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潮汕的中秋節是什麼節

潮汕的中秋節是什麼節

發布時間: 2023-05-13 22:10:25

1、廣東中秋習俗

廣東中秋節的風俗如下:

1、樹中秋。廣州的傳統中秋夜是要進行樹中秋活動,樹音同「豎」,即將燈彩高豎起來之意。說到中秋,必然離不開燈。廣州的小孩子會興高采烈地讓家長一起協助用竹紙紮成兔仔燈、楊桃燈或正方形的燈,將其橫掛在短竿中,再豎起於高桿上。也有傳統的紙紮成大形的孔明燈,燈下燃燭產生熱氣,使燈飛升向天,為中秋再添一景。

2、賞月吃月餅。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是國內大多數地方的習俗。因為客家人遍布全國各地,而廣東的客家人主要分布在梅州、揭陽、河源等地,祖先大都是從中原地區遷過來的,所以也保留著相似的習俗並不出奇。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月餅,客家人在中秋節還會用糯米粉加糖壓製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

3、舞火龍。佛山市南庄鎮,有舞火龍的習俗,寓意年年都好,身體健康,至今已經流傳了上百年。「火龍」是用草編制而成,在出場之前,要先插上香燭,再插上頭柱香。然後在「龍」身上每隔80厘米處放置一油盞,周邊插滿寄託著村民心願的香火之後,炮竹和鑼鼓開路,火龍開始出遊。村民將近百米的龍身,高高舉起,幾個年輕力壯的男子舞起龍尾,翻騰起舞,場面異常熱鬧。

4、祈福花籃。潮汕有著中秋拜月娘的風俗,到了中秋節晚上,皓月初升,便在院子或陽台上等設案當空禱拜。銀蠟燭高燃,香煙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餅食和冥紙等製作的花籃等作為祭禮。所以在中秋前夕,每家每戶都會准備精美的紙花籃或各色金塔。

5、吃糖雞。吃糖雞是陽江特有的習俗。「糖雞」的製作過程是,先將白糖熬成濃糖加上少許麵粉,然後做出龍船狀、寶塔狀、雄雞狀等形狀的倒模,再加上少許色素,讓其呈白、淺紅、淺祿等顏色。「糖雞」好看又好玩又好吃,所以在舊時很受到小孩子的喜歡。

