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傳統節日 » 寧波有什麼端午節的風俗

寧波有什麼端午節的風俗

發布時間: 2023-06-07 01:14:04

1、寧波人端午節有什麼習俗??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一個重要傳統節日——端午節,是夏季中的大節,本名端五,亦稱端陽。它的起源有多種的說法:祭龍、紀念屈原等,其中紀念屈原的說法流傳最為廣泛。近代時分的端午節中的習俗有:包粽子、南方行龍舟、競渡、一系列的辟邪攘毒,卻疾防病的活動。家家查蒲、艾於門戶;婦女、兒童身上一般都會佩帶一些驅趕邪毒,象徵健康的東西如:艾葉、艾虎、香牌、香袋、五綵線等。有的還會在室內焚燒蒼術、白芷,用草葯煮水浴身。XV=~C
在家鄉寧波,每逢過端午,各家門口插菖蒲及艾,俗稱「蒲劍斬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還在艾旗下面掛一個大蒜頭。有用菖蒲根削製成艾人孩,懸掛在床頭。<:=<L
近代,在這一天,葯店是要清帳的,算好帳目,並對那天光顧的老顧客饋贈雄黃、香料粉等物品。民間,人們會做各種各樣的內塞棉花摻入香粉的香袋,形狀各異。有虎形、人孩形、雞心形、粽子形、菱形、綉球形等。往往是掛在孩童胸前或是懸在床帳或搖籃上,認為可以驅邪。那天中午有要喝雄黃燒酒解百毒的習俗,鄉間還有吃「五黃六白」習俗,黃瓜、蛋黃、黃魚、黃鱔、黃蛤稱「五黃",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條魚、白斬雞、白切豬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各家各戶都會在那天包粽子蒸來吃。^C-Q
據說在端午日午時前(尤以午時為佳)捉到的癩蛤蟆、蝸牛、蜈蚣均可入葯,故端午節又稱「葯送節」。舊時出嫁女要在端午那天回娘家,又俗稱「女兒節」。陪同的女婿也要准備好禮物「端午擔」送到岳父母家。這天大人給小孩手臂繫上五色手繩,叫「健繩」,待以後棄繩時,要粘上糯米飯,拋至屋瓦上讓飛鳥含去(粘去),謂孩子可無病無痛、長命百歲。fB7tFG
民國張延章《鄞城十二個月竹枝詞》說:「五月端陽老虎畫,艾旗蒲劍辟群妖;雄黃紅蘸高梁酒,蒼術還須正午燒。」描端午老虎、做布虎是寧波過端午的另一習俗,就是用「百獸之王」的老虎來鎮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蠍子「五毒」。有做布老虎玩具,虎紋衣服的,虎頭鞋,虎頭枕頭,虎頭香囊等等,因地而異。>x5N4%(Qz/Mm
端午節在農歷五月初,正是蟲蠅滋長茂盛的時候,各類毒蟲、疾病都在這個時候開始大量出現,侵害人體的健康。人們從日常生活的經驗中得到了這樣的認識,從而形成了在端午時節利用菖蒲、艾、雄黃、香料等物品來驅趕蟲蠅的習慣,以期望達到辟邪攘毒,卻疾防病的效果。C \{
在大致上,端午的習俗在各地只是略有不同。寧波的習俗同其他地方的習俗也是大同小異的。其中迷信的部分在新時期的背景下逐漸被淘汰,我們需要保留當中科學的部分,努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傳統習俗。

2、端午節的風俗有哪些

端午節,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作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清晰地記錄著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也積淀著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內涵,下面我們來說說端午的習俗。

一、吃粽子

端午食粽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粽籺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端午食粽的風俗在中國盛行不衰,並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粽子作為端午節的代表食物,一說是為了投入江中,以免魚蝦噬咬屈原遺體;二說是因為粽子的稜角像一把刀子,可以將疾病、災害鏟除。

二、挑「端午擔」

寧波人過端午節時,男青年要挑上一份重重的禮品到女方家裡。寧波人把這種送禮習俗也戲稱為「墊矮凳腳」,意思是要把未來的丈人、丈母娘擺擺平。這「端午擔」中,少的有四色,多的有八色,具體的物品有粽子、大黃魚、雞蛋、肉、糖、饅頭等,其中不可缺少的是一隻大白鵝,因為鵝在路上抬著頭發出「戇戇」的聲音,故有「呆頭」女婿一說。

