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端午節的風俗是什麼
1、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分別是什麼
1、賽龍舟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已流傳兩千多年。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2、吃粽子
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粽子的傳統形式為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粽,摻紅棗的叫棗粽;棗粽諧音為「早中」,所以吃棗粽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參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粽,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粽給考生吃。
3、掛菖蒲插艾葉
民間信仰認為五月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老北京人過端午節時大多在院門前和房檐掛菖蒲插艾葉。民間有用它來驅邪。
在端午節,人們還把菖蒲刻成「小人兒」、「小葫蘆」等形狀,掛在兒童脖子上,以求吉利。有的還用菖蒲根泡酒,以為喝了能健康長壽。菖蒲的葉子形狀似劍,民間方士稱之為「水劍」,說它可「斬千邪」。菖蒲身上這層驅邪避害的文化含義使它成了人們過端午節時必不可少的一件物品。
4、喝雄黃酒
一般飲用的雄黃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釀的黃酒里加入微量雄黃而成,無純飲的。雄黃酒有殺菌驅蟲解五毒的功效,中醫還用來治皮膚病。在沒有碘酒之類消毒劑的古代,用雄黃泡酒,可以祛毒解癢。未到喝酒年齡的小孩子,大人則給他們的額頭、耳鼻、手足心等處塗抹上雄黃酒,意在消毒防病,蟲豸不叮。
古詩雲:「唯有兒時不可忘,持艾簪蒲額頭王。」意思是說端午節這天,孩子們拿了艾葉,戴上菖蒲,額頭上用雄黃酒寫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黃酒灑在牆角、床底等處,可以驅蟲,清潔環境。但現代科學研究表明,雄黃酒外用尚可,飲則有害,必須慎用。
5、栓五色絲線
中國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為吉祥色。因而,端午節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五色線。系線時,禁忌兒童開口說話。五色線不可任意折斷或丟棄,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時,拋到河裡。據說,戴五色線的兒童可以避開蛇蠍類毒蟲的傷害,扔到河裡,意味著讓河水將瘟疫、疾病沖走,兒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2、水族的風俗習慣
飲食:
1. 水族以大米為主食,喜食酸辣調味,有「無菜不酸,無辣不食」的習俗。
2. 待客以酒為重,主人敬酒時帶頭喊一聲「秀」(即乾杯的意思),眾人也齊聲喊「秀」,將酒飲盡。
信仰:
水族的信仰文化屬於原始宗教信仰范疇。水族認為萬物有靈而崇奉多神。自然崇拜,祖靈崇拜,神靈崇拜構成了水族信仰的核心。
建築:
水族村寨大多是同血緣氏族聚居。起房造屋,通常要以主人的生辰八字擇吉行事。水族傳統的房屋結構,大多屬於「人樓居,梯而上」的古越人茆榫「干欄」式建築遺風,由「依樹為巢而居」演化而來。
語言: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
習俗:
1. 水族地區的農業生產,建立在小家庭的基礎之上,生產工具主要有:犁、耙、釘耙、耥耙、秧耙、踏犁(步犁)、篤撬、薅鋤、挖鋤、鏟鋤、手鋤、斧頭、柴刀、鐮刀、鋸鐮、摘刀、谷桶、木錘、鐵錘、水碾、舂碓、扁擔、扦擔、鑿子、推刨、鋸子、梭鏢、弓箭、鐵夾、鳥槍、火炮等。
2.水族崇拜魚,魚是大多數水族地區的圖騰崇拜物。水塘養魚、稻田養魚是水族地區的重要技能與特色,人們運用田魚產卵和用稻草團分卵繁殖的技能,掌握洪水及野獸對漁業危害的方法,使魚稻獲得雙豐收。所以,飯稻羹魚成為水族的傳統習俗。
3. 水族的節日很多,水族的歲時節日有20多個,如端節(借端、吃端)、卯節(借卯)、額節(借額)、蘇寧喜(借寧喜)、敬霞節(敬霞、拜霞)、春節(借薦)、清明節(掛青、掛社)、端午節(借王)、銅鼓節、洗澡節(六月六),
黃飯節、花椒節、二月二祭白龍、三月祭龍節、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節、重陽節、十月舂牛粑、拜廟(拜菩薩、拜哥善、拜善)、宇魎(韻娘)、吃新節(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4. 婚戀,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異宗異姓氏族開親的原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舊是水族地區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注意門當戶對,講究明媒正娶。即使當代,戀愛不十分自由,婚姻難以完全自主的現象較為普遍。
5. 喪葬,水族的喪葬習俗主要特點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喪葬集中體現了祖靈崇拜、神靈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內涵。同時,喪葬又成為水族傳承孝道和祭祖禮儀、調整人際關系、提升血緣氏族凝聚力、交流社會知識的重要活動。
(2)水族端午節的風俗是什麼擴展資料:
水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和傳統文字,水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侗台)語支,水族古文字體系保留著圖畫文字、象形文字、抽象文字兼容的特色。
水族自稱「睢(suǐ)」,關於水族的來源,有殷人後裔說、百越(兩廣)源流說、江西遷來說、江南遷來說等說法。水書是夏商文化的孑遺,屬水族的精神支柱。魚是水族的圖騰,飯稻羹魚是水族的重要社會習俗。
水族主聚居在黔桂交界的龍江、都柳江上游地帶,貴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縣、荔波、獨山、都勻等縣市為主要居住區,黔東南的榕江、丹寨、雷山、從江、黎平等縣為主要散居區,此外在廣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環江、融水等縣市以及雲南省富源縣也有水族村落分布。
3、其他的民族(除漢族)端午節時有什麼習俗么?
少數民族端午節(五月五)的習俗傣族粽包節
傣族民間節日。流行於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區。夏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日里,未婚青年男女身著盛裝,在村邊樹下圍成一圈唱情歌。然後,小夥子把粽包擲給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雙雙到附近僻靜處談情說愛,至日落西天時才離去。
滿族的端午節