2、汕頭中秋節的風俗

潮汕人過中秋節的風俗
一、拜月、賞月
 潮汕各地中秋拜月,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故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潮人謂拜月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台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
當吃過晚飯後,婦女們便換上新衣,帶領孩子們安好香案,擺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時節,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一齊登場,人們就將這些當令物產和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奉獻給月娘。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們圖方便購買,只是不若從前工巧。
 拜月後,家人閑笑庭前,吃糕餅,喝工夫茶,賞月談天,心曠神怡。此時,大人們總喜歡給孩子們講述許多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相傳,月亮上隱隱約約的影子是位樵夫在砍一棵桂樹。樵夫名叫吳剛,他醉心於仙道,卻不肯專心學習,激怒了天帝,將其禁在月宮,命他每日砍伐桂樹。世人誰能得到吳剛砍樹掉下來的桂枝,誰就能長生不老。於是,常見有些天真的孩子中秋夜竟到處亂跑尋覓,希望能撿到從天上掉下來的桂枝哩。中秋之夜,年青的人們,更增游興,月下泛舟,唱歌作樂,涼風拂面,飄飄欲仙。中秋佳景,盡在月明之夜也。孩子們則多自糊紙燈,賞月遊行,湊湊熱鬧,也有一番歡樂。當代城鎮孩子多到花紙店購買多式燈飾游賞。有些學校布置學生自製燈景,開展競賽,是很好的工藝和美術教育。
二、吃月餅
 月餅也是中秋佳節受潮汕人喜愛的傳統糕點。潮人製作月餅,以之祭月,並相互饋贈的習俗由來也久。明陳天資《東里志》雲:八月十五日,「人家兒女,於月下設糕餅果品衣環之物,類月而拜,以請月姑。」清嘉慶《澄海縣志》曰:「八月十五日為『中秋節』,士庶家以月餅相饋。」清光緒《海陽縣志》載:中秋「制團圓餅,號『月餅』」。
潮汕人以聰明能幹、心靈手巧、善於經商而著稱於世。潮人製作的月餅,稱為潮式月餅,本地人叫朥餅。它以其香甜、脆軟、肥而不膩而馳名海內外,現已成為全國聞名的五種風味系列餅食之一(其它是京式月餅、津式月餅、蘇式月餅和廣式月餅)。據有關史料記載:1949年中秋,京劇大師梅蘭芳在上海品嘗潮州朥餅之後,贊不絕口,並特書「茶食泰斗」四字回贈。1982年梅蘭芳之子京劇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嘗了潮州朥餅後,交口稱贊,並依其父所題的四字再次回贈,遂成為飲食界的美談趣事。
潮式月餅按其餡料不同,可分為綠豆沙月餅、烏豆沙月餅、水晶月餅、芋泥月餅和雙烹月餅等不同品種。月餅的製作,最初是在家庭內各自進行,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向精製、美味、定型、專業化發展。現在生產潮式月餅的廠家很多,汕頭市昔年以太陽觀較為有名,近年來產量和質量較好的是汕頭市糖果餅干食品總廠。該廠產的潮式月餅色澤金黃鮮艷,皮酥薄脆,豆沙餡厚,潤滑,口味清甜,肥而不膩,深受海內外顧客歡迎,並在1986年獲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銀獎。
潮式月餅以意溪朥餅、貴嶼朥餅和蘇南朥餅較為著名。意溪朥餅,產於潮州市意溪鎮,食品作坊生產月餅始於清乾隆年間,尤以范合盛作坊更有名氣。貴嶼朥餅,產於潮陽貴嶼鎮,清康熙年間,由鄉民薛源合和侯源合兩間鋪號創制,分為齋餅和葷餅兩種。早在道光年間就以細料精調、無腥不膩而備受稱贊。蘇南朥餅,產於澄海蘇南一帶,首創於清代末期,是用加豬朥的麵粉作皮,甜豆沙作餡,經印製、燒烤等精製焙成。餅皮脆薄多層,入口成粉,有香味,餅餡香甜、軟滑、清涼。產品銷往各地深受好評。
近年來,潮式月餅在遵古法制的基礎上,結合現代食品工藝原理,用科學方法配製更適合廣大群眾口味的餡料,推出潮粵合壁的蓮蓉、五仁、蛋黃、水果等不同餅食,不斷提高餅食質量,使產品更享盛譽,備受青睞。
三、剝芋
潮人中秋拜月娘,供品中必有芋頭,民間有剝芋食芋之俗。這方面方誌也有所記載,清順治《潮州府志》雲:「中秋玩月,剝芋食,謂之『剝鬼皮』。」清嘉慶《澄海縣志》說:「(中秋)用熟芋去皮食之,曰『剝鬼皮』。」清乾隆《揭陽縣志》載:「(中秋)或剝熟芋而食,謂之『剝鬼皮』」。今天,潮汕仍喜用蒸熟的芋頭拜月,以個大肉疏鬆,皮有裂痕者為佳品,即潮俗稱芋「笑」。祭拜之後全家便剝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樂趣。

3、閩台潮汕中秋習俗:拜月娘?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民間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在這個皓月當空的節日夜晚,全國各地的人們吃月餅,飲茶賞月,其樂融融。而在我國閩台及潮汕地區,中秋時節還有拜月娘的習俗,不僅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拜月娘之後人們相聚言歡,也讓鄰里之間得以加深交流聯系,感受尋常巷陌的深情厚誼,今天的民俗節日就為你介紹這一別具韻味的中秋習俗。

