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送鍋盔是什麼含義
1、鍋盔是什麼東西?
鍋盔,又叫鍋魁、干饃,是陝西省關中地區以及甘肅省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地方傳統風味麵食小吃。
鍋盔是陝西八大怪之一。人稱「睜眼鍋盔像鍋蓋」,即象頭盔狀,顧名思義又叫鍋盔。鍋盔製作工藝精細,素以「干、酥、白、香」著稱。干硬耐嚼,內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相傳武周(唐武則天)時期,官兵為武則天修建乾陵時,因工程鉅大,大量民工需要忙碌工作,且工地無烹調用具,所以官兵以頭盔為炊具來烙制面餅,故取名鍋盔。
鍋盔在陝西是一種直徑20厘米至50厘米左右的厚烤餅,烤熟後從邊緣切開,可夾各種食物,最典型的是夾油潑辣子或辣椒醬。
鍋盔是西北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的民間小吃,尤其在陝甘寧青地區流傳已久。由源於外如叢肆婆送給外孫賀彌月而贈的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的食品。 人常說,「乾縣有四寶,鍋盔、掛面、豆腐腦、茶酥。」
汝州的鍋盔是深受大眾喜愛的麵食,張庄、廣育路南口、西關、東關都有很好的攤點。
鍋盔的特點是用油和面,文火炕制,中空、外酥、里起層、邊厚、吸汁,不漏湯。鍋盔夾豬頭肉是汝州小吃的絕配:將豬頭肉大刀切鄭早塊,夾入剛出鍋的鍋盔里,熱騰騰的面香將肉香烘托渣轎到了極致,而肥肉的油膩又被鍋盔吸納化為無形,又香、又酥、又軟,吃起來非常過癮。
變體
有許多不同的版本,包括荊州,河南,四川和陝西。
1、陝西風格
在陝西,一個果核呈圓形,直徑約一英尺長,厚度約一英寸,重約2.5千克。傳統上,它是由外婆在她一個月大的時候送給孫子的禮物。它們與biang biang面條一起被認為是「關中八怪」之一。
2、荊州風情
這種風格是將面團(麵粉,水,酵母,糖)裝滿餡料(雞肉,牛肉,蔬菜)的方法,然後將其放入圓柱形的木炭烤箱中。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鍋盔
2、請問 西安的民俗有哪些?文化 小吃 歷史
歷史
世界歷史名城,華夏精神故鄉—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多、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 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由周文王營建,建成於公元前12世紀,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中國歷史上的四個最鼎盛的朝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西安高陵楊官寨遺址發現,將中國城市歷史推進到了6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同時確定了西安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座城市。 民族:漢族占總人口的98.8%,西安市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0個,少數民族以回族人口最多 標志性建築:大雁塔、鍾樓、鼓樓、明城牆、大明宮、大唐芙蓉園、小雁塔等
西安是歷史悠久的世界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遠古時代,「藍田猿人」就在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在灃河兩岸建立豐鎬二京,從此揭開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輝煌史,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先後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有「秦中自古帝王州」的美譽。西安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最早對外開放的城市,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譽。文物古跡種類之多,數量之大,價值之高,在全國首屈一指,許多是國內僅有、世界罕見的稀世珍寶。