滿族過五月端五是為了忻福禳災。相傳很久以前,天帝派人下凡體察民情。五月初五,天帝的使臣扮成賣油翁吆喝道:「一葫蘆二斤,二葫蘆三斤。」大家爭先搶購,只有一個老頭不僅不買,還告訴老翁賬算錯了。等油賣完,者翁尾隨那個不買油的老頭,說:「你是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災,你在自己房檐上插上艾蒿,可以躲過瘟災。」老頭聽後就挨家挨戶告訴所有的人,家家插上艾蒿,瘟神無法降瘟災,人們都得救了。五月端五滿族講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還講究到郊外踏露水,據說用這天的露水洗臉、頭和服,可以避免生瘡癤、鬧眼病。
水族端五節
水族有吃素的習俗。據傳水族的遠祖從江西遷到貴州三都地區,在此開荒種地,創家立業。某一年的秋後,遠祖的四個兒子來探望,遠祖上樓取肉款待他們時,不慎失足墜樓而身亡。自此以後,水族從端節的第一天開始,只准吃素,直至端節結束後才能吃葷。
納西族端午節
納西族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清晨,家家要吃糖棗糯米飯,喝雄黃酒。門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兩根大麥穗。長輩要給十五歲以下的孩子繞扎五色棉線,稱「續命線 」。男孩繞左腕,女孩繞右骯。續命線需戴一月的時間,等到六月二十七日火把節最後一天才解下燒掉。節日里,集市上還擺設葯攤,出售各類名貴葯材。婦女們則綉織小香包、小錢包、布娃娃、扇套、筆套等手工藝品。
彝族楊梅會
彝族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省南澗彝族自治縣新民區一帶和峨山彝族自治縣高魯山一帶。時間在農歷五月初五日。傳說很久以前,有個道人路過高魯山一帶,在山路旁種下一片瓜,並在瓜地邊撤下一把細米。後來,瓜藤變成了山脈,瓜果變成了村寨,細米則變成了楊梅。這里的人們便守著瓜地繁衍生息、世代相傳。到農歷五月初五楊梅熟透的時節,人們便聚會到山上,一邊採摘楊梅,一邊盡情歡樂,以表對那位道人的紀念。這一天,人們除採摘楊梅,小夥子和姑娘們還聚集到一起,進行對歌和跳蘆笙舞等娛樂活動。一些小夥子和姑娘通過對歌交往,往往結下百年之好。
4、水族有什麼節日
水族的歲時節日非常豐富,有二十多個:
歲時節日有20多個,如端節(借端、吃端)、卯節(借卯)、額節(借額)、蘇寧喜(借寧喜)、敬霞節(敬霞、拜霞)、春節(借薦)、清明節(掛青、掛社)、端午節(借王)、銅鼓節、洗澡節(六月六)、黃飯節、花椒節、二月二祭白龍、三月祭龍節、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節、重陽節、十月舂牛粑、拜廟(拜菩薩、拜哥善、拜善)、宇魎(韻娘)、吃新節(借咬里、借熬利)等等。節日之繁多,特色之濃厚,過節日子依照水書擇定,個性之鮮明,實屬罕見。水族紛繁多彩的歲時節日,與水族悠久的歷史、歷法、農耕文化、原始信仰、居住分布等緊密相連。
歲時節日:是中國人民為適應生產和生活的需要而共同創造的一種民俗文化,是中國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指與天時、物候的周期性轉換相適應,在人們的社會生活中約定俗成的、具有某種風俗活動內容的特定時日。中國的歲時節日是根據幾千的歷史演變過程形成了很多特有的歲時節日。
5、各民族端午節習俗
滿族過五月端五是為了忻福禳災,而且五月端五滿族還講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到郊外踏露水。據說用這天的露水洗臉、頭和服,可以避免生瘡癤、鬧眼病。
納西族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清晨,家家要吃糖棗糯米飯,喝雄黃酒。門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兩根大麥穗。節日里,集市上還擺設葯攤,出售各類名貴葯材。婦女們則綉織小香包、小錢包、布娃娃、扇套、筆套等手工藝品。
