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鼓手怎麼畫
1、端午節龍舟怎麼畫
端午節龍舟的畫法如下:
1、首先,畫出龍頭,然後畫出龍舟的身體,還有龍尾。
2、接著,將龍舟畫滿龍紋,並畫出水的波紋。
3、最後,將龍尾和乎燃雹龍須塗上棕色、龍角畫上黃色、龍身塗上紅色和黃色、水浪塗上藍色。
關於龍舟的造句:
1、每年農歷「五月節」,惠州多為河水漲滿,「龍舟水」使各街(村)的龍船隊興趣倍增。
2、這在諸如武術、龍舟、龍燈、風箏、鞦韆等傳統體育項目中,都有著典型的表現。
3、漢、苗、傣族的龍舟競渡在我國多種龍舟文化中段滾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4、湘水沿岸的龍舟競渡,規模大,講頭多,每次龍舟大賽便是一次盛會。
5、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
6、舉行龍舟賽能夠避災躲禍有助於風調雨順——而人們崇拜的對象就是龍。
7、因為你的熱愛龍舟,我們的騎龍隊才能誕生!
8、每一艘龍舟(一隊)一般由22人組成,包括20名劃漿手歲帆,一位鼓手和一名奪旗者,當第一艘龍舟到達終點時,她的奪旗手就搶奪勝利的旗熾!
9、位於北京的研究機構龍舟咨詢的常務董事阿瑟.科約伯認為應在75%左右。
10、那麼,為什麼端午節賽龍舟會吸引外國人呢? 「這是一項不尋常的運動。」
11、風俗習慣端午節最重要的活動是龍舟競賽,比賽的隊伍在熱烈的鼓聲中劃著他們多彩的龍舟前進。
12、今天是端午佳節,很多地方都將舉行傳統龍舟賽。
2、腰鼓手抄報怎麼畫
腰鼓是中國傳統的一種樂器,也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種文化表演形式。腰鼓表演通常需要配合一些動作,比如舞蹈和手勢,而腰鼓手則是表演的核心人物。如果你要畫一張腰鼓手的抄報,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驟進行。
第一步,確定畫面的構圖。在紙張上畫出一個框架,然後根據自己的想像,確定腰鼓手的位置和姿態。可以把腰鼓手畫在畫面的中央部分,讓他成為畫面的焦點。此外,可以在畫面的周圍添加一些與腰鼓表演相關的元素,比如鼓、舞蹈和裝飾品等。
第二步,畫出腰鼓手的輪廓。首先,用一支鉛筆坦世畫出腰鼓手的輪廓,包括頭部、身體、手臂和雙腿等。在畫腰鼓手的時候,要注意他的動作和姿態,讓他看起來自然而優美。在畫出輪廓之後,可以使用黑色鉛筆或者彩筆勾勒出更加清晰的線條。
第三步,填充顏色。在畫出輪廓之後,可以使用顏料或者彩筆給腰鼓手填充顏色。一般來說,腰鼓手的服裝和飾品都很鮮艷,可以使用亮麗的顏色來表現。此外,還可以在畫面中添加一些背景色彩,讓整個畫面更加豐滿和生動。
第四步,畫出細節和陰影。在畫出輪廓和填充顏色之後,可以使用細筆勾勒出一些細節和陰影。比如,可以用黑色筆畫出腰鼓手的眼睛、眉毛和嘴巴等細節部位,增強畫面的逼真性。此外,還可以在一些區域添加陰影,讓畫面更加立體和有層次感。
最後,完成抄報。在畫出腰鼓手之後,可以在紙張的其他地方添加一些文字和圖片,介紹腰鼓表演的歷史和文化內涵。此外,還可以在抄報的上方添加一些裝飾元素,比如花朵、綵帶和圖案等,讓整個抄報更加美觀和有吸引力。
總的來說,畫一張腰鼓手的抄報需要一定的繪畫技巧和創意思維,但只要耐心和認真地完成每一步,就可以畫出讓悶肢一張生動而真實的腰鼓手形象,讓人們更好地了解和罩悔欣賞腰鼓表演的藝術魅力。
3、幼兒園端午節賽龍舟教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准備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端午節賽龍舟教案(通用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端午節賽龍舟教案1活動目標:
1、知道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種風俗習慣,感受競賽活動的熱鬧氣氛。
2、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3、知道節日時人們主要的慶祝活動。
活動准備:
了解本地舉辦「賽龍舟」的活動情況。
活動建議:
1、與組織「賽龍舟」活動的有關單位聯系,確定參觀地點及時間。
2、請家長帶幼兒前往參觀,觀察龍舟的外形特徵及賽龍舟時人們的動作表現廳明斗,感受競賽的熱烈氣氛。
3、引導幼兒交流賽龍舟的場面以及自己觀看賽龍舟時的心情和感受。
活動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扮磨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幼兒園端午節賽龍舟教案2活動目標
1.在喜歡和了解賽龍舟的基礎上,大膽表現賽龍舟的激烈景象。
2.能夠自主運用線條、色彩、構圖等繪畫技能,大膽表現龍舟比賽中人物表情、動作等細節。
3.大膽想像,體驗創作的樂趣。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和家長一起搜集、觀看賽龍舟競賽活動。
物質准備,賽龍舟視頻、PPT課件,各種紙張、筆和水粉顏料。
活動建議
1.播放賽龍舟的視頻DVD。幼兒根椐自己的已有經驗說一說端午節賽龍舟比賽的場景。
提問:他們在干什麼?你是怎麼看出這是龍舟比賽的?劃龍船人們的動作表情是怎樣的?
