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東莞哪裡端午節有賽龍舟

東莞哪裡端午節有賽龍舟

發布時間: 2023-03-31 18:51:42

1、2010年端午節東莞哪裡有龍舟賽看哦~有知道的希望告訴下~謝謝了。

端午節察畝當天的:望牛墩 6月16日(五月初五) 龍舟競渡

■活動安排鎮(街) 活動時間 活動內容

萬江6月12日-30日(五月初一) 龍舟錦標賽、裹粽子比賽、端午傳統小食製作、攝影大賽等

道滘 6月13日(五月初二) 游龍趁景表演、游龍短程競渡

洪梅 6月14日(五月初三) 游龍表演(趁景)

望牛墩 6月16日(五月初五) 龍舟競渡

石龍 6月17日-21日(五月初六) 美食節暨廚藝大賽、茶博會、流行音樂會、龍兄並舟文化展、龍舟邀請賽等

沙田 6月23日(五月十二) 龍舟巡遊

中堂 6月24日-25日 (五月十三)巡遊表演、羨沒跡龍舟比賽、龍舟文化研討會

高埗 6月26日(五月十五) 龍舟趁景表演

麻涌 6月25日-30日(五月十四) 運動會、龍舟錦標賽、龍舟文化長廊、詩歌朗誦會、攝影大賽

石碣 6月29日(五月十八) 龍舟大賽

有一些已經在之前舉辦完了,此外,很多鎮下的村也會在初一到廿十之間在村所屬的河道舉行龍舟景。

2、廣東東莞那些鎮有端午節龍舟賽,一般在哪裡舉行?誰有確定的時間?

端午節那天在石龍,茶山,石碣的江邊上都可以看到

3、端午節哪裡有賽龍舟活動

1、湖南汨羅

湖南汨羅的賽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偉大愛國主義詩人屈原而形成的風俗。在公元前278年的農歷五月初五,屈原含恨自投汨羅江,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屈原的紀念日,這里的龍舟是最正宗的龍舟,也是有著歷史意蘊的。

2、浙江杭州

錢塘江的賽龍舟風俗歷史悠久,古書《杭州府志》中就有記載,這個活動是為了紀念吳國的大將伍子胥所設立的。

3、雲南洱海

關於雲南洱海的賽龍舟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在南詔時期,洱海突然出現了一條蟒蛇,專吃人畜,後來有一個勇士段赤城身帶12把鋼刀為民除害,無奈被蟒蛇吞入腹中,於是他就在蟒蛇的肚子里用鋼刀猛刺,後來蟒蛇被刺死了,而他也消失在洱海,於是當地的人們就駕舟紛紛打撈,於是就形成了每年一度的賽龍舟習俗。

4、武漢漢江

武漢漢江的龍舟比賽也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因為當時屈原被流放的時候曾經徘徊於漢江,因此也在這里流傳著午日龍舟鬧江市,楚俗相傳吊屈原子。

5、四川萬縣

位於長江萬縣的賽龍舟也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一條龍舟容納七八十人,龍舟比賽開始搖鼓吶喊,劃槳幅度隨著鼓聲而動,一鼓一槳,熱鬧非凡,每年來此觀看賽龍舟者蜂擁而至。

6、雲南德宏

這里的龍舟比賽是為了紀念當地的一個英雄,據說,雲南傣族的英雄岩紅窩生性剛正不阿,專為窮苦人家打抱不平,後來因為不滿強權專制就在農歷五月初五投江而死,當地的人們為了紀念他就在五月初五舉辦了龍舟比賽,以此來紀念這位英雄。



發展歷程

自宋以來,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開始,到五月三十日,東莞人們劃龍舟,洗龍舟水,趁龍舟景,吃龍舟餅,食龍船飯,唱龍舟歌,沿襲至今,稱為龍舟月。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萬江舉行大型龍舟錦標賽,被譽為「東莞龍舟第一景」,有詩歌雲「五月初一龍抬頭,萬江河上賽龍舟」。

「東莞龍舟第一景」之後,各地互相約定,定出自已的龍舟景日子如五月初四「汾溪景」、五月初十「新城景」、五月十四「新村景」,萬江區內各村舉辦龍舟競渡,各具特色、全民參與,直至月底,萬江人民即以「東莞龍舟第一景」為榮,保持至今,定為傳統日。

4、端午節賽龍舟的傳說_端午節為什麼要賽龍舟

賽賽龍舟是中國 端午節 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那為什麼在端午節賽龍舟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端午節賽龍舟的 傳說 ,供大家閱讀!

