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手抄報邊框太寬怎麼修改
1、中秋節抄報怎麼做?
01
既然是中秋節,就一定要有個醒目的「中秋節快樂」,主題明確後,其他就比較好畫了。中秋節快樂,這幾個字體,可以用中秋節的特有顏色來描繪,
02
寫一個關於中秋節的故事,嫦娥與月亮的故事,關於中秋節的傳說,嫦娥奔月,月亮里有個砍樹的吳剛,還有一隻非常漂亮的小白兔,這些寓言故事,都可以成為中秋節故事的題材。
03
整個中秋節手抄報,要有一個比較吸引人的畫面,比如美麗動人的嫦娥、一個非常圓非常亮的大月亮、還有一些白雲,找其中一個點,畫大一些,這樣會更加凸顯中秋的主題。
04
畫中秋節手抄報的時候,最好先從心中勾勒出一個整體的畫面,想把畫面的大概框架給描繪好,再寫細節的東西進行搭配,這樣會順手很多。一、起草階段
1.確定主題,設計出各部分的位置,用鉛筆輕輕起出輪廓。
把中間主要部分留出來,為以後書寫內容做准備。
2.完善草稿細節,輕畫出所有標題、配圖。
提前找好要書寫的文章內容,把文章標題和配圖都輕輕地畫出來,有利於建立整體觀念,預見到手抄報的最後效果。
有人問慢媽這個月亮又大又圓,怎麼畫的?慢媽的秘密武器就是:拿只碗來扣上,描邊就可以啦!其實用奶粉桶、奶鍋蓋、飯盒蓋……都可以啦!圓規很專業,但是如果年齡偏小的孩子要注意安全!
小貼士:把所有的草稿輪廓畫好以後,把鉛筆印跡盡量擦得淡一些,使手抄報保持整潔,自己能看清楚就可以了,為下一步上色做准備。
二、為刊頭(主題文字)上色
為了幫助娃們做好手抄報,慢媽也是拼了!仗著學生時代的書法功底,這幾天又臨陣磨槍練了練字,大筆一揮,刊頭就寫好啦。看看俺用馬克筆寫的「中秋」倆字,有沒有點毛筆的味道?
為了讓刊頭更加醒目、漂亮,在顏色搭配上採用了深淺結合,給深色的字用水彩筆勾了一個淺藍色的邊,中間還細心地留出了一道空白。
小貼士:主題文字也可以換成「中秋佳節","團圓之夜"、"歡樂中秋"等等。
三、逐步完善美化文章標題、配圖
1.描畫出文章標題
刊頭打扮漂亮以後,接下來用馬克筆的圓頭或者粗頭水彩筆,把文章的標題寫下來。色彩的搭配要和手抄報的主題、調性相吻合。比如喜慶類的節日,就用暖色為主。如果能提前做做功課,了解一下色彩心理知識再好不過了!標題的字要比正文大,但是不能超過刊頭,不能搶了老大的風頭!
2.描畫小插圖
為了活躍氣氛,豐富畫面,在標題的旁邊,如果有空白地方可以加上一些和主題有關的小插圖。不用太復雜,簡筆畫就可以。
慢媽一畫畫就停不下來,首先給刊頭下方加上了可愛的小兔子,手裡緊緊握住它的紅蘿卜。中秋節小兔子要去哪裡呢?它乘著一朵白雲,肯定是要到月亮上去嘍!
在右下角,慢媽選擇了荷花作為角花。因為荷花不但形態優雅,而且品格高潔,在傳統文化中更有「和美、團圓」的寓意,雅俗共賞,實在是養眼又養心啊!
小貼士:荷花塗色時,用淡粉色彩鉛把花瓣頂端塗一點就行了,其他部分留白,這樣畫出的荷花亭亭玉立,自帶仙氣,不入俗流。
有人又問了,為嘛不畫嫦娥姐姐呢?呃……因為像嫦娥姐姐這樣聞名全國、貫穿古今的經典大美女,不太好畫,搞不好得塗塗改改n遍,對於沒有美術基礎的小同學來說,也不是非畫不可。可以畫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內容,跟主題有關,作為插圖,能夠美化手抄報就行了。
切記:手抄報是人人都要完成的作業,不是繪畫比賽,不要搞成手抄畫了!白搭時間還沒抓住重點!
