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粽粑怎麼包
1、端午節的粽子怎麼包?
如下:
1、只見奶奶把兩片粽葉一疊,一折,就成了一個漏斗,先放一些糯米進去,再放上幾顆紅棗,然後再鋪一層糯米,最後將粽葉向下折,往旁邊一翻,拿線系緊,一個粽子就包好了。
2、首先,我拿了幾塊粽葉弄成三棱形似的,再把米倒下去,後來又抓不緊,米往下倒,弄得滿地都撒滿了米,連續幾次都是這樣,引得奶奶眉開眼笑,我看一下自己也跟著笑。
3、開始動手了,我學著奶奶的樣子把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折成一個小漏斗的形狀,但是不能有一個洞。然後陵旁把事先用水浸好的糯米放入角筒里。我得意洋洋地想:耶!沒想到包粽子這么容易。就在我要把粽葉蓋上時,問題來了,那些糯米淘氣得像個孩子,接二連三地往巧旅外跳,我急得手忙腳亂,不知所措。幸好奶奶過來幫我「解了圍」。我才鬆了一口氣。
4、我按媽媽的指點卷,很快就卷好了一個粽葉。媽媽向我投來贊許的目光,同時叮囑我仔細看她接下來怎麼做,只見媽媽在卷好的粽葉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調勺舀了一些米和紅豆,倒在卷好的粽葉里,然後均勻地搖動筷子,直到米和紅豆被粽葉包得緊緊的,媽媽抬起頭,示意我做,我也學著媽媽樣子,孝汪凳包好了一個。
5、於是,我又把粽葉兩頭對齊,放進去一顆棗,又放了一些米,接著再放了一顆棗,最後把剩下的粽葉全都蓋在上面,就像給小孩子蓋上了一層被子一樣。接著把兩邊的角窩進去,最後拿繩子繫上,就這樣,一個粽子終於包好了。
2、教你三種包粽子的方法 開心過端午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吃粽子但是卻不會包粽子。端午節就要到了,就來教給大家三種包粽子的方法。這樣,端午節放假的時候,就可以在家陪著父母,一起包粽子過這個傳統的節日了。
【三角粽】
特點:
三角粽的形狀比較好看而且特別,可以製作成甜、咸兩種口味,蛋黃、叉燒、蜜棗都是不錯的餡料。
包法:
1、取一片寬大的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
2、在圓錐的筒中裝入糯米。
3、上部的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開口為止。
4、順著三角的邊將所有的粽葉都折好。
5、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塔型粽子】
特點:
寶塔粽子主要是廣東地區的特色粽子,體型龐大,可以說是粽子中的霸王粽,由於可以裝非常多的東西,因此也形成了甜和咸兩種口味。甜餡主要是豆沙,而咸餡則是用腌制好的雞肉或者豬肉來做。
包法:
1、取兩片粽葉十字交叉,形成一個窩狀。
2、將糯米填入其中。
3、再取兩片粽葉分別加入左右兩察薯邊,完全把糯米包裹住。
4、再取一片粽葉,將頂部蓋住。
5、之後將兩邊的粽葉,分別向中心折。
6、再將另外兩邊的葉尖向內折,用手捏住將整個塔粽翻過來。
7、用線繩將粽子對角纏好。
【錐形粽子(牛角粽)】
特點:
牛角粽在廣東的河源等地比較流行,尖尖的像極了牛角,粽子敗圓者古代的時候叫做「角黍」,這可能是和古代粽子最相像的一個品種了。
包法:
1、取一片寬大的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
2、用手在圓錐筒中旋轉一下,讓錐筒更加細長。
3、在錐筒中填入糯米。
4、將沒腔雹有米的那端,將粽葉的兩側分別向內折。
5、之後順勢將粽葉向下折,直到完全蓋住糯米口為止,多餘的粽葉反復折收在口上。
6、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即可。
3、粽子怎麼包好吃又簡單
自己在家包粽子,其實很簡單,也可以說是個熟練活,只要多包幾次,就會越包越好看。以下,給大家介紹三種粽子的包法,喜歡的親們不妨收藏下來,過端午節時,自己在家包一些,比買的更好吃。平時,也可以包一些粽子存在冰箱里,當做早餐也很不錯哦~
第一道:棗粽
給大家介紹一種比較簡單的四角粽包法,餡料是北方人喜歡的棗粽。這樣包法的粽子形狀好看,不容易漏米,也是最常見的粽子包法之一。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糯米600克、小棗150克、粽葉適量、棉線適量。(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
第二步:糯米清洗干凈浸泡一晚,然後瀝干水份備用。
第三步:把粽葉一張張清洗干凈,然後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鍾,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另外,我用的是新鮮粽葉。如果大家用的是干粽葉,一定要提前泡軟後再煮。)