閩南(包括台灣,潮汕)各地在中秋有拜月娘的習俗。閩南人謂拜月為拜月娘哪返,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拜月娘都在露天場所,搭嫌城市居民,在陽台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拜月娘的參與者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故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
當吃過晚飯後,婦女們便換上新衣,帶領孩子們安好香案,擺上供品,等候月亮升起。中秋時節,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一齊登場,人們就將這些當令物產和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奉獻給月娘。
有些人家,拜月娘時還會在桌子上點上幾根紅蠟燭,任蠟燭燒到熄滅為止。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今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人們圖方便購買,只是不若從前工巧。
拜月娘結束之後,家人閑笑庭前,吃糕餅,喝工夫茶,賞月談天,心曠神怡。此時,大人們總喜歡給孩子們講述許多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過去孩子們則多自糊紙燈,賞月遊行,湊湊熱鬧,也有一番歡樂,而當代城鎮的孩子多到花紙店購買多式燈飾游賞,也有些學校趁著佳節布置學生自製燈景,開展競賽,是很好的工藝和美術教育。
閩台潮汕拜月娘的中秋習俗,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潮汕一帶,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願是尋求一個好夫婿,當地有首歌謠唱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潮汕是個僑鄉,不少婦人的丈夫遠隔重洋知緩手,於是婦人托月寄意,更為情切,有歌謠唱道:「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晴。思君想君來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聽得寒蛩啼叫聲,凄凄慘慘得人驚,不知我君在何處,欲托明月傳心聲。」
正在上學的小孩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其讀書聰明,成績優秀。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井心水」(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緣、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靈簽、情感合盤、看另一半、八字測算、姓名速配、一生運勢、復合機會,您可以在底部點擊在線咨詢(僅供娛樂):http://www.adxqd.com/xz/

4、潮汕中秋的習俗

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在潮汕地區,
「拜月」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那麼,潮汕人拜月有什麼特殊的風俗呢?

拜月娘
潮汕人多稱「拜月」為「拜月娘」,
因為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
潮汕有「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拜月的主體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

拜月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台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

拜月的貢品主要有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以及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
除了這些,還有形式多樣的紙貢品,裡面除了平時拜神都會用到的「大金」和可以折成元寶的「皇金」,還有印有八仙過海圖案的「案頭簾」、像桶一樣的「貢」,以及做成蓮花、菠蘿、仙桃等形狀的花籃。

潮汕有首歌謠唱道:
「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潮汕待出嫁姑娘拜月的重要心願是尋求一個好夫婿。

不少潮汕小孩在中秋拜月都喜歡在供桌上安放新文具和新本子,祈盼月娘保佑自己讀書聰明,成績優秀。

有時大人還要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井心水」(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打水水桶不能碰到井沿)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
潮汕人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頭」。傳說是百姓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芋頭」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燒瓦窯
中秋夜燒瓦窯(即「燒蟻窯」)是潮汕的另一習俗。燒瓦窯有兩層意思:一是紀念當年潮州人民燃放煙火約好殺掉元兵的信號;二是因潮音瓦與「蟻」同音,燒瓦塔讀成燒「蟻」塔,把蟻燒死。俗稱中秋燒塔會把各家各戶的螞蟻燒去,來年不再有螞蟻或減少螞蟻的危害。

起火「燒蟻窯」的時候,也是大人們擺好香案拜月娘的時候。燒火的時候,大人們向「蟻窯」撒點硫磺粉,火焰變成淡藍色,特別好看,或是用噴農葯的噴霧器,抽點些油向「蟻窯」噴出去,增加火焰。
等燒到瓦片變紅的時候,草差不多,油和硫磺粉也差不多的時候,各家各戶都會拿一把鹽,朝著「蟻窯」撒去,發出一陣陣悅耳的響聲,這和火在燒死白蟻的聲音一樣,意為燒白蟻。

