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怎麼介紹端午節的粽子的來歷

怎麼介紹端午節的粽子的來歷

發布時間: 2023-04-29 12:21:50

1、端午節吃粽子的起源與含義【簡介】

端午時節吃粽子,主要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他因為觸發了秦國貴族的利益遭到了流放。

在流放的過程中他得知了楚國的國都被秦國攻陷的消息,於是抱著石頭投身汨羅江中而死。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悼念他,便在汨羅江中丟入飯團和雞蛋這些食物,慢慢的便發展吃為了端午節要吃粽子。

形態樣式

因地區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由於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採用果脯為餡。

2、粽子的來歷

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話說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版後,百姓莫不感嘆權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所以百姓為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托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才有了後來的粽子。 

(2)怎麼介紹端午節的粽子的來歷擴展資料

可通過三種方法辨別粽子的質量:

一看外觀。染色粽葉具有均勻的青綠色,表面色澤光鮮,看上去很誘人。而原色粽葉顏色發黃發暗;

二是聞味。染色粽葉包裝的粽子煮熟後,粽子的清香味不足,其至反而會有淡淡的硫磺味道;

三辨煮水。由於經過化學處理,返青粽葉的顏色相對穩定,加熱後水的顏色變化不大,或呈輕微綠色,綠色明顯者其化學原料含量高。而原色粽葉加熱後,水的顏色則會呈現淡黃色。。

參考資料:人民網-端午粽子挑選攻略

3、端午節吃粽子的來歷簡單介紹三十字以內

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屈原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懷抱大石投入江中,楚國人為了不讓魚蝦咬壞了屈原的軀體,就用竹筒裝上米投入江中,用來吸引魚蝦。後來,人們為了表示對楚國大夫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年的這一天楚國人就會用竹筒裝滿米投入到江中祭祀,這也是最早的粽子的由來。

最早的粽子並不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用葉子包成的,而是用竹筒做成的,古代人對端午節也賦予了更多的說法和內容,在祭祀屈原的時候擔心投入江中的竹筒米會被江中的蛟龍盜取吃掉,於是豐富的粽子的形色,古人認為蛟龍害怕楝葉和五彩絲線,所以就用楝葉包米用綠絲纏繞紮好再投入江中。

春秋時期也有關於粽子的來歷,有記載說,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上黍米包成牛角狀的粽子稱之為角黍。也有用竹筒裝上米密封起來烤熟,稱之為筒粽。到了東漢末年,有百姓用草木灰泡水用來浸泡黍米,用菰葉包成了四角形狀然後放在鍋中煮熟,這種粽子後來演變成了廣東鹼水粽。一直到了晉代粽子才成為端午佳節的必備食物。

南北朝時期,粽子的樣式就豐富了起來,不僅有黍米的,在米中還摻雜了板栗、紅棗、肉等等,粽子也成了親朋好友之間交往的禮品到了元、明朝時期,粽子已經不再使用菰葉,而是改成了箬葉,一直到後來的蘆葦葉,裡面的材料也有了豆沙、蛋黃、豬肉等,可以說品種越來越豐富多彩。

 有專家認證說粽子其實只是民間的一種普通食物,最初吃這種食物也並不是固定在五月初五這一天,端午節吃粽子祭屈原,也是後人加上去的,反映了民眾對愛國詩人屈原的懷念之情。

4、端午節粽子的來歷

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粽子寓意:平平安安

粽子的來源是為了紀念屈原,相傳屈原投入汨羅江之後,人們為了擔心河中的蛟龍等凶物傷害屈原的屍體,就將糯米裝入竹筒中,然後投入江中吸引凶物的注意。

因此,粽子也有著保平安的寓意,在很多地方的習俗中,人們製作粽子時選擇用紅繩將其捆綁,然後放在小孩子的兜里,這樣就寓意著給小孩子護身符。

5、粽子的來歷到底是什麼

粽的歷史悠久,相傳在戰國時代,楚國三閭大夫及愛國詩人屈原投汨羅江自盡後,百姓為了防止魚類破壞屈原的屍體,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讓魚吃米飯而不去咬屈原的遺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已經成為了一種承襲傳統的表現。

最初粽子的寓意是用作祭祖及神靈的,因為古人認為,五月五日為惡月、惡日,必須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舉行祭祀活動,以除瘟、驅邪、求吉祥。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改變,人們過端午節吃粽子都是承襲傳統的表現。不同的地區粽子的種類很多,然而,吃粽子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粽子的挑選方法

一要看看粽子標簽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別買變質粽子;

二要小心粽子的口味變化,如果嘗到粽子餡有點酸、有點發苦、口味不正,不要再食用;

三要小心粽子的質量,一定要買商場、餐飲企業、超市的正規粽子;

四要小心粽子的外包裝,買安全、衛生的粽子;

五要小心吃粽子是不是對路,有胃病的不要吃太甜的粽子,有膽結石、膽囊炎和胰腺炎不要吃肉粽、蛋黃粽和太油膩的粽子。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