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有什麼螺
1、中秋節必吃的10種食物是什麼?
【石螺/田螺】
中秋賞月我最愛吃的就是炒螺了,一家大小,一邊吃月餅、一邊啜炒螺,有滋有味。「螺」字與粵語「攞」字同音(「攞」即「拿」的意思)。田螺,即「向田攞食」,俗話說「冇(沒)得食(吃),問田螺(攞)」,中秋夜吃田螺,還有豐收之意,代表五穀豐登。
秋食螺的習俗,廣東由來已久。但不同地方有不同說法,民間認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老廣們還有著這樣的說法:「對月啜螺肉,越啜眼越明」。螺肉營養豐富,而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所以中秋是食田螺的最佳時節!
【芋頭】
其實這個時候芋頭還不是最佳的收獲時節,但由於芋頭有「余頭」的諧音,人們為了討個彩頭,希望好日子有富餘,所以都要在中秋佳節吃點芋頭。在粵語發音上,「芋頭」又與「護頭」諧音,一家人一起吃芋頭表示合家團圓平安。雖然各地吃芋頭的含義各有不同,但都有祈福求神保佑的意思。
【甜薯】
甜薯又叫毛薯,有點像縮小版的山葯,皮上長著很多根。別看它其貌不揚,營養可是很豐富的。每年中秋前夕,甜薯陸續收獲,所以甜薯是中秋的應季食品。甜薯嫩的比較甜;稍老的口感較綿、粉;老的甜薯則比較粘。一般我們都會稍直接蒸熟吃,蒸熟後就會裂開,趁熱吃起來就又香又甜。
【菱角】
老人家說,給小孩子吃菱角,寄託著大人們希望他們「聰明伶俐」的祝福。菱角長成於七月,但它最好的時節是中秋。中秋,正是菱角最為飽滿成熟之時,甘甜,清脆。我們習慣用清水或鹽水煮熟,然後剝殼當零食吃。它長得像牛角,我喜歡吃,但是每次剝殼都剝到指甲黑黑的。
【柚子/柿子】
柚子外形圓圓的,象徵著團圓,同時,「柚」與「佑」諧音,代表希望月亮護佑的美好意願。另外一個說法就是:柚子諧音「遊子」,寓意中秋佳節遊子歸家與家人團聚。除了各種美好的寓意,在中秋晚上我們吃了甜膩的月餅,再吃點甜酸的柚子,既開胃,又解油膩。中秋節前後是柚子的盛產期,柚子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中秋節的應節食物。
中秋正也是柿子成熟上市的時節,柿子有硬的有軟的,硬的爽口清甜,軟的多汁,甜度更高。柿子形狀豐厚圓碩,又因「柿」與「事」諧音,所以寓意「事事如意」。
【葡萄】
傳說月圓的晚上,坐在葡萄樹底下可以聽見牛郎織女在說話。一輪清月、一架葡萄、一塊月餅、一家老小,這便是最美好的中秋之夜。每年中秋,媽媽都會買幾串葡萄,和柚子想比,家裡的小孩兒們更喜歡吃葡萄。
【蟹】
中秋節為什麼吃蟹?中秋節是在仲秋時節,此時正是螃蟹最肥美的時候,每年中秋節時,大閘蟹蟹黃飽滿、蟹膏豐腴,正是品嘗大閘蟹的最佳時機。而且,螃蟹的拼音是「xie」,和謝謝的「xie」同音,很適合用來送禮,表示心意。「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對於所有吃貨來說,沒吃蟹的秋天是不完整的。
【栗子】
八月十五中秋佳節,正是春華秋實,一年辛勤勞動結出豐碩果實的季節。每年農歷八月中上旬是板栗成熟的季節,所以栗子是最應景的食物了,香甜粉糯,直接用水煮熟就可以吃了。
【香蕉】
中秋節香蕉主要是拜神用的,中秋節當晚,一家人吃完團圓飯後,必須擺上各式果品進行「拜月光」的儀式。在天台、家門前或者天井,擺一張桌子,點上幾根蠟燭或香火,月餅、柚子、香蕉、菱角、芋頭、甜薯等也是要擺上桌的貢品。
2、中秋節的傳統食物
導讀:月是中秋圓,在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我們將迎來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中秋,在這個充滿團圓喜悅的日子裡,聚餐是我們高興的體現方式。那麼,你可知中秋節傳統食物有哪些?中秋節必吃的美食是什麼嗎?下面是萬年歷小編對中秋節的飲食習俗介紹,快點來看看吧。
中秋節傳統食物 中秋節必吃的美食是什麼
中秋節傳統食物 中秋節必吃的美食是什麼
中秋節傳統食物 中秋節必吃的美食是什麼
1、月餅
中 秋吃月餅,是我國流傳已久的傳統風俗。風清月朗、桂香沁人,家家嘗月餅、賞月亮,喜慶團圓,別有風味。月餅作為一種形如圓月,內含佳餡的食品,在北宋時期 就已出現。詩人兼美食家蘇東坡就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而作為一種食品,稱為「月餅」,則始見於南宋《武林舊事·蒸作飲食》。當時,杭州民 間就有「又月餅相饋,取中秋團圓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餅已成為中秋節日美點。