小結:人們在劃船的時候,整齊劃一的動作才能劃得很快,他們的船槳抬得一樣高,他們的身體動作都差不多,所以這艘船一定劃得很快。
2.播放教學課件,感知了解龍舟的基本特徵。學習表現賽龍舟的場景。
(1)觀察龍舟外形特徵,引導幼兒了解龍舟的龍頭和側面人的畫法。龍頭:龍嘴(鋸齒型的牙齒)——龍眼(大又圓)——龍角(有分叉)
側面人:頭(可以是側面,也可是正面或背面的)——身體(只畫一側的手)——手部動作畫出劃槳的姿勢。
(2)啟發幼兒可大膽設計不同的龍舟,裝飾龍舟的外形。
提問:龍舟上用了哪些線條和槐和圖案?你想用在龍舟上設計什麼圖案?
3.幼兒作畫,教師個別指導。
鼓勵幼兒利用誇張的線條、多彩的顏色在想像的基礎上創作出龍舟比賽的場景,教師觀察並支持幼兒大膽表現。
4.用幼兒作品布置「熱鬧的賽龍舟」,引導幼兒互相評價、學習,感受創作的快樂。
幼兒園端午節賽龍舟教案3教材分析
活動一端午節賽龍舟(語言)
《端午節賽龍舟》是一個情節生動易於幼兒理解的兒童故事,以端午節的由來為線索,描繪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為國盡忠卻慘遭陷害而傷心投江,人們借劃龍舟、投粽子驅散江中之魚,保護自己敬愛的英雄。故事形象鮮明,情節耐人尋味。活動中通引導幼兒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體會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萌發幼兒的崇敬之情。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習俗的由來。
2.能說出人們為什麼喜歡屈原,用什麼方法保護屈原的身體。
3.對愛國主義屈原產生崇敬之情,萌發初步的愛國主義情感。
活動准備
1.和家長一起搜集賽龍舟資料,了解賽龍舟的傳說。
2.教學課件
活動建議
1.播放賽龍舟圖片,激發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提問:這是哪個節日的習俗?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人們為什麼在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
2.利用教學課件,採用關鍵中斷法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初步了解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習俗的由來。
(1)故事第 1 段後提問:每年端午節這天人們會做哪些事情?引導幼兒說出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2)講述故事第 2 段提問:人們為什麼喜歡屈原?讒臣為什麼要把屈原趕走?他們是怎麼做的`?楚王又是怎麼做的?楚國最後怎麼了?引導幼兒理解屈原的偉大成就和精忠報國之心以及楚王聽信讒言導致亡國之痛。豐富詞彙:讒臣、吞並。
(3)講述故事第 3 段提問:屈原為什麼傷心?他為什麼要投江?引導幼兒理解屈原因報國無門,不願受喪國之辱而投江。並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感受祖國的強大和生活的幸福。
(4)講述故事第 4 段提問:屈原投江後,他的僕人是怎樣做的?附近百姓是怎樣做的?為什麼?引導幼兒理解人們對屈原的敬愛之情和急於尋找屈原的焦急。
(5)講述故事第 4 段提問:人們找不到屈原的身體,他們做了什麼? 為什麼?引導幼兒理解人們對屈原的敬愛之情。
3.完整欣賞故事,引導幼兒理解屈原的悲壯經歷,激發幼兒的愛國主義情感。
討論:屈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人們為什都很敬愛他?如果楚王信任他,採納他的建議出國會怎樣?
4.播放人民代表大會視頻,激發幼兒學好本領張大為祖國做貢獻的願望。
提問:這是在召開什麼會議?為什麼要召開人民代表大會?我們現在應該怎樣做,才能像屈原一樣為國家提出好建議?
小結: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各地人民代表將人們的好建議通過大會反映給國家領導人,然後共同商量出好辦法,大家共同努力讓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所以我們現在就要學好各種本領,長大為祖國做出自己的貢獻。
幼兒園端午節賽龍舟教案4活動說明: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十分盛行的一個節日。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後來慢慢就有了端午「賽龍舟」的習俗;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
而在文化逐漸多元、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為什麼一個具有悠久歷史和豐富節目文化的十億人口的泱泱大國,孩子們所熟知並熱衷的卻是「洋節日」「洋風俗」?很多人對於節日的概念已經淡化,尤其對身處激烈社會競爭中的年輕家長而言,對傳統節目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重視我們的節日,抓住一切教育契機,來弘揚我們的文化!
