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潮汕人在外怎麼過中秋節

潮汕人在外怎麼過中秋節

發布時間: 2023-04-13 01:52:56

1、潮汕的中秋習俗

在潮汕,自古有中秋節有拜月的俗,但拜月是潮人婦女和孩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圓月」,古已成例。潮人拜月稱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稱為月娘。婦女拜月的重要心願還在尋找一個好夫婿。潮汕有一首民謠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在潮汕,中秋節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然後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模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裡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紋漂亮、清白如雪,一些動物形狀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牙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中秋節當天下午,家家戶戶還要祭祖。所以一些人家中秋節這天一大早,甚至提前一兩天就開始忙開了。鹵鵝、做果、購買貢品,忙得不亦樂乎。
當三五之夜到來、玉兔東升時,人們就將大方桌擺在院子中央,然後,拿兩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個拱門,稱為月宮門。祭月時,常讓小孩子供上新買的文具——筆、課本和書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讀書聰明,成績優秀。並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剛從井裡打上來的「井心水」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聽眾朋友,您是否記得您的母親將您的新文具放上祭壇那虔誠的表情呢?那是母親對子女最真誠的禱告,希望「阿娘」能保佑自己的子女學業有成,出人頭地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可是父母們的期盼。他們會從祭壇取下一點煙灰,小心冀冀的用心包住,泡在「井心水」,讓小孩喝下。說那是「阿娘」賜予的靈丹妙葯,喝下後會機智靈敏。這樣的說法雖不可信,但這卻反映了長輩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夜漫步潮州城鄉,還能聽到咚咚咚的謎鼓聲和悠揚的弦樂聲,人們穿梭於各個街道、社區的燈謎台,駐足在涼亭內、祠堂前聽潮樂,熱鬧非常。
暮色降臨,玉兔東升,潮人賞月的活動也就開始了。中秋賞月,根據各自不同的愛好和條件,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潮人或設家宴於月下,為孩子們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古老的神話故事,共賞天倫之樂;或陳月餅、酒饌、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油甘、橄欖、香蕉、芋頭等食物於庭院、樓台,全家人在銀色的月光下一面聚談,一面品嘗節日的佳品。拜月都在露天,城市樓上居民則在陽台天台,面向月娘。假若碰到「雲蓋中秋月」的情境,也要等著有點月光才祭拜,總盼望月娘能給光彩。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粉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用柚牙裝扮白鴿等等,在汕頭則較少見。現代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購物方便,不象從前工巧。或爭先佔坐酒樓玩月,以先睹月色為快;或到汕頭港灣、中山公園、金砂公園等地駕輕舟泛江海作月夜之游;或徘徊於街市,以睹節日晚市熱鬧的場面;潮人的婦女們也盛裝出遊,互相往來,嬉戲在在月光下。

2、潮汕人的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1、盪鞦韆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里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隻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著盪鞦韆,比賽誰盪得高,轉得快。

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拋出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著一個個花環。盪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

2、游月娘

天真無邪的童男童女們,自從訝訝學語,就纏著奶奶講月娘的故事。月娘成了孩子們金色的夢。於是到了中秋節,大人們就用竹子劈成材蔑,紮成了腳盆大小的骨架子,用毛邊紙糊成一輪滿月

中秋夜,孩子們就在「月娘」肚子里點上蠟燭,扛在肩上,手舞足蹈悠遊在朦朦朧朧的深巷中。老遠看去儼然是月娘落下凡間。金色的夢變成童男童女們捉得住摸得著的現實,這就是有趣的游「月娘」。

3、拜月娘

這天晚飯後,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忙著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紮上綉滿祥禽瑞獸富貴花卉的床裙,把洗干凈的水果、雲片糕、月餅擺上去;男人在一旁用紅紙剪成各式各樣吉祥物,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一切停妥之後,就點上紅蠟燭,焚上高香,開始恭候月娘升上中天。

入秋之後,成熟的柚子、青皮梨、紅梨、菠蘿、香蕉、林檎、龍眼、楊桃、紅柿、牛心柿等競相上市,琳琅滿目的水果自然就成了中秋拜月的佳品。因此中秋節又被人們稱為「水果節」、「齋節」。

