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帶的五色線什麼時候摘
1、端午節的五彩繩什麼時候帶上,什麼時候摘下
在端午節那天的早上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大人起床後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有些地方是五彩繩可以在前一天晚上戴上。一直到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焚燒。有些地方是端午節後下第一場雨時,摘下拋到河裡,讓它隨雨水沖走。
系五彩繩的時候孩子不能開口說話,而且戴好之後小孩子不能任意扯斷或丟棄五彩繩。據說戴五彩繩的孩子就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而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孩子門由此可以保安康。當然,除了傳統上用五色彩絲編成繩索,配以銀鎖,纏繞於兒童手臂。在舊時,每逢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在門楣上懸掛上五色絲繩。
(1)端午節帶的五色線什麼時候摘擴展資料:
端午節系五彩繩的習俗起源於漢代,至今不衰。民間把五彩繩看成五彩龍,端午節又稱小兒節,五月被古人稱為毒月,端午節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之意。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小龍,帶走你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雨水流走,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2、五綵線到底應該什麼時候帶啊?
五綵線在端午節的時候帶。
五色絲線,漢族節日習俗,一般在端午節佩戴五色絲線以辟邪。端午習俗甚多,由陰陽五行術數也衍生出了一系列的辟邪習俗。
端午日天地純陽正氣極盛,藉助天地純陽正氣辟陰邪是端午習俗之一。五色絲線端午以五色絲線系臂,曾是很流行的節俗。這些習俗傳到後世,即發展成許多種漂亮飾物,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五綵線的傳統民俗:
中國古代崇尚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或為越人文身遺俗。因而,節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節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藏有硃砂、 雄黃、香葯, 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
3、五彩繩從端午節戴,要戴多久的?扔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啊?
先回答問題:
五彩繩要在端午節清晨,在太陽沒出來前就給孩子們手腕腳腕脖子上戴好;
然後在端午後第一次下雨才能扔掉。
大致上來說普遍的規矩是這樣的,但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講究,這個另說。
很多人都不知道五彩繩的講究,只在端午節戴一天,然後隨隨便便丟掉,這樣是不符合傳統滴。姐跟大家說說五彩繩在佩戴方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顏色:
五綵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
二、佩戴時間:
佩戴五彩繩,要在太陽沒出來之前就戴上,所以,在端午節的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三、佩戴位置:
製成的五綵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
四、佩戴禁忌:
佩戴上五彩繩的時候,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也不能隨意扯斷或者丟棄,只能在節後第一次下雨時,拋到河裡。
五、佩戴意義:
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六、多種解釋:
另外一種說法是:在端午節後的第一聲雷響後,把五彩繩剪斷,扔在雨中,讓它隨著雨水沖走。
4、五綵線為什麼要在端午節過後下雨時拿下來
端午節五綵線是要在下雨天扔掉,象徵遠離邪惡、煩惱和疾病,憂愁。
盡管民俗約定端午節第一場雨,要將彩繩摘下扔到雨水中飄走,以象徵遠離邪惡、煩惱和疾病,憂愁,但希望大家不要隨地亂扔,最好拋到僻靜處的雨水中,以免影響環境、增加環衛工人工作量。
(4)端午節帶的五色線什麼時候摘擴展資料:
五彩縷有叫「五色線」、「朱索」、「百索」等,是端午節必備的物品。
端午節當天把彩色絲縷拴在小孩的手腕、腳腕和脖頸上,據說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這種彩色絲縷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來,丟進河裡讓水沖走。
陝西地區的傳說認為這和葯王孫思邈的事跡有關,將花線丟進河裡,等於百病也被帶走了,具有送災的性質發展到現在,一般都用綉花用的絲線,顏色多且艷麗,用色比較靈活,多則十多種顏色,少則二三種。
5、端午節戴的五彩繩要什麼時候才能摘掉?
端午節戴的五彩繩一直到七月七日「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焚燒。有些地方是端午節後下第一場雨時,摘下拋到河裡,讓它隨雨水沖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而且還可以辟邪除災,迎接新的福氣。
民間把五彩繩看成「五彩龍」,端午節又稱「小兒節」,五月被古人稱為毒月,端午節拴五彩繩有保護兒童驅妖避邪之意。隨水沖走的五色繩就會變成小龍,帶走你身上的不好的東西。這樣一來,煩惱、憂愁都隨著雨水流走,會給你帶來一年的好運。
(5)端午節帶的五色線什麼時候摘擴展資料
端午節五彩繩的注意事項:
一、五綵線是用五種顏色的線製成,必須是青、白、紅、黑和黃色。
二、佩戴五彩繩,要在太陽沒出來之前就戴上,所以,在端午節的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
三、製成的五綵線佩戴時是男左女右,既可以系在手脖上,也可以系在腳脖上。
四、佩戴上五彩繩的時候,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也不能隨意扯斷或者丟棄,只能在節後第一次下雨時,拋到河裡。
五、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六、另外一種說法是:在端午節後的第一聲雷響後,把五彩繩剪斷,扔在雨中,讓它隨著雨水沖走。
6、端午節帶的五色線什麼時候可以拿下
民間習俗中,端午節帶的五色線要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能解下來。
端午節這天會給兒童的手脖、腳脖或手指上纏上五色線,叫做長命縷、拴命線、五絲。而日照地區則纏七色線。從纏上之日起,到節後第一次下雨,才解下來扔到雨水裡。
此外,山東臨清會給七歲以下的男孩戴「符」(用麥秸做的土項鏈),給七歲以下的女孩戴石榴花,以紀念詩人屈原,因為屈原投江時,正是石榴開花之季。
臨朐、滕州等地的婦女小孩習慣戴香布袋,花布縫制的香布袋中裝有許多中草葯,戴在身上,玲瓏可愛,香味撲鼻,據說可以驅瘟避邪。
(6)端午節帶的五色線什麼時候摘擴展資料
端午節起源: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
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龍升天」吉日祭龍祖,注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端午風俗形成可以說是南北風俗融合的產物。
7、五彩繩什麼時候戴什麼時候扔
五彩繩是在端午節前一天晚上佩戴,在下過第一場雨之後仍。在遠古時代,5月被認為是惡月,因為天氣慢慢變得炎熱了,很容易產生很多疾病。
人們習慣了在五月初五,用五色線基於手臂,手腕,脖等處。五色絲象徵著五條龍,寓意著保平安健康,避開疾病,也稱之為「纏五色線」,不只是孩子戴,有很多大人也會佩戴五彩繩。
在端午節的時候,也有人將傳統的五色彩繩編成繩索,配以銀鎖纏繞與兒童的手臂上。以前每逢端午節時,家家戶戶的門楣上,都懸掛上五色的彩繩,這些美好的裝飾可以抵禦惡氣。還有的地方,是過端午節之前的頭一天晚上,大人就給娃把五彩繩佩戴好。給孩子系五彩繩時,寶寶不可以開口說話。佩戴好之後不能讓孩子隨意扯斷,將五彩繩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