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中秋節臨沂人會吃什麼

中秋節臨沂人會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4-20 22:02:51

1、山東中秋節的習俗知多少?

我國山東地區是儒家文化發源地,自古以來就有著濃厚的人文底蘊和傳統氣息,齊魯大地一年之中的民俗節慶,留存著不少獨特的地方民俗,那麼今天的老黃歷就為你介紹,山東中秋節的習俗。

吃月餅和團圓蛋蛋圓似月,古往今來就是象徵團圓的吉祥食品,蛋圓人團圓。山東中秋習俗素來有吃月餅和吃團圓蛋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和圓圓的蛋,是象徵吉祥團圓的食品,又是中秋節人們相互表達祝福的紐帶。團圓佳節,送上一份團圓「蛋」,品著團圓的滋味,感受思念的情濃。
祭土穀神吃「麥箭」山東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差讓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中秋之夜拋帕招親山東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中秋節之夜,於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綉散慶如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去。
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後,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沖啟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2、山東中秋節風俗有哪些

山東中秋節風俗有:

1、吃月餅和吃團圓蛋的習俗

圓圓的月餅和圓圓的蛋,是象徵吉祥團圓的食品,又是中秋節人們相互表達祝福的紐帶。團圓佳節,送上一份團圓「蛋」,品著團圓的滋味,感受思念的情濃。

2、祭土穀神吃「麥箭」

山東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3、做「月鼓」

山東有種蒸的月餅,現在濰坊、煙台龍口仍有傳留,叫做「月」、「月鼓」、「月糕」,用面餅兩層做成。

通體圓形,下一層常做為十二個「月瓣」,「瓣」上插棗,上一層做「玉兔」,做「猴」,又裝飾許多麵塑染色花果,兩層中間,也夾紅棗,此物用以供月、贈親友,好看亦中吃。

4、夜拋帕招親

山東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中秋節之夜,於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綉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去。

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後,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5、剪紙貼窗花

膠東一帶民間很早就有中秋剪紙貼窗花的習俗,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蓬萊、棲霞、牟平等地的農村老人還延續這些風俗。

6、八月十五看閨女

泰安一帶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風俗。每到中秋節前家家戶戶備了禮品去看出了嫁的閨女,包括出嫁多年的老閨女。

3、山東中秋節有什麼風俗

山東中秋風俗有:
一、吃月餅和吃團圓蛋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和圓圓的蛋,是象徵吉祥團圓的食品,又是中秋節人們相互表達祝福的紐帶。團圓佳節,送蠢陸穗上一份團圓「蛋」,品著團圓的滋味,感受思念的情濃;
二、祭土穀神吃「麥箭」,山東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悉橋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
三、夜拋帕招親。山東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中秋節之夜,於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綉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去。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後,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帶卜

4、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七夕節吃什麼?

1、餃子

鄄城、曹縣、平原等地乞巧的風俗卻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里,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2、巧果

浙江各地在這一天用麵粉制各種小租慧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弊仿答、白藕、紅菱等。七夕乞巧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東京夢華錄》中稱之為「笑厭兒」、「果食花樣」,圖樣則有捺香、方勝等。

3、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選沒有蟲蛀的綠豆一小碗,洗凈,平鋪到一個盤子里,用濕紗布蓋好遮住陽光,放到炕頭上,每天噴幾次水使之保持濕潤。七天後,待豆芽長至兩三厘米長,便可做手擀麵,下鍋煮熟,過涼水拔透;然後熱鍋坐油,加肉丁炒熟,蔥、姜爆鍋,醬油、醋熗鍋,放綠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鹽、味精,做成豆芽湯;把面條抓到碗里,澆上豆芽湯即可食之。

4、雲面

膠東人七夕吃巧果子,臨沂人七夕則吃雲面。吃雲面,此面得用露水製成,吃它能獲得巧意。

5、江米條

老南京人過七夕還有個獨特的風俗:吃江米條。江米條是一道漢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後在燜鍋里蒸出來,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稈成圓形,曬干用油煎大虧出來,最後蘸梅花_松花_芝麻等豆沙製作而成的一種食品。