因此,設計了這節活動:《端午賽龍舟》,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端午的傳說和慶祝意義,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活動目標:
1、能通過觀察,探索拼搭組裝龍舟木片。
2、能運用各種造型、圖案裝飾龍舟。
3、初步感知端午節的民俗文化。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請家長協助幼兒收集端午節的相關資料
教具准備:大教具,端午視頻,教師自製成品
材料准備:
龍舟木片套件,紙黏土,活動眼珠,酒精膠
活動過程:
一、欣賞端午視頻,了解端午節的風俗
二、引導幼兒欣賞龍舟,了解龍舟的由來,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組裝
1、欣賞龍舟,了解賽龍舟的由來
2、引導幼兒自主探索學習拼裝龍舟
三、討論裝飾龍舟的方法
四、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交代操作要領
2、幼兒動手操作
五、幼兒展示作品,講訴經驗
分析與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能通過欣賞,討論,探索出龍舟的拼裝方式,這個過程是對幼兒能力的一個提升;在裝飾龍舟的過程中,讓幼兒了解裝飾龍舟方法的多樣性,分工合作,體驗合作的樂趣;在最後的講述評價環節中,幼兒通過對同伴作品的欣賞和討論,一方面滿足了幼兒的自豪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於幼兒汲取同伴的創作經驗,豐富他們對已有技能的運用能力。
陳鶴琴先生所倡導的「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當讓幼兒自己做,凡是兒童自己想的,應當讓他們想」這一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在活動中,凡是幼兒能做的事情我都讓孩子自己做,如:讓幼兒自主探索進行組裝,讓幼兒大膽裝飾,大膽創作,體驗了成功的樂趣,合作的樂趣,在積極投入,全身心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其想像力,創造力,動手能力都得到充分的發揮。
開展傳統節目的教育活動,能讓幼兒了解我國傳統節日的由來,節日的民間風俗習慣及其象徵意義,感受民族傳統節日文化的內涵,感受本民族自強不息,勇於拼搏的精神,不僅是弘揚傳統節日文化,保持民族本色,增強民族凝聚力的有效途徑,同時也是對幼兒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形式。
幼兒園端午節賽龍舟教案5教學目的:
一、讓學生了解賽龍舟的來歷,簡略了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也通過畫賽龍舟,讓學生懂得集體團結協作的力量,是一種民族凝聚力的象徵,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感情,知道湖南的一些風土人情。
二、鞏固和練習畫人物動態的繪畫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記憶力和想像力。
三、通過畫賽龍舟這種熱烈場面,迸一步學習和鞏固構圖布局能力,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畫出賽龍舟的熱烈場面。
教學難點:
劃船的隊員和打鼓的隊員的動態描繪。
教學准備:
教具:電視機、錄放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帶、槳、劃槳的木偶人、活動燈片、水彩筆、藍色的卡片紙、學生作業用紙。
學具: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聽故事,了解賽龍舟的歷史由來。
小朋友們特別喜歡聽故事,下面請大家聽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打開錄音機)"歷史上有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叫屈原,(貼出詩人屈原的畫像)……大家上中學時將會學到詩人那千古吟唱的詩《離騷》。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詩人……每年的五月初五在全國各地都要舉行非常隆重的龍舟賽。"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命題畫賽龍舟(板書課題)。
二、說龍舟賽,啟發學生回憶、想像龍舟賽的熱鬧情景。
在我們湖南省很多地方,每年的端午節前後幾天,都要舉行熱鬧非凡的龍舟賽(板書)。小朋友們見過嗎?是一幅怎樣的情景?
1、學生餳談,教師綜合性地板書:
"人山人海競爭激烈
鼓聲、加油聲響徹雲霄"
2、1991年5月,在我們湖南汨羅江舉行了"國際龍舟賽"(出示有關的圖片資料),全世界許多國家的代表隊在那裡歡聚一堂。別具一格的主席台和觀望台扎在江中。江的兩岸裝滿了彩燈,掛滿了彩旗,緊張激烈的比賽場面真是世人罕見,振奮人心。
3、打開教材第32頁,指導學生看教材上介紹的賽龍舟時熱鬧情景的照片,加深學生的印象,充實學生的想像。
三、學畫法,嘗試畫出龍舟賽。
1、教師講授畫法。
無論哪次龍舟賽,都離不開隊員、龍舟等。那麼每條龍舟上都有些什麼成員呢?(讓學生回億、發言,教師板書:旗手、鼓手、隊員)既然是賽龍舟,那麼龍舟的模樣便可以畫得形象些、誇張些(教師板畫幾種不同形式的龍舟模樣,啟發學生大膽想像、放手作畫。同時增強了學生的自信,減少了學生作業的難度)。
要在畫面上表現出比賽的激烈,就要在畫面的構圖,尤其是龍舟的位置安排上動點腦筋(教師用自製的活動燈片演示說明怎樣的距離才能使競賽場面激烈些,使學生懂得如何來處理畫面才能取得好的畫面效果)。為了增強畫面的熱烈氣氛,還可以畫觀眾。通過觀眾的動作、表情來襯托比賽激烈。
2、學生嘗試創作練習。
播放音樂。
教師隨時發現典型,抓住典型鼓勵學生大膽想像、大膽創作。
四、評作業,畫的特點。
學生基本完成作業後,把一張張色彩鮮艷、激動人心的畫面貼到教師課前畫好的作業背景圖上,再讓大家評選出優秀作業。然後教師概括,肯定大家大膽創作,鼓勵學生平時要關心生活、熱愛生活。要把詩人屈原那種愛國落實到自己的學習之中去,刻苦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
幼兒園端午節賽龍舟教案6【活動目標】
1、學習多人合作走的技能,發展身體的平衡能力。
2、能多人合作,腳受束縛時走過障礙,動作平穩。
3、培養幼兒不怕困難、互相合作的品質。
4、體驗合作創編游戲的樂趣。
5、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竹竿八根,上面系好寬緊帶五個,小紅旗一面。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做律動:剛才我們在教室里看了電視,現在讓我們跟著音樂活動活動身體吧。
二、今天我們來到這綠綠的草地上,想不想玩游戲呢,那我們就來玩一下我們以前玩的民間游戲好嗎?那我們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可以兩個人在一起,也可以幾人在一起,去玩游戲吧。
三、幼兒自由分組復習游戲,教師指導。
四、集中幼兒問:剛才你們玩得開心嗎?你剛才玩了哪些游戲?