更多端 午節的相關資訊↓↓↓ ✿描寫端 午節的唯美句 子❈故鄉的端午節喲 ✿端 午節勵志祝 福語名 言❈五月初五是端 午 ✿端 午節的勵志格 言大 全❈好茶的清清淡淡 ✿端 午節的空間說 說大全❈攤開濃香的艾葉 ✿傳統文 化端 午節的作 文❈街上飄陣陣粽香 端午節賽龍舟的傳說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很流行,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賽龍舟又稱龍舟競渡,在中國已有1500多年的簡哪歷史了。現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 文化 遺產名錄。賽龍舟將成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傳說,很久以前,西岸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臟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里網住了一條小蛇。這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的鱗片。當魚人把手觸向鱗片時,蛇眼裡閃著乞求的光芒,十分羨飢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落了,小蛇長身而舞,化為一條小龍。原來,它是一條上天的神龍,因觸犯了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變成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這鎖要打開,除非得到人的陽氣。”剛才漁人無意中竟打開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了感謝漁人,在水溝里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裡不停的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里。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在的西岸河),河水為西岸帶來了五穀豐登。為了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升天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初五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國、越國、楚國。

其實 ,“龍舟競渡”早攔派碼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端午節賽龍舟的文化內涵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在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端午節賽龍舟的發展歷程

發展階段

龍舟競賽作為一項水上運動,經歷了功利性、紀念性和競技性三種基本形態。

功利型的龍舟競渡,是指起始萌生階段的龍舟競渡,從時間上講,大致在先秦。原始時期的先民,在水上捕撈、渡水勞動,特別是在水患中的逃命、救人和水上爭斗中,爭相競渡。

紀念型的龍舟競渡,形成於漢魏六朝,延續至今。吳國人周處《風土記》是最早記錄端午競渡的文獻,說明三國時,“端午競渡”已成為風氣。而記錄龍舟競渡是為了紀念屈原的最早文獻,是梁代吳均、宗懍和唐代魏徵留下的資料。其中魏徵在《志》中寫道:“屈原五月望日赴汨羅,土人追至洞庭不見,湖上船小,莫得濟者,乃歌曰‘何由得渡湖?’因而鼓掉爭歸,競會亭上,習以相傳,為競渡之戲。其迅楫齊驅,梢歌亂響,喧振水陸,觀者如雲,諸郡率然。”自此,端午競渡這一民俗統一在“紀念屈原”這個具有凝聚力的主題上。

競技型龍舟競渡,形成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其發展可追溯至1976年舉行的香港龍舟邀請賽,此後,龍舟競賽成為現代體育項目,熱潮席捲全球30多個國家。在國際上,龍舟運動基本上是一種競技型的體育項目。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汨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爾後,湖南省汨羅市便於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舉辦國際龍舟節。

申報非遺

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湖南省沅陵縣,廣東省東莞市萬江區,貴州省銅仁市、鎮遠縣聯合申報的“賽龍舟”入選,列入傳統體育、游藝與雜技項目類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端午節賽龍舟比賽

龍舟簡介

龍舟大小不一,橈手人數不一。一般是狹長、細窄,船頭飾龍頭,船尾飾龍尾。龍頭的顏色有紅、黑、灰等色,均與龍燈之頭相似,姿態不一。一般以木雕成,加以 彩繪 (也有用紙扎、紗扎的)。龍尾多用整木雕,上刻鱗甲。除龍頭龍尾外,龍舟上還有鑼鼓、旗幟或船體繪畫等裝飾。古代龍舟也很華麗,如畫龍舟競渡的《龍池競渡圖卷》,圖中龍舟的龍頭高昂,碩大有神,雕鏤精美,龍尾高卷,龍身還有數層重檐樓閣。如果是寫實的,則可證古代龍船之精麗了。有的地區龍舟還存有古風。

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如廣州黃埔、郊區一帶龍船,長33米,路上有100人,橈手約80人。南寧龍舟長20多米,每船約五六十人。湖南汨羅市龍舟則長16—22米,撓手24—48人。福建福州龍舟長18米,撓手32人。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中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

