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怎麼過端午節的作文怎麼寫
1、家鄉的端午節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家鄉的端午節作文(精選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要到來了。我們家鄉可是一個傳統鄉,什麼傳統節日都要按古代留下來的這樣做。
先來介紹一下我們家鄉傳統做法,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任何傳統節日都要按古代傳下來所說的做。
先來說說吃粽子。每次端午節我們全家人團聚的時候,奶奶都包了二十幾個粽子,然後蒸起來,最後,不用猜你們也知道,當然是香噴噴的粽子登場了。等一下,我要去拿粽子吃了,我稍後再介紹下一個,「奶奶,給我留一個!」
吃完了粽子,我再來介紹賽龍舟。「咚!」這是什麼聲音?原來是龍舟大賽開始了,這是比賽開始的響聲。只見龍舟隊員一個勁兒的往前劃,每個龍舟都以飛快的速度劃向終點。
這就是我們家鄉端午節的習俗,我也想去賽龍舟啊!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2我的家鄉在南方的廣西,家鄉的端午到處都是人們討論包粽子的話題。總之人們都在忙著准備呢!我家也不例外,媽媽買粽子葉、婆婆切臘肉、剝花生,爸爸買糯米。
吃過晚飯,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開始包粽子了。我驚奇地問婆婆:「怎麼會有紫色、紅色、黃色的糯米呢!」婆婆說:「那得靠兩種植物了,按照我們民間的說法,第一種就是羊咩咩花了,第二種就是小定葉,大家別看它的名字怪怪的,其實它還是個魔術師呢!你從外表看是看不出來是什麼顏色的,要煮了才知道它的顏色是可以改變的,有玫紅色、紅色、紫色、還有的時候是紫紅色的。」「這么神奇呀!」婆婆又說:「不一定,最關鍵的一點是,包好粽子後,一定要用水泡六、七個小時,這樣煮出來的粽子才又香又好吃。」
第二天一大早,家家戶戶都在煮粽子,打開房門,到處都充斥著粽子的芳香,就連身上彷彿洗過粽子浴,帶著淡淡的清香,這就是我家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3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民間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
在我們的家鄉,首先,家家戶戶都要先准備一盆水,水裡面泡上艾葉,然後,全家人用這盆水洗澡或洗臉。據說這樣能夠洗去晦氣,還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大家用這水洗過後,心裡總是有種安全感,預示著以後的日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之後,媽媽又用艾葉和雞蛋一齊煮,煮熟後的雞蛋會變成淡青色,聞聞,淡淡的清香,令人精神抖擻;嘗嘗,營養又美味。
最終,當然是和親朋好友一齊去看刺激的賽龍舟啦!哇!人真多呀!里三層外三層。紅色的信號彈一下子飛上了天。十幾條顏色各異、栩栩如生的龍舟一齊沖鋒陷陣,你追我趕。龍舟健兒們高喊著整齊的口號,大家的心境也被他們感染了,都在為他們打氣。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著。比賽持續了很久,最終有一支龍舟一馬當先,得到了第一名!大家掌聲雷動。
這就是我最喜愛的家鄉的端午節!真期望下個端午節快點到來。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4我的家鄉在遼寧本溪。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好地方。在我的家鄉,每年的端午節都非常有趣。
早上,天還沒有亮,人們就都上山去采帶著露水的艾蒿,把它放在房門上邊和窗檯上。人人還要在天沒亮就綁上五種顏色編織成的五綵線。門上還要掛上小猴、葫蘆、小斧子等等,但是,我不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媽媽說是「辟邪」和保護我們平安的意思。
每年端午節最盛大、最具有群眾性的大型活動便是「賽龍舟」了。每逢端午,人們自發而隆重地舉行盛大的龍舟競渡活動,以再現當時用木舟、漁劃子搶救屈原的情景。每年從農歷四月中旬起,沿河各路龍舟便開始操練,「咚咚鏘」「咚咚鏘」的龍舟鑼鼓,「一、二加油!」「一、二加油!」的龍舟號子,便在太子河上此起彼伏。到了端午節這天,紅、黃、白等各色龍舟匯集太子河,看上去,何如弦,舟如箭,人如海。太子河畔的龍舟競渡自古傳到今,且一年勝過一年。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5端午節又快到了,媽媽和我說:「今年端午我們回老家去過節,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包粽子。」
每年的這一天,外婆就會把剛剛在河谷里摘的新鮮粽葉,在鍋里煮開後再泡到水裡。接著把米洗干凈,倒在面盆內,也是用水泡上。有時候還會准備紅豆泥,大紅棗還有鹹肉之類的東西。一切准備好了之後就是包粽子了,取出兩張粽葉,連在一起,再把它捲成一個喇叭,一頭尖尖的,米放進去不會漏出來,然後放一點米、一塊紅棗或者放一點鹹肉,把米塞緊,然後把粽葉卷一下,扭兩下把口封住,最後用繩子把它扎緊,一隻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粽子包好了,外婆會把粽子放到煤爐上慢慢煮,家裡到處飄溢著粽葉的清香味。吃著剛剛包出來的香甜的粽子,聽著外公講端午節的傳說,這樣的端午節最開心了。
