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怎麼畫端午節由來

怎麼畫端午節由來

發布時間: 2023-05-04 02:25:11

1、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由驅毒避邪的節令習俗衍生出各地豐富多彩的祭祀、游藝、保健等民間活動,主要有祭祀屈原、紀念伍子胥、插艾蒿、掛菖蒲、喝雄黃酒、吃粽子、龍舟競渡、除五毒等。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

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1)怎麼畫端午節由來擴展資料:

「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該文獻成了現代人們查考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習俗的重要參考。端午節起源於何時──長期以來眾說紛紜,說法不一,爭論不休。關於端午節起源的主要觀點有四種:據考證,端午的"龍舟競渡"習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經存在。古代南方百越的吳越一帶於春秋之前就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

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詩作中,也可以反映出當時競渡的風俗來,如《楚辭˙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而凝滯。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屈原所乘的這種狹長而輕小的舲船實質上也就是當時一種競度所用的船。

2、端午節的手抄報 怎麼畫 要有時間 習俗 傳說 詩句用a3紙畫

端午節的手抄報內容如下:

1.頂部寫上 端午 二字當標題,底部畫一條波浪線當做浪花。

2.在中間畫一條繩子,繩子下面畫三個帶有表情可愛的小粽子,可行大以給它們畫上手和腿,讓粽子擬人化。

3.左右兩側畫上一些竹子,中間畫一些彩虹、太陽和雲朵做裝飾,這樣端午手抄報線稿就完成了。

4.接下來給端午手抄報上色,用紅色塗標題,粽子用綠色和膚色塗,竹子用綠色塗,河水用藍色塗。

5.中間的白雲用藍色塗,彩虹用紫色、黃色和粉色塗,太陽用黃色和橙色塗。

6.最後在中間畫上線條,整理一下,那麼這幅簡單又好看的端午手抄報就畫好啦!

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是古人向龍族祭祀的,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後來這一天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在江邊自盡,於是人們就把端午節也看做是紀念屈原的日子。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

屈原是中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之一,也是我國已知最早的著名詩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創立了「楚辭」這種文體,也開創了「香草美人」的傳統。代表作品有《離騷》《九歌》等。在我國歷史上,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說法已經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相傳,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

為了檔亮豎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鍵歷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3、端午節小報怎麼畫

1、首先用波浪線畫出水紋,並畫出一個半圓弧形做小船。

2、然後畫出船上面的兩只粽子,並畫上衣服和表情,再畫出一層水紋。

3、繼續畫出一座山峰,左上角寫上標題端午節三個字,下面再畫一個文字框。

4、接著在左右上角畫出樹葉,中間畫出一朵祥雲裝飾。

5、最後畫上文字線,塗上好看的顏色,端午節的小報就畫好了。

端午節小報文字內容參考: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旦友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五,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的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芹豎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嫌遲大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4、粽子思維導圖怎麼畫

第一步:在紙的中心處畫龍舟或者粽子,代表端午節。這里以粽子為例。

第二步:把整張紙分為四個分支,分別是:端午節的簡介、端午節的由來、端午節的習俗、端午節的意義。

第三步:在左上角用綠色筆畫第一分支,並寫上世態亂:端午節的簡介。接著畫二級分支,簡介部分畫3支,分別是:時間(五月初五)、別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龍舟節、浴蘭節、女兒節)和地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第四步:在左下角用黃色筆畫第二分支,並寫上:端午節的由來。接著畫二級分支,由來畫4支,分別是:屈原、伍子胥、介子推、曹娥 。三級分支,根據每一個故事的內容再分支,用關鍵詞提取內容。

第五閉譽步:在右下角用橙色筆畫第三分支,並寫上:端午節的習俗。接著畫二級分支,習俗部分畫4支,分別是:賽龍舟、掛艾草、吃粽子、飲雄黃酒。三級分支可以根據習俗由來,提取關鍵詞。

第六步搜檔:在右上角用紅色筆畫第四分支,並寫上:端午節的意義。意義分五條,接著畫二級分支,並分別寫上: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