漢族的賽龍舟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女裝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

傣族的賽龍舟在每年傣歷6、7月( 清明 節後十日左右)“潑水節”舉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賽時,由一人敲鑼指揮,水手按鑼聲節奏劃槳前進。也有女子參與此項活動。

苗族的賽龍舟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以慶祝賽龍舟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捆綁而成,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由一長者任鼓頭,一名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劃槳前進。

關於正式競渡,唐代詩人張建封《競渡歌》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龍舟競渡的壯景。鼓聲、紅旗指揮下的龍舟飛馳而來,掉如飛劍,鼓聲如雷;終點插著錦綺彩竿,作為標志;而龍舟則向著標飛快地馳近。近代的龍舟比賽也大抵相同,不過規程稍嚴格一些。國內外都出現了國際龍舟比賽,吸引了各國健兒。

比賽基地

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賽龍舟歷史悠久,龍舟已成為當地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符號。2009年,銅仁市(今碧江區)被授予“中國傳統龍舟之鄉”,2011年,銅仁賽龍舟作為傳統體育項目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舟基地位於大明邊城景區(Ming Paradise)內,龍舟基地依託錦江而建,風景如畫,不僅展現出錦江景區山水風光的魅力,更將作為展現地方特色龍舟文化的一個載體,以“端午活動體驗和端午養生文化等主題活動傳承龍舟文化,吸引遊客,打造新興的旅遊體驗項目。遊客可以隨時在這里體驗端午節的樂趣,參與親手包粽子、編五彩繩、祭龍、劃龍舟、端午潑水節等具有地方濃郁特色的端午活動。

歷年端午節期間,在大明邊城景區已舉辦過多次大型國家級龍舟賽事,例如中華龍舟大賽、中國龍舟公開賽等。此外,每年的銅仁端午節賽龍舟也富有極深的群眾基礎,每年比賽期間均有來自全國的龍舟 愛好 者前來大明邊城景區觀看龍舟賽事。

龍舟基地區位:貴州 · 銅仁市(碧江區).大明邊城景區

到達線路:

1、大明邊城景區位於貴州省銅仁市碧江區(水晶閣),距離銅仁市火車站3公里,距離銅仁高速出口 (南)2.5公里,距離銅仁鳳凰機場20公里,距離湖南鳳凰古城50公里(高速),可十分便捷的到達景區。

2、公交線路:銅仁市區有旅遊觀光1號線直達大明邊城景區(票價1.5元)。

文化傳播

隨著華人華僑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西方國家也漸漸興起了端午熱,在歐美國家華人華僑以及中國文化愛好者中間,端午慶典主要以龍舟競渡的方式展開,與西方國家的體育競技文化相結合,在德國,端午節被翻譯為龍舟節(Drachenbootfest),漢堡內阿爾斯特湖上2016年龍舟賽鼓聲咚咚,圖為GrandElyseeHamburg龍舟隊參與活動。

5、東莞的端午節哪裡有龍舟賽啊?

根據東莞的習俗,龍舟活動一般都是在農歷五月初一開始進行。

萬江龍舟活動,在當天上午10:00左右開始進行,一般在下午1:00左右結束。現場氣氛很濃烈,有時間的同事可結伴前往觀看,地點就在濱江體育公園對開的東江——萬江橋江面,從金鰲洲塔到濱江體育公園之間的河岸,都是好「看台」。也可前往其它鎮區觀賞。

萬江:「五月初一龍抬頭,萬江河上賽龍舟。」地點:濱江體育公園對開的東江道滘:水鄉龍舟美食文化節。

(5)東莞哪裡端午節有賽龍舟擴展資料: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的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在中國南方很流行,相傳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6、2011年端午節東莞哪裡有賽龍舟?

龍舟文化節將從6月2日(農歷五月初一)在萬江街道舉行啟動儀式,至6月17日結束,歷時半個多月。共有萬江、石龍、中堂、望牛墩、麻涌、高埗、洪梅、道滘、沙田等9個鎮(街)參加。活動按照鎮(街)舉辦的先後順序分為8個分會場和一個主會場,今年的主會場設在石龍鎮金沙灣廣場。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