼代女性將五彩絲綁成人型簪在發鬢上,也叫長壽縷。遼代皇上系著五色絲,並賜予臣子五色絲,又被稱為長壽縷。江南地區拿紙帛折稜角方後再纏以五彩絲線,新春佳節時相互之間贈予,女性將這類節日飾品掛在胸口,以表女性在工作中的貢獻。

這類風俗習慣早已和避兵鬼、祛病瘟沒什麼關系,大量的是以正臉祝願賀壽。在這段時間,端午在驅邪避瘟的與此同時,也是有慶賀祈壽的積極主動主題風格。

2、端午節為什麼要系五彩繩?五彩繩有什麼寓意?

  端午節系五彩繩是有著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的,因為我國是文化大國,所以我國古代就有著五行觀念,而五彩繩,它也是由五行觀念演變而來的,我們漢族都認為,端午節佩戴五色絲線,可以用來辟邪。把五彩繩系在我們的手腕上,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好運,讓我們感受到安康,也可以辟邪迎吉。這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我們古代都種上五色,認為五色就是吉祥色,所以我們都會給小孩系五彩繩,希望孩子一年內可以平平安安。

五彩繩多為長輩給晚輩寄五彩繩也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祝福。在我們的傳統習俗當中,佩戴五彩繩最好的時間是沒有出太陽的時候,並且佩戴好一段時間內也不能丟棄,只能等到端午後的一聲雷響才能交五彩繩取下去。五彩繩產生也象徵著家庭幸福美滿以及健康長壽,它就是一個好運的象徵,佩戴了五彩繩就可以變得吉祥如意,萬事平安。

在長輩給晚輩既五彩繩的時候,最好不要讓孩子說話,因為帶五綵線還可以避免一些毒蟲傷害,也可以保護他們的平安。除了給孩子們系五彩繩之外,傳說中還可以給未婚的女孩子們系,因為五彩繩也可以迎來好姻緣,找到如意郎君。端午節的早晨,是最適合佩戴五彩繩的時候,並且要男左女右。佩戴的時候最好就是在清晨太陽未起來之時,其實現在所有人都可以佩戴五彩繩,因為想要誠心求得平安與健康。

我們中華的習俗有很多,一個地方與另一個地方還會有著很大的區別,說明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端午節系五彩繩就是要驅蟲避險,迎來好運,保護每個人的平安。

3、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端午節為什麼要帶五彩繩和香包)

1

4、端午節帶五彩繩有什麼寓意?

端午節用五彩絲線編製成繩,掛在小孩脖子上,用以避邪,稱為「長命 縷」。又名「續命縷」、「避兵繒」、「五色絲」、「長命壽線」等。古代以五月為惡月,以其天氣炎蒸,疾病易於流行,自漢以來,即於此月重五前後,以彩色絲線系於臂,謂可保平安健康,又謂能避刀兵之災,故稱。端午節戴五綵線可是很有講究的。五綵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 x0dx0ax0dx0a◆而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 x0dx0ax0dx0a◆同時,分別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祛病強身,使人健康長壽。製成的五綵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 x0dx0ax0dx0a◆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x0dx0ax0dx0a◆以五色絲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漢代應助《風俗通義》有記:「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荊楚歲時記》載:「以五彩絲系臂,名曰辟兵,令人不病瘟。」 x0dx0ax0dx0a◆另外又有稱長命縷、續命縷、辟兵紹、五色縷、朱索等。據說也是因屈原而起,可以驅除災害。 x0dx0ax0dx0a◆為什麼五彩絲線有這么大的威力呢? 在東晉葛洪的《抱朴子》中又記述有將五色紙掛於山中,召喚五方鬼神的巫術,大概是以五色象徵五方鬼神齊來護佑之意,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 x0dx0ax0dx0a◆另外,可能源於古代南方人的文身之俗。《漢書·地理志》記越人「文身斷發,以辟餃龍之害」。晉人劉義慶《世說》等書,記以五色絲纏繞粽子,以投入江中,為蚊龍所憚。雖系傳說,卻透出了一絲值得玩味的信息。五色絲系於臂上,或為文身遺俗,另外還有其他佩飾之物。 x0dx0ax0dx0a◆比如,《太平御覽》引《風俗通))佚文:「又有條達等織組雜物,以相贈遺。」條達,即彩色織絲帶,亦與五色絲相行。又有佩贍賒以辟兵之俗(此俗久已失傳,僅《太平御覽》中有記載)。 x0dx0ax0dx0a◆這些習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好玩的香囊等飾物。如《東京夢華錄》記北宋開封過端午要購,「百索、艾(多年生草木板物,葉子有香氣,可入葯,內服可做止血劑,又供灸法上用。也叫艾篙或蘄艾)花、銀樣鼓兒花」。是佩戴飾物。 x0dx0ax0dx0a◆《武林舊事》記南宋杭州時賜予後妃諸臣:「翠葉、五色葵榴、金絲翠扇、真珠百索、釵符、經筒、香囊、軟香龍誕佩帶。」清《帝京歲時紀勝》:「幼女剪綵疊福,用軟帛緝縫老健人、角黍、蒜頭、五毒、老虎等式。」是在端午制小人形(由古代艾人發展而來)、粽子、蒜頭、五毒、巷虎等形的小香囊佩戴。 x0dx0ax0dx0a◆《清嘉錄》中記有另一種健人:「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古代帽子上系在領下的帶子)、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為之者,供婦人插鬃,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婦女也於髻上戴艾,插石榴花朵,既可驅邪,又兼裝飾。 x0dx0ax0dx0a◆應劭的《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x0dx0ax0dx0a◆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x0dx0ax0dx0a◆五彩縷有叫「五色線」、「朱索」、「百索」等,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陝西風俗,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 x0dx0ax0dx0a◆由戴五綵線而演變出戴香囊的風俗習慣。香囊俗稱香布袋兒,也是端午節人們必戴的物件。香囊由各種花色的布縫制而成,內裝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蒼術和雄黃等製成的香料粉,用五綵線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避邪。如今,香布袋兒的形狀種類繁多,體現出時代特色。當然,在小孩子身上塗雄黃酒也是為了避邪強身。正因為有這么多的作用和意義,所以,端午節戴五綵線、香布袋兒和塗雄黃酒仍延續至今而不衰。