總結:畫出以上四大模塊和各個分支,一幅關於端午節的思維導圖就畫好了。

5、端午節的手抄報怎麼畫很簡單

端午節的手抄報坦差悶繪畫步驟如下:

1、畫出手抄報的主題形象:

端午節最經典的元素是賽龍舟和粽子,我們先在畫面下方畫上一條龍舟,並在龍舟下面畫上水波紋,要畫出龍舟飄在上面的感覺。

2、畫上正文文字框:

粽子是端午節的經典代表,我們就用半剝開的粽子來作為手抄報文字框,我們也可以在文字框上畫些雲朵、飛翔的小鳥和彩虹,這樣就能襯托出粽子的高大,粽子像山一樣,畫面的整體性就好看多了。

3、畫上正文文字線:

我們要用尺子來畫文字線,文字線也可以用彩色筆來畫。

4、給手抄報塗上顏色:

我喜歡用馬克筆來給手抄報塗顏色,馬克筆顏色鮮明,不用調色,很適合畫手抄報用。

端午節的由來: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端午祭龍禮俗與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歷法以及蒼龍七宿正處南中的天象有關。中國古代的星象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古人很早開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並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

上古時代人們定天之象、法地之儀,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和位置,將黃道和赤道附近的區讓彎域分作28組星宿,俗稱「二十八宿」,按東南西北四方各分為七宿,即為慶凳「四象」;在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象,即蒼龍七宿。

6、端午節的思維導圖怎麼畫

端午節的思維導圖畫法如下:

1、在開始製作關於端午節的思維導圖之前,我們需要明確如何向其他人講解「端午節」這一具體的事物,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抓住「端午節」這一事物的主要特點來製作思維導圖。

2、確立好「端午節」這一中心之後,我們可以從它主要的幾個方面來進行介紹,在「端午節」這個主題中,我們最重要的是講解其起源、習俗以及節日由來,並且再加入一些其他的元素以豐富思維導圖的細節。

3、隨後,再重復上面的操作步驟,將思維導圖的細節補充完整即可。

通過以上的三個步驟,我們就能夠大致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端午節思維導圖了。在這個過程中雖然看似簡單,但也有需要我們注意的地方。例如在製作思維導圖中,應該遵循「先主後次」的原則,把最主要的內容放置到最顯眼的位置。而一些和主題關聯性不是那麼強的內容,可以將它安排在思維導圖中不那麼顯眼的位置。

7、端午節由來是什麼?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從戰國時代開始,端午節至今已經存在了兩千多年。關於端午節的起源,說法眾多,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也有一說,最初端午是中國人祛病防疫的節日。

端午由來,眾說紛紜。

紀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身死。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就有了端午龍舟競渡、吃粽子的風俗。

紀念伍子胥

伍子胥助吳伐楚,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吳王夫差不聽。子胥便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紀念孝女曹娥

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

惡日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相傳這天邪佞當道,五毒並出。《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

品讀端午,詩文記錄

邊城(節選)

文/沈從文

端午日,當地婦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額角上用雄黃蘸酒畫了個王字。任何人家到了這天必可以吃魚吃肉。大約上午十一點鍾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飯,把飯吃過後,在城裡住家的,莫不倒鎖了門,全家出城到河邊看劃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腳樓門口邊看,不然就站在稅關門口與各個碼頭上看。河中龍船以長潭某處作起點,稅關前作終點作比賽競爭。因為這一天軍官稅官以及當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稅關前看熱鬧。

劃船的事各人在數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備,分組分幫,各自選出了若干身體結實手腳伶俐的小夥子,在潭中練習進退。船隻的形式,與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體一律又長又狹,兩頭高高翹起,船身繪著朱紅顏色長線,平常時節多擱在河邊乾燥洞穴里,要用它時,拖下水去。