6、巧酥

還有許多民間糕點鋪,喜歡制一些織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稱「巧人」「巧酥」,出售時又稱為「送巧人」,此風俗在一些地區流傳至今。

7、瓜果

在七夕這個特殊的節日,瓜果當然必不可少!七夕時吃的瓜果也有多種變化,有些人喜歡將瓜果雕成奇花異鳥,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圖案等繪成「花瓜」。

8、雞

為了表達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願望,在浙江金華一帶,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為這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9、五子

七夕「拜織女」是少女、少婦們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等,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禮拜默默禱告後,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們宵夜的食物。

10、綠豆芽

在廣州,節日到來之前,姑娘們就預先備好用彩紙、通草、線繩等,編製成各種奇巧的小玩藝,還將谷種和綠豆放入小盒裡用水浸泡,使之發芽,待芽長到二寸多長時,用來拜神,稱為「拜仙禾」和「拜神菜」。

5、山東中秋節習俗

山東中秋節習俗有吃月餅和團圓蛋、祭土穀神吃「麥箭」、中秋之夜拋帕招親、供奉兔子王、做「月鼓」、剪紙貼窗花、八月十五看閨女這7種習俗。

一、吃月餅和團圓蛋

蛋圓似月,古往今來就是象徵團圓的吉祥食品,蛋圓人團圓。山東中秋習俗素來有吃月餅和吃團圓蛋的習俗,圓圓的月餅和圓圓的蛋,是象徵吉祥團圓的食品,又是中秋節人們相互表達祝福的紐帶。

團圓佳節,送上一份團圓「蛋」,品著團圓的滋味,感受思念的情濃。

二、祭土穀神吃「麥箭」

山東慶雲縣農家八月十五日祭土穀神,稱「青苗社」。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墳祭祖。冠縣、萊陽、廣饒及郵城等地的地主也於中秋節宴請佃戶。

即墨中秋節吃一種應節食品叫「麥箭」。先用白面攤成煎餅,再加上肉餡或素餡,然後用秫秸捲成筒狀蒸熟,吃時加上調料,味道十分鮮美。

三、中秋之夜拋帕招親

山東省有些地區,中秋之夜有拋帕招親的習俗。中秋節之夜,於廣場中搭一彩台,布置成月宮景狀,並設玉兔、桂樹等。一些未出嫁的姑娘扮成嫦娥,在歡慶歌舞之後,姑娘們將一些綉著不同花色的手帕向台下拋去。

如有觀眾接得的手帕與「嫦娥」手中的花色相同,即可登台領獎。有些未婚的小夥子在交還手帕時,若受「嫦娥」喜歡,則可以戒指相贈。此後,雙方可以交友往來,情投者便喜結良緣。

四、供奉兔子王

舊時,每逢中秋節,濟南人的供桌上總少不了一尊神采奕奕的「兔子王」。多數「兔子王」高度一般在20厘米,能自由活動,用手拉動繩子時,兔子王的雙肩就上下做出搗葯狀,憨態可掬,惹人喜愛。

五、做「月鼓」

山東有種蒸的月餅,現在濰坊、煙台龍口仍有傳留,叫做「月」、「月鼓」、「月糕」,用面餅兩層做成,通體圓形,下一層常做為十二個「月瓣」,「瓣」上插棗,上一層做「玉兔」,做「猴」,又裝飾許多麵塑染色花果,兩層中間,也夾紅棗,此物用以供月、贈親友,好看亦中吃。