5、端午為什麼要帶五彩繩端午帶五彩繩有什麼寓意

1、端午節帶五彩繩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繩前身是「長命鎖」,因此也被稱之為「長命縷」。端午節配戴五彩繩,意義在於鎖住小孩的命,避免病魔疫鬼侵入危害小孩。
2、古人認為小孩一旦戴上了鎖,就能無災無禍,平安長大;長命鎖更多表達的是長輩對晚輩的祝福。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以避不祥;所以傳統上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配以銀鎖,纏繞於兒童手臂,以祈求辟邪去災,祛病延年!據悉,中國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以五色絲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漢代應助《風俗通義》有記:「五月五日,賜五色續命絲,俗說以益人命。」

6、端午節戴五彩繩的意義是什麼


五彩繩是端午節吉祥物兼飾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納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繩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由古代文身之俗演變而來。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藉助天地純陽正氣辟陰邪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在諸多辟邪習俗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傳到後世,五色絲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端午節五彩繩的風俗講究:1、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大人起床後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有些地方是五彩繩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戴上。2、系五彩繩的時候孩子不能開口說話,而且戴好之後小孩子不能任意扯斷或丟棄五彩繩。
當然端午節五彩繩的五種顏色不是隨便用哪五種顏色就行,而必須是青、白、紅、橙和黃色。這五種顏色從陰陽五行學說上講,分別代表木、金、火、水、土。也象徵東、西、南、北、中,蘊涵著五方神力,可以驅邪除魔。
五色絲目前僅代表象徵意義。遼、金皇帝系五色絲,並遍賜群臣僚屬五色絲,又稱賜長壽縷。江南用紙帛折菱角方後再纏以五彩絲,於節日相互饋贈,婦女將這種叫做「襞方」的節日飾物綴在胸前,以示婦女在女性勞作方面的功績。


7、端午節為什麼帶五彩繩?

端午戴五彩繩是為了辟陰邪,祈求平安健康。
五彩繩源於我國古代的五行觀念,由古代文身之俗演變而來。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藉助天地純陽正氣辟陰邪是端午節的重要習俗,在諸多辟邪習俗當中,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
由系五彩繩而演變出戴香囊的風俗習慣。香囊俗稱香布袋兒,也是端午節人們必戴的物件。
香囊由各種花色的布縫制而成,內裝由丁香、香草、白芷、甘松、蒼術和雄黃等製成的香料粉,用五綵線作索戴在小孩身上,其作用也是祛病辟邪。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