水族有吃素的習俗。據傳水族的遠祖從江西遷到貴州三都地區,在此開荒種地,創家立業。某一年的秋後,遠祖的四個兒子來探望,遠祖上樓取肉款待他們時,不慎失足墜樓而身亡。自此以後,水族從端節的第一天開始,只准吃素,直至端節結束後才能吃葷。
傣族粽包節,流行於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區。夏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日里,未婚青年男女身著盛裝,在村邊樹下圍成一圈唱情歌。然後,小夥子把粽包擲給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雙雙到附近僻靜處談情說愛,至日落西天時才離去。
普米族轉山會,亦稱「繞岩洞」。流行於今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人居住區。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當地普米族群眾視獅子山為女神,且為最高保護神,認為她可主宰繁殖和生育,給人間以幸福與平安。
彝族都陽節,流行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時間在農歷五月初五日。節日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菖蒲和艾葉,孩子們要用雄黃酒擦臉、青年男女還要包好粽子,帶上酒和培培肉,到風光秀麗的山間草坪,進行摔跤、跑馬、鬥牛、斗羊、跳舞等娛樂活動。
苗族龍船節,在貴州台江、施洞、松桃等地居住的苗族,五月初五有過「龍船節」的風俗。
在端午節這一天,苗家男女老幼,都穿上自己最心愛的節日盛裝,傾寨出動,湧向清水江邊。立時清水江築起了一道五彩繽紛的人的長堤。
年輕的姑娘們,挽著高高的發髻,佩戴銀晃晃的頭飾、項圈、耳環、戒指,在陽光下耀眼奪目,像是長堤上開出的朵朵銀花。快活的人們吹起了蘆笙,唱起了悠揚的歌曲,跳起歡樂的踩鼓舞。笑聲、歌聲,一直沖向藍天。
侗族浴蘭,貴州、湖南居住的侗族,在端午節前一天,婦女要上山採集草葯,回家煮成香湯洗滌身體和頭發。『洗完後,主婦走上竹樓,恭恭敬敬地包制粽把(粽子)。
包粽把時,禁忌成年男子上樓。到了節日這天,家家都在祖先的牌位前供上曹蒲酒,在祖婆的牌位上用粽把敬奉。婦女在小孩頭上纏上曹蒲葉,額頭上用雄黃酒畫「王」字。屋裡屋外,用小椒和葛蒲熬的水噴灑,還要做雄黃大蒜油澆灑在要吃的菜餚上。
沿河湖居住的侗族人有劃龍船、賽龍舟的習俗,在山區居住的則有上山挖草的風習。
彝族采葯賣葯,居住在小涼山地區的彝族有在端午節采葯賣葯的習俗。「佳節添茱萸,男女采葯忙」說的是端午節時,雨水下透,百草蔓生,大多數中草葯根深葉茂,進入成葯期。人們三五成群地肩扛葯鋤,身背葯筐,穿行於高山、深谷、河邊,嘗遍百草,專心採集。
水族賽馬,水族在端午節時要舉行賽馬活動。賽馬活動在專用的馬道上舉行。賽馬之前,各村都要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身著嶄新的長衫,頭戴氈帽,騎上披紅掛彩的馬沿馬道先走一遍,稱為「開道」,表示吉利。
騎手們在比賽之前先表演騰空躍馬等高超的騎技,將賽場上的歡樂氣氛調節一番方才開始比賽。水族傳統賽馬不是以速度快慢取勝,而是要比馬的耐力,比騎手精湛的騎藝。
布依族打格螺,貴族的布依族在端午節時有的習俗。格螺一般用青銅木製,也有用牛角製成。格螺的形狀頗似漏斗,上圓下尖,上端圓形的盤頂厚2至4厘米不等,便於用鞭抽打旋轉。格螺大小不等,做工極為精細。
6、少數民族是怎樣過端午節的
中國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審委員會委員、著名民俗學家烏丙安指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漢、滿、蒙、藏、苗、彝、畲、錫伯、朝鮮、土家、達斡爾等29個民族都過端午節,但不同地區風俗各異。
