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銅陵端午節吃什麼
1、銅陵當地有哪些風俗傳說?
1. 銅陵縣順安三月三廟會
傳說:唐朝末年,天下大亂,順安一帶的貧民百姓遭戰火洗劫,慘死無數,所剩無寥寥。倖存者便蓋起一座神廟,定期祭祀,求神靈保護,祭祀日就定在三月初三。此後每年三月初三,周圍的百姓都趕來燒香祭神,祈求世道安寧,風調雨順,日久便形成了一種鄉俗,來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增多。一些商人小販也趕來擺攤設點,做些生意。農民們也帶來糧食土產,調劑餘缺,互通有無。廟會便逐漸同商貿活動聯系起來。
2.妹妹出嫁哥哥背
這一婚俗,至今在銅陵地區還廣泛地延襲著。在新娘出嫁的前幾天,新娘的父母就已安排好了背妹妹上花轎的哥哥。一般由新娘的親哥哥擔任,沒有親哥哥的則由堂哥哥擔任,沒有堂哥哥的則由表哥哥代替。而這些哥哥中則以大哥為最,大哥不在由二哥替代,以次類推。
妹妹出嫁的這一天,背妹妹的哥哥也要梳洗打扮一番,待新郎家迎親的隊伍來了之後,新娘把事先准備好的一塊6尺長的紅綢布(現在演化成一床大紅綢被面)往哥哥的肩上一搭,並遞給哥哥一個紅紙包,紅紙包內一般包有20塊錢,然後由新郎扶著新娘趴在哥哥的背上,由哥哥背著妹妹送上迎親的花轎(或轎車)上。新娘上了花轎以後,迎親的隊伍便在噼噼啪啪的鞭炮聲中上路了,而那塊大紅綢布(或紅綢被面),還有那個紅紙包則是妹妹送給哥哥的答謝禮品了。
說明父母親對女兒婚事的慎重,也顯示了兄妹之間的親密和友愛,還有離別的難舍之情。
還有一個說法,就是新娘出嫁時腳不能沾有娘家的泥土,否則便不吉利。
3.正月十五「送年」
清朝時期,銅陵地區有個正月十五送年的習俗,頗為熱鬧,至今還在少數農村流行著。
正月里是新年,可這新年也是有「頭」有「尾」的,一般地說來,臘月三十的晚上(即除夕夜)算是新年的「頭」,那麼正月十五就是新年的「尾」了。既然這個新年是在除夕的那天晚上燃放鞭炮把它迎來的;那麼,這個年過完了,也得舉行個儀式把它送走。這個儀式就是正月十五的那天的一場燃放鞭炮的活動。奇怪的是這一天燃放鞭炮,既不是在清晨,也不是在夜晚,而是在下午的兩三點鍾的時候進行。
送年活動,是以村子為單位。正月十五吃過午飯之後,家家戶戶就開始准備送年了。幾乎每家每戶都將一串長長的鞭炮掛在家門口,有的掛在屋沿上,有的拴在樹杈上,有的掛在門口涼衣物的繩子上,還有的人家用一根長長的竹桿拴著,讓小孩子們高高地舉著,這個時候,只要有哪家帶個頭,點響了自家的鞭炮,頓時,整個村子裡的鞭炮便會一下子全都響了起來。可以說家家放、戶戶放,一戶都不冇,把家裡所有的鞭炮全部都放光,反正這個年已經過完了,明年過年,明年再買。
送年的鞭炮響過之後,大家見面時互相鞠躬致意,握手寒喧幾句,說上一些吉利的話,不外乎是恭喜發財、萬事如意、步步高升、合家平安一類的話語。
4. 抓周
抓周這一習俗既有濃郁的喜慶色彩,又帶有較重的迷信成份。這和「算命」、「占卜」等迷信活動差不多。想通過「抓周」這一活動來預測未來和前途當然是不可能的,但大家還都這么做,為的不是迷信而是喜慶,寶寶長到一周歲一般的都會走路了,會說幾句簡單的話了,寶寶的父母,爺爺奶奶及全家人都非常高興,通過抓周這一活動,全家人聚集在一起,逗小寶寶樂一樂,笑一笑,增加喜慶的氣氛。
抓周這一天,除了給寶寶購買新衣服、新玩具外,還要給寶寶照相做紀念(寶寶周歲照),有條件的人家還有給寶寶攝像,帶寶寶到公園里去玩耍,最後全家人在一起聚餐,共祝寶寶一周歲生日。
5. 抹 紅
傳說過去一大戶人家的小姐出嫁時,天還沒有亮,迎親的隊伍就來到了門前。由於一路風塵,迎親的人們個個都是塵土滿面,汗流浹背,小姐家的人趕快就端來了水盆給來人洗臉。在慌忙之中,不知是誰把那個盛滿了梁紅的水盆端給了來人。因為當時天還沒有亮,誰也沒有看清楚這是一盆什麼顏色的水,都爭著洗了起來,不用說,人人都變成了「紅臉關公」。天亮了,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的人只有兩只耳朵沒被染紅,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正欲打水重洗,這時小姐的父親從屋內走了出來,雙手作揖,笑呵呵地對大家說道:「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人人都紅光滿面,精神煥發,象徵著大吉大利,大家今後一定都能走運發財,有何不好?還有兩只耳朵沒被染紅,我看就乾脆一起都染紅了吧!」在這種情況下,這位老先生如此這般一說,他家的傭人們便一轟而上,雙手沾滿盆內的紅水,一起朝迎親的人的耳朵上抹去,有的人乾脆連脛脖子都一起給染紅了。這件事很有風趣,又有熱鬧喜慶的氣氛,後來在銅陵地區就迅速地流傳開了。
2、在銅陵,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銅陵中秋節俗(一)