從前窮人省吃檢用也要買上幾塊月餅,實在買不起的會感到羞愧難當,拜月娘時淚流滿面,再三請求月娘恕罪。供品除了水果、糕餅,還必須供蒸熟的芋頭。

4、互贈月餅

潮汕地區的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之俗,還有相互饋贈月餅之舉,這就促進了潮汕月餅製作工藝的發展,由最初的家庭製作發展到專門作坊製作,潮汕月餅更被稱為潮式月餅而著稱於世;

而意溪月餅、蘇南月餅和貴嶼月餅等早已聞名遐邇,與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津式月餅並列,成為五種全國聞名的月餅之一。

5、燒瓦塔

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谷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塔高一丈余,塔圍一人不能合抱,下面還留出塔門,只是上面沒有造塔剎。

然後把各家各戶派來的稻草、劈柴、青金樹葉填進塔里。月上中天,當村裡婦女們在案前對月禱祝、火化元寶時,一位長輩就在塔門點起了火,慢慢地,塔頂躥出了一串串火舌。

為了助燃和增加色彩,人們不時你一把我一把地往塔里撒食鹽,爆發出一陣辟哩啪啦的響聲,不一會,火舌變成了火龍直沖霄漢,映紅了半個天邊。孩子們繞著火塔又唱又跳,大人們喝茶吃糕餅,談古論今,直到瓦塔燒成了通體透明閃閃發光的金塔。

6、燃煙堆

各家各戶把稻草、劈柴分別在村裡幾個地方堆成小山似的柴草堆,拜月結束時,也象燒瓦塔一樣把柴草堆點燃。

3、潮州人如何過中秋

拜月是祭祀月亮神太陰星君,潮諺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說明拜月專由婦女負責。潮諺又有可留女一秋,勿留女中秋,是說回娘家的女兒必須在節前趕回夫家,因為中秋是團圓節。月圓,一家人也要團圓。拜月祭品最主要是月餅。月餅象徵團圓、吉祥,節前親友多互贈月餅,以表深情厚誼。祭品還常用雲片糕、芋頭和各種果子。潮州是水果之鄉,秋熟果子柚子、紅柿、石榴、龍眼紛紛登場。家家都選購多種果子,貼上用紅紙剪成的雙喜圖案,成為拜月佳品。潮州人又稱中秋節為果子節。月到中秋分外明,拜月之後是合家賞月。賞月時先吃月餅,其意義像除夕時吃團圓飯一枯虧樣。由家中主婦按一家人數將一大塊月餅均分成幾份,每人吃一小塊,以此來慶祝月圓人也圓。若有家人在外地的,就為他預留一份,這也表達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深意。接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品嘗香茗佳果,共享清風明月,共敘天倫之樂。潮州人中秋節吃月餅、吃芋頭、燒瓦塔等風俗,傳說與抗元起義有關。公元1278年,南宋安撫使馬發領導潮州軍民抵抗元軍,城破,元將唆都下令屠城三天。接著又進行殘酷統治,為怕漢族人民反抗,每十家派一元兵監督,每十家合用一把菜刀。潮州人民極其痛恨元兵,想群起反抗,但傳遞消息異常困難。元末,百姓想出辦法,借中秋節前互贈月餅之機傳遞消息,在(月勞)餅防油漬的墊紙上寫殺字,號召人民起來殺元兵,推翻元朝統治。燒瓦塔燒瓦窯是潮汕民間游樂之一,相傳元朝末年,每10戶人家要養一個胡人,人民受盡胡人欺畢敗清凌,為推翻胡人的野蠻統治,各地誌士密謀,在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以月餅傳送情報,以燒瓦窯煙火為號,並在書冊糕(一種和月餅一樣的中秋節日糕點,僅在中秋時候有,形狀象書本,因此叫書冊糕)裡面夾紙條作為暗號,揭竿起義。 元朝統治中國80多年,據說潮州抗元一直不斷!主要活動在桑蒲山,沙溪,彩塘一帶!後人於每年中秋夜,皆做月餅、燒瓦窯為紀念。此項游樂一直為潮人延續至今。燒瓦窯時,往瓦窯里撒一些鹽,即現金光四射景象。如今,燒瓦窯成為潮州民間的一種傳統活動,中秋之夜,一些農村會有孩子們用磚頭、瓦片等砌成一座塔窯,窯里塞滿稻草,窯手前外蓋上草垛,點火後,有些還淋上煤油、甩上鹽巴,瞬時塔窯火光沖天、噼里啪啦作響!熊熊的火焰寄託著人們追求幸福、祈求生活紅紅火火的祝願。

4、各地過中秋節有哪些不同的習俗?

