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到了怎麼做粽子的步驟
1、粽子製作方法步驟簡單
包粽子,其實是個很簡單的事情,重要的是你得敢於嘗試,俗話說「一回生,兩會熟」,包一次就會,一款粽子超詳細做法奉上~
准備工作:
1、糯米提前一夜浸泡,天氣太熱的話,冷藏。
2、肉類提前一夜入味腌制。
3、如果是干粽葉,提前一夜浸泡,包前用熱水焯燙一下。如果是鮮粽葉,可以直接用,也可以先焯燙一下。
材料:粽葉、豬肉、糯米、鹽、香菇 、生抽、老抽、蚝油、料酒
做法:
一、粽葉放入開水中燙軟,撈出後用清水洗凈,用剪刀將前面帶徑的部分剪掉
二、糯米用清水泡3-4小時
三、豬肉切成絲,用生抽、老抽、鹽、蚝油、料酒、糖腌制待用
四、干香菇用清水泡發後切成塊狀。
五、泡好的米瀝干水分,加入少許的生抽和老抽攪拌均勻,使米上色均勻。
六、粽葉用水沖洗干凈。
七、將兩個粽葉疊加在一起,從中間一折捲成圓錐形
八、放一勺米,然後放一層肉,放幾塊香菇,最後再放上一層米,用手輕輕往中加一捏,就可以將上面的粽葉蓋下來,包住米,然後用棉線纏一下即可。
九、把粽子生坯放鍋中,加水(水量要多,必須淹沒粽子),用重物壓住,不讓其浮起。先用旺火煮2個小時,再添些水,燒開後改用小火燜煮4-5個小時,即可成熟。
粽子是怎麼來的
粽子是端午節漢族的傳統節日食品,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傳說是為紀念屈原而流傳的,是中國歷史上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深受人們的喜愛。2010年12月,江西德安縣宋代古墓出土了兩個實物粽子,據考證,這是目前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實物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筒棕」,直到現在的每年農歷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這種風俗也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具有健脾補虛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助濕生熱,容易引起腹脹。因此每次要少吃一點,吃粽子時可搭配蔬菜、水果,以幫助腸、胃蠕動,避免消化不良。
吃粽子一定要細嚼慢咽,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消化吸收,一方面避免吃得過快造成阻塞氣道窒息的危險;有的粽子里通常配有大棗,如果吃得過急,還有可能被棗核卡住,劃傷食道的,非常危險。
粽子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如睡前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裡停留很長的時間,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慢性胃炎、食道炎,所以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
在冰箱冷藏後的粽子不宜直接拿出來吃,這樣的粽子又硬又冷,不但影響口感,對有胃病的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所以要想消化吸收得快,最好充分加熱變軟後再吃;同時,吃粽子的時候不宜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容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最後介紹一下粽子的另一種吃飯,煎著吃~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准備:肉粽兩個,剝除粽葉切片
2、起鍋少許油,小火,慢慢放入切好的肉粽片
3、煎到肉粽里的油溢出,將兩面糯米煎成鍋巴狀
關於糯米:老人、兒童、病人等胃腸浦化功能障礙者不宜食用,糖尿病、肥胖、高血脂、腎臟病患者盡量少吃或不吃。糯米年糕無論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鈉的含量都很高,體重過重、有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如腎臟病、高血脂的人要適可而止。濕熱痰火偏盛、發熱、咳嗽痰黃、黃疸、腹脹、糖尿病等病症患者不宜過多食用。
2、6種端午節粽子做法
6種端午節粽子做法大全端午節粽子做法——頂級養身粽
美食推薦 1、 煮粽子的方法 2、 南方粽子的做法和材料 3、 正宗粽子的做法和配料 4、 廣東粽子的做法和配料 5、
原料:紫米、銀杏、瑤柱、鮑魚、板栗、香菇、五花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
做法:
第一步,板栗、香菇、五花豬肉、鹹蛋黃、蝦、白糯米、肉醬、花生的加工方法和古味肉粽相同。紫米要泡在熱水裡,時間需要6個小時左右。泡好以後,將紫米用文火小炒,炒出香味,但是不要炒得太軟。瑤柱和銀杏也需要事先煮熟了。鮑魚最好用干鮑魚,提前7天就要放在水裡泡。
第二步,將6成的白糯米和4成的紫米拌在一起,加上其他的原料,用台灣竹葉包裹成4個角,放入水裡煮一個半小時。
端午節粽子做法——香芋肉粽
用料:糯米450克芋頭550克眉豆150克芋頭飯即煮料1包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蔥頭仔(切碎)2湯匙蒜頭(切碎)1湯匙粽葉適量紅鷹油適量
餡料:雞豬肉切塊600克粟子100克蝦米50克冬菇20朵鹹蛋黃10粒
調味料:五香粉1茶匙、蚝油1湯匙、胡椒粉1茶匙、麻油1茶匙、生抽1湯匙、酒1湯匙、曬油半茶匙、雞精半茶匙、糖半茶匙、鹽1茶匙。
做法:糯米和眉豆洗凈,浸水半小時。芋頭去皮,洗凈,切粒,包油。燒熱油在鍋中,爆香蔥頭和蒜米,倒入A料,炒香,待用。把豬雞肉(加2茶匙生粉)粟子,蝦米,冬菇和調味料抖勻。用粽葉折成筒狀,放入炒好的糯米,加入餡料,再蓋米,折成三角形,用粽繩紮好,放入燒滾水的氣壓煲中煮30分鍾即熱普通煲須2小時。
原料:豬前臀尖,糯米
肉和米的.比例是3:5左右(即3斤肉,5斤米的樣子),醬油,鹽,白糖,雞精,料酒
端午節粽子做法——台式粽子
材料:長糯米、豬肉、香菇、鹹蛋黃、醬油、糖、五香粉、鹽、粽葉、粽繩。
做法:將糯米洗凈,泡3小時備用;把豬肉切成長約4公分,寬2公分的長條;香菇泡軟後,去蒂切成條狀;再將豬肉、香菇以醬油、五香粉、鹽、糖等調味料腌2小時;鹹蛋黃切半備用。
洗凈粽葉及粽繩,取2張粽葉,在三分之一處折成漏斗狀,在漏斗中舀入一半糯米,放入豬肉、香菇、鹹蛋黃等餡料,再加上糯米填滿,接著將多餘的粽葉折回蓋住漏斗包裹好,用繩子在粽腰處扎緊打結,做好後放入鍋中,以水蓋過粽子,用中火煮2小時,熟透了便可食用。
端午節粽子做法——魚香荷葉粽
材料:三寶米1杯、糯米1/2杯、魚肉80克、蘿卜干末20克、香菇2朵、蝦米5克、薑片3片。
調味料:醬油2大匙、米酒1大匙。
做法:
1、洗泡好的三寶米和糯米混合,加水1/2杯,置電飯鍋中蒸熟(非電子鍋,外鍋加水1/2);荷葉泡水備
用。
2、魚肉洗凈,切片;蘿卜干末洗凈,瀝干水分;香菇對切泡水至軟;蝦米洗凈備用。
3、鍋燒熱,入油將蝦米炒香後,加入香菇炒香後取出備用。
4、鍋燒熱,入油將薑片炒香後,加入魚片及調味料以小火煮100分鍾。
5、取小蒸籠鋪上荷葉,放入煮熟的三寶糯米飯,再放入做法(3)與(4)之材料,續加入三寶糯米飯,將荷葉包好,置電飯鍋蒸熟(外鍋加1/2杯水)即可。
端午節粽子做法——五豆粽
材料:白糯米360克、紅豆60克、綠豆60克、眉豆60克、花生60克、玉米80克、粽葉24片。
做法:
1.將糯米、紅豆、綠豆及花生分別洗凈放在冷水中泡2小時,眉豆洗凈在冷水中泡1小時;
2.瀝干水分,拌勻糯米、紅豆、綠豆、花生、眉豆及玉米,加糖調味;
3.粽葉洗干凈,在熱水中泡2小時後,擦乾。
4.取出2片粽葉,交叉疊起折成三角頂部,加入適量糯米混合物,將頭尾折好。兩邊再包裹上另2片粽葉,折好後用細繩包紮,即成五豆粽。
5.上籠蒸20分鍾即可食用。
端午節粽子做法——海南五色粽
五色粽的製作方法簡單。先把糯主用豬油或花生油炒至聞有香味,就取出分別裝進五個盒子里。然後用野生植物的葉液一盒染成一種顏色,分別染成紅、黃、藍、黑、白王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豬肉、黃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著就用樹葉或芭蕉葉包裹,每種顏色的糯米包一種,再用麻繩捆住。粽子的形式呈圓柱形,大小隨意。煮粽子時,水要浸沒粽子,如果分多鍋煮,五種顏色的粽子每鍋都要有,其意喻吉祥。煮約兩小時,粽子發出濃厚的芳香味時就可取出食用了。
吃五色粽分熱吃和冷吃兩種。初出熱鍋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誘人口水欲流。拆開葉子咬上一口,只覺得軟滑粘牙舌頭甜暢,滿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漸漸變硬,慢慢吃可給人一種醇香的味道,吃過後嘴裡還久久留有吞不進肚,吐不出口的餘味。
3、包粽子的步驟
包粽子的步驟是兩三片粽葉折成漏斗形狀,把米和棗放入折疊粽葉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線纏繞粽子繫上即可。包粽子是端午節的一種傳統風俗,首先要准備好粽子葉,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稱為粽葉。
粽子的由來
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國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粽,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
4、端午節,粽子做法有哪些?