五、幼兒回答後集體練習,表揚合作好的幼兒。
六、剛才我們在樓上看了什麼?(賽龍舟)你能學一下賽龍舟嗎?請個別幼兒模仿。特出賽龍舟需要很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動。
七、小朋友學得真好,那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游戲叫「賽龍舟」好嗎?
1、幼兒自由結伴五人一組,後面的幼兒依次抱住前面幼兒的腰或者拉住衣服,蹲著向前走。(老師只交待「開龍舟」游戲的基本玩法,讓幼兒自己在玩中體驗怎樣使「龍舟」前進的技巧)
2、老師觀察:幼兒自由結伴的情況。開龍舟游戲時,幼兒能否步調一致,有節奏地蹲著向前走。
3、集中幼兒一起說說,「開龍舟」游戲玩得怎樣?
師:小朋友們,「開龍舟」的游戲好玩嗎?你們玩得怎樣?
幼:我們「開龍舟」時有一個小朋友掉隊了,他沒跟上。
幼:前面的小朋友走得太快了。
師:那麼怎樣讓「龍舟」上的小朋友走得一樣快慢,讓「龍舟」順利地開起來呢?
師:如果速度一致,有節奏地走,「龍舟」是不是就能開得快呢?小朋友們再試一試。
4、幼兒再玩「開龍舟」游戲。
幼:我們還要一起出同一個方向的腳。
師:你們小組商量,一起先出左腳,還是先出右腳?
5、幼兒第三次玩「開龍舟」游戲。
老師觀察,幼兒游戲的情況,進行個別指導。
八、在已布置的場地上進行賽龍舟比賽,根據情況進行兩到三次,給勝利者獎獎牌。
九、今天我們都玩得很開心,下次我們再來玩吧,好嗎?
【活動反思】
本次的活動內容"賽龍舟"選材教好。首先考慮到了幼兒的興趣特點,有利於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活動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游戲之中。同時,"賽龍舟"活動具有民族特點,與亞運會也有相關性。
幼兒園活動目標基本上分三個部分,認知方面,技能方面,情感方面。幼兒體育活動更注重技能和情感,所以幼兒體育活動目標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幼兒在活動中學到的技能和產生的情感。對於技能方面,還要注意具體技能方面的問題,如"走,跑,跳等"。這方面容易被忽略,因為我們往往只重視整體技能,如"協調性,靈活性等"。此次活動目標的設計就忽略了具體技能方面的問題。
教師的語言很響亮,也很簡潔,這也是幼兒體育活動所需要的。但語言不夠自然,這方面的能力需要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加強鍛煉。體育活動雖然注重活動的設計,但語言相當重要,並且有它自身的特點,尤其是幼兒體育活動。
口令和隊列是體育課的基本要素,幼兒體育活動同樣如此。此次體育活動口令和隊列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有些口令不夠規范。這方面的問題在以後的體育活動中更要重視,要注意平時的點點滴滴。
幼兒園端午節賽龍舟教案7教學目標:
1.讀課文,體會賽龍舟的熱鬧場面,感受競爭、向上的精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
說說我國的傳統節日,談談端午節的由來及習俗,從而引出賽龍舟這一主題,帶學生感受那壯觀熱鬧的場面。
(談話緊扣單元主題傳統節日,由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激發學習學生學習興趣,喚起學生參與熱情,拉近了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注意讀准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把句子讀通順。
2、同桌合作讀課文,你一段他一段,標出自然段,互相糾正讀錯的字音。
(初讀課文時,既提出明確的要求,又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同桌合作時標出自然段,互相糾正字音,自讀與合作讀相結合,初讀比較充分,為進一步學習奠定了基礎)
三、精讀感悟、體會寫法
1、默讀課文,用心體會,你覺得這是一場什麼樣的龍舟比賽?默讀時可以把讓你有所感悟的句子畫下來。然後按照這樣的句式和同學說一說:
我覺得這是一場xxxxxxx的龍舟比賽,我是從xxxxxxxxxxx這句話中體會到的。
生按照學習提示合作學習。
2、集體反饋:
a、這是一場有民族特色(好看)的龍舟比賽。
看書上插圖,指生讀一讀寫龍舟樣子的句子。龍舟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文中還有哪句描寫了龍舟樣子?
