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廣州端午節是怎麼過的

廣州端午節是怎麼過的

發布時間: 2023-04-07 12:17:44

1、廣東人端午節風俗是怎樣的

您知道在廣東端午節都有哪些特別的風俗嗎?扒皇舟、吃艾糍、馬拉溜都是什麼東東呀?作為土生土長的廣東人,今天就帶您一起去看看廣東人端午節風俗吧: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之一:扒皇舟🌹✨

深圳人將劃龍船稱為「扒皇舟」,據說,廣東深圳賽龍舟也在船上設一羅傘,可能源於九龍土瓜灣這個風俗。再後來,扒龍舟從休閑娛樂活動,演變成競賽運動項目,羅傘逆風阻力,才逐漸消逝。

深圳人將劃龍船稱為念謹「扒龍舟」,而且深港地區還曾有「扒皇舟」的傳說。據悉,「扒皇舟」傳統源於700多年前。相傳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小宋帝趙罡、趙罡當時被元軍前截後追,從失守的宋都絕指臨安(今杭州),經福建沿海倉皇逃至新安縣九龍土瓜灣(今屬香港)時,駐蹕兩個多月,期間恰逢端午節,趙罡端宗王觀看了當地龍舟競賽,興致之餘以護駕有功,御賜黃緞巨型羅傘給鄉民。此後每年端午賽龍舟,鄉民必奉御賜羅傘置於龍船之中,這種龍船被尊稱為「皇舟」。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之二:掛黃葛藤🌹✨

端午節掛黃葛藤卻是客家地區的傳統習俗。端午節當天,廣東梅州客家並高配人便在自家門前掛起黃葛藤,這樣的民俗在客家地區延續了千年。在客家人眼中黃葛藤是驅邪之物,與別處將葛藤喻為捆綁鬼怪的「鐵鏈」、「神仙索」不同,其在客家民間傳說中與唐末農民起義領袖的黃巢有著緊密聯系。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之三:浸龍舟水🌹✨

因為龍舟寓意吉祥,同時平日擺在祖宗的祠堂中,因此龍舟滑過的水村民們都認為是「大吉水」,於是另一個習俗應運而生—浸龍舟水。這個習俗名為「浸龍舟水」,寓意驅邪避穢。不光是連灘,「浸龍舟水」是廣東很多地方都有的習俗。

當端午強降水來時,江河水位迅速上漲,為扒龍舟提供了良好的場地條件。浸龍舟水是流行於廣東地區的傳統習俗,在廣東地區,什麼都很講「意頭」的廣州人每每此時就會全家走到江邊洗龍舟水,有小孩的家庭,家長會讓孩子小手小腳都「浸浸」龍舟水,祈求小孩子身體健康,快高長大,驅邪避穢。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之四:馬拉溜🌹✨

沙尾還有一個奇特的跟粽子有關的風俗,他們的土話叫「馬拉溜」。何謂「馬拉溜」呢?「以前我們小時候,大概從五月初一、初二開始吧,早上起來媽媽就用繩子將一個鹼水粽子穿起來,然後掛在我們孩子們脖子上,並且叮囑我們千萬不能拿下來。我們就掛著它去上課、去玩。等到初五一到,我們起床後就直接將它剝開吃掉了。」

這種風俗聽起來跟某些城市的「鴨蛋絡子」有點相似,傳說這是辟邪之用。而這種身上掛上香草葉包裹的粽子,則很容易讓人想起屈原。詩人身上佩帶著用薜荔、菌桂、胡繩等香草編成的裝飾物。而「馬拉溜」不妨看成是對志潔行廉的三閭大夫的紀念。可惜這種獨特的風俗只持續了幾年,便無聲無息地中斷了。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之五:搶青舟🌹✨

賽龍舟開始前,所有隊伍都會焚香點燭、放鞭炮,用一頭全燒豬拜祭河神。拜祭完後,參加賽龍舟的人吃燒豬,吃完才放龍舟入水,之後會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環節--「搶青」

所謂「搶青」,就是把一根掛著一紮樹葉的竹竿放在河中央,參賽的隊伍各派出一個人去搶。這是一種求吉祥的儀式。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之六:打午時水🌹✨