烏丙安指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天中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盡管端午節有祭詩人屈原、祭伍子胥、紀念勾踐或孝女曹娥等不同「地區版本」,但實際上它是在酷暑之前一次全民性的避瘟驅毒、防疫祛病活動。
烏丙安教授說,漢族過端午的習俗相當豐富,一些少數民族的風俗也別有趣味。四川小涼山彝族在端午節,人們紛紛進山採集草葯,做防病治病之用;仫佬族過端午要抬著紙船到田間趕走害蟲,祝禱禾苗成長;貴州苗族端午節除舉行賽龍舟外,還舉行踩鼓舞、唱歌、趕山、遊方等活動;藏族民間過端午節,青年男女到郊野遊樂,進行賽馬、歌舞、游戲等活動。
烏丙安教授詼諧地說,一個端午節粽子,各民族就吃出了各自的花樣。漢族最早是用新竹筒盛米煮成筒粽,後來才改用楝葉、菰蘆葉、竹葉、葦葉裹黏米成尖角心形狀,煮熟後食用。唐明皇還為此吟出了「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的詩句;畲族將粽子稱為牯角,用箬葉將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龍草捆紮,十個一串。煮粽常用灰鹼水,粽子煮好後,色黃氣香,可存放半月;瑤族的粽子常用糯米配臘肉條、綠豆,形似枕頭。也有人在糯米中加紅糖、花生等製成素餡涼粽子;毛南族的端午節亦稱為「葯節」,他們用艾葉、菖蒲、黃姜等草葯作餡包粽粑食用。
烏丙安指出,端午節作為多民族的民俗大節,除了自古以來的避瘟驅毒、防災去病的積極含義外,不可避免地摻雜了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風俗色彩。也正因為如此,這個民俗節日的文化意味就更濃重了。
下列舉幾個少數民族的端午習俗:
【苗族的端午節】 在五月初五過「龍舟節」,除舉行龍舟競渡外,還舉行跑馬、鬥牛、踩鼓和「遊方」等活動。男女青年在蘆笙、竹笛、月琴等樂器伴奏下,翩翩起舞。出嫁的姑娘,在這一天要帶上雞鴨、粽粑回娘家省親。
【水族的端午節】 水族同胞在端午節要舉行賽馬活動。賽馬之前,各村要推選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騎著披紅掛彩的駿馬,在跑道上走一圈,謂之「開道」。騎手們在比賽之前先要表演騰空躍馬等高超騎技,然後再進行賽馬。賽馬不以名次取勝,而是比馬的耐力,比騎手精湛的騎術。
此外,水族端五節有吃素的習俗。據傳水族的遠祖從江西遷到貴州三都地區,在此開荒種地,創家立業。某一年的秋後,遠祖的四個兒子來探望,遠祖上樓取肉款待他們時,不慎失足墜樓而身亡。自此以後,水族從端節的第一天開始,只准吃素,直至端節結束後才能吃葷。
【布依族的端午節】 布依族在端午節有打「格螺」的習俗。格螺形似漏斗,上圓下尖,便於旋轉時用鞭抽打。格螺比賽有比凶、比久、比快三種形式。比凶,以撞倒別人的格螺為勝;比久,以發旋後最後一個停旋者為勝;比快,抽打格螺向斜坡上前進,誰先將格螺「活」著打上坡為勝。
【滿族的端午節】 滿族過五月端五是為了忻福禳災。相傳很久以前,天帝派人下凡體察民情。五月初五,天帝的使臣扮成賣油翁吆喝道:「一葫蘆二斤,二葫蘆三斤。」大家爭先搶購,只有一個老頭不僅不買,還告訴老翁賬算錯了。等油賣完,者翁尾隨那個不買油的老頭,說:「你是好人,今天晚上瘟神降瘟災,你在自己房檐上插上艾蒿,可以躲過瘟災。」老頭聽後就挨家挨戶告訴所有的人,家家插上艾蒿,瘟神無法降瘟災,人們都得救了。五月端五滿族講究房檐上插艾蒿以防病,還講究到郊外踏露水,據說用這天的露水洗臉、頭和服,可以避免生瘡癤、鬧眼病。
【納西族的端午節】 納西族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清晨,家家要吃糖棗糯米飯,喝雄黃酒。門前插白篙、三根葛蒲及兩根大麥穗。長輩要給十五歲以下的孩子繞扎五色棉線,稱「續命線 」。男孩繞左腕,女孩繞右骯。續命線需戴一月的時間,等到六月二十七日火把節最後一天才解下燒掉。節日里,集市上還擺設葯攤,出售各類名貴葯材。婦女們則綉織小香包、小錢包、布娃娃、扇套、筆套等手工藝品。