家鄉的端午節沒有電視上的的賽龍舟,也沒有很多熱鬧的活動,和平時沒有什麼區別,到處都是安安靜靜的,但是家家戶戶傳來的粽子的清香味告訴人們端午節到。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6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要吃粽子。
今天是五月初五端午節,我們要吃粽子啦!我讓姥姥教我包粽子,一開始先把蘆葉洗干凈,放在一旁,再把棗洗干凈,准備工作做好了,現在要包粽子了,先拿好了個蘆葉,再做成一個兜放上米和棗,把蘆葉向上折好了角,最後拿繩子一系,放在熱水裡煮上一個小時,一個看起來香噴噴的粽子就做好了。
我要謝謝我的姥姥,是她教會了我包粽子,我還自己實踐了一次。我一看錶,哎呀,一個小時過去了,我也應該把粽子拿出來了,我把粽子拿出來用紙擦乾凈,然後把繩子解下來,大口大口地津津有味地吃了一頓了。我對姥姥說:「謝謝您教會了我包粽子。」「不用謝。」不一會兒爸爸和媽媽走過來了對我說:「以後的端午節包粽子都由你來包了。」「好的,一定遵守命令!」我們全家人都笑嘻嘻地笑起來了!
我們全家人一起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7今天是端午節,我一大早就和爺爺爬到山上去踏露水。在山上,我看見老人們用花草上的露珠洗眼睛。原來,傳說端午節早上晶瑩的露珠能把眼睛洗得又明又亮。聽了這一傳說,我也學著老人的樣子,認認真真地捧起晶瑩的露珠洗了自己的眼睛。
爺爺告訴我過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原來屈原是楚國的大夫,還是個忠臣,但他受到奸臣的陷害,不能保衛自己的國家。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也為了喚起當地百姓的愛國之心,他跳進大江里以死來抗爭。楚國的老百姓對於這位愛國詩人敬愛有佳,他們擔心江里的大魚會把屈原給吃了,於是就包了好多大大的粽子,以喂養這些大魚們,讓屈原少受肌肉之苦。從那以後,人們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以吃粽子的形式來紀念屈原。
今天,我們全家人坐在一起吃著香噴噴的粽子,我心中湧起無限的.感慨:為屈原的死感到惋惜,更為他因為愛國而死的精神感到欽佩。我要牢牢記住屈原這個人,還要像他那樣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8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家鄉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我的家鄉在河南南陽,家鄉有獨特的端午習俗,吃粽子、插艾葉、戴香包、喝雄黃酒,還有熱鬧的龍舟比賽。
每到端午節,最有意思的是包粽子。媽媽會提前准備好粽葉和材料,我們自己動手包粽子,包粽子也不容易,看著媽媽熟練地包著粽子,我也想動手包一個,我拿了一個粽葉,放點米和紅棗,拿著繩子綁呀綁,費了好大勁才包好一個,雖然沒媽媽包的好看,但是這是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裡還是非常高興。
每到端午節的`早上,我會早早的起床,用媽媽提前准備的水洗洗臉,據說這水頭天晚上已被嫦娥下了葯,洗過臉之後一年都不會得病。
餐桌上早已擺滿了熱氣騰騰的粽子、雞蛋、鴨蛋、大蒜等,我趕緊津津有味的吃了起來。
這就是家鄉的端午節,給我帶來了很多喜悅和歡樂,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9中華民族文化源遠流長,一年中有很多的傳統節日,有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等等。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我的家鄉,在端午節的前幾天,人們都迫不及待的忙開了,收大蒜、割艾葉、采粽葉、做香包,村中的老人也說不清這個節日到底有多少年的歷史了,只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而特定的節日。各種美麗的傳說為這個節日添加了神秘的色彩。
到了端午節的那天早上,人們會早早起床,在太陽沒有出升之前,去河邊用河水洗臉、洗澡。洗完澡,人們采來各種各樣綠油油的樹葉,用來煮雞蛋、大蒜。大人們為小孩戴上香包、又給他們的手腕和腳腕綁上了五色線。老人們說:「這是用來驅邪護身的」。
形態各異的香包,五顏六色的五色線,香味撲鼻的艾葉,雪白香甜的粽子,美麗的傳說,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家鄉的端午節作文10我的家鄉在海門,海門的端午節特別有意思。
我記得每一年端午節快到的時候,外婆就會來到小河邊採摘蘆葉。她踮著腳,仔細觀察哪片蘆葉是最合適的,然後輕輕地摘下。她告訴我不能采那些太老或者太嫩的蘆葉,我總覺得外婆的眼光特好,每次採摘的蘆葉總是恰到好處地包裹住粽子。
蘆葉採摘回家,還要剪去兩端,放在水裡浸一夜,洗干凈之後就開始包粽子了。只見外婆的手就這么輕巧地翻騰幾下,一隻粽子就包裹好了,每次和外婆學包粽子,總是來不及看,要外婆手把手教才能包裹出一隻粽子。