四、添加背景底色
ok,我們現在可以大肆塗色啦。我要代表月亮……呃……不對,我要把月亮塗成金色的大盤子!呃……不對,我要用最純正飽滿的中黃色,畫出我心中最圓滿的那輪金色月亮,祝中華兒女闔家團圓,幸福安康!注意:塗色時留心排列線條的方向,如果線條一會兒橫一會兒豎,你的月亮就會變成 一 輪 爛 月。建議用馬克筆的方頭來給月亮上色。
月亮畫好以後,感覺左邊分量比較重,右邊顯得單薄。怎麼辦呢?別著急,慢媽自有辦法:採用鄰近色,把右邊的邊框用馬克筆加粗,形成雙層邊框。
又用彩鉛打上淡淡的底色,加大了右邊色彩的總面積,和左邊的金月有呼應,有不同。
小貼士:不要用水彩筆或者深色馬克筆打底色,那樣會顯得很臟亂哦!
五、畫文字的格子線,並完善調整細節
畫好底色以後呢,把格子線打好,間隔一厘米左右即可。
檢查整體畫面效果,及時調整。看是否有錯別字、漏畫忘畫的地方,整體風格是否統一,想要表達的主題是否表達到位。
經過慢媽的反復思考,慢媽又把右邊"團圓之夜"的間隙里掛上了幾個小燈籠;把」月餅的來歷」周圍加上了小點點兒和星星;又給小兔子身邊增加了胡蘿卜和小點點。不要問我靈感從哪裡來的,我是不會告訴你,是看到娃吃月餅時掉的渣渣想到的!這樣看起來是不是更豐富活潑了呢?
啦啦啦,慢媽的手抄報版面大功告成啦!
六、抄寫內容文字
接下來把提前准備好的文章內容抄寫上去就徹底完工啦!還好,慢媽不用給老師交作業,所以捏,這個內容嘛,我就偷個懶,不再抄寫了。
小朋友們在抄寫內容時,字體要工整,版面要整潔。不能有漏字、錯字,盡量不要塗改,這樣你的手抄報才能圖文並茂,賞心悅目。如果慢媽說的這些你都能做到,我保證你的手抄報顏值超高!引來同學們一片尖叫呢!
2、中秋節手抄報邊框
中秋節手抄報邊框
中秋節的由來: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經典中秋節祝福語:
1、中秋節到了,送你三個牌子的月餅,略表心意,都哪手乎挺不錯:關鍵佳節吃全球通牌月餅;我的佳節吃我的,動感地帶牌月餅;神州行牌月餅,我吃行。
2、一份好心情……盡在品味中,豪皇月餅,送給你最真情的人生品味。
3、月是中秋分外明,我把問候遙相寄;皓月當空灑清輝,中李悉秋良宵念摯心;祝願佳節多好運,月圓人圓事事圓,祝老師中秋節快樂!
4、白色的粉筆末染白了您的黑發,卻將您青春的綠色映襯得更加濃郁。任何語言,都道不盡對您的敬意,只讓月亮捎去祝福:中秋快樂!
5、知道今晚的月亮為何這樣圓嗎,那是因為我在裡面注入了幾分相思,一些祝福和些許心願,中秋節到了,將這些祝福送媽媽你,願媽媽你中秋快樂,把這心願送你,望薯指我們闔家歡樂,日子甜甜。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之一,節日的起源說法較多,一說起源於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動《禮記》上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說明早在春秋時代,帝王就已開始祭月、拜月了。後來貴族官吏和文人學士也相繼仿效,逐步傳到民間。
二說,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八月中秋時,農作物基本都成熟了,農民為了慶祝豐收以「中秋」這天作為節日。也有歷史學家指出中秋節起源應為隋末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的時候。
這一天,唐軍裴寂看見月亮,成功發明了月餅作為軍糧,成功解決了軍中糧食不夠的問題。此後,人們便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以此作紀念。
3、中秋節手抄報怎麼做
中秋節手抄報的畫法如下:
第一步,主要內容的定位
先寫出醒目的大標題「中秋快樂」,然後畫出大圓月和2個長方形波浪邊框,配上小標題。
第二步,大塊面積的塗色
大面積的色塊塗出來,邊框美化一下,添加小細節配圖。
第三步,各種細節的後期整理美化
添加小細節,最後用尺子繪出文字分割線。
中秋節手抄報內容
一、中秋節的由來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二、中秋節吃月餅的原因
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突厥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三、中秋節傳說故事
據說遠在四千多年前,有窮國的國王後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體恤民間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後羿想長生不老,從昆侖山找來長生之葯,准備擇日吞葯。
此事為嫦娥得知,為體恤子民,免售後羿長期殘暴統治,乃先將此葯吃下,突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向月宮騰空飛去,後羿發現,以箭射嫦娥,嫦娥以進入廣寒宮,成了月神,稱為明月之神或太陰娘娘。
4、手抄報花邊:手抄報花邊的經驗
一、打邊框。
脊冊戚做手抄報首先要打邊框,以四開紙為例;距邊緣2厘米處用鉛筆、格尺輕輕畫出邊框。
二、畫中縫。
打完邊框之後,用格尺找到報紙的中線,輕輕畫出,這里有兩個選擇;一是報紙中縫寫字,中縫就要寬些,那就以中線為基準,向左、右兩姿雹邊各量2厘米,用鉛筆輕輕畫出4厘米的中縫。二是報紙中縫不寫字,中縫就要窄些,那就根據個人喜好留出櫻陵2.5-3厘米的中縫。
三、留出報頭位置。
手抄報的報頭要大方、醒目,一般在報紙右上部分留出6厘米寫報頭。然後,再留出1厘米,寫編輯的單位,姓名等。
5、中秋節手抄報字框設計
中秋節手抄報字框設計圖示:
可以用相關的枝條,花朵代替文本框的單調性,還可添加些許簡筆畫,例如嫦娥、玉兔、吳剛、桂樹等神話元素,為你的手抄報增添一些美感。而且,還可以用一些簡單的字元等排列組合,形成邊框,也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使得你的手抄報更加簡潔大方,看起來更加美觀。
相關資料:
有關中秋節的詩句:
1、洞庭青草,近中秋,更無一點風色。____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
