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為什麼中秋節經常會聯繫到兔子

為什麼中秋節經常會聯繫到兔子

發布時間: 2023-04-06 02:14:14

1、中秋玉兔代表什麼

中秋節月兔寓意生育和永生。在漢族每年三月三日有向上天祈求子嗣的習俗,其名叫「上嗣」他的諧音叫尚子。這天就會拜月亮,拜兔。因為兔子是一月生一窩,兔子的生理生育期為二十九天,所以他代表非常強的這樣一個生育能力。

在大量的漢代墓室中出現了非常多的壁畫,掌握不死葯的西王母,常常和九尾狐和搗葯兔一同出現。無疑這里的葯便是長生不老葯,因此,玉兔又有永生的寓意。

相關傳說

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葯丸可以長生成仙。

究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古時候,文人寫詩作詞,常常以玉兔象徵月亮,像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至於諸多舊小說,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中,玉兔常常與金烏相對,表示金丹修煉的陰陽協調。

2、為什麼古代都將兔子和月亮聯系在一起?

兔子在生理、生育上的一大特點是:兔子交配後,大約一個月後即產小兔,產兔後馬上能進行交配,再過一個月又能生產。而且,兔子生產時總在晚上。兔子的這些生理特點恰好與月的晦盈周期在時間上一致,而月亮的出現也總在晚上。月與兔的神話關系看來也不是毫無根據的任意性幻想,而是有其內在的隱喻性邏輯。陸佃《俾雅》在解說兔的別名「明視」時說:「兔,吐也。明月之精,視月而生,故曰明視。」 兔子有個特點:繁殖能力極強。而月亮一般被認為是女性的象徵,古代人相對來說生存能力不強嘛,當然就寄希望於女人能夠多多繁衍後代,由此將兔子與月亮聯系起來。大多數和月亮有關的傳說或者神話多多少少都和「生育」有關。其二由於兔子超強的繁殖能力,為肉食動物(包括人)提供了較為穩定的食物來源。而月亮另外一個象徵是」狩獵「,我個人認為這或許與月夜比較適合狩獵或者點篝火做燒烤兔肉有關系(這點存疑)。故而兔子與月亮另一部分的聯系來自於此。原始思維都是差不多的。那麼大坨一個月亮是無法被忽視,於是就崇拜、幻想,起名字,造神。人們崇拜太陽,也崇拜月亮。覺得太陽是男神,月亮就當女神吧。偶爾也有奇葩文化里月亮神是坨發育畸形的肥男子,口味雖重,也不脫離原始思維的范疇。其他文化里把月亮和兔子關聯起來的例子我知道的不多。不過在斯里蘭卡的古玩店,我的確看到過一個圓圈中繪著白兔,與中國玉兔造型差不多。老闆說,這玩意代表月亮。旁邊太陽的形象和全世界差不多,一坨黃顏色發出一圈光線。

3、中秋兔子燈籠的寓意是什麼?哪個地方有這樣的風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然而有許多地方都會在中秋節放兔子燈籠,那麼在中秋節放兔子燈籠的寓意是什麼呢?又有哪些地方會有這樣的風俗呢?


中秋節是一個非常喜慶的節日,人們常常會一家團聚,等到晚上的時候,大家一起賞月,吃月餅。人們會在中秋來臨之際做好各種各樣的燈籠,營造出節日的氛圍,你慶祝中秋佳節的來臨,然而中秋節兔子燈籠的寓意就是營造喜慶的氛圍,是人們對於全家團圓,闔家幸福的期盼。兔子燈則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手工藝品,是花燈的一種,人們把兔子視為吉祥之物,因為他製作簡單,所以家家戶戶都會製作。

中秋節關於玉兔的故事,玉兔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了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索要吃的無力和孩子都有食物可以給他們,只有兔子沒有吃的給他們吃,於是兔子便說你們吃我的肉吧,然後就跳進火中把自己燒熟,於是三位神仙非常感動,把兔子送到了月宮裡面,成為了玉兔,終日陪伴嫦娥,並且搗制長生不老葯。

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中秋節在靖西,尤其是靖城,他們會賞花燈,並且拉兔子燈,熱鬧非凡。因為他們在外工作。無法和家人團聚聚,所以他們會通過同鄉舉辦從小家鄉會舉辦的風俗活動才能黃建他們的思鄉之情,於是他們就決定將上花燈活動一到中秋節舉行,這樣子既能避免和別的組節日重疊,又能完成自己的思鄉之情。於是從那個時候他們就會有了兔子燈這種極具家鄉文化特點的物品流行起來,每次到中秋佳節進程的兒童就會拉著兔子燈從家裡走到大街上,成為了頗為壯觀的流動燈和並且成為月光下非常靚麗的一道風景,也是靖城各個人的兒時的美好記憶。

4、玉兔和中秋的關系

早在漢樂府詩集裡面就已經描述了玉兔搗葯的故事:

教敕凡吏受言,採取神葯若木端,玉兔長跪擣(搗)葯蝦蟆丸,奉上陛下一玉柈,服此葯可得神仙。」——《樂府詩集·相如歌辭九·<董逃行>之四》

而晉代時期,當時的人們已經普遍的把月兔和月亮聯系在了一起,並直接說:月亮中有啥呢?有一隻玉兔在搗仙葯!