端午節在惠州還有本地特色,如「打午時水」、「洗龍舟水」等。「打午時水」就是在端午節當天中午12時到井裡打水。

在惠州老百姓心中,這個時候的水最能辟邪,小孩用「午時水」洗澡能祛除痱子帶來健康身體,成年人用這樣的水洗澡會帶來好運。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之七:回娘家🌹✨

廣州舊俗在農歷五月初二至初五四便有送節之舉。年輕「新抱」(媳婦)們,用「全盒」六個或四個,盛以粽子、豬肉、生雞、雞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長輩賀節。

姑娘和兒童們掛香包,掛包以五色絲線編織,一般均為新媳婦所送,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賢良,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手藝,俗稱「新抱手藝」。香包中裝有檀香、八角、花椒、琉璜等。

✨🌹廣東人端午節風俗之八:燒艾條  🌹✨

點艾條是端午時惠州不少家庭的傳統保留項目。艾條在惠州又被稱為「午時香」,按照惠州習俗,以前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端午節當天正午時分,將艾條放置在家裡大門、廚房、陽台等地點燃,辟邪驅蟲。艾條里包有鋸末、硫黃、艾葉、香料等物。

不管到底是哪種風俗,端午節都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端午節是個美好的節日,人們在這既豐富多彩、又並不濃烈的民俗節日氣氛中,能夠感悟文化的滋養,領悟生活的真諦。

2、端午節的習俗

端午節主要的習俗有賽龍舟、吃粽子、懸掛艾枝等。

1、吃粽子: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而吃粽子」,粽子是具有文化積淀的食物之一。

2、賽龍舟:在端午節的時候賽龍舟也是一個傳統活動,在靠近河流的地區經常會舉行賽龍舟活動。

3、懸掛艾葉:艾葉有一股清香,能夠驅趕蚊蟲,具有凈化空氣、殺菌消毒的作用,在端午節時插艾葉的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

3、端午節怎麼過

端午節通常會舉行賽龍舟、端午食粽等活動。

1、賽龍舟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閩、台則往媽祖廟祭拜。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賽龍舟歷史悠久,已流傳兩千年以上,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

2、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古粽籺、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讓亮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端午節的文化價值:

端午節的起源蘊含著時代需要的傳統倫理道德規范,在中國古代人的生活中,節日是農歷歷法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態滑襪,因此,關於端午的起源最早有源於夏至一說。而民間社會卻把它與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真實或者傳說中的歷史人物結合起來,賦予其情感、道德色帆激彩,並衍生出豐富多彩的節日傳說。

如此一來,端午節的文化屬性從純粹歲時節令的產物,又增添了一份歷史人文的色彩,而且在後世的流傳中與歷史的關聯度被不斷強化和凸顯。在這樣的演變過程中,端午節的思想內涵也悄然發生著變化,由探索、認識自然的智慧結晶衍生出對國家的忠誠和對至親的孝道。

4、廣州端午節的習俗

廣州端午節的習俗:

1、新抱手藝

廣州人對端午節很重視,舊俗在農歷五月初二至初四便有送節之舉。年輕「新抱」(媳婦)們,用「全盒」六個或四個,盛以粽子、豬肉、生雞、雞蛋、水果、酒等回娘家向長輩賀節。

姑娘和兒童們掛香包,掛包以五色絲線編織,香包中裝有檀香、八角、花椒拆氏、琉璜等,一般均為新媳婦所送,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賢良,一方面體現新媳婦的手藝,俗稱「新抱手藝」。

2、貼「午時符」

午飯後,家家貼「午時符」。符用寬約一寸,長近一尺的黃紙條,上面用硃砂寫上「五月五日午時書,官非口舌疾病蛇蟲鼠蟻皆消除」等字樣。在大門上懸掛菖蒲、鳳尾、艾葉等,並紮上一束蒜頭,塗以硃砂避邪。也有些人家還在門上貼上用黃紙寫的小對聯:「艾旗迎百福,蒲劍斬千邪。」

正午時分,用水果、粽子拜家神,燒艾滾坦草薰屋角,稱「旅備散驅蚊蟲邪魔」。用雄黃酒調硃砂,在孩子的額上、胸口、手心上點一紅點,以示避邪。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