指導朗讀描寫龍舟威武的樣子。
b、這是一場壯觀的龍舟比賽。
(播放短片:龍舟比賽場面)
從短片中,你看到了什麼?感受到了什麼?
欣賞幾幅槳手的圖片,從他們的表情和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一種什麼精神?
通過剛才的理解,感受一定又不同了,帶著你的感受再讀一讀這部分內容,怎麼理解的,就怎麼讀。
c、這是一場激烈的龍舟比賽。
投影:最前面的……咬得可緊了。
你能把「忽爾……忽爾」換一個意思相近的詞嗎?如果把「咬」字換掉,你打算用上哪個字?作者單用一個咬字就寫出了賽龍舟的激烈場面,用詞是多麼准確啊,同學們朗讀的時候也要抓住關鍵詞,讀出感情,讀出滋味,自己試試吧。
自由練讀,指名讀,
指導場面描寫:抓住典型的事物寫具體,這樣才能吸引讀者。
d、這是一場熱烈(熱鬧的)龍舟比賽
作者是如何表現的?觀眾的這段描寫有什麼作用?(烘托出賽龍舟的的精彩及熱鬧場面)像這種寫法我們稱為「側面描寫」。
欣賞詩:屈原已死三千年,招魂野祭五月前。龍舟迅疾如流矢,萬人喝彩青潭邊。這兩句詩從從龍舟的迅疾;從觀眾的喝彩寫出了賽龍舟場面的激烈和熱鬧,在寫法上和本文有異曲同工之妙。
(教師在深入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將課後思考題:課文從哪幾方面描寫賽龍舟的場面的?這一問題巧妙地設計轉化為一道開放題:我覺得這是一場——的龍舟比賽,我是從——這句話中感受到的。以此引導學生展開個性閱讀,個性理解,並進一步指導學生掌握「抓住關鍵詞句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開放題的設計既使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又不拘一格地隨著學生的讀書反饋,使預設與生成渾然一體,同時,注重朗讀,逐步引導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體會了作者的用詞准確、場面描寫的精彩,以及側面描寫的運用等寫作特點。恰當地引入一首古詩,增強學生對課文的感受力,又使課堂富於變化,充滿人文氣息。)
四、引發思考 揭示意義
賽龍舟這項活動為什麼能從古代流傳至今?它僅僅是一種競賽嗎?賽龍舟這一端午民俗除了熱鬧,留給人們更多的是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精神。帶著激動、自豪的情感齊讀最後一段。
(教材即資源,啟發學生思考,帶著激動與自豪的情感朗讀課文最後一段,揭示了賽龍舟的意義,學生也在朗讀過程中理解了課文的主題思想。)
五、回顧總結 寫法指導
這篇文章,作者從龍舟的樣子,船手,比賽情況和現場的觀眾四方面寫出了比賽的熱鬧場面。使我們如臨其境。布置小練筆,仿照課文寫法,從幾個方面描寫一個場面。
(學以致用,回到整體,簡練地總結課文,布置仿寫練筆,體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六、拓展延伸 引向課外
通過韓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端午節為他們的文化遺產一事,引出要求學生課下收集我國其他傳統節日的來歷、習俗的資料,與同學們交流,以此來弘揚傳統節俗。
(拓展話題發人深思,再次緊扣單元主題,激發學生弘揚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實現課內向課外的延伸,一堂好課,結尾是仍耐人尋味,引人思考的。)
4、為什麼賽龍舟時要有敲鼓手
在龍舟比賽中,每個龍舟前都有一名鼓手配合著音樂和號子聲打節奏,這種鼓點並非純粹為助興提氣,打鼓的節奏還是劃龍舟時控制槳的節奏。
想劃得整齊就得靠聽鼓點掌握節奏,按照鼓點聲一起劃力量才會更集中,速度才能更快,也更能讓每個龍舟參與者體會到賽龍舟需要團結協作的意義。
(4)端午節鼓手怎麼畫擴展資料:
「龍舟競渡」是在戰國時代就已有的習俗。戰國時期,人們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此時的龍舟競渡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在兩湖地區,祭屈原與賽龍舟是緊密相關的。
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後,當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靈魂歸葬,故有此俗。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賦予了不同的寓意。
龍船競渡前,先要請龍、祭神。如廣東龍舟,在端午前要從水下起出,祭過在南海神廟中的南海神後,安上龍頭、龍尾,再准備競渡。並且買一對紙制小公雞置龍船上,認為可保佑船平安。閩、台則陵枝滾往尺余媽祖廟祭拜。有的直接在河邊祭龍頭,殺雞滴血於龍頭之上,如四川、貴州等個別地區。
賽龍舟前會舉行各種祭祀、紀念之儀式,一般都是點香燭,燒紙錢,供以雞、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儀式已很少見;
但在過去,人們祭祀龍神廟時氣氛很嚴肅,多祈求農業豐收、風調雨順、去邪祟、攘災異、事事如意,也保佑劃船平安。用人們的話說,「圖個吉利」,表達搭舉人們內心良好的願望。
5、隨著時間的變化,大家體驗到現代和古代的端午節的習俗變化有哪些?