包好粽子就放鍋里煮了,我總是在鍋邊眼巴巴地等著,好不容易熟了,也顧不得燙,立刻拿了一隻剝開,墨綠色的蘆葉包裹著乳白的糯米和紅色的棗子,彷彿嵌著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好看極了。忍不住咬一口,糯米、紅棗的香味混合著蘆葉的清香直往心肺里鑽。
今年的端午節馬上到了,我期盼著。
2、家裡怎麼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過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國家規定,放假一天。
放假一天過端午節,吃粽子、塗雄黃酒、掛菖蒲等傳統習俗是少不了的。
一早,媽媽帶領大家一齊動手包花生、紅棗和糯米粽子。糯米、紅棗和花生是昨天晚上就用清水泡上的,還有包粽子用的竹葉和當繩子用的馬蘭葉,也是昨天晚上就泡上了。我們家包粽子手藝最好的當數媽媽,媽媽包得既快速又美觀。我包的就差一些了。一會兒,大家包好了一大盆四角形的粽子。中午粽子如期出鍋,大家吃得格外香。
爸爸突然問我,是否知道端午節的來歷。這可難不倒我,我是做了功課的。人前顯勝的機會來了。
我說端午節是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大家投來贊許的目光。
3、家裡怎麼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我過端午節每年家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民間傳統節日。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傳說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據說往河裡投粽子,讓魚、蝦、蟹吃飽了,它們就不再吃屈原的身體了。端午節前夕,我家中便熱鬧起來,媽媽張羅著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粽葉,外婆呢,把煮好的粽葉疊齊,准備包粽子。我湊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豬肉,晶瑩錫透的糯米讓人不能不「口水直流三千尺」。「饞貓!還沒開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說,「沒事來幫忙,不要閑著!」我向外婆吐吐舌頭,搬來椅子坐下包了起來。外婆又發話了:「糯葉疊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時我瞧得可仔細呢!"沒等外婆說完,我就搶了話,一邊又忙活著包了起來.拿起幾張粽葉,我反它們疊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幾塊豬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來,繞了幾下,終於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這個端午節真有意思!
4、我家怎麼過端午節的作文300字
端午節的傳統習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們家有一個名副其實的包粽子好手——我媽媽。所以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們全家都能吃到許多粽子。我媽媽常說:用蘆葦的葉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蘆葦的葉子來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備工作: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裡煮一煮,把准備好的糯米和棗分別洗一洗,准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然後在裡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粽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里蒸四十分鍾,再放三四個小時,使其入味後,就可以吃了!雖然我媽媽包的粽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粽子卻是香噴噴的。香得使你只要一聞到味,就會挑起你的食慾;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會大口大口地吃起來。所以,我每當吃粽子時,總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為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說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包粽子有什麼「秘決」,每次包的粽子總是香噴噴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饞誕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愛吃粽子,愛過端午節,愛享受節日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