歷代名稱
「西安城」:灃京(周)-鎬京(周)-咸陽(秦)-長安(漢)-常安(新)-常安(南北朝)-大興(隋)-長安(唐)-長安(後梁)-長安(後唐)-長安(宋:注「永興」)-長安(元)-長安(明)-長安(清)-長安(中華民國)-西京(中華民國)-西安市(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安」: 宗周(周)-內史(秦)-京兆(漢)-京兆(新)-京兆(南北朝)-京兆(隋)-京兆(唐)-大安(後梁)-京兆(後唐)-京兆(宋)-奉元(元)-西安(明)-西安(中華民國)-西安(中華人民共和國)
西安一名的由來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長安古名的廢止
西漢高祖5年(前202年),置長安縣,在長安縣屬地修築新城立名「長安城」,民國初年,長安屬關中道,歸省政府直轄,1928年,民國政府決定成立西安市,分長安縣所屬城內及四關劃歸西安市,1930年11又撤銷西安市政府,原劃長安城地面仍歸長安管轄,成立長安縣城關區管理西安城關行政。1942年,重新成立西安市政處,次年再次成立西安市,再次劃撥「長安城」城關及城周四鄉面積230平方公里劃歸西安市。自此「長安」古名壽終正寢
西安兵馬俑石榴節
p; 西安臨潼既是兵馬俑的故鄉,又是享譽全國的石榴產地。每到秋高氣爽之時,亦正值旅遊旺季,火紅的石榴在陽光下分外引人注目,更為驪山增輝添色,令海外遊客贊嘆不已,駐足不前。西安兵馬俑石榴節把這兩項內容巧妙地結合起來,可使旅遊客同時滿足精神和物質上的享受。在1991年舉辦的首屆兵馬俑石榴節中,身著石榴裙的16位石榴仙子給客人敬奉石榴的場面,曾傾倒萬人。
五毒圖案
五毒圖案是西安關中地區民間流傳的一種辟邪圖案。關中人認為,蠍子、蛇、蛤蟆、壁虎、蜘蛛等五種動物是最毒的動物,俗稱"五毒"。人們在小孩的兜、背心、鞋帽等衣服上綉制五毒圖,是按照"以毒攻毒,厭(古時厭字與壓字形相近,意相通)而勝之"的原則,對傷害孩童的邪毒之物以制約。經過長期的女工實踐,關中婦女對五毒造型進行了修飾美化,逐漸失去了當初凶御凶的本意。80年代以來,隨著西安旅遊業的迅速發展,婦女們將五毒圖案精心綉制於馬夾背心,受到海內外旅遊者青睞,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旅遊紀念。
西安四色禮
四色禮也稱四樣禮,是西安地區比較講究的一種晚輩對長輩所行之禮。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終,完美、美滿等意蘊,是後輩對長輩的祝福。譬如男女定親以後,男方第一次到女方家,必帶四種禮品:煙、酒、肉、罐頭或水果及其它東西,女方家也必湊成四禮品回送,如鞋、襪、鋼筆、筆記本等,讓男方捎回。以後每逢時令節氣,岳父母生日,男方去女方家也常備四樣禮品,但女方就不必回送。若女方家到男方家通常則不拘泥於四樣禮。隨著人們收入增多和生活水平提高,禮品檔次也在提高和翻新。
西安特色小吃
走遍天下的同時也吃遍天下,這是不少吃貨們的理想。西安作為中國歷史古都,除了豐富的旅遊資源,還有大街小巷裡各種讓人眼花繚亂的美食。下面小編就為各位整理一些西安的特色小吃,吃貨們若到了西安不妨照單全吃一遍。
特色小吃有:1、牛羊肉泡饃;2、葫蘆頭泡饃;3、粉湯羊血;4、辣子蒜羊血;5、水盆羊肉;6、羊雜碎;7、臘汁肉夾饃;8、臘羊肉;9、籠籠肉;10、粉蒸肉;11、粉蒸羊肉;12、酸湯水餃;13、寶釧薺菜餃;14、太後火鍋餃;15、餛飩;16、辣子疙瘩;17、秦鎮米皮;18、漢中麵皮;19、麻醬涼皮;20、岐山擀麵皮;21、biangbiang面;22、油潑箸頭面;23、岐山臊子面;24、翡翠;25、擺湯面;26、漿水面;27、乾州酸湯掛面;28、蕎剁面;29、蕎面碗坨;30、蕎面餄餎;31、麻食;32、老鴰撒(月天韭);33、攪團;34、涼粉;35、漿水魚魚;36、煎餅;37、麥飯;38、肉丸糊辣湯;39、乾州豆腐腦;40、鳳翔豆花;41、菜豆腐;42、「西安餃子宴」;43、千層油酥餅;44、鍋盔;45、楊凌蘸水面 (又稱玉帶面);46、賈三灌湯包 (提起來象燈籠,放下似菊花,是陝西一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