粽子就是糯米做的裡面加一些餡,然後粽子的做法是有很多種的,但是主要分起來就是2種,一種的甜味粽子,另一種是鹹味粽子。我們先來說一下甜味的做法吧,首先我們得先去弄一些荷葉裁成長長條,然後放到開水裡去過一過,再拿到陽光底下去曬曬過過水。
我們把糯米泡好後用鍋蒸蒸,就像蒸米飯一樣蒸熟 ,然後再用之前曬好的荷葉把糯米包裹起來,你可以包成正方形的也可以包成三角形的,看你個人的技術,如果是什麼都不放那包出來就是白的,包甜粽子的話一般大家喜歡包紅糖,也可以在當中加幾粒花生或者是紅棗這樣子會比較好吃些,這都是一些比較普通常見的包法,其實也可以放一些烏梅進去的只要是自己喜歡吃的甜食都是可 的,包給自己吃口味對自己就行了,這就是包的甜粽子。
鹹的粽子跟甜粽子是差不多的包法的,用蒸好的糯米就跟裹飯團子一樣,記得包的甜粽子跟咸粽子一定要是不一樣的形狀,這樣就放便我們在吃的時候區分。咸粽子在糯米中間可以放一些瘦肉,這個瘦肉一定要是炒熟了的,你也可以放點湯在里邊,畢竟糯米是有粘性的,湯在裡面是不會流出來的。咸糯米粽子還可以包鹹菜炒肉,還可以包玉米肉丁,還可以包所有自己喜歡吃的肉,反正我是喜歡吃肉的無肉不歡。
咸粽子還有一種包的方法,我們首先需要肉切成丁再弄一些玉米粒,等到把鍋里的油燒開了,我們就把肉丁跟玉米粒倒進去加少許的調料跟鹽炒3分鍾,最後就把糯米倒進鍋里,此前還可以往鍋里加一些油,把糯米跟肉丁與玉米粒一起炒,直到它們都勻均的拌好了,就把它們從鍋里盛起來,等到它的溫度不那麼高了,就可以開始用荷葉把它們包成一定的形狀了。其實甜粽子也是可以這樣弄的,只是甜粽子跟咸粽子做法上有一些不一樣,甜粽子不需要油,只是要准備好紅棗跟花生,這兩樣東西的寓意比較好一些,因為花生跟紅棗是可以直接吃的,那麼洗凈它們之後直接就跟糯米一起拌均勻,最後包成三角或都正方形就可以了。
記得要把所有包好的粽子,都要等到它的溫度不那麼高的時候,我們就把這些粽子放到冰箱里去凍著,這樣可以保持粽子的新鮮度,也可以讓粽子的形狀更加成熟一些。
5、粽子的製作方法步驟
自製粽子
食材准備:500g糯米、200g蜜棗、適量粽葉
烹飪步驟:
1、新鮮的粽葉買回來之後洗干凈,然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和食鹽,煮15分鍾,這一步可以增加粽葉的韌性,也可以更好的將粽葉上的臟東西煮干凈,煮好的粽葉撈出來再次清洗干凈,然後晾乾水分。
2、糯米要提前浸泡一個晚上,泡到能用手指碾碎的程度,泡好的糯米撈出來和洗干凈的蜜棗混合均勻。
3、粽葉剪掉頭部多餘的部分,折成漏斗狀,裝入適量的糯米,壓緊實一些,然後用剩餘部分的粽葉把糯米蓋起來。
4、然後把上面多餘的粽葉往下折,多餘的葉子折到一邊,圓錐上面是個三角形,就這樣順著將剩下的葉子往下折好,然後捆上棉繩即可,剩下的也全部包好。
5、鍋中燒開足量的水沒過粽子,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煮好以後趁熱取出。
總結:
1、粽葉要先用鹽水煮一下,這樣不但能殺菌,還能使粽葉更有韌性,煮的時候不容易開裂。
2、粽子的捆紮也是有很多技巧的,根據餡料區分方法。如果是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3、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下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
6、粽子怎麼製作呢?