5、潮州人如何過中秋

拜月是祭祀月亮神太陰星君,潮諺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說明拜月專由婦女負責。潮諺又有可留女一秋,勿留女中秋,是說回娘家的女兒必須在節前趕回夫家,因為中秋是團圓節。月圓,一家人也要團圓。拜月祭品最主要是月餅。月餅象徵團圓、吉祥,節前親友多互贈月餅,以表深情厚誼。祭品還常用雲片糕、芋頭和各種果子。潮州是水果之鄉,秋熟果子柚子、紅柿、石榴、龍眼紛紛登場。家家都選購多種果子,貼上用紅紙剪成的雙喜圖案,成為拜月佳品。潮州人又稱中秋節為果子節。月到中秋分外明,拜月之後是合家賞月。賞月時先吃月餅,其意義像除夕時吃團圓飯一枯虧樣。由家中主婦按一家人數將一大塊月餅均分成幾份,每人吃一小塊,以此來慶祝月圓人也圓。若有家人在外地的,就為他預留一份,這也表達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深意。接著,一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賞月,一邊品嘗香茗佳果,共享清風明月,共敘天倫之樂。潮州人中秋節吃月餅、吃芋頭、燒瓦塔等風俗,傳說與抗元起義有關。公元1278年,南宋安撫使馬發領導潮州軍民抵抗元軍,城破,元將唆都下令屠城三天。接著又進行殘酷統治,為怕漢族人民反抗,每十家派一元兵監督,每十家合用一把菜刀。潮州人民極其痛恨元兵,想群起反抗,但傳遞消息異常困難。元末,百姓想出辦法,借中秋節前互贈月餅之機傳遞消息,在(月勞)餅防油漬的墊紙上寫殺字,號召人民起來殺元兵,推翻元朝統治。燒瓦塔燒瓦窯是潮汕民間游樂之一,相傳元朝末年,每10戶人家要養一個胡人,人民受盡胡人欺畢敗清凌,為推翻胡人的野蠻統治,各地誌士密謀,在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以月餅傳送情報,以燒瓦窯煙火為號,並在書冊糕(一種和月餅一樣的中秋節日糕點,僅在中秋時候有,形狀象書本,因此叫書冊糕)裡面夾紙條作為暗號,揭竿起義。 元朝統治中國80多年,據說潮州抗元一直不斷!主要活動在桑蒲山,沙溪,彩塘一帶!後人於每年中秋夜,皆做月餅、燒瓦窯為紀念。此項游樂一直為潮人延續至今。燒瓦窯時,往瓦窯里撒一些鹽,即現金光四射景象。如今,燒瓦窯成為潮州民間的一種傳統活動,中秋之夜,一些農村會有孩子們用磚頭、瓦片等砌成一座塔窯,窯里塞滿稻草,窯手前外蓋上草垛,點火後,有些還淋上煤油、甩上鹽巴,瞬時塔窯火光沖天、噼里啪啦作響!熊熊的火焰寄託著人們追求幸福、祈求生活紅紅火火的祝願。

