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什麼人不能串門
1、端午節可以走親戚嗎?
端午節,走不走親戚沒有一定的規定,是看地方的,有些地方要走,有些地方不要走,要根據當地風俗習慣來年看,走的地方就要走,不去的話顯得怠慢,容易產生不必要的誤會。當地沒有走親戚的習俗,如果你去親戚家,又讓親戚為難。所以這種事情只能根據當地風俗來的。 「端午節」為中國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並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是中國人民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後因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死去,便成了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
2、端午節不出門是什麼講究
漢代北方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
惡日禁忌說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月惡日"(見張心勤《端午節非因屈原考》)。漢代北方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即五月五日所生的嬰兒無論是男或是女都不能撫養成人,一旦撫養則男害父、女害母。
甚至出現了「五月到官,至免不遷」,「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等說法。東漢王充《論衡》對「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解釋:「夫正月歲始,五月盛陽,子以(此月)生,精熾熱烈,厭勝父母,父母不堪,將受其患。」一般認為這一習俗從戰國就開始流行。
此俗在東漢王充的《論衡》、應劭《風俗通》以及《後漢書》中多有記載。認為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因而出現了相關的文化活動,形成了頗有特色的「避五毒」、「躲端午」等習俗。
(2)端午節什麼人不能串門擴展資料:
端午節習俗:
1、扒龍舟:
扒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古代龍圖騰祭祀的節儀,乃遺俗也。據《河姆渡遺址第一期發掘報告》稱,早在7000年前,遠古先民已用獨木刳成木舟,並加上木槳劃舟。龍舟最初是用單木舟上雕刻龍形的獨木舟,後來發展為木板製作的龍形船。
2、掛艾草與菖蒲:
在端午節布置種種可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亦久。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重要內容之一。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葯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
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3、端午食粽
粽,即「粽籺」,俗稱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粽子由來久遠,最初是用來是祭祀祖先神靈的貢品。傳入北方後,用黍米(北方產黍)做粽,稱「角黍」。
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粽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兩大類。端午食粽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已成了中華民族影響最大、覆蓋面最廣的民間飲食習俗之一,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4、放紙鳶:
紙鳶,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紙或絹,拉著系在上面的長線,趁著風勢可以放上天空,屬於一種單純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一帶,端午節兒童放紙鳶稱為「放殃」。
5、洗草葯水:
草葯水,即是古籍記載的沐蘭湯,端午日洗草葯水可治皮膚病、去邪氣。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葯性最強的一天,端午日遍地皆葯。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葯煮草葯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葯的葯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拴五色絲線:
在端午節節這天,孩子們要在手腕腳腕上繫上五色絲線以驅邪。傳統之俗,用紅綠黃白黑色粗絲線搓成彩色線繩,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頸項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媽」生日,才解下來連同金楮焚燒。
還有一說,在端午節後的第一個雨天,把五綵線剪下來扔在雨中,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謂之可去邪祟、攘災異,會帶來一年的好運。
3、端午可以去別人家嗎?
端午節可以去別人家。
端午節放假3天,可能很多人會選擇回家跟家人團聚,或者去跟朋友度過,那麼去朋友家當然不能兩手空空,所以一定要挑選合適的端午節禮品。
賽龍舟、吃粽子、吃鹹蛋、吃皮蛋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許多人習慣帶上粽子禮盒、鹹蛋禮盒、皮蛋禮盒等作為端午節禮物走親訪友,不僅恰到好處,還能體現節日特色,是端午節禮物的首選。
端午節禮物還可以送花。在這個紀念屈原的節日里適合贈送的花卉有:劍蘭、龍船花、文心蘭、黃百合。劍蘭的花語:避邪鎮災、性格堅強;龍船花的花語:爭先恐後;文心蘭的花語:快樂;黃百合的花語:快樂、喜慶。花卉較適合作為端午節禮物贈送外籍員工或是年輕時尚的員工。
節日注意事項:
1、注意目的地天氣變化。端午節正值夏季,天氣炎熱,一些地區會出現雷雨天氣,遊客出遊前應注意了解旅遊目的地天氣狀況,做好防暑降溫及防雷防雨的相關措施。
2、注意交通安全。端午期間自駕遊客較多,出行前,要對車輛進行一次全面檢查,避免車輛發生故障。
3、注意涉水安全。隨著氣溫的升高,選擇涉水旅遊項目的遊客會增多,要遵守景區相關規定,按照工作人員的指示進行操作,防止發生溺水事故。
4、注意飲食和衛生。進入夏季,到民俗村、農家樂的遊客,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安全,食用海鮮要注意新鮮,可適量飲酒驅寒,到山區、海灘旅遊時,要隨身准備葯物,防範蚊蟲叮咬引發疾病。
4、端午的來歷,端午節有什麼禁忌?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有著龍舟節、端陽節、重午節等名稱。端午節也是我國的古老傳統節日,本是南方吳越地區用於祭拜龍祖的節日,後來因為春秋戰國時期的詩人屈原在農歷五月五日跳江自盡,世人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端午節和古人擇日祭祀有關,最早可追溯到戰國之前的吳越民族。當時龍是吳越先民的信仰,所以以龍為本族的圖騰,並且在端午節當天使用有龍圖騰的木舟在水面上競渡來祭祀龍神的風俗,這也是後來的端午賽龍舟的由來。後來到了戰國時期,當時屈原是楚國的大臣,努力的出謀劃策想要振興楚國大業,但遭到貴族們的排擠而被流放江南,流放途中寫下無數憂國憂民的詩篇。直到楚國被攻破,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自盡。老百姓們怕汨羅江的魚咬屈原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飯團扔進江里,後來就演變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因為端午節是個祭祀仙人的節日,所以在民間也有不少的禁忌。例如端午節當天禁止說祝福,也不適合舉行喜慶的活動,而且有的地方還有不能下水游泳的禁忌。其次就是古人叫五月為九毒月,因為他們認為五月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月份,而五月初五的端午節更是九毒首日,陽氣過盛會形成邪氣影響人們的身心,所以要在門口掛艾葉和菖蒲,喝雄黃酒,並且還有禁止進行房事的規定,所以有的地區有端午節前女子都要在娘家和不可以吃娘家的粽子的風俗禁忌。
最後,端午節當天對於兒童也有不少的禁忌,例如在端午當天小朋友們要佩戴香包,端午過後就把香包扔進河裡,還有就是在小孩子身上撒雄黃酒的驅邪平安風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