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暨中秋節是什麼意思
1、國慶節和中秋節連起來叫什麼節?
國慶節和中秋節連起來叫國慶節、中秋節雙節。
2020年中秋節和國慶節的假期是連在一起放的,相對於以往的國慶假期,2020年的國慶假期為8天。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規定,國慶節、中秋節假期為10月1日至8日放假調休,共8天。9月27日(星期日)、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中秋節:又稱月夕版、秋節、權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主要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慶節:也稱國慶日、國慶紀念日,是指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節日,通常是這個國家的獨立、憲法的簽署、或其他有重大意義的周年紀念日。在這個日子裡,每個國家都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典活動。中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
2、中秋節的來歷和國慶節的來歷,以及,中秋和國慶的小知識
根據在中國的歷史中記載,中秋二字最早是出現在《周禮》中有記載「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米粥飲食」。而周禮里邊的這句話它的意思是說什麼的也不太明白。而在另一本書《禮記》上也有過這樣的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在禮記中的夕月指的就是祭拜,是說帝王在白天的事向太陽拜,晚上的時候像月亮祭拜。
這就是中秋節由來的最早的由來,而這個節日真正的形成是在唐朝的時候,到了宋朝時期開始盛行這個節日,最後一直到明清時期中秋節才成為與春節齊名的節日了。而且最早描寫月亮的試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首叫做《秋有月》的。
因而,到了唐朝時期才開始盛行玩什麼玩月、中秋賞月的,唐朝描寫月的詩有著名的詩人李白寫的《靜夜思》、王建寫的詩《十五夜望月》,甚至是李朴的《中秋》等等許多詩。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風俗,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吃月餅是中秋節的另一個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於西晉。
西晉的文學家陸機在《五等諸侯論》一文中就曾有「國慶獨饗其利,主憂莫與其害」的記載
我國封建時代、國家喜慶的大事,莫大過於帝王的登基、誕辰(清朝稱皇帝的生日為萬歲節)等。
因而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
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節。
3、什麼叫做中秋和國慶的節日意義
中秋節和美國的感恩節類似,慶祝一年的收成,大家團圓下,你可以從月餅的陷裡面看出來,棗啊,花生一類的。。。。。農民嘛一富足了就要慶祝番的。
國慶嘛,顧名思義,給偉大的祖國慶祝生日嘛,舉國放假共同歡,公民愉快了國家也就高興了,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