又是一年中秋來臨時,每到這個時候,在外面的遊子都想回家跟父母團聚。中秋是一個合家團圓的日了,在老家,過中秋就是吃大餐。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可不比我小時候的苦日子,那時候,年齡小又不懂事,總是盼著過節能吃上好東西。

小時候,我媽會提前一個晚上叮囑我們,不要去放她養的雞,等第二天早上,她就會逮一隻,然後殺雞,這個時候,我就會在旁邊看著我媽操作,一點都不會覺得殘忍,因為我太想吃雞肉了。

等我媽把雞剖好洗干凈之後,她就會把雞放鍋時炒炒放水煮成湯,香味就出來了。

爸爸則去買肉和月餅,那個時候的月餅是五仁的,還要桔子皮和冰糖的,我最喜歡吃的一種月餅。因為買的少,爸爸說留著晚上賞月的時候吃,但我是等不到那個時候的,常常提前開吃,吃著吃出一顆冰糖,就跟尋寶一樣,要是吃到了就好高興。

往往等到飯熟時,我就吃個雞腿已經再吃不下別的好吃的飯菜了,常常被我媽念叨。

孩子們見面也會問,你家買月餅了沒有?要是小夥伴沒有買,就會覺得一點都不開心。

過中秋時,已經有粟子了,我們會拿來炒一些或煮一些當零食,水果也就蘋果和桔子,感覺已經跟過年一樣了,我們是很高興,但聽父母說,孩子就知道過節的高興,卻不知道勞動的辛苦。

如今長大了,卻再也找不到小時候的快樂了,也吃不到那個記憶中的月餅,就連我媽也說現在的月餅還沒有以前的好吃。

5、潮汕人過年的習俗有什麼

農歷正月初一稱元日,為新歲之首,在潮汕地區,過年一般要熱鬧四、專五天。春屬節當晚,大街小巷,家家產戶貼春聯,張燈結綵。吃團圓飯。

春節一早,大人攜小孩子帶上一對或二對生柑(稱「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互敬如意。春節的文娛活動有英歌舞、營大鑼鼓、擎大標、布馬舞、舞龍、獅、鯉魚等。

潮汕地區「歲時節日」的各種活動,世代沿襲相傳,蔚然為俗。或紀念,或寓意,或祈福,富有民俗蘊義。潮汕人多於這些節日回家與親友團聚,增進彼此的情感和凝聚力。

(5)潮汕人在外怎麼過中秋節擴展資料

潮汕其他過節習俗:中秋節

中秋節俗稱「八月半」,主要節目有:芋頭祭祖。潮汕有句俗諺:「河溪對嘴,芋仔食到畏。」拜月娘,多數人家會在中秋前一個月精心製作工藝品用以拜月,拜月當晚必不可少的物品還有如八仙桌、「(八仙)寶仔」、大香、各類水果、餡餅等。

拜月者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所以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燒塔。這些節目的每一個元素幾乎與潮汕人的抗元歷史有關。

6、在潮汕地區,中秋佳節會有什麼特殊的風俗習慣嗎?

中秋節一到,一年就快過到頭了,所以有年怕中秋,月怕十五,星期怕星期三的說法。說到過節,對於我這種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還真有一番喋喋不休的話要講呢。從小時候的盼望過節,到現如今的無感,這不僅是因為過節儀式的無趣,也因為人生際遇的坎坷。幾十年過下來,也就是那麼回事而已啊。



