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人們會想到什麼
1、中秋節能聯想到的東西
有月餅,團圓飯、月兔,嫦娥等等。
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歷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 稱謂仲秋, 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又因為這個節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稱秋節、八月節、八月會;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故亦稱團圓節。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點燈籠的習俗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鏡,可謂良辰之美景,然而對此人們並未滿足,於是便有燃燈以助月色的風俗。在湖廣一帶有用瓦片疊塔於塔上燃燈的節俗。在江南一帶則有制燈船的節俗。在近代中秋燃燈之俗更盛。
作果品、鳥獸、魚蟲形及慶賀中秋等字樣,上糊色紙繪各種顏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系於竹竿上,高樹於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竿,燈籠兩顆,也自取其樂。滿城燈火不啻琉璃世界。"看來從古至今中秋燃燈之俗其規模似乎僅次於元宵燈節。
2、提到中秋節,你會想什麼?
說起中秋節,大體是此種情緒,傷感與懷念,兼而有之。懷念,這是容易理解的,因為如今在城市裡工作與生活,抬眼望向星空,大多情況之下,都是一層黑暗,星星很少見,月亮偶爾見之。小時候在鄉村裡長大,每到秋夜,月光傾瀉而下,很是動人。若有涼風吹起,更是動人。
中秋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進入八月之後,便會數著日子,一天一天地期待著中秋。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月餅。家鄉的月餅有兩種,一種是如玉盤般大,白色,上面灑著芝麻,口感頗為堅硬。李白有詩雲:「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與之頗為相似。這種月餅其實不是很好吃,但勝在神似月亮,且儲存時間久,頗受歡迎;另外一種則是廣式月餅,有蓮蓉、蛋黃、五仁等餡,用鐵盒裝著,屬於「珍稀」物品,不常見。
個人對中秋節記憶最深刻的是十歲之前。中秋那天,父親把桌子抬到屋頂,擺著月餅與果盤。果盤里有什麼呢?無非是橘子、蘋果、雪梨之屬。一家人吃過晚飯後,便到樓頂里賞月。月亮在天空中高掛著,月光傾瀉而下,極其皎潔與美好。山裡的樹木,亦是清晰明了。一家人就這樣吃著月餅,聊著天。也是在這個中秋節,我知道了嫦娥與吳剛的故事。
還有一個中秋節,也讓我印象深刻。有一年中秋,村裡人都聚集在一起,談天說地。時間在慢慢流逝。那時候,村裡還有一些神婆存在,她們會做一種活動,叫做「上天堂」。怎麼「上天堂」的呢?就是人趴在桌子上,然後身體顫抖著,嘴裡念念叨叨一些話,整個人進入到神通的狀態之中。然後,就好像是關公或觀世音附體,又說又唱的,說出許多天堂里美景來。挺可怕的一種活動,讓我至今難忘。
3、中秋節會聯想到什麼?
中秋節,人們常吃月餅,還會賞月,還會聯想到玉兔搗葯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後來兔子說:「你們吃我的肉吧!」就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送到月宮內,成了玉兔)
4、中秋節都有什麼風俗?
品嘗月餅
一談到中秋節大家都會想到吃月餅,在古時候,人們吃的月餅大部分都是自己製作的,在中秋節的時候製作月餅,吃月餅也是很重要的習俗。
飲桂花酒
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會品嘗桂花酒,八月桂花很香,用桂花製作的美酒讓人垂涎欲滴,一邊吃著月餅,一邊飲著桂花酒,家人歡聚在一起欣賞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