古代和現代端午節習俗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古時候的一些習俗漸漸被現代習俗代替,如古時候端午贈扇和端午鬥草是常見的端午習俗,而現在端午節的習俗是沒雀吃粽子、曬龍舟,形式在發生變化。
一、古時端午節習俗:
1、贈扇
在古時候的時候人們乘涼的友察吵道具都是扇子,端午節正是夏天天氣熱的時候,在古時候贈扇還有一種說法,端午贈扇也是辟邪、涼快的含義,這也是古代的禮儀。
2、鬥草
鬥草也是古時候端午節的一種娛樂,古時候鬥草分為文斗、武鬥兩種鬥法,文斗就是大家在一起看看誰的花草漂亮,看看誰的花草多。武鬥就是大家把自己的花草拿出來,然後用拉鉤斗,看看誰的花草先斷,先斷的就輸了。
二、現代端午節習俗:
1、吃粽子
現代人細化自己包粽子,粽子樣式很多,比如:蛋黃的、瘦肉的粽子,大家包好以後蒸熟坐在一起開心的好侍吃。
2. 賽龍舟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一個節目,賽龍舟是紀念屈原,或者河神的祭奠活動,賽龍舟現在已經發展到,半宗教半娛樂的節目,賽龍舟一般需要30人左右,一個鼓手,大家跟著鼓手的點一起滑動自己手中的槳,一直到終點就是贏了。
6、架子鼓怎麼畫
架子鼓是一種很酷的樂器,下邊交大家畫一幅架子鼓簡筆畫,步驟如下:
1、先在紙上用勾線筆用圓形畫上架子鼓的形狀;
2、在架子鼓的兩邊繼續用圓形畫出吊鑔和其他鼓;
3、然後用簡單的線條來裝飾鼓面;
4、最後畫出一些音符來修飾畫面,搞定。
架子鼓樂器介紹:
架子鼓也叫爵士鼓,它是爵士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一種打擊樂器,通常由一個腳踏的低音大鼓、一個軍鼓、二個或以上嗵鼓、一個或兩個吊鑔、一個節奏鑔和一個帶踏板的踩鑔等部分組成。有時會因為演奏需要會增設一些如牛鈴、木魚、沙槌、三角鐵、音樹,但是不管增設多少器件,都是由一人演奏。

鼓手用鼓槌擊打各部件使其發聲。爵士樂中常用的鼓槌有木製的鼓棒,由鋼絲製成的鼓刷,由一捆細木條捆成的束棒等。
架子散嫌橋鼓形成於20世紀40年代,它包者差含著各種不同類型、不同音色的手擊樂器和腳擊樂器。手擊樂器有小鼓、嗵鼓、吊鑔等,腳擊樂器有大鼓、踩鑔沖猛。在此基礎上,根據演奏的需要、可隨時增減附加打擊樂器。在樂隊中鼓手掌握著樂曲的速度和節奏等重要環節,尤其是在爵士樂中,鼓手特別需要與其他樂手保持默契的合作狀態。
7、端午節賽龍舟大家的心情也被他們感染了中間應該怎麼加?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端午節賽龍舟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1 今天早晨我一吃完飯就拉著爸爸的手急急地往外趕,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這要舉行龍舟大賽,來參加比賽的有全國各地的選手,還有台灣同胞呢。 比賽還沒開始,河岸兩邊早已人山人海,圍的水瀉不通,人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喜氣洋洋好像過年一樣。突然,一聲搶響,一顆紅色的預備彈射上了天空,選手們都卯足勁准備著,緊接著又一顆綠色的信號彈飛上了天空,龍舟賽開始了,頓時,鼓聲大作,選手們奮力向前劃,一艘艘龍舟象一支支離弦的箭一樣飛向終點,兩岸的吶喊聲、歡呼聲不絕於耳,船尾濺起一串串雪白的浪花。 龍舟賽是我們國家傳統民間活動,在福建尤為盛行,我們這兒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它既是一項活動,也是一種民族文化。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2 五月初五是端午。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今天我就帶你們一起去看賽龍舟吧! 今天早上七點,江河邊早已人隱士海,擠得水泄不通。比賽行將開始,幾條龍舟在河面上一字叢凱排開,只聽砰的一聲,一條條龍舟都爭先恐後的飛出去。像脫韁之馬,離弦之箭,破浪疾駛。兩岸觀眾的喝彩聲、喝彩聲,都在為他們心目中的冠軍隊加油。 百槳翻飛,激起了一團團雪白的浪花。快到終點了,每條龍舟上的選手都已精疲力竭。可他們依然用力的劃動著水槳,一起一落,龍舟一點一點的逼近。 最後2號龍舟奪得了冠軍!比賽結束了,但你追我趕、力爭上游、公平競爭、積極向上的龍舟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3 今天早晨我一吃完飯就拉著爸爸的手急急地往外趕,知道為什麼嗎?因為我們這要舉行龍舟大賽,來參加比賽的有全國各地的選手。 比賽還沒開始,河岸兩邊早已人山人海,圍的水瀉不通,人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喜氣洋洋好像過年一樣。突然,一聲搶響,一顆紅色的預備彈射上了姿攜天空。 選手們都卯足勁准備著,跡鄭伏緊接著又一顆綠色的信號彈飛上了天空,龍舟賽開始了,頓時,鼓聲大作,選手們奮力向前劃,一艘艘龍舟像一支支離弦的箭一樣飛向終點,兩岸的吶喊聲、歡呼聲不絕於耳,船尾濺起一串串雪白的浪花。 龍舟賽是我們國家傳統民間活動,在福建尤為盛行,我們這兒每年都要舉行一次,它既是一項活動,也是一種民族文化。