因為鵝很忠誠,端午給丈母娘送鵝,其實就是表達忠誠。到了丈母娘家中,丈母娘會將端午擔里的點心等禮品分送給親戚朋友,寓意定親成禮,送嫁開始。在女婿回家之前,丈母娘還會自備禮品,讓女婿帶回液頃,寓意「回禮」。女婿的端午之行,才正式結束。現在,象山很多地方,依舊保持著這樣的傳統風俗。

三、拴五色絲線

端午節孩子們一覺醒來,手腕、腳踝上已繫上用五彩絲線編的「五色繩」,大人們說繫上就百病不侵。端午節後的第一場雨,再把五色繩剪下來,讓雨水沖走,災病也就隨著被帶走了。

關於五色線,各個地方的風俗大同小異,有的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於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於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

四、懸掛艾葉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民間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每年五月,正是艾蒿成熟,葯性最好的時候,所以在端午節人們都要到野外去採摘艾蒿。

傳說遠古時候神仙與水怪約定,只要門前懸掛艾草和菖蒲的人家,都不鬧汪陸可冒犯,於是人們端午節喜歡採摘和懸掛艾草,意欲驅散妖魔,保衛家族。艾草本身具有散寒除濕、其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可驅蚊蠅,凈化空氣。艾葉煙熏時產生的煙氣可抑制病毒和細菌在空氣中陵段傳播。

五、跳鍾馗

鍾馗在民間是辟邪扶正的象徵。所以有些地區就有五月初五這天跳鍾馗的習俗。在民間,鍾馗是避邪扶正的象徵,端午跳鍾馗,寓意為消除五毒,四季平安,人壽年豐。

跳鍾馗,源自北宋,是古徽州遺存下來的一種傳統民俗表演,有《出巡》、《嫁妹》、《除五毒》等多種內容,體現了民眾崇尚鍾馗的剛正不阿和祈盼除害降福的美好願望。

端午習俗內容豐富多彩,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這些節俗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辟邪除災的願望。

3、寧波地方民俗

祈盼吉祥話春節
農歷的十二月廿三,寧波人稱之為「小年」。據說這天是灶君菩薩生日,每戶人家當晚就要用「祭灶果」供灶君生日,寧波人又把這一也稱為「祭灶夜」。其實,「祭灶果」是寧波特有的,它是由凍米糖、腳骨糖、紅球、白球、麻球、油果等混合而成。當供桌上的蠟燭快燃盡時,大人就把廚房大灶上神龕里的灶君菩薩請下來,連同一匹「灶馬」用蠟燭火苗點著後送上天。然後,馬上把「祭灶果」分給孩子們吃。祭灶,按老百姓的說法是要灶君菩薩上天宮後,對玉帝「多說好話」,以求「來年下界降吉祥」。
年前,還有一件大事就是「謝年」。「謝年」是表示寧波人對大自然的年終感恩,對祖先的告慰,也是對來年吉祥如意的祈盼。「謝年」也叫「謝年羹飯」。一般人家用五個祭盤。祭盤是紅色的圓形木盤,比洗臉盆略小,也淺一些。祭盤上的祭品,中間一盤是一隻豬頭,稱為「利市」,是吉利的意思。辦不到豬頭的用一刀肋條肉代替。另一盤是一隻大公雞,或者是兩只較小的公雞,但母雞是不用的。以上兩盤是熟食,其餘三盤是生料:一盤是兩條鰱魚,象徵歲歲有魚(余);一盤是蚶子,象徵對本對利;最後一盤是年糕,象徵生活年年高,年糕三四條一排,縱橫交錯地疊起來。桌前擺放香爐和燭台,還放年糕粉做成的「元寶」。桌的四周放酒杯和筷子。整個桌面擺得滿滿當當的。
正月初一為春節。
是日,人們早起,著新衣、戴新帽、穿新鞋,以示辭舊迎新。謂穿未下過地的新鞋,新的一年可腳輕手健。男主人起床,口念吉詞先開門,放炮仗於門口,稱「開門炮」。開門炮一般放三個,要「帶四放三」,留一個作「備炮」,寧波話「備炮」出典於此。炮仗放得越高越響,示意新年吉利。若是「次、次、次」的啞炮,則表示不吉,立即補放一個。
是日,早上吃湯團(湯圓),寓意團團圓圓。這天習俗的最大特點是讓家裡日用器物「休息」一天,實則讓家庭主婦休息,不掃地、不乞火(不向別人點火、點香煙)、不殺牲、不動刀剪、不倒馬桶、不洗滌衣服,也不打罵孩子、不講不吉利的話。睡前,放「關門炮」。晚上不出門,俗稱過「太平夜」。
拜年一般是從家裡開始,然後是親屬。一般先至親後遠親,按照親屬關系的遠近,先拜近親後拜遠親。說起拜年,寧波人有句耳熟能詳的俗語,十分有趣那就是:「拜歲拜嘴巴,豬油湯團燙下巴」。

