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香囊裡面放的香料怎麼做
1、端午香包的製作方法
端午香包的製作方法如下:
工具/原料:針線包、剪刀、布、棉花、香料、掛須、綵帶。
1、在要用的布上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圖案邊再畫條邊,以便向內縫時用。
2、按圖案把布剪一下,如圖所示。
3、准備好要用的針線包,需要的顏色都備好。
4、按畫的線條一圈縫一下,縫好後把裡面部份翻出來。
5、再把底部要用的須縫在布上。
6、再把布裡面翻過來,把上面部份紅繩扣住縫起來,一拉繩能起到縮口的作用,如圖片所示。一定是在裡面縫的,縫好後再把裡面翻回去。
7、再把棉花裝到裡面去。
8、再配少量香料。
9、裝好後,再繩子拉緊。
10、檢查一下香包是否基本完工,拉起來看一下。
11、最後用綵帶,做出花的造型。
12、最後用與綵帶同色的線,把花的造型縫上去即可。
2、端午節戴香包,香包是什麼做的?
端午節戴的香包一般都是小布囊,外表裝飾有五色絲線,裡面裝的則是一些避邪驅瘟的中草葯,包括雄黃、白芷、冰片、藿香、砂仁、石菖蒲、蒼術、山奈、樟腦和艾葉等。這種香包不僅有驅蟲避邪的作用,還會散發出好聞的芳香氣味,吸入人體之後感覺神清氣爽,能夠提神醒腦。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重大民間節日,在這一天有許多的民間風俗,最主要的節目自然就是劃龍舟、吃粽子了,其它的還有郊遊踏青、採集艾葉菖蒲等中草葯煮水給孩子們洗澡、把艾葉掛在門口辟邪驅蟲、艾葉水煮蛋吃等等,不過令孩子們最開心的端午節習俗,就是給他們胸前佩戴一個氣味芬芳、小巧玲瓏的香包了。
臨近端午節的時候,大街小巷裡除了有很多老人在售賣艾葉等中草葯之外,還有許多人在賣各種精緻的香料包,也叫做香囊。這些香囊里裝的中草葯都是驅蟲、殺菌、辟邪的,給孩子們佩戴上不但對身體很有好處,同時也能起到一種裝飾作用,孩子們都非常喜歡,時不時拿起來聞一下香囊里散發的香味。
雄黃:雄黃是一種黃色的土,其中含有砷,有一定毒性,具有殺蟲解毒、燥濕祛風的作用,農村很多人用來防蛇也有很好的效果。
艾葉:是一種氣味芳香,具有殺菌消毒作用的中草葯,在農村的房前屋後、野地里經常可以找到,民間傳說艾葉可以驅除邪氣、祛毒除瘟。
菖蒲:一種生長在水邊的多年草本植物,全身散發出芬芳的氣味,葉子中含有揮發性的芳香油,吸入鼻中能夠提神醒腦、提神通竅、去除體內的濁氣。
白芷:能夠消腫止痛和祛風燥濕,是一味具有驅蟲從和芳香氣味的中葯材。
3、端午節香包里的材料是什麼?
個人喜歡用艾草,雄黃,冰片,丁香,薄荷。
分量是多少的話比較隨意,按個人需求分配比例
給一個官方的答法吧
所謂香囊,就是將芳香開竅的中草葯如蒼術、藿香、吳茱萸、艾葉、肉桂、砂仁、雄黃、冰片、樟腦等製成葯末,裝在特製的布袋中,外包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做成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佩戴在胸前、腰際、臍中等處,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能。香囊選用的中草葯具有散風驅寒、健脾和胃、理氣止痛、通九竅之功能,且大都含有揮發油,氣味清香純正、持久,多數中葯有效成分對多種細菌和病毒、黴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殺滅功能,從而起到了避邪驅瘟的作用。研究表明,這些芳香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可興奮神經系統,刺激機體免疫系統,促進抗體的生成,對多種致病菌有抑制生長的作用,可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同時,葯物氣味分子被人體吸收以後,還可以促進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從而提高了消化酶的活性,增強食慾。經常將香囊放在衣兜、枕旁,可預防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腦膜炎、麻疹等傳染病的發生。
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葯,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陽以四色線系臂,並佩戴香囊,小巧玲瓏精緻可觀。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內裝香料,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或者採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著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細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黃粉等中葯粉,再用綵綢扎綉而成,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佩在胸前,香氣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