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怎麼編雞蛋
1、端午節彩蛋兜怎麼編
1、准備不同顏色的十字綉線,把線理好長度一樣。
2、用一條紅色線打個圈然後結上死結。再把其它不同顏色的線分別套在紅色圈線上進行編織。
3、用手將套在圈上的線兩頭對齊打上死結。
4、因為線不夠還差一點,我把綠色的十字綉線接在後面進行編織。
5、把雞蛋從上面入口處放進去,上面紅色圈線拉上,就可以掛起來了。
端午節掛蛋兜的來歷:
傳說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到端午節都要溜頃巧絕到下界害人。受害者多為小孩,輕則發燒厭食,重則卧床不起。母親們紛紛到女媧廟里燒香磕頭,祈雀姿求消災降福。女媧找瘟神論理:「今後不準許你傷害我的嫡親孩兒寬返。」瘟神自知不是女媧的對手,便問道:「不知娘娘下界有幾個嫡親孩兒?」女媧一笑:「每年端午節,我讓我的嫡親孩兒在胸前掛上一隻蛋兜,不許你胡來。」
從此,端午節掛蛋的習俗逐漸流傳開來。每到這天,母親們便將鹹蛋煮熟掛在孩子胸前,祈求平安。後來,掛蛋習俗發展為相互送蛋,為送蛋送福氣之意。民間還有結婚、生小孩、滿月送「紅喜蛋」,上岳母家送皮鹹蛋等習俗,都是圖個吉祥圓滿。
2、端午節的紅雞蛋的做法
所謂紅蛋,就是紅皮的那種土雞蛋。通常媽媽會用鉤針織一個小小的網兜,五顏六色的,還有七彩的穗子垂著,最上面繫上繩子,雞蛋就裝在小網兜裡面,掛在孩子的胸前。
雞蛋隨身帶著,當然是用來吃的,可是很多小孩子為了炫耀,是決不會在上午吃的,一般是要等到快放學的時候才把雞蛋吃掉。
從小我就很喜歡漂亮的東西,一直很羨慕別人胸口的裝在小網兜裡面的紅雞蛋。現在想起來當時的自己確確實實是很孩子氣的,當看到別人有一個漂亮的紅雞蛋掛在胸前的時候,我心裡是非常非常羨慕的,直到十幾年後的今天,我還記得那種羨慕的心情。我的媽媽會織很多毛衣,但卻不是鉤針的高手。在我記憶中,我依依嘻嘻記得自己比小同學們晚一年才有了自己的紅雞蛋網兜------
3、端午節彩蛋怎麼做
端午節彩蛋怎麼做
材料准備:雞蛋、葉子若干(在這里推薦使用艾葉)、絲襪、皮筋、粽葉、洋蔥皮(那層薄薄的乾的皮),茶葉,醬油,紅曲米
製作步驟:
1.先把雞蛋洗凈,葉子用水貼在雞蛋上。
2.用絲襪緊緊裹住,系緊。一定要系緊,不然葉子下面進了顏色,花紋就不清晰了,不過也沒關系,看起來很夢幻。
3.把植物染料煮開一會兒,晾涼,再煮雞蛋,開水煮雞蛋,雞蛋容易開裂。想要做成紅色雞蛋的,這里的材料可以添加紅曲米。
4.煮完可以多泡一會兒。
5.這樣煮出來的花紋通常只在蛋殼外表。如果想要做成帶花紋的茶葉蛋,可以事先將雞蛋煮熟剝殼,再重復以上的步驟,也能獲得端午節粽香彩蛋噢。
4、端午節到了!編個雞蛋袋
端午節快來了,母親在煮雞蛋!突然童心未泯想編個雞蛋袋子。
於是便從針線盒中取來前些時購買的一卷彩色繩子,從上面剪下8根20厘米的繩子,每根中間對折,在對折後的那一端大約3厘米處打個結,然後將每兩根兩兩隔3,4厘米處打個結。打到繩子末端4厘米處將所有的繩子根系處。再取一根20厘米的繩子將繩子頭端的留的孔串起來就行成了一個雞蛋袋。再將雞蛋放入袋子里。一個漂亮的手工雞蛋袋就做好了。掛在兒子的胸前。兒子歡喜極了。
看到小傢伙開心的神情,我不由得的想起小時候的端午節!小時候總盼望著過年過節,過年過節意味著,有好吃的,好玩的。每當過年過節即將來臨時,心情總是異常的興奮、高興,我們奔著跳著歡迎節日的到來。
端午節,在傳統的節日當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抱石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端午節最常見的活動就是包粽子、磕雞蛋、賽龍舟。不過老家處沒有比較大的河流湖泊,有也是在臨鄉臨縣,故是知稿沒有賽龍舟之類的活動。但常有的就是從外面采一些艾或黎蒿掛在大門上,居說是可以僻邪的,除此之外就是做一些吃食。比如會煮很多雞蛋,大蒜,還會蒸小麥粑等。但最重要的是包粽子,搭讓孝包粽子是重中之重,是必需要的。
在包粽子之前,母親會准備好一應要用的材料工具。洗好蒸籠,浸泡好粽葉,粽葉一般都是上年曬干存好的,調好粽子原料,有大米,紅豆,綠豆,有的還會放一些肉。這些准備好後,母親會拿一把大椅子,將麻繩一端綁在椅子的靠背上,反坐在椅子上,然後從旁邊的木盆中取兩張粽葉,捲成一漏斗的錐形,用勺子從原料盆中舀一勺原料放入粽葉中,用筷子把滑敬它弄實,再包好用繩子捆綁好,母親心靈手巧,不一會兒椅子靠背上就掛了一串串包好的粽子。等原料都用完了,再將一串串的粽子放在蒸籠上蒸熟。待到午飯時,全家人會圍著桌子吃粽子,吃雞蛋,當然我往往是待不到午飯就先吃一兩個粽子還有雞蛋、小麥粑等愛吃的食物。
