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湖北省端午節哪裡好玩

湖北省端午節哪裡好玩

發布時間: 2023-04-03 14:08:51

1、端午節旅遊 從天津出發去哪裡好玩 除了 大連 濟南

[所有回答]回答者:八旗漂流 等級:同程大二時間:2011-5-22 21:27:09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端午節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每逢這樣一個喜慶的節日,大家不妨出門走走,感受一下各地的風俗習慣,下面為大家推薦幾個武漢的旅遊景點。

端午節湖北旅遊景點推薦——陸水湖風景區
楚天明珠陸水湖以風景區她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歷史悠久的楚文化而飲譽海內外,是湖北著名風景名勝區,也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陸水以三國東吳大都督陸遜駐軍屯田於此而得名。陸水湖水域面積57平方公里,蓄水量7.2億立方米。湖中800多個島嶼星羅棋布。最大的島有100多公頃,最小的如一葉扁舟。

同程價:¥85 門市價:¥100 更多信息》》

端午節湖北旅遊景點推薦——武漢木蘭天池
木蘭天池景區年平均氣溫介於15-22℃之間,七月份平均氣溫25.8℃,年降水量平均2000毫米左右。木蘭天池有一條長達10華里的大峽谷,由飛瀑、溪潭、怪石、奇木「四絕」構成的自然景觀達200多處,可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峽谷兩頭挑著明鏡一般的高山湖泊,大小天池的上下落差約有380多米。這里素有「湖北的九寨溝」、「武漢的廬山」之說。

同程價:¥50 門市價:¥60 更多信息》》

端午節湖北旅遊景點推薦——武漢勝天農庄
勝天農庄始建於1995年,前身是知青下放的勝天林場。佔地面積6000餘畝,其中水面300餘畝。她四面環山,中間是水,風景秀麗。2000年創建戶外休閑基地,2008年追加投資1200萬元成立湖北勝天旅遊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同程價:¥78 門市價:¥88 更多信息》》

端午節湖北旅遊景點推薦——武漢農耕年華
「農耕年華」農業風情園,自然環境保持完好,農業旅遊資源豐富,景色秀麗,風光旖旎。地形地貌錯綜復雜,平原、草原、丘陵、山坡、濕地、湖泊、溪流、池塘,共處一園。園內農耕作物品種齊全,五穀蔬菜應有盡有,家禽牲畜興旺茁壯,溫室大棚布列井然。珍稀植物種類繁多,彩樹竹林色彩斑斕,青藤纏繞果實累累,花草果瓜香飄滿園。

同程價:¥45 門市價:¥50 更多信息》

端午節湖北旅遊景點推薦——龜峰山風景旅遊區
龜峰山風景旅遊區位於大別山中段,距武漢市百餘公里、麻城市21公里。整座龜峰山由綿延的**、龜背、龜尾等山峰組成。全長16公里,寬7公里, 最高峰海拔1320米,景區標志性的奇特景—神奇的龜峰,是神秘宇宙恩賜給人類的自然瑰寶。它神形絕酷一隻翹首蒼天的巨形神龜,堪稱世界地質奇跡,被譽為「天下第一龜」。

同程價:¥55 門市價:¥60 更多信息》

端午節湖北旅遊景點推薦——九宮山
根據北宋《太平御鑒》記載,「晉安王兄弟九人築九宮於此」,故名。南宋名道張道清奉皇帝聖旨在九宮山開辟道場,九宮山始為御制道教龍門派的祖庭,香火旺盛,時為全國五大道場之一。1645年,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殉難於九宮山牛跡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李自成墓(闖王陵)是全國唯一保存下來的農民起義領袖陵寢。

2、端午節適合去哪裡遊玩

端午節適合旅遊的地方有:

1、洪安古鎮

位於重慶、湖南和貴州的交界處,洪安古鎮有「一腳踏三省」的插花地之稱,也是沈從文筆下《邊城》的原型。古鎮內古建築群立,其工藝、造型獨特,土家苗寨風情別具一格。自然景點「象鼻吸水」、「九龍坡」以及「三不管」小島都享有盛名。古鎮內可以坐船遊玩,享受自然詩意的古鎮風光,端午節還能看到龍舟比賽。

2、安居古城

安居古城是中國的第四大古城,距離重慶主城約66公里,曾於隋、唐、明朝時期建縣,是一座集獨特區位優勢、悠久文化底蘊、豐富文物古跡、優美自然風光於一體的千年古城。據了解,這個端午節,除龍舟賽以外,安居古城內還有豐富的民俗活動,展演《翰林省親》《蚌姑戲沙彌》《水雲龍》《劉雪庵音樂情景劇》等節目。

3、長壽湖

作為重慶市內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長壽湖以湖光、島影、魚鮮、果美聞名遐邇,自然資源得天獨厚,人文資源獨具特色,精品景點達20多個。

端午去長壽湖坐船游湖,還可以到看百舸爭流、湖邊鼓點雷動、觀眾吶喊的熱烈場景,這里無疑是感受端午氣氛的絕佳選擇。

4、龍水湖

如果不想走遠,還可以去大足的龍水湖,湖中有形態殊異的108個小島點綴,延綿約10餘千米,形成山水輝映的獨特景觀。又因其坐落於西山腳下,因此被譽為「重慶西湖」。端午節,龍水湖景區內的水樂園會舉辦趣味龍舟賽,游覽自然風光、感受節日氣氛去龍水湖可以一舉二得。

3、端午節最適合去的六個旅行地是哪裡?

NO. 1:湖北.秭歸

秭歸的端午節比過年還要熱鬧,在這里光吃粽子是不夠的,還有寫詩、朗誦詩歌、掛艾草、賽龍舟等活動。秭歸有屈原故里,這里是國家五A景區,千百年來,屈原故里的秭歸人都會在端午節這一天來祭拜屈原。悲壯的招魂,飛渡的龍舟、精彩的詩會......屈原精神早已經被注入到秭歸人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生生不息,世代相傳。

NO. 2:安徽.南屏

安徽南屏是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村莊,這里有眾多充滿歲月痕跡的老巷子,它清晨的朝霞、傍晚的夕陽、雨天的徽派建築......彷彿都是一幅幅的徽派水墨畫。這里擁有縱橫交錯的72條深巷,36眼古井和300多座明清古民居。南屏是影視劇取景的天堂。南屏也有著「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的美譽,在南屏參觀游覽,最引人矚目的就是祠堂群和眾多的電影取景處。南屏至今還保留著八座祠堂,它們大多坐落在村前橫店街長約200米的一條中軸線上,宗祠規模雄偉,家祠小巧玲瓏,這也讓南屏成為了一個風格古雅,頗具神秘色彩的祠堂群。

NO. 3:江蘇.同里

同里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充滿了江南水鄉的溫柔,同里的名人故居非常多,這些故居大多都以「堂」來命名,崇本堂、嘉蔭堂、耿樂堂...等等,每一座堂中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而裡面大多是原汁原味,很少有人為修復的痕跡,斑駁的老牆裡面是歲月的流淌,在喚醒著人們思古的幽情。

NO. 4:浙江.嘉興

在浙江嘉興這個以粽子聞名的「粽子之城」,有一座屬於獨特的粽子博物館,也有人們關於端午的溫暖記憶。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位於古色古香的月河歷史街區,一面臨街,一面臨河。博物館總面積1050平方米,陳列各展品近300件,是全國首家以粽子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展廳從粽子誕生的歷史娓娓道來,從屈原的故事再到伍子胥的傳說,從粽子的歷史演變再到全國各地的粽子種類,以及特色的包法,圖文並茂地向人們講述了粽子文化的源遠流長。