火樹銀花話元宵
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因是一年中最早一次月圓,故稱上元節。
十三日為「上燈夜」,十八日為「落燈夜」,期間為「燈節」。
上燈夜,寧波人興吃蘆穄湯果。十四夜,有「照蛇蟲」習俗,是日,農家在田頭、田塍點火燒野草「驅邪」,俗叫「驅煌蟲」,田塍乾草燃著時猶如條條火龍,故又稱「譚火龍」。此為歲時習俗和農業生產除蟲害相結合的一種習俗。
元宵夜,鬧花燈,放鞭炮,吃湯圓。鎮海興吃「丫頭羹」,類似現在的百果羹。據說有一年元宵節的晚上,鎮海後大街有一大戶人家,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們都出去觀燈了,留下丫頭們在家。大約是主人們興致很高,到了半夜還沒回家。丫頭們又困又餓,主人沒回家都不敢上床睡覺,於是丫頭們就在廚房裡找東西吃。結果東找西翻,倒是找出來不少東西,什麼棗子呀、花生呀、銀耳呀、蓮子呀、還有各式水果……丫頭們將這些都一股腦兒放到鍋里煮,差不多了,又放入了用過年吃剩的糯米粉搓成的圓子、放入甜酒釀、放入白糖,再打上蛋花,起鍋時還撒上了桂花。正當丫頭們要品嘗時,老爺、太太、少爺、小姐回來了,一進門,個個都喊餓了,要點吃的。丫頭們馬上端上剛煮好的什錦甜羹讓主人們享用。吃過後大家都誇這什錦甜羹味道不錯,問,叫什麼名稱?丫頭們卻對答不上來。老爺說:「那就叫『丫頭羹』吧!」這樣,元宵節吃「丫頭羹」就慢慢從後大街流傳開來。後競相仿效,遂相沿成習。
是夜,少女相約於廁間、豬欄迎祭紫姑,亦叫迎祭廁姑,並扶乩,以卜長大後的智愚和婚姻。相傳廁姑名何媚,山東壽陽李景之妾,因不容於李妻,常役以穢事,於是日悲憤而死,後奉為廁姑,寧波人俗叫「屙缸姑娘」。因此,迎祭紫姑也稱「請屙缸姑娘」。

緬懷逝者話清明
寧波清明的民俗強調的是,以「感恩故人、催護新生」為主旨,寧波習俗重祭祀,尤其以上墳祭祖、做清明羹飯為重,海內外遊子清明時節多歸故里上墳。
寧波人認為:上墳,主要是一種精神安慰,不僅僅對生者,也是對逝者的;清明祭祀為的是「慎終追遠」。「慎終」就是認真地為父輩或祖輩辦喪事;「追遠」就是舉行祭祀活動,追念有功德的先祖,體現了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識,有助於在古人與今人、前人與後人之間建立和諧的代際關系,進而促進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關系,這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得以和諧穩定發展的支柱。
寧波人上墳節令食品為青糍、麻糍(烏米飯)糕,麻糍要切成菱形。上墳時,清除雜草,鏟新土壓墳頂,插上掛有紙球的筱竹梢,以示後代子孫已盡孝祭祖,同時亦寓意祖宗保佑全家平安、興旺發達。