6、潮汕的中秋習俗

在潮汕,自古有中秋節有拜月的俗,但拜月是潮人婦女和孩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圓月」,古已成例。潮人拜月稱為拜月娘。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稱為月娘。婦女拜月的重要心願還在尋找一個好夫婿。潮汕有一首民謠道:「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團團圓。好夫婿,結良緣。今年團圓,明年團圓。年年團圓。」
在潮汕,中秋節將到來的時候,各家各戶的主婦便忙著用糯米碾成粉末兒,然後摻上白糖漿攪勻,再用一個個木模子,把它們壓在鏤凹進去的部分裡面。壓結實了,磕出來,便成了一塊塊形狀各異、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紋漂亮、清白如雪,一些動物形狀的月糕更令孩子們愛不釋手。此外,還有一種用花生炒熟了加麥牙糖捏成桃形的「地豆桃」,尤其香脆無比。中秋節當天下午,家家戶戶還要祭祖。所以一些人家中秋節這天一大早,甚至提前一兩天就開始忙開了。鹵鵝、做果、購買貢品,忙得不亦樂乎。
當三五之夜到來、玉兔東升時,人們就將大方桌擺在院子中央,然後,拿兩根甘蔗在方桌上扎一個拱門,稱為月宮門。祭月時,常讓小孩子供上新買的文具——筆、課本和書包等,祈求「月娘」保佑孩子讀書聰明,成績優秀。並撮一點香灰,慎重地包在紅紙上,然後用剛從井裡打上來的「井心水」送服,說這是「月娘」恩賜的「仙丹」,喝了能使人變得聰明、健康。聽眾朋友,您是否記得您的母親將您的新文具放上祭壇那虔誠的表情呢?那是母親對子女最真誠的禱告,希望「阿娘」能保佑自己的子女學業有成,出人頭地啊。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可是父母們的期盼。他們會從祭壇取下一點煙灰,小心冀冀的用心包住,泡在「井心水」,讓小孩喝下。說那是「阿娘」賜予的靈丹妙葯,喝下後會機智靈敏。這樣的說法雖不可信,但這卻反映了長輩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中秋夜漫步潮州城鄉,還能聽到咚咚咚的謎鼓聲和悠揚的弦樂聲,人們穿梭於各個街道、社區的燈謎台,駐足在涼亭內、祠堂前聽潮樂,熱鬧非常。
暮色降臨,玉兔東升,潮人賞月的活動也就開始了。中秋賞月,根據各自不同的愛好和條件,可以有各種不同的形式。潮人或設家宴於月下,為孩子們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古老的神話故事,共賞天倫之樂;或陳月餅、酒饌、柚、柿、楊桃、菠蘿、石榴、油甘、橄欖、香蕉、芋頭等食物於庭院、樓台,全家人在銀色的月光下一面聚談,一面品嘗節日的佳品。拜月都在露天,城市樓上居民則在陽台天台,面向月娘。假若碰到「雲蓋中秋月」的情境,也要等著有點月光才祭拜,總盼望月娘能給光彩。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粉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用柚牙裝扮白鴿等等,在汕頭則較少見。現代人拜月,市面上物品甚多,購物方便,不象從前工巧。或爭先佔坐酒樓玩月,以先睹月色為快;或到汕頭港灣、中山公園、金砂公園等地駕輕舟泛江海作月夜之游;或徘徊於街市,以睹節日晚市熱鬧的場面;潮人的婦女們也盛裝出遊,互相往來,嬉戲在在月光下。

7、八月十五有什麼習俗?

1、燒斗香

江蘇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上月宮景色。也有香斗以線香編成,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民間還有燒香斗的風俗。 

2、拜祖先

廣東潮汕地區中秋節習俗。中秋節當天下午,各家廳里就擺台設祭,置祖先神主牌,獻上各色供品。祭畢,把祭品逐樣烹調,合家同時一次豐盛晚餐。


3、燃燈

燃燈以助月色。中秋夜,燈內燃燭,系於竹竿之上,瓦檐上、露台上等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7)潮汕的中秋節是什麼節擴展資料;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

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8、潮汕的中秋習俗

1,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按這里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隻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首亮著盪鞦韆,比賽誰盪得高,轉得快。

2,潮汕地區的中秋節,不僅有吃月餅之俗,還有相互饋贈月餅之舉,這就促進了潮汕月餅製作工藝的發展,由最初的家庭製作發展到專門作坊製作,潮汕月餅更被稱為潮式月餅而著稱於世;而意溪月餅、蘇南月餅和貴嶼月餅等早已聞名遐邇,與京式月餅、廣式月餅、蘇式月餅和津式月餅並列,成為五種全國聞名的月餅之一。

3,除了拜月娘,有的農村還要燒瓦塔、燃煙堆。早晨,孩子們起床之後,到處拾瓦片、磚頭,然後抬著、挑著、抱著送到長輩指定的曬谷場上集中,由富有經驗的大人把這些瓦片、磚頭砌成一座空心塔。



(8)潮汕的中秋節是什麼節擴展資料

中秋節起源: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及世界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

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自2008年起陪芹旦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6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將其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