【傣族的端午節】 傣族的端午節被當地人稱為粽包節,是傣族民間節日。流行於今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部分地區。夏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節日里,未婚青年男女身著盛裝,在村邊樹下圍成一圈唱情歌。然後,小夥子把粽包擲給自己所看中的姑娘,若姑娘也有意,就拾起粽包,雙雙到附近僻靜處談情說愛,至日落西天時才離去。
【藏族的端午節】 藏族的端午節被藏(審核)民稱為採花節,是藏族傳統節日。流行於甘肅與四川交界的博峪一帶。時在農歷五月初五,節期兩天。也叫。女兒節。俗傳很久以前當地荒蕪一片,是一位蓮芝姑娘教會了人們種地,教會了人們採花治病。後來,蓮芝姑娘在五月初五上山採花時失足摔死。人們為了紀念她,就逐漸形成了採花節。採花節的主要活動是搶水、採花和祝福。節日的早晨,人們要搶泉水洗身、飲用,俗說這一天太陽未照的泉水洗浴可以得到吉祥、飲用可祛除疾病。接著,青年男女身著盛裝,帶上美味佳餚,到四十里外的阿里坎山上去採花。出發時,全村男女老幼歡歌送行,採花者則表達採花的決心和願望。到達採花坪,姑娘採花,小伙砍柴、支鍋、搭棚,傍晚開始歌舞,直到半夜方休。第二天返回村寨時,姑娘頭上插鮮花、戴花環,背滿筐鮮花草葯。到村口時,全村齊聚村頭,鳴槍致意,送酒送饃,祝賀採花青年歸來;採花姑娘則向各戶贈送禮物(蔥花稠香柏),並祝福。
【彝族的端午節】 端午節是彝族的都陽節,彝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及金沙江沿岸等地。時間在農歷五月初五日。傳說古時有一年天氣炎熱,彝族寨子里病疫流行。人們驚恐萬分。江邊的漢族兄弟聽說後就把端午節採的菖蒲、艾葉和雄黃送上山,用葯給老人洗瘡,用雄黃酒給阿依擦身,不幾天,人們的病全好了。後來,彝族人備了厚禮下山感謝漢族兄弟。漢族人告訴他們說,端午節的草葯能治百病,還能邂邪。從此,彝族也過起了端午節。因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彝語把「端 」念成了「都」,所以將端陽節叫做「都陽節」。節日這天,家家戶戶門前都掛上菖蒲和艾葉,孩子們要用雄黃酒擦臉、青年男女還要包好粽子,帶上酒和培培肉,到風光秀麗的山間草坪,進行摔跤、跑馬、鬥牛、斗羊、跳舞等娛樂活動。
【彝族、仡佬族的端午節】 神仙坡節是彝族、仡佬族、漢族等民間節日。流行於貴州省納雍縣和水城一帶。時間在農歷五月初五日。傳說古代時,當地有一位叫木達的小販,他買賣公平,不欺不詐,而且有一副成人之美的好心腸。在小販差一天就一百歲的那一天,他通知周圍四十八個村寨的各族青年人到今天的神仙坡上集中,為青年人穿針引線物色對象。後來便乘白鶴慢慢升天而去。以後人們便把這個地方叫神仙坡。每年這一天,人們都集中到這里來,紀念這位成仙的老人,並歌唱娛樂。後便形成神仙坡節。屆時,各族青年男女從四面八方聚會納雍和水城交界地的神仙坡,舉行吹蘆笙、賽馬等娛樂活動。
【彝族的端午節】 楊梅會是彝族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省南澗彝族自治縣新民區一帶和峨山彝族自治縣高魯山一帶。時間在農歷五月初五日。傳說很久以前,有個道人路過高魯山一帶,在山路旁種下一片瓜,並在瓜地邊撤下一把細米。後來,瓜藤變成了山脈,瓜果變成了村寨,細米則變成了楊梅。這里的人們便守著瓜地繁衍生息、世代相傳。到農歷五月初五楊梅熟透的時節,人們便聚會到山上,一邊採摘楊梅,一邊盡情歡樂,以表對那位道人的紀念。這一天,人們除採摘楊梅,小夥子和姑娘們還聚集到一起,進行對歌和跳蘆笙舞等娛樂活動。一些小夥子和姑娘通過對歌交往,往往結下百年之好。
