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端午節的手抄怎麼樣

端午節的手抄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3-04-01 06:02:45

1、端午節手抄報的字怎麼寫

端午節手抄報的字如下:

1、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許多習俗。比如:劃龍舟、吃粽子、佩香囊和懸掛艾葉與菖蒲。端午節不僅有許多風俗,還有許多美麗動人的傳說。關於端午節來源的傳說故事裡,最為有名的莫過於屈原投江的故事了。

相傳,在春秋時期,秦國攻破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國家就要滅亡,心如刀絞。於農歷五月初五寫下絕筆之作《懷沙》,然後抱石跳入汨羅江中,以死報國。後來,人們就用吃粽子和劃龍舟來紀念屈原。

2、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的民俗節日。有許多別的名稱,如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五月節、女兒節、天中節、浴蘭節等。端,始也,初也,午與五同音,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日當為、午日,所以五月五日稱端午。

3、古人此時有以蘭草湯沐浴的習俗,故叫浴蘭節。唐宋時代稱此日午時為「天中」,故名「天中節」。午時為陽辰,又叫「端陽節」。

4、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日是端午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先秦時「午」與「五」相同。故「端午」也稱「端五」。後來由於唐玄宗的生辰為農歷八月初五,為避唐玄宗的諱將「端五」一律改稱「端午」。此外它還有許多別稱,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基本相同的。

2、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簡單好做的二年級端午節手抄報。

工具/原料:准備八開白紙,鉛筆水彩筆。

1、端午節手抄報第一步,構思標題,留白寫字的邊框位置。通常手抄報的標題在紙張的中間,留白部分高度不一會有帶一點設計感。

2、手抄報的空餘部分可以畫一些關於端午節的相關元素,比如氣球,龍船,荷花等

3、對線條進行進一步的細化,有助於手抄報的細節更加精緻。

4、手抄報塗色先鋪一層底色。

5、底色上面進行一下細節陰影暗部的處理效果,會讓端午節的手抄報更加好看。

3、端午節手抄報可以寫什麼

端午節手抄報可以寫的內容如下: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三大傳統節日中的一個,還稱重午節、端午節。

傳說在古時候有一位受人愛戴的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因故投江自盡,於是老百姓自發地劃著龍船去撈救他,還向江中拋撒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去咬屈原的遺體。後來每到端午節這一天,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詩人。

每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人們總是要把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個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我想是想讓孩子們長命百歲吧!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怪不得一到端午節,奶奶就去菜市場買許多艾草和蒜泥,在中午12:00時放在太陽底下曬,說艾草、蒜泥能消毒,還在家中用艾草煮。我想:端午節的風俗可真多呀!

4、端午節手抄報的內容寫什麼

可以介紹端午節的起源和來歷,以及飲食習俗。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等。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以圍繞才華橫溢、遺世獨立的楚國大夫屈原而展開,傳播至華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盡皆知,追懷華夏民族的高潔情懷。但有例外,東吳帶的端午節歷來不紀念屈原,而是紀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吳越地區以龍舟競渡在此日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更是早於春秋很久。端午節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的習俗。端午節為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這里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廣國之痛,千五月五日。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了--筒粽的由來。

5、手抄報端午節的內容

端午節的手抄報內容如下:

1、端午節起源: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

2、端午節的風俗譽則數: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盯賀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

懸艾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飲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葯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陝西人會將雄黃泡在酒中,慶首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