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援鄂醫生
1、感動!武漢一天橋上刻滿援鄂醫療隊隊名,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感謝方式?
我認為對這些醫療隊進行感謝還是有很多的辦法的,畢竟現如今的渠道是非常眾多的,在當時武漢受到疫情影響的時候,這些醫療隊不顧自身的安全去幫助他們,這其實就是一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而且在當時武漢這個地方的疫情是非常嚴重的,全國各地都給予了一些幫助,不管是物資的還是醫療的對於他們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一、把這些醫療隊的名字放在官方網站上我認為可以把這些醫療隊的名稱放在官方網站上,因為官方網站是一個地方的對外開放門戶,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重點強調這些醫療隊對於武漢和湖北的貢獻,對於這些醫療隊進行宣傳。
我認為最直接的一種方式,其實就是在物質上進行一定的回饋,畢竟在當時對方也是在物質上和人員上進行的貢獻,如果能夠給予一些物質上的獎勵或者是進行一些物質上的回饋,那麼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沒有任何的損失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促進雙方的交流。
我認為舉辦一些活動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在這個社會當中,通過舉辦活動可以加強兩個方面之間的聯系,而且在活動當中也可以更好的進行感謝這些,這是一舉多得的方式,建議還是利用這樣的方式來進行感謝。
這些醫療隊在當時所做的貢獻是非常大的,而且對於武漢的幫助也是非常大的,如果沒有這些醫療隊的話,那麼武漢在當時是很難渡過難關的,現如今武漢已經度過了難關,在這種情況之下,武漢應該給予其他的醫療隊一些必要的感謝,才能夠從一定程度上促進社會的團結與合作。
2、武漢市民認出援鄂醫護流淚致謝,這個場景對你有什麼觸動?
新冠疫情確實是讓很多的武漢人這輩子都忘不了,而且在2020年的武漢,讓很多的人都覺得非常的可怕。在2020年的武漢當中,很多的網友也都不敢再去到武漢當中了。但是有一些醫生卻義無反顧的去到了武漢進行治療,而且也有一些醫生在援鄂的過程當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這件事情在發生了之後,有很多的人都非常的敬佩這些醫護人員,有一家早餐店當中,市民認出了一些援鄂醫生。而在老闆了解到這件事情之後,也是給這些援鄂醫生進行了免單,當時市民在認出來之後也是哭了起來。這也可以看出很多的武漢人也是有知恩圖報這樣的現象,而且這樣做的話也是讓援鄂的醫生非常的感動。
其實很多的醫生並不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他們,只是希望武漢能夠回復到往日的繁榮昌盛。而2021年的武漢生活已經是回復到了正軌,也有很多的人會前去武漢進行旅遊。這種現象的發生是跟援鄂醫生脫不了關系的。如果說沒有這些援鄂醫生,他們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的努力的話,那麼武漢也是不會這么快走出困境。我們全國也不會這么快的走出困境,2020年的武漢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也受到了很多人的鼓勵。
其實我們可以發現,大多數的中國人還是會團結一心的,因為我們全國人就像是一個大的家庭一樣。一家人哪有不發生一些爭吵的呢?但是在面對這一些緊急的情況,大家還是會一起去面對。而這個場景也是讓我們十分的感動,其實我們也是河南這邊的人,因為武漢跟河南離的特別的近,在武漢爆發了新冠疫情之後,河南也是讓很多人都為之恐懼的一個地方。在這個時候,河南人也是跟武漢人一起手牽手度過了新冠疫情。
3、武漢四胞胎小浣熊取名諧音感恩白衣,竟為感謝援鄂醫護?
經過2020年艱難的抗疫工作,武漢終於開始重歸正常的生產生活,而這一切都應該感謝無私奉獻,不懼死亡的全體白衣天使和全體中國人民。為了感謝一直堅守抗疫第一線的醫生護士們,四胞胎的浣熊寶寶們分別取名為“感感“、”恩恩“、”白白“、”依依“ 。
那些白衣里汗津津的身體,那些被消毒水和消毒粉侵蝕到皸裂的雙手,那些滿腔熱血沖往第一線的年輕醫生護士們,那些堅定不移努力研究的年長醫生們,那些不斷重復做著重復事情的護士們,這些一直跳動的熾熱的中國心,他們是黑暗疫情世界裡一顆顆希望的星球,他們是病人迷霧籠罩的航道里一盞盞明亮的燈火,他們是這場浩大戰疫中一位位不屈服於病毒直面危險的逆行者。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無數的人民連夜趕赴武漢,有的開車帶來無數的物資,有的資源成為志願者幫助醫護人員減輕負擔,有的為了建設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晝夜不停歇.......無數無數,樁樁件件,每一件拎出來都是一次熱淚盈眶的感動與敬佩。醫院就是她們的家,是這場艱難戰爭的戰場,也誕生了無數的希望。感染後的醫生含淚說出的卻是遺憾不能再繼續治療病人,一個生命拯救數十個生命,十個生命拯救上百的生命。
白衣天使們不顧安危奮戰在一線,陪伴她們的是全國的祝福,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沒穿上白色戰袍的時候,她們是快樂的少女,是開朗活潑的父母手上明珠,是剛剛畢業的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但當她們穿上這獨特的白衣之後,她們變為一個共同的人——天使,是帶著隱形翅膀從惡魔手中搶奪生命的天使。
4、72歲武漢老人跨越1800公里答謝醫護?
今年72歲的朱傳才老人,在二月份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型病例,在經過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援鄂醫療隊37天的救治和陪伴後,老人順利治癒出院。9月17日,朱傳才老人自己帶著滿滿的「心意」踏上了漢口開往沈陽的火車,開始了他跨越1800公里的感恩重逢之旅。
經過20多個小時的車程,9月18日中午,朱傳才老人終於到達遼寧沈陽。這也是他第一次來到遼寧,顧不上休息,老人拎著行李忙著趕往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去尋找他最想念的人。
在來到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後,當老人見到當初精心救治他的援鄂醫護人員時,情緒有些激動。對於朱傳才這次不遠千里的到來,幾位醫護人員心裡既期待又意外。
這次朱傳才老人也是第一次來沈陽,見面後,醫護人員們也帶著朱大爺游覽了沈陽。朱傳才老人告訴記者,自己曾在多年前做過醫生,而自己的父親、弟弟、女兒、女婿都是醫護工作者。這次疫情,朱傳才和家鄉武漢經歷了太多,他對全國援鄂醫護人員也充滿了感激。
(4)感謝援鄂醫生擴展資料
朱傳才老人觀看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後的感受:
9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援鄂醫生李陽毓在觀看電視直播時,接到了朱傳才老人的電話。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醫生李陽毓表示:大爺和我說當時他在哭,我也在哭,他說我真的感謝你們。我說朱大爺,我也真的謝謝你,我們一起戰勝了這場病毒。當時我們倆一邊打電話一邊都在流淚。
援鄂醫療隊員與朱傳才老人之間的互動也給醫護人員們帶來了特殊的感受。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四醫院醫生李陽毓說:我真的要感謝武漢人民的勇敢和堅強,感謝像朱大爺這樣的患者對戰勝病毒的一種勇敢。那種配合,不只是朱大爺,還有很多的患者,我們在醫患關系溝通時非常融洽,他們對我們有足夠的信任,讓我們來把這場戰疫打勝。