六、剪紙貼窗花

膠東一帶民間很早就有中秋剪紙貼窗花的習俗,直到上世紀70年代末,蓬萊、棲霞、牟平等地的農村老人還延續這些風俗。

七、八月十五看閨女

泰安一帶有八月十五看閨女的風俗。每到中秋節前家家戶戶備了禮品去看出了嫁的閨女,包括出嫁多年的老閨女。

人們拿著月餅和鯉魚,去看閨女,與泰安的民間傳說有關系。

傳說泰山老奶奶是天老爺的閨女,玉皇大帝的妹子。她生得漂亮,心地慈善,不戀天堂,愛塵世生靈,下凡來到泰安,苦心照管山下百姓,使泰山一帶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人們編了歌謠頌揚她的功德:「泰安神州,十年九收。」歌聲傳到天老爺那裡,他非常高興,決定八月十五豐收時節來看看閨女,天上的圓月是他送給閨女的餅,花翅鯉魚是他送給閨女的禮。

從那時候起,泰山下的人都學老天爺那樣八月十五看閨女,也都用月餅、鯉魚作禮品。

6、詢問一下臨沂的民俗習慣

臨沂人相對比較喜歡吃辣的東西,有很多川味飯店。
氣候沒什麼特殊的。。。

【方言】 ○太陽曰"日頭"(ritou) ○彗星曰"掃出星" ○過午曰"晌午"(shangwen) ○下午曰"瞎晚兒" ○昨天曰"夜來" ○毛毛細雨曰"下霧露毛" 【人事類(身體附)】 ○得意忘形曰"恣的不行" ○肆意張揚曰"哧鱗" ○身心舒泰曰"福毯" ○郁悶不舒曰"懊頭" ○小兒撒嬌曰"發犏pian' ○討好於人曰"舔拇" ○闖禍曰"作業" ○賣弄曰"翩弄"(pianlong) ○通姦曰"噶ga伙" ○手巧曰"巧妙" ○言人能吹曰"牛逼鼓子" ○言人舉止輕佻曰"騷湖蛋" ○言人行為下流曰"污爛" ○故意曰"得為"(deiwei) ○博弈常輸者曰"迷手",又曰"迷匠" ○小男孩曰"小小子兒"(xiaosaor) ○小女孩曰"小妮子" ○言人固執曰"犟勁頭" ○言人曰"皮緊" ○言人傻曰"憨子" ○誘人入套曰"岔巴" ○餓曰"卧" ○臟曰"窩囊" "埋汰' ○嫌人臟曰"夷賴" "餓癢" ○議人短長曰"掣舌頭拉板疼" ○私生子曰"私孩子" ○二人投緣曰"對撇子" ○嬉皮笑臉曰"沒臉"(mulian) ○裝束齊整曰"板正" " ○動作巧捷曰"俏chua"(後一字無漢字對應,乃"出","阿"二字連讀) ○視物清楚曰"村良的" ○便溏曰"拉薄屎" ○鼻流清涕曰"淌鼻子 ○額頭曰"耶樓蓋" ○膝蓋曰"各了稗子" ○光頭曰"禿蛋子" ○光膀子曰"光肉兒" 拳頭曰"屁捶" ○左撇子曰"左巴裂子" ○腳趾曰"腳拇丫"

7、求山東中秋習俗~~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8、中秋節吃什麼

中秋節吃月餅。

月餅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中秋節節日食俗。月餅圓又圓,又是合家分吃,象徵著團圓和睦。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始於唐朝。北宋之時在宮廷內流行,後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發展至明朝則成為全民共同的飲食習俗。月餅與各地飲食習俗相融合,又發展出廣式、京式、蘇式、潮式、滇式等月餅,被中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愛。

中國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有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與飴」贊美月餅,從中可知宋時的月餅已內有酥油和糖作餡了。到了元代,相傳人們曾利用饋贈月餅的機會,在月餅中夾帶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同時行動,殺死趕走蒙古「韃子」。到了明代,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更加普遍。明·沈榜《宛署雜記》載:「士庶傢俱以是月造面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

(8)中秋節臨沂人會吃什麼擴展資料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五仁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月餅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