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收到物資
1、已收到發票賬單並付款但尚未收到材料存貨賬面價值是否發生變動
是的,發票已到,貨未到,入在途物資,在途物資也屬於存貨,所以說存貨的賬面價格變動了。
2、已支付貨款尚未收到商品的會計分錄
1、如果對方沒發貨
會計分錄如下:
借:預付賬款(或應付賬款)
貸: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應付票據等)
2、如果付款後對方發票給以後,貨沒發
會計分錄如下:
借:在途物質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3、等貨物收到並驗收入庫分錄:
借:庫存商品(或原材料)
貸:在途物質
(2)未收到物資擴展資料:
企業應設置「預付賬款」會計科目,核算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
(1)企業因購貨而預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2)收到所購物資時,根據發票賬單等列明應計入購入物資成本的金額,借記「物資采購」或「原材料」、「庫存商品」等科目,按專用發票上註明的增值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按應付金額,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3)補付的款項,借記「預付賬款」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4)退回多付的款項,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預付賬款」科目。
預付款項情況不多的企業,也可以將預付的款項直接記入「應付賬款」科目的借方,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
3、采購原材料款已經打了但是貨沒收到要怎麼做帳
你好!
預付貨款時:
借:預付帳款
貸:銀行存款
未收到貨時
借:在途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預什帳款
貨到驗收入庫後
借:原材料
貸:在途物資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4、公司會計制度怎麼寫
公司會計制度範文,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
公司會計制度的寫法介紹:1、首先可以描寫設立會計制度的目的。2、其次可以描寫會計制度適用的范圍。3、最後可以描寫會計制度的具體內容。
會計制度範文1
一、新舊制度銜接總要求
(一)自2022年1月1日起,單位應當嚴格按照新制度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編制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
(二)單位應當按照本規定做好新舊制度銜接的相關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根據原賬編制科目余額表,並按照本規定要求,編制原賬的部分科目余額明細表(見附表1、附表2)。
2.按照新制度設立2022年1月1日的新賬。
3.按照本規定要求,登記新賬的財務會計科目余額和預算結余科目余額,包括將原賬科目余額轉入新賬財務會計科目、按照原賬科目余額登記新賬預算結余科目(行政單位新舊會計制度轉賬、登記新賬科目對照表見附表3),將未入賬事項登記新賬科目,並對相關新賬科目余額進行調整。原賬科目是指按照原制度規定設置的會計科目。
4.按照登記及調整後新賬的各會計科目余額,編制2022年1月1日的科目余額表,作為新賬各會計科目的期初余額。
5.根據新賬各會計科目期初余額,按照新制度編制2022年1月1日資產負債表。
(三)及時調整會計信息系統。單位應當按照新制度要求對原有會計信息系統進行及時更新和調試,實現數據正確轉換,確保新舊賬套的有序銜接。
會計制度範文2
(一)「財政撥款結轉」和「財政撥款結余」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余額
新制度設置了「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在新舊制度轉換時,單位按照新制度規定將原賬其他應收款中的預付款項計入預算支出的,應當對原賬的「財政撥款結轉」科目余額進行逐項分析,按照減去已經支付財政資金尚未計入預算支出(如其他應收款中的預付款項等)的金額後的差額,登記新賬的「財政撥款結轉」科目及其明細科目貸方;按照原賬的「財政撥款結余」科目余額,登記新賬的「財政撥款結余」科目及其明細科目貸方。
單位應當按照原賬的「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余額登記新賬的「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借方;按照新賬的「財政撥款結轉」和「財政撥款結余」科目貸方余額合計數,減去新賬的「資金結存、財政應返還額度」科目借方余額後的差額,登記新賬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的借方。
(二)「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余額
新制度設置了「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在新舊制度轉換時,單位按照新制度規定將原賬其他應收款中的預付款項計入預算支出的,應當對原賬的「其他資金結轉結余項目結轉」科目余額進行逐項分析,按照減去已經支付非財政撥款專項資金尚未計入預算支出(如其他應收款中的預付款項等)的金額後的差額,登記新賬的「非財政撥款結轉」科目及其明細科目貸方;同時,按照相同的金額登記新賬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借方。
(三)「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余額
1.登記「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余額
新制度設置了「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及對應的「資金結存」科目。在新舊制度轉換時,單位應當按照原賬的「其他資金結轉結余非項目結余」科目余額,借記新賬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貸記新賬的「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
2.對新賬「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及「資金結存」科目余額進行調整
單位按照新制度規定將原賬其他應收款中的預付款項計入預算支出的,應當對原賬的「其他應收款」科目余額進行分析,區分其中預付款項的金額(將來很可能列支)和非預付款項的金額,並對預付款項的金額劃分為財政撥款資金預付的金額、非財政撥款專項資金預付的金額和非財政撥款非專項資金預付的金額,按照非財政撥款非專項資金預付的金額,借記新賬的「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貸記新賬的「資金結存貨幣資金」科目。
(四)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會計科目
由於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會計科目年初無余額,在新舊制度轉換時,單位無需對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會計科目進行新賬年初余額登記。
單位應當自2022年1月1日起,按照新制度設置預算收入類、預算支出類科目並進行賬務處理。
單位需要按照新制度預算會計核算基礎調整預算會計科目期初余額的其他事項的,應當比照本規定調整新賬的相應預算會計科目期初余額。
單位對預算會計科目的期初余額登記和調整,應當編制記賬憑證,並將期初余額登記和調整的依據作為原始憑證。
