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為什麼要用愛糖吃早餐
1、舌尖上的端午 吃什麼
<
2、為何端午要門插艾,香滿堂指的是什麼,撒白糖又是為什麼?
端午在大門上懸掛菖蒲、鳳尾、艾葉等,並紮上一束蒜頭,塗以硃砂避邪。香滿堂指的是艾葉的味道,撒白糖指的是吃粽子的方法。
「棕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這兒端陽,那兒端陽,處處都端陽。」這首童謠所唱的便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艾葉味苦、辛,性溫歸肝、脾、腎經,芳香溫散,可升可降。具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降濕殺蟲的功效。艾葉香,香滿堂的香氣就是來自艾葉本身的味道。
一般意義上來說,端午節祭祖、競龍舟、吃粽子、祭龍頭、點龍睛、披紅、懸菖蒲艾葉、拴五色絲、飲雄黃酒、吃五黃、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較普遍的習俗但各地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
端午節與屈原無關:
流傳甚廣的「歷史人物紀念」觀點,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神話小說《續齊諧記》及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紀念介子推等。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數被附會上某些傳說作為「起源」,但經實際考察,這些故事傳說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構建出來的。
因近代前對歷史考證缺乏,導致各種牽強附會的起源說法甚多,也由於某些歷史人物碰巧與該日有關聯,於是便產生了「紀念說」,其中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近代的史學家不斷指出紀念屈原這說法的錯誤,因為早在屈原年代以前,端午節已經存在。
綜覽漢魏文獻資料可發現,漢王朝經歷四百餘年歷史,充滿浪漫、激情,保持南楚故地鄉土本色的楚文化,而被譽滿天下的楚文化傳人屈原,在漢魏前時代的端午節活動沒有留下只言片語記載,因而許多學者認為端午節與屈原無關。
在民間傳說中,除了端午源於屈原說外,尚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陳臨、越王勾踐等等說法。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端午節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艾葉
3、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端午節那天人們會買艾草插在自家的門上表示驅邪,吃粽子的時候可以灑點白糖在粽子上面,到了中午人們便會在水面上進行劃龍舟比賽。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采草葯、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葯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鳶、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術、佩香囊等等。
(3)端午節為什麼要用愛糖吃早餐擴展資料
中國古先民留下許多關於端午的習俗和故事,歷經千年,延續至今。「端午」一詞,最早出現於西晉名臣周處的《風土記》。追蹤述源,端午節起源於何時,又是紀念何人,長期以來眾說紛紜,主要有以下幾種說法:
1、惡日說
在戰國時期,五月五日被視為「惡月」「惡日」。一進入農歷的五月,多陰雨天,衣、物都容易霉爛,稻田亦易遭蟲害。舊時人們認為五月諸事不吉,稱為「惡月」,人們採取不嫁娶、不建房、不砌灶、不搬家、不造船等迴避的辦法。因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所以,這一天以除瘟、驅邪、求吉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端午節。
2、古百越祭祀活動
長江以南曾居住著一個龍的圖騰族群,稱為古百越族。他們以龍為圖騰,在每年的五月五日這一天,都舉行盛大的圖騰祭祀。其中,就有一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的游戲,繪圖騰神,這便是端午節賽龍舟的由來。
3、紀念伍子胥說
春秋時的吳國名臣伍子胥被國王夫差逼死,其屍體沉江的日子就是五月初五日,於是就有了端午節是為紀念伍子胥而設立的說法。
4、端午節習俗、飲食的資料
端午節習俗:
1、賽龍舟:
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2、食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
3、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端午節為什麼要用愛糖吃早餐擴展資料:
端午節由來:
1、端午節的由來主要還是與節氣、與古代生產、生活有關。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陽節、浴蘭節等,是夏季里最重要的節日。
2、端午又叫女兒節,古人認為,惟初太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太極生兩儀,這兩儀就是陰陽。陰和陽是相對的,如男和女相對一樣,因此古人在許多問題的設計上都是二極思維,在節日設計上也是這樣,所以一年有男人的節日,也有女人的節日。
5、端午節風俗喝糖水
民間習俗
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2]
端午食粽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某些地區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統稱糯米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有的家長還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佩香囊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現已成為一種普遍的工藝品。在中國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還用香囊來表達濃濃愛意。
懸艾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戶戶都要灑掃庭院,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2]
懸鍾馗像
鍾馗捉鬼,是端午節習俗。在江淮地區,家家都懸鍾馗像,用以鎮宅驅邪。唐明皇開元,自驪山講武回宮,瘧疾大發,夢見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紅無襠褲,偷楊貴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鬼則穿藍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問,大鬼奏曰:臣姓鍾馗,即武舉不第,願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後,瘧疾痊癒,於是令畫工吳道子,照夢中所見畫成鍾馗捉鬼之畫像,通令天下於端午時,一律張貼,以驅邪魔。[2]
掛荷包和栓五色絲線
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五日,以五彩絲系臂,名長命縷,一名續命縷,一名辟兵繒,一名五色縷,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卷八記載:端午節物,百索、艾花、銀樣鼓兒,花花巧畫扇,香糖果子、粽小,白團。紫蘇、菖蒲、木瓜、並皆茸切,以香葯相和,用梅紅匣子盛裹。自五月一日及端午前一日,賣桃、柳、葵花、蒲葉、佛道艾。次日家家鋪陳於門首,與五色水團、茶酒供養。又釘艾人於門上,士庶遞相宴賞。
陳元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綵線貫之,搐使如花形,或帶或釘門上,以禳赤口白舌,又謂之搐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類似還有飲雄黃酒:此種習俗,在長江流域地區的人家很盛行。游百病:此種習俗,盛行於貴州地區的端午習俗。
點雄黃酒
雄黃也是一種葯材,據說能殺百毒。所以在端午節時,陝西人會將雄黃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腦門、手腕、腳腕等處抹上雄黃酒,據說,這種做法可以使蚊蟲、蛇、蠍、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
6、端午節吃糖糕代表著什麼寓意?
甜甜蜜蜜,健健康康!炸糖糕圓圓的,色澤金黃,表皮脆嫩,內層軟乎乎的,用白糖做陷,黏黏的,甜香適口,受到人們的喜愛。
端午節吃糖糕的來歷:
有些地區有這樣一個風俗,就是在端午節這天,出嫁的姑娘帶好多糖糕回娘家送糖糕。因為在河南,農歷5月5的時候,正式小麥收獲完畢的時候,為了慶祝豐收,家家戶戶這一天要吃糖糕喜迎豐收。
(6)端午節為什麼要用愛糖吃早餐擴展資料:
更多習俗:
中國很多地區都有過端午節飲雄黃酒的習俗,雄黃是一種礦物質,把它調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黃酒。因端午節臨近酷暑,各種蟲類病菌紛紛活躍起來,古人很早就認識到雄黃解毒防疫的功能。
加之民間傳說《白蛇傳》里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黃酒後現出原形,所以民間都起而仿效,在端午節以菖蒲根泡雄黃酒,更會以雄黃酒給小孩擦鼻子、耳朵,或在額上寫上「王」字,據說一樣有驅毒的效能,這種風俗稱為「畫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