龍舟競渡話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節,為民間傳統節日,本名端五,亦稱端陽。各家門口插菖蒲及艾,俗稱「蒲劍斬千妖,艾旗招百福」,有的還在艾旗下面掛一個大蒜頭。
相傳是日為楚國愛國詩人、三閭大夫屈原投汨羅江身亡的日子,為紀念屈原,民間有懸香袋、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節操馨香溢世;粽子,原為防止魚把屈原的屍體吃掉,後演變成為節日食品;劃龍舟,則表示競相營救屈原。
寧波民俗,是日姑娘們,忙於製作虎形、人孩形、雞心形、粽子形、菱形、綉球形等各種色彩的香袋,內塞棉花摻入香粉,掛在孩童胸前或懸在床帳或搖籃上,謂可驅邪。
寧波的鄉間還有吃「五黃六白」習俗,黃瓜、蛋黃、黃魚、黃鱔、黃蛤稱「五黃」,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條魚、白斬雞、白切豬肉叫「六白」(各地稍有不同)。
端午節各家均裹粽子,寧波人的習俗,是裹四角形的鹼水粽,糯米中加入適量的鹼水,用老黃箬殼裹扎。煮熟後糯米變成淺黃色,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另外,端午寧波民俗還有「端午擔」。就是這天女婿多備「端午擔」,禮送岳父母家。「端午擔」,少者四色,多者八色,其中魚要成雙,鵝頭頸塗紅顏色,路上鵝叫得越響越好,說越叫越發,稱「吭吭鵝」。
描端午老虎、做布虎是寧波過端午的另一民俗,就是用「百獸之王」的老虎來鎮住蛇、蜈蚣、蜥蜴、蜘蛛、蠍子「五毒」。是日,用雄黃在嬰孩額上寫上「王」字(示獸中之王),有給孩子穿虎紋的衣服,縫制布虎和老虎枕頭,謂「年年端午五月五,剝過粽子做布虎」。與別地稍異者,寧波的端午老虎雕版印刷花色特多,在約四五寸見方的紙上,繪有一虎一孩、一虎二孩、一虎三四孩,有二虎一孩、二虎二孩、二虎三四孩,虎、孩姿態各異,尚有李存孝七歲打虎、楊香虎下救父等故事圖。

八月十六話中秋
八月十五中秋節,全國皆然,是個大節,唯寧波興十六日為中秋。
寧波以十六日為中秋的來由,有多種版本。其中一種傳說是八月十六為越王勾踐母親的生日。現慈城西南有一古城句章,越王勾踐母親當時長居此地。每到八月十六,越王都會陪母親過生日。過生日的內容不是大擺酒席,鶯歌燕舞,而是越王母親對兒子的過失先進行教誨,之後母子一同賞月。此事一經傳開,當地都把八月十六作為聆聽母親教誨,陪長輩賞月的慈孝日子。直至今日,已近兩千年了。據《慈溪縣志·歲時記》中記載:「越王母以八月十六生,顧四明以十六日為中秋。」
中秋以吃月餅示團圓,寧波月餅以苔菜、水晶月餅別具風味。此時新鴨肥嫩,全鴨燉芋艿子為時新佳餚,俗稱「鴨撲芋」。民間有吃「鴨子芋艿」、水拖糕等習俗。

爬山登高話重陽
九月初九為重陽節。我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利用諧音的國家,九九的諧音為「久久」。這樣一來,重陽又有了「長久」、「祈求健康長壽」之意。因此,寧波人在重陽節歷來要對那些長壽的老人表示尊重與慶賀。
至於重陽節的活動,有一首民謠把重陽節的活動概括得一清二楚:「九月里,九月九,爬山登高飲菊酒,戴上茱萸避邪惡,吃了花糕多長壽。」吃重陽糕的習俗,有謂糕與高諧音,寓登高意。登高,在山區很容易辦到,但在寧波有許多平原地區,無山可攀,吃重陽糕正好滿足了平原地區人民登高的心理要求。平原地區的人以及因種種原因無法登高的人,通過糕借用了高的含義,這樣吃重陽糕就成了登高的另一種表達。

最後,借人類學家的話結束本文。人類學家早就明確地向我們指出,傳統文化是保存先人的成就,並使繼起的後代適應社會的一種既定存在的形態;若沒有傳統文化,現代人決不會比類人猿更高明。

4、端午節不同地方的風俗介紹,快來看看你家鄉的端午風俗

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那端午節各地習俗有哪些?

