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中秋節賞月是什麼時候是8月十四

中秋節賞月是什麼時候是8月十四

發布時間: 2023-06-05 12:55:30

1、中秋節是幾月幾號每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每年中秋節是幾月幾日
      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每年中秋節都是八月十五。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El。中秋節在農歷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圓最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是遠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據《周禮·春官》記載,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動;漢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到魏晉時期,中秋逐漸融人人文色彩,在晉時偶爾有中秋賞月之舉,不過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在經濟繁榮、政治開明、四夷臣服、自信與浪漫的時代氛圍中,中秋節俗得到隨意而自由的演進。將中秋與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楊貴妃變月神、唐明皇游月宮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來,使之充滿浪漫色彩。
      何時有中秋節
      成書於南北朝時代,我國目前最早專記歲時節令的專著《荊楚歲時記》惟獨無中秋記事,唐代成書的《初學記》也不見中秋節文字,所以書上並不能查到中秋節的來歷。但事實上晉代已有賞月習俗,《晉書》中記帝王「諭尚書鎮牛渚,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之事,即是例證。唐宋以降,賞月之風大盛。據宋代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載:「中秋夜,貴家結飾台榭,民問爭占酒樓玩月。絲篁鼎沸,近內庭居民,夜深遙聞笙竽之聲,宛若雲外,閭里兒童連宵嬉戲,夜市駢闐(聚會、會集),至於通曉。」另據吳自牧《夢粱錄》載:
      「此際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樓,臨軒玩月,或開廣榭,玳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鋪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團圍子女,以酬佳節。雖陋巷貧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強迎歡,不肯虛度。此夜天街賣買,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
      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盛行不衰。「其祭果餅必圓」,各家都要設「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
      據陸啟泓《北京歲華記》載:「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覽志余》雲:「是夕,人家有賞月之宴,或攜柏湖船,沿游徹曉。蘇堤之上,聯袂踏歌,無異白日」;「民間以月餅相邀,取團圓之義」。
      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稱:「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呈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兔之形。」
      由此看來,中秋成為節日,是在唐代。到宋代,中秋節日風俗活動大大豐富起來,賞月、吃月餅、賞桂、觀潮蔚然成風,一直延續至今,這是比較權威的中秋節來歷。
      中秋節習俗
      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祭月和賞月的習俗。《禮記》中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里的「夕月」即拜月之意。祭月,其對象是月神——也稱作太陰星主、月姑或月宮娘娘。每當中秋月上時,人們設案燃香,陳列月餅瓜果等祭品拜月亮。祭拜完畢,焚燒月光紙,撤下供月食品,散給家人。有趣的是,祭拜月神時,男子只能在一旁觀看,不得參與拜月,有的地方甚至要求男子迴避,因為月亮是陰象之物,所以拜月純屬女人之事。
      雲南傣族人中秋拜月,是在月亮升起來以前,在小土房頂上置一方桌,桌上四角各放一個糯米圓餅,每個圓餅上插一炷冷香,月亮升起時點燃冷香,對空鳴放火葯槍,男女老幼行拜月禮,然後圍坐在一起吃餅賞月,直至半夜。
      江蘇蘇州地區,人們稱賞月叫「走月」。中秋月夜,衣著時髦的姑娘們,有的單獨外出借月幽會,與心上人傾訴衷腸;有的結伴而聚,托月寄情;更多的是三五成群的婦女們走街串巷,互拜親朋,寓月圓人亦圓之意,是中秋節的來歷。天上的月亮時隱時現,地上的遊人穿梭往返,形成一幅韻味別致、多姿多彩的「走月圖」。
      湖南侗鄉人的中秋「偷月」更別有風趣。晚上,姑娘們打著花傘,悄悄地來到自己心上人的菜園里,借著月光採摘菜園里的瓜果,希望月宮仙女為她牽上紅線,托月做媒。倘若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那姑娘就會喜上眉梢,因為這預兆兩人相親相愛,白頭偕老。
      江南等地的農村,還有中秋送瓜的趣俗。倘若結婚後數年不育,其親友就會去菜園里「偷」冬瓜一個,以彩色繪成人面的形狀,再以衣服紮成人形,在中秋晚上請壽長命好的人抱著,敲鑼打鼓送到她家,把瓜放到小夫妻的床上,用被子蓋上,口稱「得瓜得瓜」,以期「種瓜得娃」。摘冬瓜時,不能讓瓜主知道,否則就不靈驗了:瓜錢可以留在瓜田裡,或是事後補交。有些地方則希望別人送南瓜,「南瓜」諧音「男娃」。

2、中秋節是什麼時候啊?

2022年中秋節時間是:9月10日,農歷八月十五,星期六。2022年中秋節放假時間:2022年9月10日至12日放假,共3天。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中秋節的習俗
中秋節是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日,當天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觀潮、玩兔兒爺等習俗。
賞桂花
在中秋時剛好是桂花飄香的時候,桂花在古代也一直是和月亮相關聯,也衍生出了很多神話故事。而桂花作為一種名貴的品種,它也有著喜慶、吉祥的象徵。在中秋這一天賞桂花,聞著沁人心脾的香味,感受不一樣的味道,從而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中秋節的時間(農歷)和主要的習俗�1�3

中秋節是在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其主要習俗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

1、賞月。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每逢這一日,「貴家結飾台榭,民間爭占酒樓玩月」。明清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中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跡。

2、吃月餅。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中,那時,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餅形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3、拜月。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里、陽台上設案當空禱拜。

(3)中秋節賞月是什麼時候是8月十四擴展資料:

古時中國的中秋宴俗,以宮廷最為精雅。如明代宮廷時興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後,眾人圍坐品嘗,佐以酒醋。食畢飲蘇葉湯,並用之洗手。宴桌區周,擺滿鮮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時鮮,演出中秋的神話戲曲。清宮多在某一院內向東放一架屏風,屏風兩側擱置雞冠花、毛豆技、芋頭、花生、蘿卜、鮮藕。

屏風前設一張八仙桌,上置一個特大的月餅,四周綴滿糕點和瓜果。祭月完畢,按皇家人口將月餅切作若干塊,每人象徵性地嘗一口,名曰「吃團圓餅」。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