從此之後,玉兔在月亮上面搗長生不老的仙葯就成為了中國人人盡皆知的事情了,玉兔也因此被稱之為「月中之精」,月亮也有了一個別稱叫做「兔魄」。明代劉基劉伯溫有一首《怨王孫》的詞中就直接用兔魄指代月亮:「兔魄又滿,天長雁短。」

到了唐宋,層出不窮的著名詩人都對著月亮紛紛寫下了白兔、長生不老葯、嫦娥等的華美詩篇。



(4)為什麼中秋節經常會聯繫到兔子擴展資料:

民間對於月亮和玉兔的崇拜更是有增無減,北京著名的中秋節祭拜兔兒爺的習俗,就是傳說月亮上的玉兔看不慣人間遭受瘟疫,特地下凡救災解難。而且兔兒爺現在已經成了老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嫦娥奔月以後, 而且是偷吃王母賞賜後羿的仙丹飛升的,偷盜的行為讓西王母大於震怒,於是把嫦娥變成了玉兔。每到月圓月圓之夜,就要在月宮裡面化身玉兔搗葯,以示懲罰。這樣的都是老百姓對嫦娥偷盜行為的憤恨編的故事。

5、兔爺和中秋節之間有什麼關系嗎?兔爺是什麼?

之前老北京人過中秋節,祭月有關鍵民俗活動之一。到八月十五黃昏,每家每戶需在院子里擺一張八仙桌,擺著瓜果蔬菜、月餅、豌豆角枝、雞冠花等貢品祭拜月神。瓜果蔬菜、月餅好了解,那豌豆角枝是干什麼用的呢?那是專門針對「兔兒爺」精心准備的。

「爺」是舊社會對影響力高貴者尊稱。每到中秋節,請一尊泥塑製作的「兔兒」恭而敬之地「供」下去。這兔兒,並不是人間的牲畜,並不是野兔子,反而是廣寒宮中的玉兔,因此被尊稱為「爺」!兔兒爺是北京的漢族人傳統手工藝品,同時又是中秋節時令應令的小孩玩具。

兔兒爺要在明末發生的。明人紀坤在《花王閣剩稿》記載:「京中秋佳節多為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子女祀拜之。」這也是最開始關於兔兒爺史料記載。比較常見的「兔兒爺」,一般都是金盔金甲的戰士樣子。並且,插到帽子里的野山雞翎僅有一根,老北京有句順口溜兒:「兔兒爺」的翎子——單殺。

老北京南城兔兒爺的類型較多,有泥塑製作的,布做出來的,紙做的,木頭做的……一般泥塑製作的較多,千姿百態,大一點的有三尺多大,小的就只有三寸,都為粉白色臉孔,戴著金盔,身穿盔甲,背插令旗或傘蓋。它座騎有獅、虎、鹿、象不一。兔兒爺右手托臼,左手執杵,做搗葯狀。除此之外,也有「吧嗒嘴兒」的兔兒爺,內腔,上嘴唇是活的,正中間系發布,拉扯線結,唇齶裂亂搗。總而言之,品種繁多,不一而足。很多人為了讓兔兒爺有一個圓滿的家中,歸還兔兒爺「娶」了一兔姥姥,也請到了供桌子,讓她們恩愛夫妻。

舊北京,有以此作為商家甚眾,每到農歷八月,便設攤於街邊,成八月節節日一景。中門五牌樓、側門南京鼓樓前、西單、東四部分地區,都是有賣兔兒爺的小攤。前去買兔兒爺的小孩大人人山人海,熙熙熙攘。著著名作家舒乙老先生想起那時候大街小巷兔兒爺的美好時光,曾深情地說:「童年時候兔兒爺便是中秋節的代表,沒了兔兒爺好像就並不是中秋佳節。孩子們得余山買兔兒爺,大家都認為如果連兔兒爺都沒有買這還怎麼得了?」