第四步:把小棗提前浸泡1-2個小時,然後瀝干水份備用。
第五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如圖。
第六步:把兩片粽葉平鋪,然後對折,如圖。
第七步:將兩頭再對折,如圖。
第八步:將粽葉打開,如圖。
第九步:填入兩勺糯米,如圖。
第十步:放上幾粒棗,如圖。(喜歡吃棗的,可以多放幾個。)
第十一步:再填上一些糯米,然後再勺將米壓緊實。(一定要壓緊一點,這樣更容易包嚴實哦。)
第十二步:將另外一部分粽葉折過來,然後隨手將粽葉兩側捏下去,接下來將粽子翻過來,如圖。
第十三步:把多出一截的粽葉折回來,捏緊,如圖。
第十四步:用線繩將粽子捆起來,如圖。(不要捆得太松,否則容易煮開)
第十五步:包好的粽子,放到鍋中煮熟即可。(煮棗粽建議涼水入鍋,水要浸過粽面,大稿友腔火燒開後轉中火煮2個小時,然後關火燜30分鍾到1個小時。在煮粽子過程中不要再添生水。另外,如果嫌用普通鍋煮比較麻煩,可以用高壓鍋壓20-30分鍾,然後再多燜一會兒。)
第二道:紅豆長粽
長粽,這種包法非常容易上手,可以輕松的包出形狀。而且,因為綁的嚴實,在煮的時候也不容易漏米。另外,這款紅豆粽子將米香、豆香、粽葉香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甜度適中,營養豐富。喜歡的親們一定要試試看~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糯米500克、紅豆100克、粽葉適量、粽繩幾根。(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
第二步:糯米清洗干凈浸泡五、六個小時。
第三步:紅豆清洗干凈浸泡兩個小時。
第四步:把粽葉一張張清洗干凈,然後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鍾,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另外,我用的是新鮮粽告歷葉。如果大家用的是干粽葉,一定要提前泡軟後再煮。)
第五步:糯米和紅豆瀝干水分,然後放在一起拌勻。
第六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如圖。
第七步:把兩片粽葉平鋪,然後對折,如圖。
第八步:把葉子兩端分別向中間折,如圖。
第九步:將粽葉拿起來打開,中間就是一個口袋形狀。然後往粽葉裡面裝幾勺米,如圖。再用勺壓緊實。
第十步:用邊鍵衫上的粽葉將糯米包住 ,如圖。
第十一步:取一根粽繩,將粽子綁起來就可以了。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到鍋中煮熟即可。(建議涼水入鍋,水要浸過粽子,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煮1個小時,然後關火燜30分鍾到1個小時。在煮粽子過程中不要再添生水。另外,如果嫌用普通鍋煮比較麻煩,可以用高壓鍋壓20-30分鍾,然後再多燜一會兒。)
第三道:肉粽
在我家,每年的端午節,甜、咸粽子都會包一些,南北大融合,別有一番滋味。肉粽色澤紅亮,油潤不膩,風味獨特,平時做早餐也非常合適。所以,平時我也會包一些,煮熟後放在冰箱里冷凍保存,早晨吃的時候再次煮透就可以了,非常貼心。以下就是在家包肉粽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糯米500克、豬肉300克、粽葉適量、粽繩適量。(糯米最好選擇圓粒的,這樣口感更有粘性也更糯。豬肉可以選擇豬腿肉或者五花肉。)
第二步:把粽葉和粽繩泡軟並清洗干凈。(如是是干粽葉,要提前一晚將粽葉泡軟。)
第三步:糯米清洗干凈浸泡五、六個小時。
第四步:豬肉去皮,切成2-3厘米的塊,然後放入2勺生抽、1勺老抽、1勺料酒、1勺鹽、1勺白糖用手抓勻,然後腌制3-5個小時,讓肉充分入味。
第五步:把粽葉放到熱水鍋中煮15分鍾,煮好後撈出放到涼水中備用。(煮過的粽葉柔韌性會比較好,在包的時候不容易斷裂。)
第六步:把糯米的水分控干,然後放入1勺鹽、1勺老抽拌勻。
第七步:開始包粽子。取兩片粽葉,將一頭的硬角剪掉,如圖。
第六步:把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如圖。
第七步:往粽葉里裝入糯米,再放上兩塊肉。
第八步:再裝上糯米,然後用勺壓來實。如圖,米不要裝太滿。
第九步:把上面的粽葉向下折,直至完全蓋住糯米。然後再將兩側的葉子捏下去,折疊起來。
第十步,將粽子捆起來即可。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到鍋中煮熟。(在煮肉粽的時候,水一定要沒過粽子,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煮2個小時,關火後多燜一會兒再吃,味道更好哦。)
4、粽子該怎麼包?