四、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新舊銜接
(一)編制2022年1月1日資產負債表
單位應當根據2022年1月1日新賬的財務會計科目余額,按照新制度編制2022年1月1日資產負債表(僅要求填列各項目「年初余額」)。
(二)2019年度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的編制
單位應當按照新制度規定編制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在編制2019年度收入費用表、凈資產變動表、現金流量表和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時,不要求填列上年比較數。
單位應當根據新賬財務會計科目余額,填列2019年凈資產變動表各項目的「上年年末余額」;根據新賬預算會計科目余額,填列預算結轉結余變動表的「年初預算結轉結余」項目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表的「年初財政撥款結轉結余」項目。
五、其他事項
(一尚未進行基建「並賬」的單位,應當首先參照《新舊行政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財庫219號),將基建賬套相關數據並入2018年12月31日原賬中的相關科目余額,再按照本規定將原賬相關會計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相應科目。
會計制度範文3
(一)將原賬會計科目余額轉入新賬財務會計科目
1.資產類
(1)「庫存現金」、「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無形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受託代理資產」、「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庫存現金」、「零餘額賬戶用款額度」、「財政應返還額度」、「應收賬款」、「預付賬款」、「無形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受託代理資產」、「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其核算內容與原賬的上述相應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賬時,單位應當將原賬的上述科目余額直接轉入新賬的相應科目。其中,還應當將原賬的「庫存現金」科目余額中屬於新制度規定受託代理資產的金額,轉入新賬「庫存現金」科目下的「受託代理資產」明細科目。
(2)「銀行存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銀行存款」和「其他貨幣資金」科目,原制度設置了「銀行存款」科目。轉賬時,單位應當將原賬「銀行存款」科目中核算的屬於新制度規定的其他貨幣資金的金額,轉入新賬的「其他貨幣資金」科目;將原賬「銀行存款」科目余額減去其中屬於其他貨幣資金金額後的差額,轉入新賬的「銀行存款」科目。其中,還應當將原賬「銀行存款」科目余額中屬於新制度規定受託代理資產的金額,轉入新賬「銀行存款」科目下的「受託代理資產」明細科目。
(3)「其他應收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其他應收款」科目,該科目的核算內容與原賬「其他應收款」科目的核算內容基本相同。轉賬時,單位應當將原賬的「其他應收款」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其他應收款」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在途物品」科目,單位在原賬的「其他應收款」科目中核算了已經付款、尚未收到物資的,應當將原賬的「其他應收款」科目余額中已經付款、尚未收到物資的金額,轉入新賬的「在途物品」科目。
(4)「存貨」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庫存物品」和「加工物品」科目,原制度設置了「存貨」科目。轉賬時,單位應當將原賬的「存貨委託加工存貨成本」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加工物品」科目;將原賬的「存貨」科目余額減去屬於委託加工存貨成本余額後的差額,轉入新賬的「庫存物品」科目。
單位在原賬的「存貨」科目中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規定的政府儲備物資的,應當將原賬的「存貨」科目余額中屬於政府儲備物資的金額,轉入新賬的「政府儲備物資」科目。
(5)「固定資產」科目
新制度設置了「固定資產」、「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文物文化資產」、「保障性住房」科目。單位在原賬「固定資產」科目中只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規定的固定資產內容的,轉賬時,應當將原賬的「固定資產」科目余額全部轉入新賬的「固定資產」科目。單位在原賬的「固定資產」科目中核算了按照新制度規定應當記入「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文物文化資產」、「保障性住房」科目內容的,轉賬時,應當將原賬的「固定資產」科目余額中相應資產的賬面余額,分別轉入新賬的「公共基礎設施」、「政府儲備物資」、「文物文化資產」、「保障性住房」科目,並將原賬的「固定資產」科目余額減去上述金額後的差額,轉入新賬的「固定資產」科目。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的分享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5、購買原材料 材料尚未收到,最准確應記錄那個會計科目 在途物資是否准確?
採用實際成本法的,可使用「在途物資」科目;
採用計劃成本法的,可使用「材料采購」科目。
6、假如購買配件,已付款,貨未到,發票也沒有收到,如何做賬?
一般情況下,這種情況財務處理上應當做預付貨款或暫估入賬。基於你所說的情況,做預付款處理較好,原因是尚未收到所購物資。會計分錄為:
借:預付賬款(應收賬款,預付款業務較少的可記入應收賬款)
貸:銀行存款等
7、收到發票未付款,未收到貨該如何做賬?
是他沒發貨還是貨在路上呢,先放著,等貨到了,再去付款,這個時候就可以做賬了。
借:庫存材料
應收稅費-應交增值稅(進)
貸:現金/銀行存款
8、采購材料 預付款 未收到貨 應該借在途物質還是物資采購?
對方已發貨,我們未收到,應做在途物資。
採用實際成本法的企業一般不使用「物資采購」科目,直接使用「原材料」科目。
9、封控期間沒有收到物質怎麼投訴
封控期間沒有收到物質的投訴方法:
1、可以通過市場監督管理局平台對不送物質的這種行為進行投訴。
2、或者根據自己當地實際監管疫情防控等問題的部門進行投訴。
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居住地所在小區及活動頻繁的周邊區域可劃為封控區。封控區可精準劃分至小區(自然村組)、樓棟、單元等,實行「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接觸封控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1、近14天區域內無新增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
2、區域內最後一名密切接觸者自末次暴露超過14天,核酸檢測為陰性。
3、解封前2天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
10、我積分兌換物資怎麼還沒收到?
正常情況下,使用積分兌換的產品需要等的時間比較久,一般你提交兌換後,商家進行統計,然後在統一采購,完成後在給你發貨,跟正常的網購買東西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相對來說時間會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