2、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____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____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4、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____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5、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____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6、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____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7、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____晏殊《中秋月》
8、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____秋瑾《滿江紅·小住京華》
9、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____蘇軾《念奴嬌·中秋》
10、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____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有關中秋節的祝福語:
1、一輪明月,思念無限﹔一塊月餅,合家團圓﹔一聲關懷,心心相牽﹔一份相牽,情誼相連﹔一個擁抱,感恩言謝﹔一路走來,你在身邊﹔一起努力,美好明天!願中秋節節日快樂!
2、親情愛情,情系佳節。家園月圓,圓滿中秋。
3、圓圓的月亮,圓圓的餅,中秋佳節等著你!美麗的星空,美麗的景,愉快心情陪伴你!美好的祝福,美好的心,美好情意滋潤你!提前預祝你中秋節快樂!
4、一輪明月一顆心,二位妙人心連心﹔三鄰四舍很交心﹔五合六聚不變心﹔七星伴月很齊心﹔八月十五九(久)開心!簡訊祝福表我心!中秋愉快!
5、千里試問平安否?且把思念遙相寄。綿綿愛意與關懷,濃濃情意與祝福,心中懷念月兒圓,仰觀月兒心裡甜!
6、中秋節手抄報邊框
導語: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嫌罩塵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
中秋節手抄報邊框
中秋節手抄報邊框
中悶襪秋節手抄報邊框
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Midautumn Festival),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南亞和東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生活在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芹禪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節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畫手抄報不小心把邊寬畫小了,該怎麼補救?
紙張沒要求就可以把手抄報粘州配到大一點冊並指的紙上。
邊框顏色沒要求就可以用覆蓋性強蔽銀的顏料把邊框畫大。(比如用油畫棒或者水粉顏料在邊框內框再畫一圈)
8、手抄報怎麼設置邊框
設置邊框的話,你可以用手繪的,也可以用貼紙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思路慢慢畫出來就行。
9、中秋節手抄報留一厘米邊框
風格各異且有邊框的中秋節手抄報來了!
古代民族在中秋節前後舉行祭祀月神,文字記載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記載更多,後來加上吃月餅殺韃子的傳說,中秋節成為有民族意識的節日。明清以來成為一年中三大節日之一。 有關中秋節來源的故事有以下幾則:
(衫滾一)嫦娥奔月
據說遠在四千多年前,有窮國的國王後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體恤民間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後羿想長生不老,從昆侖山找來長生之葯,准備擇日吞葯,此事為嫦娥得知,為體恤子民,免於後羿長期殘暴統治,乃先將此葯吃下,突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向月宮騰空飛去,後羿發現,以箭射嫦娥,嫦娥進入廣寒宮,成了月神,稱為「明月之神」或「太陰娘娘」。
(二)推翻元朝
相傳,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殘暴盯乎統治,愛國之士紛紛奮起抗元,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要屬下扮道士到各縣賣符,並稱:今年天將降災,要避災者可於八月十五日懸掛日月旗,旗將藏於大月餅中。到了這天,各地民眾都切大月餅,將其中所藏的旗掛起來,起義聲勢大振,元人大為吃驚,朱洪武就一擊成功,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後來,這種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類似的傳說是月餅內藏一條紙,內寫「八月十五夜殺韃子」,大家切月餅時看到這一張紙,就紛紛奮起把韃子殺了,元朝就被推翻了。
中秋節的習俗有以下幾種:
(一)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與圓滿,具有象徵團圓的意義。古代就有許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吳剛伐木,現代人是欣賞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於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並賦予愛國的意義。 中秋應景的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月餅是慶團圓或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三)團圓:
大家吃月餅、賞月、酬謝土地公等習俗,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家庭團圓幸福,社區平安,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或則余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看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