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可以布置什麼實踐作業
1、中秋節社會實踐內容
一、思路
1、總寫中秋節的實踐活動內容。
2、具體寫做了什麼事情。
3、總結。
二、中秋節的社會實踐調查的感想
中秋節,又稱拜月節、月光誕、月夕等,節弊遲派期在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為了讓同學們進一步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學校倡導我們在假期開展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利用中秋假期看望抗戰老兵,為他們捶背、收拾屋子,還帶去了中秋禮物—月餅。
我們為節日里依然堅守在崗位的交警叔叔和環衛工人送去月餅和飲料,並向他們道一聲:辛苦了,中秋快樂!
中秋是舉家團圓的日子,我們來到孤寡老人家裡為老人梳頭、疊被子、打掃衛生;來到敬老院為爺爺奶奶們帶來食物和生活用品。老人們非常租賀激動,其實他們最需要的並不是這些東西,他們更需要的是關愛與陪伴!我們給老人們送去的不僅僅是月餅,送去的還是一顆顆暖暖的心。
這些活動不但使我們了解了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弘揚了中華民旦豎族尊老、敬老、愛老的傳統美德,更重要的是從活動中學會了關愛、感恩、分享,傳承了濃濃的民族情。
2、小學生圍繞中秋節可以開展哪些活動
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範文一:
一、實施年級:四年級
二、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1) 了解中秋節的由來
(2) 了解中秋節的習俗
(3) 了解中秋節月餅的由來
(4) 了解有關中秋節的詩歌
[能力目標]
1、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社會調查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學會調查、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培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培養學生經常觀察生活的習慣,提高審美能力和寫作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各種實踐活動獲得豐富的經驗和積極的情感體驗,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通過本次活動更激發學生熱愛生活。
2、通過各種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團體精神,分享合作與交往的快樂。
3、通過展示、演講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活動班級:四(2)班
活動時間:3月~5月
活動過程:
●活動一:開題課 確定研究主題
師生談話
師:農歷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對於中秋節的傳說也是各種各樣,你們想了解嗎?
生:(大聲:想)課件欣賞相關中秋節的圖片
師:看了剛才的圖片,大家有什麼話想說?
生:自由討論,交流。
師:對,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師:從今天起,老師和大家一起來研究有關中秋節的文化,關於中秋節,你想知道些什麼?
生:自由發言。
師:總結學生發言之後確定研究主題
如:a、中秋節的由來
b、中秋節的習俗。
c、有關中秋節的詩詞
d、中秋月餅的來源
……
●活動二:分組,落實任務
根據學生的愛好,分成六組。每組選出一名責任心強的同學任組長。各組選擇研究主題。分析討論定下研究計劃並完成表格。
●活動三、開展調查研究
1.習俗調查
中秋賞月、吃月餅是全國各地普遍的風俗習慣,但由於中國地域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的。教師可引導學生向長輩了解自己家鄉過中秋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把了解到的記錄下來,回到班裡進行交流。
2.月餅調查
教師可引導學生按居住地域或自由組合,組成若干調查小組,制訂一份簡單的調查計劃,深入學校或家庭附近的超市、百貨商店、食品廠等地,針對月餅的品牌、產地、生產廠家、價格等方面進行調查采訪,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分別購買一些不同種類的月餅,品嘗口味,比較優劣,做好調查情況的匯總。
3.巧手作坊
(1)寫一寫
在了解了各地和家鄉過中秋的習俗後,請學生計劃一下「今年的中秋節你准備怎麼過?」可以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的形式,制訂一份簡單的節日方案,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
(2)做一做
用自己喜歡的製作形式和材料,自製一張精美的賀卡,寫上一句的祝福的話語,寄給自己最親近的人。
4.攜手共享
(1)搜集與中秋節相關的詩詞,舉行一次詩詞朗誦會,要求能說出詩詞作者所要表達的主要內容,體味其中的意境。
(2)「每逢佳節倍思親」,在闔家團聚的時刻,大家一定也會想到遠在台灣的小夥伴,期盼著祖國的早日統一。有條件的話,教師可帶領學生上網,通過發email的形式給遠方的小夥伴捎去節日的祝福。
●活動四、綜合成果展示
這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為此我們以班隊活動的形式來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交流。
●活動五 活動評價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評價標准應以學生已有的發展基礎為評價標准,並突出學習過程的體驗、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綜合實踐活動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對學生進行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可以是學生的自我評價,也可以是小組評價或由輔導老師(包括校外輔導員)進行評價