自明朝末年發生以後,兔兒爺快速民間普遍廣為流傳,到清代,清廷不但沒有毀壞漢族人祭月傳統的,反倒承繼得十分虔敬,皇純孝家後宮的祭月活動也是義正詞嚴,八國聯軍打入北京,慈禧皇太後在逃跑的途中也沒忘記九嬰祭兔。清代宮廷把玉兔稱作太陰君。民俗祭兔卻並沒有那麼端莊規定,體現出了玩賞特性。老百姓把玉兔稱作兔兒爺,這類叫法雖比不上稱「太陰君」嚴肅認真端莊,但非常親近。到清末時期,兔兒爺變為即是拜貢品也是中秋佳節兒童的玩具。清代詩人櫟翁《燕台新詠》曾寫「兔兒節」一詩:「團圓佳節慶家家戶戶,歡歌笑語中廳薦果瓜。葯竊羿妻偏稱寡,金塗狡兔竟呼爺。秋風瑟瑟月窟營天空,涼夜蟾光映水涯。慣與少年兒童為戲具,印泥糊紙又搏沙。」民國,盡管又朝代更替了,但拜祭並賞玩兔兒爺的習俗依然在持續。即便在日軍侵華戰爭期內,兔爺兒仍然風靡。

那樣老北京人為何需在八月十五供兔兒爺呢?這兒有一段傳奇:說有一年北京城突然鬧冒了疫情,去世了好多人,到處是慘叫之音。玉兔仙女嫦娥在天上看見了這一不忍直視的畫面,十分不忍心,就派身旁的玉兔兒,放到人間為百姓們看病。玉兔變成了一個美少女,各家各戶為人們送葯粒兒,這葯粒兒有紅的也有黃的,吃了病就行,這白紅葯粒後來就發展成了中秋節吃的「自來紅」和「自來白」月餅。

很多人為了感激玉兔,陸續送東西給他;可玉兔什麼都不必,僅僅向他人借衣服穿,每到一處該換一身打扮,有時穿著打扮得像個小攤販,有時候又像一個算命的。一會兒是男性打扮,一會兒又變為女性。因為會給大量的人看病,玉兔就坐上鹿、獅子座、虎,這一下兒比走路快得多,踏遍了京城裡外,救大量的人。之後,大家為了慶祝和感謝玉兔的恩德,就拿泥描繪了玉兔形象,有騎鹿的,有騎虎的,也有騎獅子的,有甲胄著盔甲的,還有身穿各種各樣做工人服裝的,形態各異,如此可愛。一豎褲中到農歷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戶戶都需要敬奉他,擺著好吃的東西瓜果蔬菜和豌豆角,用於酬勞他給世間所帶來的吉祥如意和美好,還親切稱她為「兔爺兒」。

現兔兒爺狀況可不如從前了,已成了稀罕物。即便在中秋節期間也幾乎看不到兔兒爺身影,僅有在一些加工工藝店內還可以少許。小朋友們也慢慢地不清楚兔兒爺是什麼了。即便如此,兔兒爺那美麗的民間傳說故事和栩栩如生超級可愛的品牌形象並沒從大眾的記憶里完全抹除。特別是老一輩的人,在她們純粹而清苦的童年回憶中,兔兒爺永遠都是莊重華美的。北京申奧成功時,著名書法名家啟功老爺子獲知應選奧運會吉祥物消息,居然毫不猶豫的說:「如果想我網路投票,我便投兔兒爺一票。」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中,祁老頭想起它的子孫後代「即將住在一個並沒有兔兒爺的北平,伴隨著兔兒爺的解決,很多很多超級可愛的、北平獨有的物品,也必然沒誰了根!」老北京人對兔兒爺的情結可見一斑。

一定不要低估一個小小的泥塑製作的「兔兒爺」,他影響了北京人生活的眾多方面,在兔兒爺的身上不僅展現了北京中國戲曲、節日生活等民俗風情,還展現了老北京人的奮斗精神。兔兒爺眾多品牌形象中,以騎虎形象更為典型性,由於虎的兇狠正映襯了兔兒爺的神通廣大,它雖屬民間手工藝的大膽造就,但也展現出了老北京人樂觀豁達應對生活的心態。特別是將兔兒爺視作神,又作為小玩具,「將拜祭與玩賞緊密結合」,也就只有北京文化藝術,那類經歷了榮華富貴奢侈,也享受了衰落滄桑以後的領悟,那見過大世面,經歷了大風雨過後的灑脫,才可以所產生的一種將權勢乃至神明,結合於實證主義、生活主義的心態。可以這么說,兔兒爺是北京文化藝術的典範,是極具地區代表性民俗文化標記。

6、玉兔跟中秋節有什麼關系

玉兔搗葯是與中秋節相關的神話傳說。
相傳月亮之中有一隻兔子,渾身潔白如玉,手明乎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葯,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葯丸可以長生成仙。
久而久之,玉兔便成為月亮的代名詞。古時槐凳候,文人寫詩作詞,常常以玉兔象徵月亮,像辛棄疾的《滿江紅·中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至於諸多舊小說,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在道教典故中,玉兔常常與金烏相對,表示金丹修煉的陰陽協調。
月有玉兔之說,民間久已流傳。故舊時每逢八月中秋,街上即有「兔兒爺」、「玉兔搗葯」「兔山」等節令畢悉玩具上市。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