NO. 5:湘西.苗寨

據說,楚國詩翁屈原,就是苗家人。他的傳頌至今的著名詩篇《山鬼》、《天問》等,便是神秘湘西的生活寫照。《苗族通史》裡面說屈原氏的祖先是苗族人,因為屈原是楚國人。楚國的開國人鬻熊就是苗族人神秘湘西又增添了一層詭異色彩與氛圍。苗寨的魅力,卻不時鼓動誘惑著我們。在這里的端午節,一個小小的粽子,彌漫的不僅是濃濃香氣,更牽連著人們關於遠古的風俗和記憶。

NO. 6:廈門.集美

廈門集美是嘉庚精神的傳承之地,閩南過端午共同的習俗有三類:一類是吃鹼粽子、發糕、品嘗端午儀式食品;一類是劃龍舟,捉鴨子,兼有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點;一類是驅蟲、避邪類,點艾草、戴香囊。可以說集美的端午節不光好吃還很好玩。

4、端午時去木蘭天池有什麼好玩的么?

木蘭天池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國家森林公園。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鏈接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
浪漫山水景園,景區內以觀賞飛瀑、溪潭、怪石等景觀為主,可謂十步一景、百步一絕。特別是高山環抱的天池水如明鏡,清澈見底。遊船踏浪,駛過青山白雲倒映的池水,彷彿來到人間仙境。
高峽人家景園,主要由朱家山寨、草原人家、動感河灣以及木蘭外婆家組成。在這里,遊人既可以欣賞到原汁原味的高峽人家風情,又可品味到濃濃的木蘭文化。
森林公園景園,總面積25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各種珍貴的動植物達1000多種。這里也是三峽瀕危植物保護培育基地,有十幾種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在此落戶。豐富的森林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遊客進行森林沐浴的最佳去處。
沿路穿插其中集驚險、刺激、娛樂於一體的參與性游戲項目讓遊人盡情徜徉在大自然懷抱的同時,也放飛了心情。
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的石門山,距武漢市中心僅55公里,距天河機場僅45公里。整個景區佔地面積4800畝,分為風景游覽區和休閑度假區。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屬大別山南麓一脈,這里溝壑縱橫,林木茂盛,一年四季流水不斷,呈現的是一種山水交融的濕地生態。景區年平均氣溫介於15-22℃之間,七月份平均氣溫25.8℃,年降水量平均2000毫米左右
木蘭湖生態旅遊區武漢代表處
木蘭湖
1992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和黃陂縣旅遊局在木蘭湖(以前叫夏家寺水庫)規劃組建的木蘭湖生態旅遊區.
木蘭湖生態旅遊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境內,與荊楚名岳木蘭山毗鄰,距武漢市區 60公里,有高速公路相通,這里水豐鳥美,人傑地靈,山清水秀,是觀光旅遊、休閑度假的湖北省省級旅遊度假區,被人們譽為荊楚明珠、武漢市的後花園。
木蘭湖一碧萬頃,清澈如鏡。108個大小湖汊組成57公里的環湖公路蜿蜒曲折,湖中32個大小島嶼星羅棋布。湖周青山環抱,綠樹掩映。湖水中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種微量元素,其水質始終保持國家二級標准,是木蘭泉純凈水廠的直接水源。湖東南岸的森林自然保護小區,神奇壯觀,當遊人站在該區頂峰的木蘭樓上,既可觀賞各種野生動物及鳥類嬉戲,更能品味文人墨客詩詞字畫,領略壯麗的湖光山色。
木蘭旅遊憑借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四通八達的便利交通,隨著黃陂木蘭文化旅遊效應的影響,黃陂木蘭旅遊風景區傲視而出。

5、端午節旅遊最應去的四個地方

導語:端午節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由湖北、湖南、江蘇三省四地共同申報,共包括4部分內容,分別是江蘇省蘇州市的“蘇州端午習俗”、湖北秭歸縣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黃石市的“西塞神舟會”及湖南汨羅市的“汨羅江畔端午習俗”。 所以講端午節小長假外出旅遊最值得去的地方應該是蘇州、秭歸、汨羅和黃石。