農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中春,晝擊土鼓,詠詩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春官宗伯第三·竽章)可見中秋的一些節俗活動在周代已見端倪。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新唐書·卷十五·志第五·禮樂五》載「其中春、中秋釋奠於文宣王、武成王……」因為農歷八月十五日恰是三秋之半,仲秋之中,故稱「中秋節」、「仲秋節」。民間另有「秋節」、「八月節」等稱呼。中秋節是如詩的節日,因這一天夜晚月亮分外圓格外亮,「滿目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人們仰望朗朗圓月,期盼人間合家團聚,故亦稱「團圓節」、「女兒節」,應的是月亮的圓滿和人間親情的團圓。加之民間嫦娥奔月致夫妻分離的神話故事又與中秋夜此情此景諧合,更增添了中秋節詩的色彩。傳統中秋節在銅陵有幾個典型的活動:走月、送秋、摸秋、玩月。1、走月。走月本為古時中秋夜婦女外出遊玩娛樂的習俗。《中華全國風俗志·吳縣》:「步月之舉……秋高氣爽,明月高懸……士女三五成群,遊行街市,明月燈光之下,極一時之熱鬧也。」銅陵鄉間中秋的走月習俗,卻是晚輩借中秋節向長輩敬送月餅。這已完全是另一種內容了。月餅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糕點。餅,本是古代面制 食品的通稱。中秋,人們用餅與其他犧牲一起作祭拜月神的供品。漢時出現了以胡桃仁伴糖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胡餅的餅鋪和制餅師。傳說,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相擁吃餅賞月,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雅,苦思冥索想改個稱呼。楊貴妃抬眼望著天上的皎月,脫口說出「月餅」。唐玄宗贊賞不已,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固定下來。當然,這只是傳說,「月餅」一詞究竟何時開始出現尚待考證。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仍有京城「胡餅店」的記載:「凡餅店有油餅店、有胡餅店。若油餅店,即賣蒸餅、糖餅、裝合、引盤之類。胡餅店則賣門油、菊花、寛焦、側厚、油碢、髓餅。」其中的「門油、菊花、寛焦、側厚、油碢、髓餅」都是胡餅的不同種類。筆者認為「餅」或者「胡餅」是通稱,銅陵人叫「餅子」。「月餅」是中秋時段對餅子的特稱,否則宋時東京的胡餅店就無法做常年生意了。經過千百年的發展,月餅的製作技藝不斷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其美味得到大家的喜愛,其蘊涵的人文內容也不斷豐富。蘇東坡《留別廉守》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證明北宋時對餅餡的製作已非常講究了。我國自古就有中秋節親朋之間互送月餅的習俗。明人田汝成所作《西湖游覽記》中記載:「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意。」 人們品嘗月餅,觀賞月景,常會借景寓情,同思念親人的感情聯系起來。清人袁景瀾《詠月餅詩》有句:「玉食皆入口, 此餅乃獨絕。沾巾銀絲透, 舉頭相思愁。」袁景瀾寫月餅的美味,藉以抒發盼望親人團聚,希望能同親人一起,共賞明月,共品美味,共度良宵。這就可以理解,銅陵人走月時要送月餅的歷史淵源。銅陵人走月時送月餅,因為月餅是甜的,更是圓的,它寓寄著人們圓圓的祝福:事業光明時祝你圓滿,家人分離時盼你團圓,親情間有隙時求能圓合,大事待決時望能周圓。這里的長輩並不限於直系親長,包括堂親、表親、姻親。親朋好友之間也要以月餅相送。親戚之間不管路途多遠,脈系多遠,只要這種長幼間的活動不間斷,銅陵人有個專門的俗語,叫做「還上下」;朋友之間只要這種活動沒有停止,叫做「還往來」。銅陵民間俗語:「熱話越說越熱,親戚越走越親」。人們通過月餅來表達 「上下」和「往來」,加強親朋之間的聯系。這一做法直到今天仍為銅陵人所襲用。2、送秋。到了中秋,一年的農業生產基本定局了,大秋作物有的已經收獲歸倉了。因此中秋節是在豐收的喜慶心情中到來的。所以中秋的節慶活動與端午節著眼於防病防害不一樣,總充溢著輕松和喜悅。送秋活動就是在這種喜悅的氣氛中進行的。「送秋」其實就是「送子」。在中秋節的夜晚,由一家上一年結婚但還沒有添孩子人家的長輩操持,物色兩名或四名男孩,捧著一棵用紅紙包裝起來的新鮮毛芋,另用盤子托著一對紅蠟燭,擺滿用紅頭繩拴成串的芋子、棗子、柿子等,盤子四周再放上幾朵鮮花。這幾種果蔬是有寓意的,「芋子」就是「遇子」,「棗子」就是早生貴子,「柿子」就是「思子」。幾個孩子後面則跟著許多看熱鬧的人,大家敲鑼打鼓,浩浩盪盪地來到新婚夫婦家,圍著新婚夫婦唱《送秋》歌:八月十五天門開,玉皇差我下凡來,玉皇差我來,我坐麒麟來。一走一步踩金階,二走二步百花開,三走三步花結果,四走四步進房來。走進房來看四邊,四邊掛了四神仙;走進房來看四角,四塊金磚墊床腳;走進房來看四方,四方一看花揚揚。東邊掛金雞,西邊掛鳳凰,金雞叫,鳳凰鳴,雙手捧在床面前。送你好男有五個,送你好女有一雙。大郎當朝為一品,二郎及第上皇榜,三郎出入帝王家,四郎騎馬戍邊疆,五郎年紀最幼小,每日專心坐書房。大姐東宮為皇後,二姐配與狀元郎。滿門福祿,五世其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