每隻船可坐十二個到十八個槳手,一個帶頭的,一個鼓手,一個鑼手。槳手每人持一支短槳,隨了鼓聲緩促為節拍,把船向前劃去。帶頭的坐在船頭上,頭上纏裹著紅布包頭,手上拿兩枝小令旗,左右揮動,指揮船隻的進退。擂鼓打鑼的,多坐在船隻的中部,船一劃動便即刻蓬蓬鐺鐺把鑼鼓很單純的敲打起來,為劃槳水手調理下槳節拍。

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聲,故每當兩船競賽到劇烈時,鼓聲如雷鳴,加上兩岸人吶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紅玉老鸛河時水戰擂鼓,牛皋水擒楊幺時也是水戰擂鼓。凡把船劃到前面一點的,必可在稅關前領賞,一匹紅,一塊小銀牌,不拘纏掛到船上某一個人頭上去,皆顯出這一船合作的光榮。好事的軍人,且當每次某一隻船勝利時,必在水邊放些表示勝利慶祝的五百響鞭炮。

賽船過後,城中的戍軍長官,為了與民同樂,增加這個節日的愉快起見,便把綠頭長頸大雄鴨,頸膊上縛了紅布條子,放入河中,盡善於泅水的軍民人等,下水追趕鴨子。不拘誰把鴨子捉到,誰就成為這鴨子的主人。於是長潭換了新的花樣,水面各處是鴨子,同時各處有追趕鴨子的人。

船與船的競賽,人與鴨子的競賽,直到天晚方能完事。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浩浩,

不能洗得直臣冤。

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宋】歐陽修

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里黃鸝時一弄,猶瞢忪,等閑驚破紗窗夢。

浣溪沙?端午

【宋】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細纏五色臂絲長。空惆悵,誰復吊沅湘。

往事莫論量。千年忠義氣,日星光。離騷讀罷總堪傷。無人解,樹轉午陰涼。

端午習俗,特色鮮明賽龍舟

賽龍舟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大部分會劃旱龍舟或者舞龍船。劃龍船時,多有助興的龍船歌。如湖北秭歸劃龍船時,有完整的唱腔,詞曲根據當地民歌與號子融匯而成,歌聲雄渾壯美,扣人心弦,有「舉揖而相和之」之遺風。

掛艾草、菖蒲、榕枝

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又被稱為「三種武器」,古人認為可以退蛇、蟲、病菌,斬除妖魔。有地方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蒲劍)或石榴、胡蒜。通常將艾、榕、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

畫額

端午節時以雄黃塗抹小兒額頭的習俗,雲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虎為獸中之王)以鎮邪。

戴香包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桃子、蘋果、娃娃抱公雞等形狀的,象徵萬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青年人,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別致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

沐蘭湯

端午日洗浴蘭湯是《大戴禮》記載的古俗。但文中的蘭不是蘭花,而是菊科的佩蘭,有香氣,可煎水沐浴。後來一般用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廣東,用艾、蒲、白玉蘭等花草。

飲蒲酒、雄黃酒

《荊楚歲時記》載:「以菖蒲或鏤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後來又在酒中加入雄黃、硃砂等。此俗流傳較廣。

8、簡單的端午節手抄報怎麼畫

關於端午節的手抄報畫法如下:

材料准備:黑色馬克筆、彩筆、紙。

操作步驟:

1、首先畫出一艘龍舟,然後畫出後面的建築物和標題文字。龍舟上用黑色的馬克筆畫出兩個劃船的小人,來表示端午節的傳統節目賽龍舟。在中間部分寫上手抄報的主題文字端午。

2、然後畫出另一艘龍舟,右上角畫出小粽子作為裝飾,還有荷葉及水草作為點綴。另一艘和睜帆龍舟上也畫出兩個劃船的小人,使畫面更完整,右上角畫出端午節要吃的食物粽子。

3、接下來在畫紙的空白部分畫出橫線,作為書寫文字使用。文字可以寫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或者屈原的故事,也可以介紹一下粽子的製作方法。

4、最後塗上漂亮的顏色。中間的主題可以用紅色的畫筆更加醒目喚雹。這樣一副漂亮的端早基午節手抄報就完成了。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