【普米族的端午節】 轉山會是普米族傳統節日。亦稱「繞岩洞」。流行於今雲南寧蒗彝族自治縣普米人居住區。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日舉行。當地普米族群眾視獅子山為女神,且為最高保護神,認為她可主宰繁殖和生育,給人間以幸福與平安。是日,人們身著盛裝,攜帶食品,聚集在瀘沽河畔的獅子山下,唱歌跳舞,騎馬射擊。無論相識與否,人們都互相祝願。青年男女趁此機會談情說愛,結識情侶。婦女們祈禱山神,希望多子多孫。老人們還去山洞中燃燒樹枝,熏走鬼邪。所有前來趕會的人都要去瀑布洗澡,祈求四季平安,萬事如意
7、水族有什麼風俗習慣啊
1、生產
水族種植水稻有悠久歷史,形成眾多十分濃厚的稻作相關習俗。水族歷法以稻作物候為依據,水族的卯節與端節,就是因稻作種植與收割而形成的盛大年節。過去,人們認為在稻作生產關鍵階段,博得稻神歡心才能獲取稻作豐收,因此從浸種、撒秧、栽秧到吃新收割每個關鍵階段,往往要依據水書擇吉行事。
開秧門之前,將兩把稻秧帶到家中以魚肉酒飯供祭,請盛裝的年輕媳婦主祭,喃喃祈求神靈保佑稻作豐產:「別人的稻穀用摘刀採摘,我家的稻穀用斧頭砍。斧頭砍根樁,摘刀摘尖稍……」。然後,由這位媳婦帶著秧苗先下田栽幾行之後,盛裝待命的其他婦女才紛紛下田勞作。
開秧門儀式,既是對稻神的尊重,又是運用相似律的巫術原理,讓少婦旺盛的生殖力轉嫁到禾稻上,祈求獲得更大的豐產。
水族崇拜魚,魚是大多數水族地區的圖騰崇拜物。水塘養魚、稻田養魚是水族地區的重要技能與特色,人們運用田魚產卵和用稻草團分卵繁殖的技能,掌握洪水及野獸對漁業危害的方法,使魚稻獲得雙豐收。所以,飯稻羹魚成為水族的傳統習俗。
2、節日
水族的歲時節日有20多個,如端節(借端、吃端)、卯節(借卯)、額節(借額)、蘇寧喜(借寧喜)、敬霞節(敬霞、拜霞)、春節(借薦)、清明節(掛青、掛社)、端午節(借王)、銅鼓節、洗澡節(六月六)。
黃飯節、花椒節、二月二祭白龍、三月祭龍節、六月祭土地、六月祭山神、七月半、七月接送老祖、中秋節、重陽節、十月舂牛粑、拜廟(拜菩薩、拜哥善、拜善)、宇魎(韻娘)、吃新節(借咬里、借熬利)等等。
3、婚戀
水族婚姻沿襲傳統習俗,恪守同宗血緣不娶、異宗異姓氏族開親的原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舊是水族地區男女青年婚姻的主流。注意門當戶對,講究明媒正娶。即使當代,戀愛不十分自由,婚姻難以完全自主的現象較為普遍。
水族很早就實行一夫一妻制,封建時代出現的納妾現象也為數極少。水族古代議定婚姻范圍十分嚴肅,由此產生《倒栽杉》、《倒栽楓》和《破姓開親》的種種傳說。
4、喪葬
水族的喪葬習俗主要特點是:禁忌繁多,厚葬、隆祭、久祀。水族喪葬集中體現了祖靈崇拜、神靈崇拜、自然崇拜的信仰文化內涵。同時,喪葬又成為水族傳承孝道和祭祖禮儀、調整人際關系、提升血緣氏族凝聚力、交流社會知識的重要活動。
水族的厚葬,並不體現在隨葬、陪葬物品的貴重與多寡,而是反映在製作石棺墳墓、大型墓碑的建造方面。這種現象遠遠超過相鄰的周邊民族。
(7)水族端午節的風俗是什麼擴展資料
水族歷史上曾出現過兩次舉族大遷徙。殷商亡國之後,部分殷人南遷融入百越族群。這是水族先民的第一次遷徙。公元前2世紀,秦王朝統一中國之後發兵征剿嶺南。水族先民舉族第二次大遷徙,從百越母體中分離出來,由南方溯流進入龍江、都柳江上游地帶生息,大致形成後世分布的格局,並逐步向單一民族邁進。
水族先民水族經歷了八九百年相對比較穩定的發展,到了唐代逐步發展成為單一民族。水族的族名以「水」代「睢」,與唐代設置的撫水州有關。開元年間(713—741),唐朝在今黔桂交界的環江一帶設置以安撫水族先民為主體對象的羈縻撫水州。
據《唐書·地理志》、《唐書·南蠻傳》載:「貞觀三年,東謝蠻首領謝元深入朝……以其地為應州,拜元深為刺史,領黔州都督府。」「貞觀三年,以東謝首領謝元深地置縣五:都尚、婆覽、應江、陀隆、羅恭。」
「開元中,置莪、勞、撫水等羈縻州。」據考證,應州及屬下都尚縣的治地為今三都水族自治縣上江鎮;婆覽縣治地為三都縣恆豐鄉,後世稱為水婆;應江縣治地為榕江縣平永鄉;陀隆縣為台江;羅恭縣為雷山縣。宜州北面的撫水州在今廣西北部之環江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