除了這些之外我最大的樂趣就是用紅頭繩子給自己編織一個雞蛋袋,然後裝上兩三雞蛋掛在脖子上,一路炫耀著出去玩,玩餓了就吃一個。
現在想起小時候的樣子,都會忍不住好笑。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過節也不再那麼盼望了。少了兒時的許多樂趣,成人的世界總會有許多多的規矩,約束著我們不會像兒時一樣,為了玩樂,為了吃食而期盼,興奮。曾有一段時期反而對過節有一種厭倦的感覺,總覺得這是在完成一項需要完成的任務一樣。是由父母監督著的必須完成的任務。然而當自己有小孩時,又感覺這些習俗必須傳承下去。於是漸漸的又把這些節日當一重要的事來看待。
5、端午雞蛋粽的做法?
端午雞蛋粽的做法材料
鹹蛋30顆糯米500克黃豆250克干香菇3~4朵腰果75克豬肉450克油適量麻油適量蒜頭10瓣薑片適量米酒少許醬油適量鹽少許糖少許(老)鹵汁一鍋
做法
1、【1】香菇及黃豆分開泡水一晚【2】黃豆入電鍋蒸煮一次備用
2、【1】豬肉切小塊至可塞入雞蛋大小並用香料腌至入味【2】蒜頭取3~4瓣切末【3】炒過開中火入油待熱後入蒜末及薑片炒香【4】放入腌好的豬肉一起炒【5】
3、【1】放入一碗水讓鍋里有汁水,依序放入糖,鹽,醬油及米酒【2】轉小火讓鍋里的汁水煮到不再強烈沸騰後關火【3】豬肉連同汁水入有鹵汁的鍋中【4】黃豆水分瀝乾和腰果一起入鍋中【5】電鍋放兩杯水把鍋子置入電鍋蒸煮【6】待挑起黃豆及腰果撈起入一些鹵汁在外浸泡【7】鹵肉再蒸煮一次跳起直接放置不理它
4、【1】水放1~2碗入炒鍋【2】依序放入糖,鹽,醬油及酒(此時醬油可加多)【3】轉小火讓水一直滾待顏色變深後關火【4】豬肉連同汁液入鍋子,水不夠在放入水(但還要在加點醬油)【5】從的步驟4開始到結束。
5、【1】糯米洗凈泡水兩小時【2】蒜頭切末備用【3】香菇切丁備用【4】香菇水加入醬油米酒備用並留一小杯出來再備用【5】黃豆腰果瀝干連同浸泡的鹵汁備用【6】炒鍋開中火放入油,待熱後入蒜末炒香後放入香菇【7】放入黃豆腰果一起炒後把料推到周圍【8】中間放入麻油後加入糯米一起拌炒
6、
【1】拌炒時放入一碗水讓米吸收水分【2】持續的伴炒及加水讓米炒至半~快熟(有黏性)【3】.放入剛剛備用的香菇水及鹵汁【4】拌炒至水快乾時關火
7
【1】鹹蛋洗凈【2】底部輕輕在中間入一個小洞,用牙簽剃除屑屑並戳破蛋膜【3】蛋白到出只留蛋黃在裡面【4】把洞再撥大一點【5】放入一塊肉在蛋裡面後再置入混合料的糯米飯【6】填至八分滿加一小匙剛剛保留的香菇水【7】填完所有的蛋【8】雞蛋拿去電鍋蒸至煮熟即可食用
8
完成
6、端午節雞蛋袋編織方法
<
7、端午節掛蛋袋怎麼做 端午節蛋袋怎麼鉤
端午節有很多種風俗習慣,掛蛋袋就是其中比較特別的一個習俗,很多地方都會流行這一習俗,所以在端午節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掛蛋袋,尤其是小孩子。掛蛋袋大多都是用毛線編織而成的,樣式多種多樣,顏色也比較豐富。那麼端午節掛蛋袋怎麼做呢?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端午節掛蛋袋怎麼做1、將毛線剪成8至10根、長度80厘米左右的短線,再剪一根長繩,用來作為掛脖用,長度依個人喜好掛到胸前多高位置;
2、將每根毛線對折,掛在長繩上,在線對折的地方系個大約1cm的結;
3、然後,在相距前一個結1厘米處,將第一股繩的其中一根和相鄰一股繩的其中一根打結,以此類推,最後,將最後一股剩下的那根線跟第一股剩下的那根線打結這樣就成了環狀。
4、以此類推,視鴨蛋袋的大小,打五六層左右的結,最後下面剩5cm左右線;
5、最後,線尾用一根短毛線扎緊,如果是細繩的話可以直接打個結就可以了,這樣一個鏤空的蛋袋就做好了。
7、拉開袋口,放人鴨蛋,大功告成。
端午節掛蛋袋的由來傳說很久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到端午節都要溜到下界害人。受害者多為小孩,輕則發燒厭食,重則卧床不起。母親們紛紛到女媧廟里燒香磕頭,祈求消災降福。女媧找瘟神論理:「今後不準許你傷害我的嫡親孩兒。」瘟神自知不是女媧的對手,便問道:「不知娘娘下界有幾個嫡親孩兒?」女媧一笑:「每年端午節,我讓我的嫡親孩兒在胸前掛上一隻蛋兜,不許你胡來。」
從此,端午節掛蛋的習俗逐漸流傳開來。每到這天,母親們便將鹹蛋煮熟掛在孩子胸前,祈求平安。後來,掛蛋習俗發展為相互送蛋,為送蛋送福氣之意。民間還有結婚、生小孩、滿月送「紅喜蛋」,上岳母家送皮鹹蛋等習俗,都是圖個吉祥圓滿。
端午節掛什麼東西 掛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愛。