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幾乎都跟食物有關系,各個節日有它主要的食物特點,比如元宵節吃湯圓,清明節吃青團,端午節一定有粽子,中秋節當然離不開月餅了。而且各個地方的食物還有些同名不同味兒。既然吃食是過節的主角,那麼就先說月餅吧。汕頭的月餅也很有潮汕特色的,這邊比較傳統的叫法是朥餅,是脆皮的,餡兒其實比較單調,有所謂的雙烹的,聽起來比較有意思,但是吃起來會甜得齁,也就是一點冬瓜糖加一些叫不出名的甜甜的東西而已,再有就是綠豆沙,紅豆沙,黑豆沙。至於什麼蓮蓉啊,蛋黃啊,五仁啊,水果味啊,應該都是外地舶來品吧。

吃月餅時比較解膩的當然要數功夫茶了,這也是經常受人們提起和津津樂道的搭配了,可以說從會走路的小孩子到耄耋老人都會喝茶。中秋節正是處在收獲的季節,瓜果飄香,賞月怎麼能少得了水果?各種各樣的水果是必不可少的,比較有潮汕特色的要數余甘子和青橄欖了,還有柚子和石榴。中秋節的青橄欖才剛開始成熟,還不是橄欖最好吃最有味兒的時候,但是人們也迫不及待的開始買來吃了。余甘子又便宜又耐吃,解膩解饞,想想都有些流口水了。石榴象徵多子多福,柚子是象徵什麼還沒考究過,不過一般柚子是外婆送給外孫的中秋節禮物,這是為什麼?待考。八月十六日是女兒回娘家的日子,中秋節外婆先送外孫禮物,第二天女兒回禮,算回娘家團聚吧。

潮汕人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都要祭祀祖先和拜拜各路神明,所以中秋節這天一早,各個大小廟里就會人來人往,大媽小媳婦提著祭品,來到廟里,虔誠的跪倒在神像前念念有詞的祝禱,然後就是香火紙錢的味兒充斥彌漫的氣息了。祭祖是在中午或者晚上,也是非常熱鬧隆重。晚上的節目就是拜月了,拜月一般由家裡年長的女性主持,不是奶奶就是媽媽。供品是月餅,水果,香茶,蠟燭,紙錢,比較講究的人家還有鮮花。一家人圍坐在一起,邊喝茶聊天,小孩子一定是最高興的,畢竟好奇心是他們的天性。這一天真的很難得,家庭和睦的話會給小孩子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很多人喜歡過節就是想一次次的體會這種溫馨的氣氛的。

現在物質豐富,天天像過節,想吃什麼就能吃到,粽子可以天天吃,比月餅好吃的東西也多了去。至於拜神祭祖的事實在是太假了,拜月就更加愚昧可笑了,有些人倡導弘揚傳統文化,但是他如果親身經歷潮汕人的拜神祭祖活動他就知道有多封建迷信了,鋪張浪費,愚昧無知,根本與文化無關。

真的一年比一年對過節無感了,中秋節與春節一樣味道越來越淡了。中秋節也是團圓的節日,所以一家團聚其樂融融是重點。月到中秋分外明,秋高氣爽,我更加喜歡的是整個秋天的涼爽和天高雲淡。

7、潮汕的中秋習俗

1,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里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隻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著盪鞦韆,比賽誰盪得高,轉得快。

2,潮汕地區的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之俗,還有相互饋贈月餅之舉,這就促進了潮汕月餅製作工藝的發展,由最初的家庭製作發展到專門作坊製作,潮汕月餅更被稱為潮式月餅而著稱於世;而意溪月餅、蘇南月餅和貴嶼月餅等早已聞名遐邇,與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津式月餅並列,成為五種全國聞名的月餅之一。

3,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谷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