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範文二:
一、活動目的
中秋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中秋節的最大意義與主旨是「團圓」。團圓與和諧緊密相連,團圓不僅是外在的形式,而且是內心的和諧與相通。為充分發掘傳統節日內涵,弘揚祖國的優秀文化,激發廣大師生的民族情感,我校德領組、少先總隊決定在中秋節前後,開展「月圓人圓」主題活動。
二、活動時間
20xx年9月15日——9月25日
三、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佳節讀月——主題閱讀
1.搜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詩歌、書籍,各班開展有關的晨讀。
2.舉行一次中秋主題班隊會。搜集、誦讀有關中秋的經典詩詞,在品月餅、誦古詩的過程中感悟團圓、和諧的幸福,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主題班會時間:9月15日班隊會,少先總隊將進行檢查。
第二階段:佳節憶月——交流展示
1.組織學生搜集有關中秋節的節日起源、傳統民俗、逸聞趣事、詩詞佳句的資料,各班將資料、活動開展過程中的照片等經過精心設計,展示在教室布置及黑板報中,少先總隊將進行檢查評比。
2.各班可以在班內設一面「寄情」牆,學生可以把對同學、親人、老師、長輩想說想表達的情義寫紙上並貼在牆上。
第三階段:佳節賞月——實踐活動
1.開展一次「小小月餅寄深情」親子互動活動。鼓勵學生為父母製作中秋賀卡,幫長輩做家務,與家人一起品月餅、賞明月,感悟舉家團圓的幸福。
2.開展「快樂體驗」志願者活動,少先總隊向敬老院的孤寡老人、留守兒童送月餅,送溫暖。
3.將「品月餅賞明月」中發生的令你最難忘記的一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第四階段:佳節思月——交流匯報
1.回顧自己讀、憶、賞月的歷程,與親友、同伴交流分享感悟,感受今天生活的幸福,更期望偉大的祖國在未來更加繁榮、富強。
2.一至六年級各班上交繪畫2幅;三至六年級各班上交徵文2篇。9月28日前上交少先總隊,屆時將進行評獎並在國慶期間展出。
主題教育活動時間:9月23—25日交流匯報。
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範文三:
一、活動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們要通過中秋節來更加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用心去體驗我國的傳統節日中蘊涵的意義。中秋節也不失為一個與家人團聚在一起的好機會,可以與家人增進感情。
教師要圍繞「獨具匠心的中秋節」為主題讓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引導學生走進書店、走進計算機室、走進老師的辦公室、走進社區……廣泛地開展閱讀交流、調查分析、實踐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讓他們自己去尋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維引向深處,從而進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動日期:中秋節,也就是夏歷八五月十五。
三、活動地點:教室、自己家裡
四、活動內容:
活動一中秋節的風俗和來歷
1、知道中秋節的日期,了解中秋節的一些風俗和來歷。
2、對中國的傳統文化產生初步的興趣,對屈原產生崇敬之情。
活動二 月餅
1、感受月餅的香甜。
2、體驗勞動和分享的樂趣。
活動三 網上閱讀
為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可以組織學生上網瀏覽,查閱有關中秋節的故事和詩歌,並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內容記錄下來。
活動四協作交流
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相互協作,根據自己的愛好,組成相應的小組,來交流自己的發現和收獲,一同來體驗共同的快樂。
五、應用與深化
通過調查研究,學生了解了有關中秋節的一些知識,讓學生設計自己怎樣度過今年的中秋節,並通過語言或其他方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有關中秋節詩歌的搜集,鼓勵學生培養善於搜集整理的能力與習慣。
六、反思與拓展
通過師生討論交流、學生作品的展示與評比,指導學生總結研究成果,最後舉行「我的中秋節最快樂」主題展示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價值,同時,教師適當引導與鼓勵學生進行其他研究活動的興趣。
期待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範文四:
第一階段:前期准備工作
一、搜集有關中秋節的名稱、由來、中秋燈謎和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等等。
二、調查訪問身邊的長輩,了解家鄉過中秋節的風俗習慣。
三、中秋故事演講。
第二階段:以班會形式進入活動
一、 情境導入 文章轉載自:個人簡歷網 中秋節(八月十五)頻道 原文地址:小學中秋節活動方案
播放音樂《花好月圓》,營造一種中秋的氛圍。 展示圓月的畫面,引出僅次於春節的我國傳統佳節——中秋節
師: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是團圓的日子,我們心裡也會喜洋洋、甜滋滋的)
向全班同學介紹中秋節悠久的歷史和傳說。
中秋傳說嫦娥奔月。
中秋傳說吳剛折桂。
中秋傳說朱元璋與月餅起義
教育過程: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它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有「中秋」一詞的記載。
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後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後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