2、藕盒子
中秋食藕,也是寄團圓之意也,尤其是吃「藕盒子」。江浙人多將藕切片,每兩片間下端相連,中間夾肉、文蛤等調制而成的餡,外拖面煎至金黃,此又稱藕餅,與月餅有異曲同工之妙。
3、田螺
中秋前後,是田螺空懷的時候,腹內無小螺。因此,肉質特別肥美,是食口螺的最佳時節。而且螺肉營養豐富,所含的維生素A又是眼睛視色素的重要物質。
中秋節傳統食物 中秋節必吃的美食是什麼
田螺
4、柚子
柚子是中秋節的必備品之一,因為「柚」與「佑」諧音,也是希望月亮保佑的意思。吃了甜月餅,再吃點甜酸的柚子,既開胃,又解油膩,讓口腔有清爽感。
5、鴨肉
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欺壓漢人,漢人決定推翻元人。但當時統制嚴厲,不能明著組織斗爭,就用暗語。當時漢人稱蒙古人為「噠子」,就取諧音「鴨子」。大家約定,中秋節吃鴨子,就是中秋節大家一起採取行動,推翻元人統治。而且,中秋前後的鴨子整好肥瘦適宜,口感很好,有滋陰補血的功效。
6、糍粑
糍粑是圓的凝聚,它始終與圓相伴。蒸糯米的蒸籠,打糍粑的碓窩,放糍粑的簸箕,做餡的黃豆、花生、芝麻等等無不與圓同在,在四川民間一些地方,在糍粑中加入桂花搗製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豆面和白糖吃,味道清幽淡雅、甘甜爽口,別具一番風味。
中秋節傳統食物 中秋節必吃的美食是什麼
糍粑
7、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時。因其紅似瑪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漿,石榴便成為桌上供品之一,象徵長壽、團圓和吉祥。這個東西沒剝開的時候可玩性大於可看性,摸在手裡涼涼圓圓滑滑的,剝開之後可看性又大於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寶石攢在一起,也是取個團圓的意思。
8、麻餅
四川人過中秋除了吃月餅外,還要打粑、殺鴨子、吃麻餅、蜜餅等。有的地方也點桔燈,懸於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叫做「舞流星香球」。嘉定縣中秋節祭土地神、扮演雜劇、聲樂、文物,稱為「看會」。
3、佛山中秋傳統食俗吮田螺在吃的時候有什麼些講究?為什麼要在中秋節前後吃?
中秋節食田螺,是許多廣東別人中秋節的重點食品類,一來民俗覺得吃田螺可清目,傳奇八月十五吃田螺,可讓雙眼「明如秋月」;二來覺得田螺的肥嫩,也寓意美好;三來田螺有殼,撥殼肉食為「食心(新)裝運」之兆義。
另一方面,「螺」字與廣東話「羅」字同音,田螺,即「向田羅食」,俗話說得好「無得食,問田螺(羅)」,中秋之夜吃田螺,有大豐收之義,意味著五穀豐登。
中秋節前後左右,本身就是田螺和石螺眾寵的時節,八月十五吃田螺,也是時興很多年的習俗。「中秋節近怎樣,餅餌家家戶戶贈予多;拜罷仙女斟月下,山芋啖過又香螺。」
民俗也有田螺能夠明目地觀點,說白了是由於田螺肉營養全面,而含有的維生素D也是雙眼視黑色素的主要化學物質。那樣為什麼一定要在中秋節前後左右食之呢。因為這個時候,是田螺空懷時,腹腔無小螺,因而,肉質地尤其肥嫩。是吃田螺的絕佳季節。
把買回來田螺在烹飪的前面1-2天放到盆中用清水泡浸,放進不銹鋼湯勺,再倒入少量食用油,這么做目的就是為了讓田螺感到惡心,讓它把孔里的污垢吐出。在泡浸的過程當中,大概需要拆換4-5一次水,好把田螺充足過慮整潔,自己吃下去也放心。
把田螺用老虎鉗把臀部剪去,在鍋中一鍋水,沸騰的水之後熄火,把洗干凈的田螺裝進去燙一下,一來是再次根據開水來去除污漬,一方面是由開水來擊殺田螺身體內和殼表層的裂頭蚴燙之後,放進菜藍里拿來清水沖干凈,你就會覺得依然會清理出一些污垢。
把小蔥清理干凈後切條、生薑切片、魚漿拍裂、八角和干辣椒清理干凈控干鍋中倒入食用油,小火燒熱後,倒入麻椒和八角炒香後丟棄。把小蔥段和干辣椒裝進去進行爆香,倒入2炒勺郫縣豆瓣醬一起翻炒,把田螺倒入一起炒勻稱,大約翻炒3分鍾,在鍋中倒入小半碗純糧酒進來。
翻炒勻稱,立刻用蓋子蓋緊燜個5min,好讓香醇燒入田螺身體內,一來提鮮,二來除去田螺的腥味兒,燜之後,打開表蓋,放進適量鹽,倒入生抽一起翻炒勻稱,然後蓋上蓋子燜上一個8分鍾,打開表蓋放進味精和白鬍椒粉(不太喜歡並不放)。
看,一盤美味可口十足的麻辣田螺就做好,不論是用於當宵夜或是家裡來客人作為下酒小菜或是下午茶時間小吃,也是不出錯挑選,中秋節馬上到了,這一道美味可口鮮香的家常小炒小吃,你能進行了嗎?趕快照著做吧,親人吃完都給你100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