掛五彩繩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掛葫蘆葫蘆有「福祿」之意,有收集福氣的作用。葫蘆本為藤本植物,藤蔓綿延則寓意萬代綿長。由於葫蘆的形狀與太極陰陽極為貼近,可以收納不吉之氣,易進不易出,因此在端午節,民間有用葫蘆去病化煞的習慣,可將桃木八卦葫蘆掛在家中或戴在身上,能起到避邪驅瘟、帶來好運的作用。
8、簡單雞蛋兜編織法
簡單雞蛋裂態兜編織法如下:
准備6根不同顏色各50cm的線,對折,分別在2厘米處打個蛇結,最好還是用5色,我買的是洋雞蛋,挺大個的,所以准備了六根,再相鄰的兩根線兩兩打蛇結。將第一根白色線與最後一根橙色線做一個蛇結,將它連成一個網。
編第三層蛇結,用同顏色的線編蛇結,重復以上編法,共編六層蛇結。再用同顏色的線打一圈蛇結,挨著上一個蛇結,這是收口。全部做好後,尾部再穿上珠子。再另取一根線對折,穿到開頭的位置。打個死結或者紐扣結,蛋兜完成。
拓展資料如下:
蛋兜是棗脊中國華夏文明傳承下來的,端午節(立夏)節氣的民族傳統習俗,端午節送蛋、掛蛋兜的習俗已延續兩千多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
蛋兜來源於傳說幾千年以前,天上有個瘟神,每到端午節都要溜到下界害人。受害者多為小孩,輕則發燒厭食,重則卧床不起。母親們紛紛到女媧廟祈求。女媧後來告知各位母親,在每年端午節,都讓孩兒在胸前掛上一隻蛋兜,可保平安。
「立夏掛蛋」的風俗由來已久,有諺語稱:「立夏胸掛蛋,孩子不疰夏」疰夏是夏日常見的腹漲厭食,乏力消瘦,小孩尤易疰夏。女媧娘娘高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下來。
立夏,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交節時間在每年公歷5月05-07日。此時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東南方,太陽黃經達45°。
歷書:「斗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時至立夏,萬物繁茂。立夏後,日照增加,逐漸升溫,雷雨增多。立夏是標示萬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肆岩源要節氣。
9、端午蛋袋編織教程
端午蛋袋編織教程如下:
材料准備:各色毛線、彩色珠子、雞蛋、鴨蛋。
1、將7-8根線理順,取出1-2跟長培神約40厘米的線(長度正好讓孩子掛在脖子上)打結,將一頭固定在一個地方,就可以開始編了。
2、再拿6(也可以多幾根)根長約30厘米的線,對折後串在之前固定好的長線上。將這6根線分別在距對折點1厘米左右處打結。
3、打好一排結以後,將相鄰的兩根線分別在相距前一個結1厘米處打結,兩邊剩下的單線也打一個結。經過第二排的編織,一個網狀結構就出來啦!
4、重復步驟3打7、8層結後(以夠放一個蛋為宜),蛋袋的形狀橡陸就出來了。
5、將所有的線尾用毛線扎結實,套上心儀顏色的小彩珠,可愛五彩的蛋袋就做好啦。
端午節介紹: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五節、天中節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及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2008年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端午節源於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民間傳說端午節尚有紀念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廉吏陳臨、越王勾踐的說法,但最廣為流傳是紀念屈原,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
楚國人不舍賢臣屈原,為避免屈原肉身被江魚分食,人們自發盪舟江河以驅散魚群,或投米團入江中,以求得屈原肉身的保全。後來這個風俗流傳下來,逐漸發展成為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端午習俗。傳統節日素來與梁中頃傳統文化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