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都端午節有什麼活動
1、端午節有哪些風俗活動
端午節有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放紙鳶等。
1、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屈原。
2、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3、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5、放紙鳶:放紙鳶,即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城市,端午節放風箏也是一種習俗。端午時期,兒童放風箏稱之為「放殃」。風箏,即紙鳶。
2、端午節除了吃粽子,還有什麼活動
端午節的活動主要有:賽龍舟、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佩香囊、浸龍舟水等。
1、賽龍舟
賽龍舟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至今在我國南方沿海一帶仍十分流行,傳出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
2、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民間認為艾草還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艾草於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
3、拜神祭祖
拜神祭祖是端午節重要習俗之一。按照民間的觀念,自己的祖先和天、地、神、一樣是應該認真頂禮膜拜的。因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靈」,時時刻刻的在關心和注視著後代的子孫們,塵世的人要通過祭祀來祈求和報答他們的庇護和保佑。
4、佩香囊
佩香囊,是端午傳統習俗之一。香囊內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開竅的中草葯,有清香、驅蟲、避瘟、防病的功效。端陽以四色線系臂,並佩戴香囊,小巧玲瓏精緻可觀。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一般是內裝香料,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或者採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著川芎、白芷、排草、芩草、丁香、山艾、細辛、甘松、白芷、甘草、雄黃粉等中葯粉,再用綵綢扎綉而成,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5、浸龍舟水
端午節期間浸龍舟水是華南地區的傳統習俗,人們將端午前後的降強水稱之為龍舟水、端陽水、發龍水、龍降水等,認為這種水是吉祥的水,有辟邪作用。仲夏端午蒼龍群星飛升於正南中天。在民間信俗中龍是吉祥之物、和風化雨的主宰,龍飛天,行雲布雨。
3、端午節的活動有哪些?
端午節的活動有掛紅鴨蛋、沐蘭湯、賽龍舟、避五毒、躲端午、食粽、拴五色絲線、懸艾葉菖蒲、佩香囊等。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
4、端午節有哪些風俗活動
端午節有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放紙鳶等。
1、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屈原。
2、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3、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
4、懸艾葉菖蒲: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5、放紙鳶:放紙鳶,即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城市,端午節放風箏也是一種習俗。端午時期,兒童放風箏稱之為「放殃」。風箏,即紙鳶。
5、端午節都有什麼習俗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天中節等,是中國傳統節日,對於老百姓來說,端午節意味著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和對生活的美好祝願。提到端午節,人們通常會想到吃粽子、賽龍舟等習俗,那麼端午節還有哪些習俗呢,一起來跟我來了解一下吧~
端午節習俗
一、吃粽子
粽子作為端午節的代表食物,一說是為了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噬咬屈原遺體;罩緩二說是因為粽子的稜角像一把刀子,可亮滑以將疾病、災害鏟除。
端午節吃粽子,不僅承載著家國情懷,更蘊含著家人朋友相聚團圓的濃濃真情,粽子被稱為中國歷史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
二、采艾草
傳說遠古時候神仙與水怪約定,只要門前懸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都不可冒犯,於是人們端午節喜歡採摘和懸掛艾草,意欲驅散妖魔,保衛家族。
艾草本身具有散寒除濕、溫經止血等功效,其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蠅,凈化空氣。艾葉煙熏時產生的煙氣可抑制病毒和細菌在空氣中傳播。
三、賽龍舟
屈原含恨投江,楚國人民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是有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由此賽龍舟也成為端午最傳統的風俗之一。
每年端午,賽龍舟比賽是不可錯過的年度盛宴,眾人齊心劃槳的「嘿呦」聲鼓舞著隊員們,也振奮著岸邊觀戰的群眾。
四、戴香囊
古人在端午節這天還會戴香囊,為了清香、驅蟲、避瘟,香囊中常會填充一些具有「芳香辟穢」功能的中葯,如丁香、白芷、藿香、紫蘇、薄荷等,可以提神醒腦、振奮精神,通九竅,防瘟病。
五、系五彩繩
在古代,人們迷信端午節這天是一年中最不吉利、毒氣最重的日子,所以,端午節時,家家戶戶都要在孩子手腕上帶上五彩繩,就是用紅、黃、藍、綠、紫五種綵線編成的線繩,以辟邪驅瘟、逢凶化吉。
端午的名字介紹
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在我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西晉《風土記》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這是「端午」一詞最早的出處。
端午節還有很多名字,比如端陽、浴蘭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等。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端午節還有「女兒節」這個別稱。從五月初一到初五,家家戶戶都給家裡的女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折一支石榴花簪在頭上。當時這被認為是避五月的「毒」,為家中女孩子祈求健康的一種儀式。即便家中女兒長大嫁人,這天也要回娘家和父母一起過節。所以,端午節也稱「女兒節」。
以上就是我了解的幾個關於端午節的習俗以及端午的名字的簡單介紹物鍵模了,小夥伴們你們還知道哪些習俗呢?歡迎補充,咱們在評論區里相見吧~
6、端午節有哪些民俗活動?
端午節有以下民俗活動:賽龍舟、端午食粽、佩香囊
7、端午節有哪些習俗活動
1、食粽子: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民間節日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根據史書記載,食用粽子源於春秋戰國,人們為紀念楚國大夫屈原而逐漸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
2、掛艾草和莒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草和莒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手執艾旗招百福,門懸蒲劍斬千邪」。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過端午,一般會將艾草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或是在門楣兩端分別插上一根艾草。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
3、賽龍舟;賽好段槐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友友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4、沐蘭湯:端午洗澡被稱為蘭湯沐浴。又叫沐蘭湯。端午沐浴就是用艾葉、菖蒲、佩蘭等草葯煮成湯,全家大小在端午的時候(最好是中午)洗澡。蘭湯沐浴是一種良好的衛生習慣,至於蘭湯所用之「蘭」,其實不是現在的蘭花,而是今天醫家常用之中草葯佩蘭。在端午之時,以佩蘭和莒蒲、艾葉等香草煎燃侍湯洗澡可祛邪避瘟,防痱止癢,治療和預防各種傳染性疾病,增強身體的抵抗力。
5、栓五色絲線: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8、端午節有什麼活動
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與菖蒲等豐富多彩的活動。端午節是我國傳統佳節,歷史悠久,除了以上的主流活動以外,各個地區還有各自的風俗習慣,如跳鍾馗、拜神祭祖、洗草葯水等活動。
端午節有什麼活動
賽龍舟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隨著時代發展,此活動除了紀念屈原以外,還被各地人民賦予了不同的寓意,如勞動人民慶祝插秧順利、五穀豐登等。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此外還有春節、清明節及中秋節。為迎接端午佳節的到來,各地人民也會舉行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豐富人民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