1、福建

福建各地的端午習俗主要有煮粽水洗身、熏黃煙、送魚、唆啰嗹舞蹈、賽龍舟、拴五色絲線、蘭草水洗浴、采草葯作為午時茶、祭祖、水上捉鴨子,吃桃子、吃粽子、吃煎堆、吃碗太平燕等等。福州端午舊俗,媳婦於是日以壽衣、鞋襪、團粽、扇子進獻公婆。建陽縣以五日為葯王曬葯囊日,人家皆於此日作醬。上杭縣端午用小艇縛蘆葦作龍形戲於水濱,稱為競渡。仙游縣端午競渡後,獻紙於虎嘯潭,以吊念嘉靖癸年戚繼光於此溺兵。邵武府端午節前,婦女以絳紗為囊盛符。又以五色絨作方勝,聯以綵線,系於釵上。幼女則懸之於背,稱為「竇娘」。

2、江蘇

江蘇的端午習俗除了劃龍舟外,節日飲食有粽子、雄黃酒、五黃宴,節日裝飾則有五毒圖、菖蒲艾葉、鍾馗像、纏臂的綵線,掛絲線粽、穿五毒衣、戴香包等。而在江南地區,還有獨特的驅毒避邪習俗——消赤口白舌;懸鍾馗、關帝畫像於堂上,像前供瓶,內插菖蒲、艾葉,門戶左右亦插放根部包有紅紙之菖蒲艾葉;用紅紙書寫下述詞句張貼於門外,均系去除邪氣之意。儀征縣有「當褲子、買黃魚」的俗諺。南京端午,各家皆以清水一盒,加入少許雄黃,鵝眼錢兩枚,合家大小均用此水洗眼,稱為「破火眼」,據說可保一年沒有眼疾。武進有夜龍舟之戲,晚上在龍舟四面懸上小燈競渡,且有簫鼓歌聲相和。嘉定縣端午,不論貧富,必買石首魚(俗稱鰉魚)煮食。

3、廣東

廣東過端午節歷史悠久,端午節在廣東自古就是熱鬧隆重、喜慶的節日。廣東端午節習俗甚多,主要有扒龍船、吵判運食粽、插艾草、龍點睛、拜神祭祖、祈福消災、打午時水、插艾草、睇龍船、龍船飯、聚午宴、放紙鳶、洗草葯水、浸龍舟水等等。廣東人過端午節很有節味,節俗內容豐富。南方江河水網縱橫,水上競技活動歷史悠久。

4、海南

海南每逢端午,除了包粽子、吃粽子外,還有著洗龍舟水、賽龍舟、祛五毒、祭祀祖先等傳統習俗。《崖州志》中就記載到,「五月端午,保平里有賽龍船之舉。為角粽,祀沖肆祖先,以相饋遺。又采蘆花、香草、菖艾,浸水供神,浴體。或折艾升梁懸門,以辟疫。是日,士女皆出港門觀競渡。兒童放各種紙鳶,角高下。樂羅沖育黎伏三里聚眾千百,互相鬥毆,謂之打風箏架,雖官府不能禁。」可見,在歷史上古崖州一帶的人們在端午節前後有著極為豐富的慶祝活動。

5、廣西

廣西端午民俗活動主要有舞龍、舞獅、腰鼓等民俗文藝表演。廣西南部地區,比如寧明、崇左、龍州等地,過端午節都要包涼棕,叫做「灰水粽」。包粽子前先到山上砍回一些諸如苦楝樹等樹木的枝葉,在陽光下曬到半干時就堆放到平地里燒,然後把得到的灰放到一個竹製容器里用清水沖濾。最後用過濾得到的棕黃色的水來浸泡准備好的糯米。經過浸泡後的糯米會在原來的香氣中透出一股草木灰特有的清香,包出的粽子煮熟後多呈淡黃色或者棕黃色。

6、浙江

端午是浙江人民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文化與習俗多樣的一個特別的節日。從一般意義上來說,祭祖、競龍舟、吃粽子、祭龍頭、點龍睛、披紅、懸菖蒲艾葉、拴五色絲、飲雄黃酒、吃五黃、佩香包、采百草等是比較普遍的習俗。除此之外,金華的武義、衢州等地,則有端午吃大蒜的習俗。金華一帶的端午,直到今還有出嫁的女兒給父母「擔端午」的習俗,女兒准備一擔粽子,粽子每五個為一小扎,兩個小扎結為一束作為禮物送給父母,同時,還有送豬肉等附帶禮品的。各地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習俗細節上的差異。寧波的「端午擔」主要是魚肉鵝酒等,以幢籃盛之,少則四色,多則十二色;親戚也互相饋送,叫「送節」。

7、江西

江西過端午節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製作豆娘(一種頭飾)、編織五彩繩、佩戴香包、畫額、佩戴五彩繩、賽龍舟等習俗。江西建昌府午節用百草水洗浴,以防止疥瘡,新昌縣以雄黃、丹砂酒中飲之,稱之「開眼」。