屈原故里---秭歸

秭歸縣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地處川鄂咽喉,長江西陵峽兩岸。西漢置秭歸縣。秭歸是三峽庫區首縣,屈原故里。秭歸縣名來源《水經注》"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秭"由"姊"演變而來。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屈鄉人民具有濃厚的端午情結,秭歸端午民俗歷史悠久,有其獨特的文化空間和表現形式。在秭歸,端午節又叫端陽。農歷五月初五為小端陽,五月十五為大端陽,五月二十五為末端陽,一個端午三次過,主要為紀念生於秭歸樂平里的戰國時期楚國三閭大夫屈原。

在秭歸過端午,粽子、粑粑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當地人在製作粽子時,還特意在粽子內放一紅棗,並編唱著一首別致的《粽子歌》:"有稜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清白,半世煎熬",以此來紀念含冤負屈而死的屈原。在高山不產糯米的地方,就用剛收割的麥子磨出的麥面蒸出又大又軟的粑粑,以此來取代粽子。

屈鄉人將雄黃研磨成粉末倒入酒中,製成雄黃酒,這就成了端午期間特製的酒水。除了飲用一部分外,還要在小孩額前耳後塗上一些,以此來防止蚊蟲叮咬。

秭歸人過端午,還會製作一些小飾品。將艾蒿、雄黃、陳大蒜梗、花椒、胡椒、白果、核桃、瓜子或五種中葯材裝入事先做好的小布袋中,以五綵線纏繞,這就成了一個小巧漂亮的香包。佩戴在胸前,不僅用作裝飾,還可以驅邪防病。

端午節當天清晨,露水未乾時,人們會上山采割艾蒿,回家用綵帶紮上,懸掛在大門兩旁,用來辟邪祛風。采來的艾蒿除了當天應節外,一年中,不論何時有什麼痛癢時,隨時可摘取幾枝配以大蒜梗,用水煎煮,洗擦患處或泡腳,可以止癢祛風消炎。

在秭歸民間,出嫁的女兒都要在這一天回到娘家,與娘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不僅女兒要回娘家,老人和小孩都有屬於他們的活動。

老人頸帶艾葉花環,愜意的坐在飄著艾香的水盆前,兒子或媳婦兒蹲在老人面前,一邊慢慢地往老人的腳背上撩水,一邊拿艾葉在老人的腳上輕輕地按摩。端午節為老人泡腳,這在屈原故里是孝敬老人的一種形式。

末端午夜,家人團聚,親友雲集,同時喜慶夏收,由一家或數家做東,邀請鄉親鄰里自娛自樂,跳當地的建東花鼓戲,唱山歌,吹打樂合奏,往往通宵達旦。至此,端午節過完。

秭歸端午是中國上古楚文化和中國端午禮俗的活態見證之一,形象生動地宣揚和傳播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屈原的精神品格和中國文化傳統精神,把傳統的祖先崇拜和英雄崇拜人性化、娛樂化,加強親情、鄉情和民族感情,加強社會群體與民族的`凝聚力,促進了中華傳統的民族文化認同。

秭歸旅遊景點有:屈原祠、九畹溪、四溪、鳳凰山、鏈子崖。

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黃石

黃石,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國成立後湖北省最早設立的兩個省轄市之一,是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華中地區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也是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開放城市。 黃石是華夏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搖籃。黃石市工業文化底蘊深厚,工業基礎較好,有“青銅故里”、“鋼鐵搖籃”、“水泥故鄉”和“服裝新城”之稱。