我們國家有非常多的傳統節日,不同的節日,可能就有不同的習俗,那麼在這里,我想說的就是端午節在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會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劃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由來是為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即將到達端午節的時候,我們都會自己在家裡麵包粽子,或者去購買粽子來食用。那麼粽子怎麼製作呢? 做粽子其實並不難,需要用的東西也不多,最重要的東西就是糯米,還有自己喜歡的餡料,然後就是專門包粽子的葉子,准備好這些就能在家裡面自己包粽子了。
一.包粽子的准備步驟
不同的地方,包粽子的方法可能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味道大部分都是差不多的,那麼接下來我向大家介紹的是自己家鄉包粽子的方法。我們包粽子的時候選擇的是糯米,糯米有紫米,還有白色的糯米,包粽子的葉子,我們要用水泡一泡,清洗干凈,有的地方需要把糯米泡一泡,有的地方不需要泡,泡糯米煮的時候可能熟的更快一些。
二.包粽子的步驟
首先我們用一個盆裝准備好的糯米,一個盆就裝自己准備的餡料,我比較喜歡的就是臘肉和鹹蛋黃,一個盆就裝著包粽子的葉子,我們准備好線。我們將粽子葉弄成一個漏斗的樣子,然後加入一些糯米,再加入一些自己准備的餡料,再用糯米蓋上,這時候在合上上面的粽子葉,我們用准備好的線捆好打上結,這樣粽子就包好了。包完粽子之後,我們需要用一個很大的鍋來煮粽子,水一定要淹沒粽子,粽子要煮上幾個小時才會煮好。以上只是小編個人家鄉包粽子的方法,那麼你覺得粽子怎樣包才比較好吃呢?
7、端午節粽子的做法簡要
【水晶粽子】
食材准備:西米,蔓越莓干,葡萄乾,蜜棗,粽葉,細砂糖適量,抹茶粉少許,紫薯粉少許,南瓜粉少許,食用油少許。
做法步驟:
1、將植物油和細砂糖放在細米中,均勻的攪拌,分幾次慢慢的加入清水拌勻,然後放置在一旁,等西米慢慢的吸收水分。
2、將西米分成等量的4份,一份是顏色,另外三份可以分別加入抹茶粉,紫薯粉,南瓜粉攪拌均勻。
3、將提前准備好的中葉用清水清洗幾遍,將兩頭仔細地修建,在光滑的一面,薄薄地刷上一層食用油,這樣可以防止粘連。
4、將清洗干凈的中葉抹上食用油後捲成圓錐狀,慢慢的將准備好的西米放入其中。
5、將西米放上以後可以再放上一些葡萄乾,或者是蔓越莓干,在這層果幹上面再覆蓋上一層西米。
6、將粽葉蓋過內陷,壓緊,用棉繩把三個角綁緊。
7、然後取干凈的鍋,燒開水以後,把包好的粽子放進去,用中小火慢慢的煮兩小時左右。
【鹹蛋黃粽子】
食材准備:糯米300克,鹹蛋黃10個,紅豆適量,綠豆適量,蓮子適量,
1、將糯米提前浸泡三個小時,紅豆綠豆泡的時間要更長一些,需要6個小時左右。
2、將准備好的棕葉用清水清洗幾遍,將兩頭修剪好。
3、因為要做的是鹹蛋黃粽子,所以鹹蛋黃上面刷上一層白酒,放入預熱好的烤箱中,180度烤10分鍾取出再放入食用油裡面浸泡兩個小時左右。
4、取出清洗好的粽葉,兩片一起重疊捲成圓錐狀,將浸泡好的糯米慢慢的放入,放一部分後在糯米上放上半個咸鴨蛋,然後再覆蓋上糯米。
5、當然在放入粽子餡兒的過程中,如果喜歡吃多種口味的,還可以放入綠豆和紅豆,怎樣包出來的粽子會更加鮮美。
6、然後把粽葉蓋過內陷壓緊,然後用繩子綁緊。
7、取鍋燒開水後放肉包好的粽子用中小火慢慢的煮兩個小時左右,中途記得要加水,每次加水都保持加到,剛好包過粽子一公分以上就可以。
這樣香氣撲鼻的粽子就出鍋了。
8、端午節包粽子的過程詳細
端午節包粽子的過程詳細如下:
食材:臘肉100g、紫糯米250g、糯米1500g
調料:食鹽適量、花生適量、粽葉適量。
具體步驟:
1、將黑糯米洗凈。
2、將糯米洗凈。
3、將臘肉洗凈,切丁備用。
4、將棕葉和粽葉洗凈,棕葉過水焯焯備用。
5、將黑糯米,糯米,花生,加少許鹽拌均。
6、將粽葉捲成卷。
7、裝入適量的糯米,稍稍壓緊,放少許的臘肉粒裹好。
8、用棕葉套好。
9、依次包好,成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