(7)潮汕人在外怎麼過中秋節擴展資料

中秋節起源: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8、汕頭中秋節的風俗

潮汕人過中秋節的風俗
一、拜月、賞月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潮人謂拜月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台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
當吃過晚飯後,婦女們便換上新衣,帶領孩子們安好香案,擺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時節,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一齊登場,人們就將這些當令物產和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奉獻給月娘。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們圖方便購買,只是不若從前工巧。
 拜月後,家人閑笑庭前,吃糕餅,喝工夫茶,賞月談天,心曠神怡。此時,大人們總喜歡給孩子們講述許多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相傳,月亮上隱隱約約的影子是位樵夫在砍一棵桂樹。樵夫名叫吳剛,他醉心於仙道,卻不肯專心學習,激怒了天帝,將其禁在月宮,命他每日砍伐桂樹。世人誰能得到吳剛砍樹掉下來的桂枝,誰就能長生不老。於是,常見有些天真的孩子中秋夜竟到處亂跑尋覓,希望能撿到從天上掉下來的桂枝哩。中秋之夜,年青的人們,更增游興,月下泛舟,唱歌作樂,涼風拂面,飄飄欲仙。中秋佳景,盡在月明之夜也。孩子們則多自糊紙燈,賞月遊行,湊湊熱鬧,也有一番歡樂。當代城鎮孩子多到花紙店購買多式燈飾游賞。有些學校布置學生自製燈景,開展競賽,是很好的工藝和美術教育。
二、吃月餅
 月餅也是中秋佳節受潮汕人喜愛的傳統糕點。潮人製作月餅,以之祭月,並相互饋贈的習俗由來也久。明陳天資《東里志》雲:八月十五日,「人家兒女,於月下設糕餅果品衣環之物,類月而拜,以請月姑。」清嘉慶《澄海縣志》曰:「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士庶家以月餅相饋。」清光緒《海陽縣志》載:中秋「制團圓餅,號『月餅』」。
潮汕人以聰明能幹、心靈手巧、善於經商而著稱於世。潮人製作的月餅,稱為潮式月餅,本地人叫朥餅。它以其香甜、脆軟、肥而不膩而馳名海內外,現已成為全國聞名的五種風味系列餅食之一(其它是京式月餅、津式月餅、蘇式月餅和廣式月餅)。據有關史料記載:1949年中秋,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品嘗潮州朥餅之後,贊不絕口,並特書「茶食泰斗」四字回贈。1982年梅蘭芳之子京劇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嘗了潮州朥餅後,交口稱贊,並依其父所題的四字再次回贈,遂成為飲食界的美談趣事。
潮式月餅按其餡料不同,可分為綠豆沙月餅、烏豆沙月餅、水晶月餅、芋泥月餅和雙烹月餅等不同品種。月餅的製作,最初是在家庭內各自進行,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向精製、美味、定型、專業化發展。現在生產潮式月餅的廠家很多,汕頭市昔年以太陽觀較為有名,近年來產量和質量較好的是汕頭市糖果餅干食品總廠。該廠產的潮式月餅色澤金黃鮮艷,皮酥薄脆,豆沙餡厚,潤滑,口味清甜,肥而不膩,深受海內外顧客歡迎,並在1986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
潮式月餅以意溪朥餅、貴嶼朥餅和蘇南朥餅較為著名。意溪朥餅,產於潮州市意溪鎮,食品作坊生產月餅始於清乾隆年間,尤以范合盛作坊更有名氣。貴嶼朥餅,產於潮陽貴嶼鎮,清康熙年間,由鄉民薛源合和侯源合兩間鋪號創制,分為齋餅和葷餅兩種。早在道光年間就以細料精調、無腥不膩而備受稱贊。蘇南朥餅,產於澄海蘇南一帶,首創於清代末期,是用加豬朥的麵粉作皮,甜豆沙作餡,經印製、燒烤等精製焙成。餅皮脆薄多層,入口成粉,有香味,餅餡香甜、軟滑、清涼。產品銷往各地深受好評。
近年來,潮式月餅在遵古法制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食品工藝原理,用科學方法配製更適合廣大群眾口味的餡料,推出潮粵合壁的蓮蓉、五仁、蛋黃、水果等不同餅食,不斷提高餅食質量,使產品更享盛譽,備受青睞。
三、剝芋
潮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頭,民間有剝芋食芋之俗。這方面方誌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雲:「中秋玩月,剝芋食,謂之『剝鬼皮』。」清嘉慶《澄海縣志》說:「(中秋)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剝鬼皮』。」清乾隆《揭陽縣志》載:「(中秋)或剝熟芋而食,謂之『剝鬼皮』」。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頭拜月,以個大肉疏鬆,皮有裂痕者為佳品,即潮俗稱芋「笑」。祭拜之後全家便剝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樂趣。

9、描潮汕人過中秋的習俗

廣東潮汕中秋節習俗2:吃月餅 月餅也是中秋佳節受潮汕人喜愛的傳統糕點。潮人製作月餅,以之祭月,並相互饋贈的習俗由來也久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