西塞神舟會是黃石市西塞山區道士袱村民慶賀端午節,主要活動有祭祀、巡遊、送神舟下水等系列儀式和活動。西塞神舟會已經有3000餘年歷史,在歷代傳承過程中,形成了嚴格規整的程序內容和儀式要求。在每年的端午節前一個月,也就是農歷四月初八,他們就要舉行扎制神舟的開工儀式。從四月初八到五月初五,扎船的民間藝人進駐神舟宮扎制船體。龍形舟船長7米、寬2米、高5米,船上樓台亭榭,宏偉精美。整個舟船除少量木料外,主要用茅草和油菜稈填充,外用紅布包裹。船艙除主骨架外,全部為篾骨紙糊。除船體外,還要扎制108位各路驅魔滅災的神仙。神舟正艙內正襟“危”坐的“忠孝王”就是屈原大夫。從舉行龍舟的開工儀式,扎制神舟,到五月初五子時由道士主持儀式為神舟開光,直到五月十五至十八的神舟會正式會期,整個活動歷時40天,是目前國內端午節時間較長的祈福和祭弔活動。

在正式會期,當地日日夜夜唱楚劇大戲,四鄉八嶺的民眾趕來向神舟許願求福。農歷五月十六早上8點神舟出會巡遊,家家戶戶都要在門邊懸掛菖蒲艾葉,門口設香案、燃香燭,擺上酒、茶、米、水果等供品。每到一家,村民們都要放鞭迎接,撒茶米、祭拜。農歷五月十七晚,為神舟點燃48盞長明燈,通宵打醮守夜。農歷五月十八日上午神舟出宮,道士和神舟會全體成員共同為神舟開路,由16名青壯小伙抬著神舟恭送入江,任由水流帶著龍舟沿江而下,東流入海。此時江上眾多漁船在船頭擺香設案、鞭炮齊鳴、繞神舟三圈,以示送行。神舟登江處的大堤上,有成千上萬的村民雙手合十、跪拜神舟,祈求神舟帶走疾病、帶走瘟疫、帶走災難,祈年吉祥、一年幸福、一年安康。神舟會是民眾自發自願組織參加的,以驅瘟、除惡、消災、祛病和求平安健康、益壽延年為核心主題的漢族傳統文化活動。與傳統的吃粽子、掛菖蒲艾葉相比,湖北黃石的西塞神舟會有著與眾不同的魅力。

黃石市地理區位優越,自然環境優美。黃石城區襟江懷湖,依山傍水,城在山中,水在城中,山環水繞,環境優美,擁有“三山兩湖”(東方山、西塞山、小雷山、磁湖、仙島湖)眾多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於一體的風景名勝。黃石素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之稱。

中國龍舟名城-----汨羅

汨羅,簡稱羅城,隸屬於岳陽市,處湖南省東北部,緊靠洞庭湖東畔、汨羅江下游。因境內有汨水、羅水會合,其下游名汨羅江,因以名市,是"中國龍舟名城"。汨羅江是戰國時期文學家屈原自沉之地,現有屈子祠、屈原墓等紀念屈原的古跡建築。

汨羅江發源於江西省修水縣,經平江、汨羅而入洞庭,全長不過253.2公里。她雖然沒有揚子江、密西比河那麼域廣流長,也沒有黃河、尼羅河那麼遠古燦爛,但隨著公元前278年屈原在這條江上驚天一躍,年復一年的五月、載復一載的端陽,人們都在這里重復著一個 “用龍舟打撈屈子屍魂”的故事,這條江便隨著龍舟競渡的鼓點聲響徹大江南北和長城內外、異國他鄉。汨羅江,在世界眾多河流中,也就成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江。

汨羅江畔端午節一般從農歷五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日止,整個節日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性、廣泛的群眾性、豐富的多樣性、濃郁的文化性、狂熱的參與性和深遠的影響。汨羅江邊的端午習俗,除辦盛宴、吃粽子、插艾掛菖、喝雄黃酒、賽龍舟外,雕龍頭、偷神木、唱贊詞、龍舟下水、龍頭上紅、朝廟、祭龍、祭屈等都有神秘的儀式和獨特的文化內涵,還留下了“寧荒一年田,不輸五月船”等許多端午民謠。觀龍舟、回娘家、辭端陽、插艾葉、喝雄黃酒更有濃郁的地方含義。而且上述這些習俗和文化場景,自漢以來就有零散的文字記載,如在公元424年顏延之的《祭屈原文》、公元六世紀初吳均的《續齊諧記》及《荊楚歲時記》、《隋書﹒地理志》等均有描述。