端午將至,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哪差盛行不衰。
北方有紅棗粽,南方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南北風味都能品嘗一下真的舉緩租是幸福和滿足。下面一起來學習包粽子;
鹹肉蛋黃粽
原料:
糯米800g、紅豆100g、 五花肉200克、咸鴨蛋數顆、粽葉50張、油、鹽、醬油、老抽、料酒、五香粉、胡椒粉、雞精各適量一勺。
做法步驟:
1. 紅豆用清水浸泡一晚上或者六個小時 。
2. 糯米浸泡一晚上或四個小時 晾乾裝盆里。
3. 五花肉切塊放入油、鹽、老抽、醬油、料酒、胡椒粉、五香粉、雞精,腌制一個晚上。
4. 把泡好的紅豆和糯米瀝干水分,放入盆中 。
5. 放入鹽、老抽和油上色調味混合 攪拌作為粽子餡。
6. 粽葉剪去頭尾的葉子 ,放熱水中煮20分鍾 ,再泡1個小時。
7. 所有材料准備好,開始包粽子,家裡還有六個咸鴨蛋也用上,只取蛋黃,在蛋黃表面撒高度白酒,可以去腥 。
8. 兩正兆片粽葉重疊在一起 捲成一個漏斗狀。粽葉底部先放入三分之一的米夾入蛋黃和五花肉 。
9. 表面再填入米,不需太滿,八分滿即可 ,用勺子壓實。上端的粽葉往下壓,把米完全蓋住,才不會漏米 。
尾葉往一邊折起,四角粽的形狀就出來了。
10. 多纏繞幾圈,纏緊實後打結即完成 。 粽子放入電壓力鍋,倒入與粽子齊平面的水 。
11、2小時後熟了就可以品嘗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5、怎樣包粽子
粽子是我們常吃的一種食物,粽子的做法是比較多的,最常見的就是選擇糯米來包粽子,不但需要糯米,還需要粽子葉,還需要大棗,它的做法相對來說是比較簡單的,用粽子葉的包法也比芹鄭尺較簡單,做好的粽子可以放到水中煮熟,這樣就能夠吃到美味的粽子了,我們來看一下粽子怎樣包才好吃。
自己在家包粽子怎麼包
1、將大片的粽葉對折,將雙層的下邊向上折,用手壓實。
2、將粽葉打開,加入餡料,盡量將餡料填成叢裂一個長條形狀。
3、將沒有餡料的粽葉折起來,再將葉子的兩側壓下去,之後粽葉尖端向一側折疊。
4、用線繩將粽子捆綁結實就好了。
5、現在,一個粽子就報好了。
常見的粽子種類有:
「蛤蔞五花肉粽」、「臘肉香腸粽」、「薄荷香粽」、「豆沙粽」、「蓮子粽」、「松仁粽」、「蛋黃粽」、「鮮肉粽」、「火腿粽」、「竹葉粽」、「艾香粽」、「甜茶粽」等。
粽籺(zòngzi),俗稱「粽子」,古稱「角黍」、「裹蒸」、「包米」、「筒粽」等。粽籺一是一種用箬葉、蘆葉、柊葉、露兜葉或槲葉等包裹糯米或嫌高黏黍,經過蒸煮而成的食品,[1]為中國及漢文化圈國家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本作「糉」,新中國以「粽」為規範字。《說文新附》∶「糉,蘆葉裹米也。」《太平御覽》卷八百五十一引晉朝周處《風土記》:「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角黍。」
粽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到了晉代,粽成為了端午節慶食物。粽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亦傳播甚遠。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粽的習俗。
6、包粽子的步驟
包粽子的步驟是兩三片粽葉折成漏斗形狀,把米和棗放入折疊粽葉把江米全部包住,用棉線纏繞粽子繫上即可。包粽子是端午節的一種傳統風俗,首先要准備好粽子葉,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稱為粽葉。
粽子的由來
粽子由粽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國傳統節慶食物之一,粽子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粽子種類繁多,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粽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2012年粽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南北叫法不同,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粽,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