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4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這是我最開心的節日了,因為待會,我要和媽媽要在看端午節的賽龍舟了,於是,一大早,我們就出發去江邊了。 到了江邊,這里的空氣清新宜人,我用雙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覺眼睛一下子特別明亮。我們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來到了江北公園,只見一條長長的條幅上寫著: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訥首屆藝術節,兩條充滿氫氣的金色巨龍在江面盤旋,准備參加龍舟比賽的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隨時准備出發。 只聽「呯」的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出,岸邊上的吶喊聲,助威聲,加油聲,龍船上的鑼鼓聲,響聲震天,使得船員們拼盡全勁奮力向前劃。每個人的神情都那麼凝重,汗水從頭上止不住地留下來。賽龍舟的場景既激烈又刺激。 晚上,回到家,我們全家還坐在一起吃粽子了,不過,最讓我難忘的還是端午節去看賽龍舟了。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5 小孩還要掛香囊的。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端午節還有掛艾葉、菖蒲的習慣: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為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的活動可真多呀。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6 端午節是我中國人民都知道的一個節日,而且端午節是有一個故事演變而來的。愛國詩人屈原向皇上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建議,不但沒有被皇上採用而且還被逐出宮門,當時屈原非常的生氣一氣之下跳下了汨羅江,當地漁夫為了祭拜屈原就每年在5月5日吧竹筒裡面放進一點煮熟的米投進江里去,竹筒就演變成立吃粽子。劃小船也改為了賽龍舟。 每當在端午節的時候媽媽便會買江米竹葉和蜜棗。我問媽媽:你為什麼要用竹葉粽子呢?媽媽告訴我說:竹葉包出來的粽子非常的清香很好吃,當粽子快煮熟的時候一股香味迎面而來,而且我每次吃粽子都會吃得滿臉都是。 在端午節還會有賽龍舟一條船上坐十來個人每個人手裡都拿著槳奮力的劃船的`前頭還站著一個敲鼓的那個人氣宇軒昂有規律的敲著鼓現場的加油聲`助威聲是水手們更加努力的劃船現場非常的壯觀。 這可真是一個熱鬧的端午節呀!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7 人們盼望的端午節終於來臨了,大家興致勃勃地來到河邊,不一會,那裡已是人山人海,老女老少都在翹首等待賽龍舟的開始。老人們搬出小凳子坐下,靜靜地等著……姑娘們穿著美麗的新裝討論這場比賽誰是冠軍,孩子們更是激動,像一條條泥鰍似的在人群中竄來竄去。 比賽開始了,場面熱鬧非凡,姑娘們不停地喊道:「加油!加油……」孩子們沖到人群的最前方,不住地助威吶喊;老人們坐不住了,他們踮起腳尖回來地張望;選手們陣陣歡呼聲中揮舞起船槳一個勁地向終點劃去。 賽龍舟需要毅力,更離不開團結合作,在學習上我也要有賽龍舟的精神,有所進步。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8 傳說龍戲水好飛、善於變化,有行雲布雨、司水理水的神職,所以自古以來龍就受到江海湖泊地區人民的頂禮膜拜,北方雨水缺少地區百姓更要向龍祈求風調雨順。賽龍舟活動,固然說是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也首先是要讓天龍、水龍高興,保佑五穀豐登。江南龍圖騰崇拜中的祭敬,就含有希望龍保佑雨水不缺、洪水不濫而年年豐收的目的。人們還把端午節時死去的伍子胥奉為長江水域的水仙、濤神、潮神和江神,也曾經把屈原封為廣源順濟王,產生了「江神即楚大夫屈原」的說法,這是把人神化了,也是把神龍人格化了,人就是龍、龍就是人而為一體了。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9 端午節那天,我們家鄉的萬江河舉行賽龍舟比賽。河岸到處彩旗飄揚,看龍舟賽的人,真是人山人海,人們在歡欣鼓舞、擊掌喝彩。只聽槍聲一響,十幾條龍舟像離弦的箭一樣在水面上飛行,龍舟在你追我趕。互不相讓,不甘示弱。 每條龍舟上的指揮員站在船頭,隨著鏗鏘有力,節奏鮮明,悅耳動聽的鑼鼓聲,雙手揮著葵扇,雙腳不停地跳動。劃槳健兒使盡力氣,木槳在上下飛舞,動作整齊一致。敲鑼鼓的也在一旁吶喊助威。 看賽龍舟,每一條龍舟都牽動著千萬觀眾的心。我的心就像大海里的波濤時起時伏,激動不已。 快看,有一條龍舟遙遙領先,成了群龍之首,終於奪得了冠軍。