8、安徽

安徽的端午風俗,主要有踏百草、回娘家、龍舟競渡、城裡粽、農家粑、插蒲掛艾、飲雄黃酒、掛香包、佩五彩絲粽、鬥百草等等。鬥百草習俗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是比試草名,互相以路邊草名對答。一種是比試草的韌度,以強韌為勝。端午節這天,城裡人一般吃粽子,而鄉間人吃「大葉粑」。

9、湖南

湖南汨羅江畔的端午節習俗,主要有辦家宴、吃粽子、插艾掛菖、喝雄黃酒、賽龍舟、觀龍舟、回娘家、辭端午等,還包括唱贊詞、龍舟下水、龍頭上紅、朝廟等具有獨特文化內涵的祭屈原等習俗。湖南嶽州府競渡以為禳災、去疾;又作草船泛水,稱為「送瘟」。湖南攸縣端午,孕婦家富者用花幣酒食,貧者備雞酒,以竹夾楮錢,供於龍舟之龍首前祈求安產。

10、雲南

雲南端午習俗有迎神、奠幣、初獻、亞獻、飲福受胙、望燎(送神)等等,亦有穿著漢服,誦讀詩歌、表演越劇、射禮表演等節目。雲南普洱當地人過端午不吃粽子,而是吃葯根。

端午節總是忙碌的,節前,人們熙熙嚷嚷地搶購粽葉、菖蒲、艾蒿、茜草……傳統是一種奇妙的力量,每一代人就這么自覺自願的過端午節,年復一年的完成這些習俗。為的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和精神內涵,讓廣大青少年朋友了解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傳承文化習俗。

5、寧波地區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1] [2] [3] [4]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里僅介紹以下四種: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准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葯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源於紀念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里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源於紀念孝女曹娥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賽龍舟: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岩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此外,劃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並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端午食粽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鹼水粽。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台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佩香囊: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葯,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濕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狹長的葉片也含有揮發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竅、健骨消滯、殺蟲滅菌的葯物。可見,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端午節上山采葯,則是我國各國個民族共同的習俗 端午節詩選端 午(唐)文 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競 渡 歌(節錄)(唐)張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節 令門.端 陽(清)李靜山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七 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著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6、寧波人端午節,女婿上門送什麼

1、雄黃酒

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我國自古有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帶上幾瓶佳釀,會讓父親眉開眼笑。俗話說,「飲了雄黃酒,病魔都遠走」,雄黃酒的保健效果也是誰喝誰知道。

2、煙酒

毛腳女婿上門,送未來丈人煙酒一定少不了。但是這個在數量上有講究,講究好事成「雙」,也就是無論你買香煙還是買酒,數量都要以雙數為主。

3、茶葉

茶葉當然成為最佳禮品之一。茶葉,是著名的世界三大飲料之一,被稱為「東方飲料的皇帝」。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4、保健枕

保健枕在這個團圓的日子,我們首先要想到養育我們的父母。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能力、器官功能的減弱,老人的睡眠質量越來越差。我們可以選擇靈芝枕,夜合枕,琥珀枕,金蕎枕,蠶沙枕、菊花枕等天然植物枕來改善睡眠質量。其實老人家不求什麼,只要大家在乎他,老人就很開心了。

5、足底按摩器

足底按摩器老年人隨著年歲的增長,很多生理機能已經慢慢退化,血液流通也不順暢,經常做下足底按摩可以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及經絡氣血運行,防治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腳寒、水腫、胃寒、失眠等病症。

熱點內容
新泰特產 發布:2020-09-14 19:00:13 瀏覽:505
適合開業的音樂 發布:2020-09-17 11:28:55 瀏覽:503
送男生十字綉 發布:2020-09-16 16:05:07 瀏覽:503
神秘商店皮膚贈送 發布:2020-09-16 15:38:37 瀏覽:503
手繪聖誕賀卡 發布:2020-09-16 14:48:57 瀏覽:503
青島初中升學率 發布:2020-09-16 09:55:57 瀏覽:503
送媽媽的生日蛋糕圖片 發布:2020-09-16 09:10:18 瀏覽:503
夢生日 發布:2020-09-16 18:24:33 瀏覽:502
紙禮物盒 發布:2020-09-16 15:55:47 瀏覽:502
wow角色定製 發布:2020-09-16 14:46:32 瀏覽: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