千百年來,汨羅江邊的人們表現出了對端午節的重視和狂熱。端午這天里,小孩要穿上新衣服,大人長者要換上最隆重的盛裝,姑娘媳婦們要穿上花衣服。上午龍舟競渡,十里八鄉的男女老少們便成群結隊地趕往賽地。江中,鑼鼓喧天,號子聲震四方;岸上,喊聲震地,歡歌笑語雷動。可以說,參與者的每一根神經、每一個細胞都調動起來,人們完全沉浸在競渡的激烈競爭和狂熱之中,各自的心為著自己的一方而跳動。中午,大辦盛宴,對酒劃拳,談笑風生。下午,唱老戲、放鞭炮,鑼鼓聲、歡呼聲、嬉鬧聲,鬧成一團。整個節日,人們在喜慶中盡情狂歡。

汨羅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有汨羅江、屈子祠、神鼎山、八景洞、任弼時故居、汨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屈子祠大門心、屈子公園、普德觀。

千年古祠屈子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屈子祠汨羅江景區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湘楚文化旅遊黃金線上的重要景點。

任弼時紀念館是國家4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

東方水都----蘇州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蘇州是中國首批24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吳文化的發祥地 。蘇州園林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蘇州市端午節的漢族民間習俗,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紀念的是春秋時期吳國名將伍子胥。紀念伍子胥的端午節是蘇州一年一度最為盛大的民間節日,具有一整套與當地自然氣候條件、日常生產生活習慣、經濟文化特徵相適應的民俗活動。有包粽子、賽龍舟,掛菖蒲、戴香囊、掛鍾馗像驅鬼等傳統項目。2009年,蘇州端午習俗作為中國端午節的四處重要傳承地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蘇州吳地端午習俗:

喝雄黃酒。端午節雄黃酒的前身,應該是菖蒲酒。菖蒲葉形如劍,故稱“蒲劍”,又因近水而生,而名“水劍”。製成菖蒲酒,具有性溫味辛特點。對肺胃均有益,可延年益壽。《本草綱目》載:“菖蒲酒治三十六風,一十二痹,通血脈,治骨瘺,久服耳目聰明。”

掛香囊、插艾葉。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亦稱佩幃、容臭。其製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屈原《離騷》中有“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端午食粽。是蘇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到端午節前夕,在蘇州小巷深處,朱門半掩,廳堂里妯娌婆媳團團圍坐,或者就在彈石路邊,小藤椅幾張圍攏來,滿目青綠的箬葉,糯米的晶瑩,傍晚,就飄來了香氣,還有要好鄉鄰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藝,味道鹹淡,賣相如何,這是現代人生活里難得的悠遠古風,是蘇州人津津樂道的佐餐美食。“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競龍舟。蘇州是端午節龍舟競渡的發祥地。《事物原始》載:“競渡之事,起於勾踐,今龍船是也。”漢代趙曄《吳越春秋》也認為,龍舟的起源“起於勾踐,蓋憫子胥之忠作”。

蘇州龍舟競渡的最早起源當為“胥門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詩人邵長蘅有 “五月胥江怒,水嬉歡競渡”的詠嘆。到清朝,蘇州端午龍舟競渡盛極一時,地點眾多,“龍船,閶、胥兩門,南、北兩濠及楓橋西路水濱皆有之。”

蘇州素來以山水秀麗、園林典雅而聞名天下,有“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的美稱,又因其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古城特色,有“東方水都”之稱。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