一時,雷鳴般的掌聲、歡呼聲響遍了萬江河上下。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10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這一天,人們要喝雄黃酒,吃粽子,還要賽龍舟。 端午節那一天,爸爸帶我去黎明湖看賽龍舟,我們激動極了,趕緊找個地方站好,等待比賽開始。 隨著「咚咚咚咚」的鼓聲,比賽開始了,全場都被興奮和期待的氣氛填滿了。 劃船的比賽選手們奮力劃著龍舟,漿在他們手中揮舞著,落在水面上發出「啪啪」的聲音,濺出許多小水珠。比賽選手們咬緊牙關,用力劃著船,豆大的汗珠從他們頭上落下來。 2號船劃的是最快的,就在他們快要到達終點時,1號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沖在了前面,贏得了冠軍。 端午節是個有趣又令人難忘的節日,我愛端午節!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11 一年一度端午節到了,這是我最開心節日了,因為待會,我要和媽媽要在看端午節賽龍舟了,於是,一大早,我們就出發去江邊了。 到了江邊,這里空氣清新宜人,我用雙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覺眼睛一下子特別明亮。我們隨著熙熙攘攘人群來到了江北公園,只見一條長長條幅上寫著: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訥首屆藝術節,兩條充滿氫氣金色巨龍在江面盤旋,准備參加龍舟比賽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隨時准備出發。 只聽「呯」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船像離弦箭一樣飛奔而出,岸邊上吶喊聲,助威聲,加油聲,龍船上鑼鼓聲,響聲震天,使得船員們拼盡全勁奮力向前劃。每個人神情都那麼凝重,汗水從頭上止不住地留下來。賽龍舟場景既激烈又刺激。 晚上,回到家,我們全家還坐在一起吃粽子了,不過,最讓我難忘還是端午節去看賽龍舟了。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12 又是一年的端午節來到了,在這一天里我們是對屈原思念的日子。這一天我們可以吃粽子、劃龍舟…… 端午節那天早晨,我和弟弟、姨夫一起去看龍舟。我們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到了。我們一下車,哇,人好多啊!人山人海,我們向前走,走到了河岸旁。我看見了紅的、黃的龍舟。 比賽開始了,我看見龍舟前面的一個人敲著鼓,後面的劃手努力地往前劃。哇,真是太精彩了。紅的一會兒超越過黃的,黃的一會兒又超越過紅的,真是互不相讓啊。過去了半個小時了,姨夫跟我們說;「該回去了。」我說:「等一下吧。」姨夫說:「那好吧。」 突然,綠的和藍的好像要沖撞在一起了,我們都目不轉睛第看著那兩只龍舟,生怕那兩條船翻了,沒想到真的碰撞在一起了。但是,他們化險為夷,並沒有翻船。 比賽馬上結束了,四條龍舟都互不相讓,都想爭第一。 結束,紅隊獲得了勝利,我們覺得太精彩了,真是太好了。明年的今天,我還希望可以又更多的龍舟,有更多的人。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13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五日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本來是夏季的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 以前只記得端午節會有好吃的粽子吃,一查資料才發現原來端午節也有這么多的學問。雖說書上寫著「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粽子倒是十分美味,但賽龍舟卻只是在電視上看到過。帶著好奇我去問了老師才知道賽龍舟原來是南方的傳統,而我們家鄉的習俗是「男女戴艾葉,幼童則系百索於脖子上,據說這是『為屈原縛蛟龍』」。 家鄉的端午節不僅有好吃的粽子,同時也是習俗的傳承,以後再吃粽子時,我也會想起還有一位古人「屈原」也在與我們一起過節的。 端午節賽龍舟作文14 我們到河邊看見河的兩旁人山人海。我和爸爸馬上就搶了一個座位看賽龍舟。下午2點,賽龍舟開始了,龍舟有紅隊、白隊、黃隊、藍隊……穿著各種各樣的衣服,頭上綁了塊白布,上面寫了幾個字「奮斗!奮斗!努力奮斗,戰勝困難」。 紅隊就是我們水南隊。我和爸爸在給水南隊加油呢!那些觀眾都在為各自的競賽隊加油。離終點不遠了,就在這緊急的時刻,人群更加沸騰了,觀眾們在拚命地為他們加油。我和爸爸也用力地喊:「紅隊,加油!紅隊,加油……」紅隊聽到喊聲,隊員更加精神抖擻。最後紅隊最先到達了終點,奪得了冠軍。 賽龍舟需要隊員們的同心協力、奮力拚搏,才能劃的快。它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奮力拚搏的精神,也宏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